第 1 章 财政职能
一、名词解释
1.免费搭车行为
免费搭车行为是指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为,有这种行为的人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受公共物品收益动机的人称为免费搭车者。 免费搭车现象缘于公共物品生产和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免费搭车行为往往导致公共物品供应不足。
2.投票规则
投票规则是通过投票进行决策的一种公共选择程序规则。 投票规则有两类:一致同意规则和多数票规则。
- 一致同意规则是指一项政策或议案,须经全体投票人一致赞同才能通过的一种投票规则,这是最符合公共利益要求的投票规则,但因其实质是一票否决制,故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实施;
- 多数票规则是指一项政策或议案,须经半数以上投票人赞同才能通过的一种投票规则,又分为简单多数票规则和比例多数票规则,多数票规则往往导致循环投票并且不能反映个人的偏好程度,容易造成政府失灵。
3.寻租行为
寻租行为是指通过游说政府活动获得某种垄断权或特许权,以赚取超常利润或租金的行为。政府的某些干预形式,如颁发许可证、授权书、批文、特许经营等,为寻租行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寻租行为越多,社会资源的浪费就越大。
4.政府失灵
政府失灵是指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作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政策。政府失灵或政府干预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 短缺和过剩。如果政府于预的方式是把价格固定在非均衡水平上,那么,不是产生短缺就是产生过剩问题。
-
- 信息不足。政府不一定知道其政策的全部成本和收益,也不十分清楚其政策的后果,难以进行政策评价。
-
- 官僚主义。政府决策过程也许高度僵化和有严重的官僚主义问题,可能存在大量的重复劳动和繁文缛节。
-
- 缺乏市场激励。政府干预消除了市场力量,或冲抵了它们的作用,干预就可能消除某些有益的激励。
-
- 政府政策的频繁变化。如果政府干预的政策措施变化得太频繁,行业的经济效率就会蒙受损失,因为企业难以规划生产经营活动。
二、简述题
1.简述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特征。
社会公共需要是相对于私人个别需要而言的,指向社会提供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社会公共需要包括政府执行其职能以及执行某些社会职能的需要,如国防、文教、卫生、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以及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风险产业的投资;广义上还包括为调节市场经济运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等。社会公共需要具有以下特征:
- (1)非加总性。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它不是普遍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
- (2)无差异性。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可以无差别的由每个社会成员共同享用,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这种公共物品,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
- (3)代价的非对称性。社会成员享用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公共物品,无需付出任何代价,或只支付与提供这些公共物品的所费不对称的少量费用。
- (4)外部性。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一般具有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指的是一个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或生产者的生产行为给其他消费者或生产者带来利益或损失。外部效应往往会导致公共物品供给的过度与不足。
- (5)社会剩余产品性。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来自社会产品的剩余部分,如果剩余产品表现为价值形态,就只能是对“M”部分的抽取。
2.简述财政职能的基本内容。
财政职能是指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所固有的功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即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职能和经济发展职能。
- (1)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是指政府主要通过税收动员社会资源,通过财政支出提供公共物品,实现经济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
- (2)收入分配职能。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通过收入支出制度,对不同收入阶层征税或不征税、多征税或少征税,从事增加低收入阶层的支出项目,实现对市场活动产生的收入分配状况的合理调整。
- (3)经济稳定职能。经济稳定职能是指政府在失业和经济萧条时期实行赤字财政,在充分就业和通货膨胀压力很大时期实行盈余财政,熨平经济波动。
- (4)经济发展职能。经济发展职能是指政府主要通过税收优惠政策,调整支出结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财政职能之所以具有上述功能,是由于市场失灵往往会导致资源配置扭曲,收入不公、经济波动以及总量不平衡。
3.简述政府机构运转无效率的主要原因。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机构运转无效率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缺乏竞争、缺乏降低成本的激励两个方面。
- (1)缺乏竞争导致的无效率。
- 首先是政府工作人员之间缺乏竞争,因为大部分官员和一般工作人员是逐级任命和招聘的,且“避免错误或失误”成为政府官员的行为难则,故他们没有竞争的压力去高效率地工作。
- 其次是在政府部门之间缺乏竞争,因为政府各部门提供的服务是特定的,无法直接评估政府各部门内部的行为效率,也不能评价各部门问的运行效率,更难以设计出促使各部门展开竞争、提高效率的机制。
- (2)缺乏降低成本的激励导致的无效率。
- 从客观来看,由于政府部门的活动大多不计成本,即使计算成本,也很难做到准确,再加上政府部门具有内在的不断扩张的冲动,往往出现公共物品的过度提供,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 从主观来看,政府各部门对其所提供的服务一般具有绝对的垄断性,正因为有这种垄断地位,也就没有提高服务质量的激励机制。此外,由于政府部门提供的服务比较复杂,它们可以利用所处的垄断地位隐瞒其活动的真实成本信息,无法评价其运行效率.难以进行充分的监督和制约。
三、论述题
1.请利用无差异分析方法,分析政府部门和市场部门间的最优资源配置。
整个社会可分为两大部门:
- 即政府部门(公共部门)
- 市场部门(私人部门)
在社会经济资源既定并且稀缺的情况下,两大部门各自配置多少资源,不仅关系到政府经济活动的界限问题,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问题。在社会成员的偏好格局和有效需求既定的情况下,两大部门间的资源配置可能存在着某种最优组合。下面利用无差异分析方法,分析政府部门和市场部门间的最优资源配置。
- (1)社会生产可能性曲线
在图 1-1 中,R 代表整个社会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它把私人物品的生产和公共物品的生产之间的边际转换率与该社会可利用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它表明的是在某一既定的时点上,该社会可利用的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限的土地、劳动和资本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所能生产出来的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各种组合。图 1-1 中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位置越高,该社会的生产潜能越大,因为该社会的生产性资源的质量越高,数量越大。
- (2)社会无差异曲线
在图 1-2 中,每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 S1, S2 , S3 和 S4 都代表一定的满足水平,表明社会对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消费的边际替代率。也就是说,每条曲线表明的是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各种组合,每种组合向社会提供的福利水平是不变的。但是,位置越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代表的社会福利水平越高,因为被消费的总产出越大。
- (3)部门间的最优资源配置点
根据无差异分析,将社会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放在同一个图形中,如图 1-3 所示。在图中,社会生产可能性曲线 R 与社会无差异曲线 S3 相切于 A 点,这决定了部门间最优资源配置,即市场部门的产出为 7500亿元,政府部门的产出为 2500 亿元。在 A 点,私人物品生产和公共物品生产的边际转换率等于社会对这些物品消费的边际替代率,社会消费这些物品获得了最大福利。
-
(4)部门间的现实资源配置可能没有位于最优配置点 A 上。比如图 1-3 中,在 B 点,资源过度配置到公共部门;在C 点,资源过度配置到私人部门。不过,这两点都位于生产可能性曲线 R 上,都代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而 D 点处于生产可能性曲线 R 之内,表明社会对生产性资源利用不足。
-
(5)随着时间的推移,部门间的资源配置可能发生变化。
- ①部门间最优资源配置不变的情况下,部门间的现实资源配置发生变化,比如,从最优的现实配置点移动到非最优配置点,或从非最优的现实配置点移动到最优配置点。
- ② R 曲线和 S 曲线都有可能发生变化,很可能会形成一个新的部门间最优配置点。前者可能是由于生产性资源的数量和(或)质量的增减而变化,后者可能是由于社会对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偏好发生变化,或收入、财富的分配状况发生变化。
2.阐述公共选择理论关于政府失灵原因的分析。
政府失灵是指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政策。政府失灵的主要原因包括政府决策的无效率、政府机构运转的无效率和政府干预的无效率。
-
(1)政府决策的无效率 公共选择理论在用经济模型分析政治决策时指出,民主程序不一定能产生最优的政府效率。
-
①投票规则的缺陷导致政府决策无效率。投票规则有两种,
- 一是一致同意规则,
- 二是多数票规则。 常用的投票规则是多数票规则。多数票规则也不一定是一种有效的集体决策方法。 首先,在政策提案超过两个以上时,会出现循环投票,投票不可能有最终结果。 其次,为了消除循环投票现象,使集体决策有最终的结果,可以规定投票程序。 但是,确定投票程序的权力往往是决定投票结果的权利,谁能操纵投票程序,谁也就能够决定投票结果。 再次,多数票规则不能反映个人的偏好程度,无论一个人对某种政治议案的偏好有多少强烈,它只能投一票,没有机会表达其偏好程度。
-
②政治市场上行为主体动机导致政府决策无效率。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现实中,政府是由政治家和官员组成的,政治家的基本行为动机也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因此,政治家追求其个人目标时,未必符合公共利益或社会目标,而使广大选民的利益受损。
-
③利益集团的存在导致政府决策无效率。 利益集团又称压力集团,通常是指那些有某种共同的目标并试图对公共政策施加影响的有组织的团体。在许多情况下,政府政策就是在许多强大的利益集团的相互作用下作出的。而这些利益集团,特别是还可能拥有不正当政治权势的利益集团,通过竞选捐款、院外游税、直接贿赂等手段,对政治家产生影响,左右政府的议案和选民的投票行为,从而使政府作出不利于公众的决策。
-
(2)政府机构运转的无效率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机构运转无效率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缺乏竞争、缺乏激励两个方面。
- ①缺乏竞争导致的无效率
首先是政府工作人员之间缺乏竞争,因为大部分官员和一般工作人员是逐级任命和招聘的,且“避免错误或失误”成为政府官员的行为准则,故他们没有竞争的压力去高效率地工作。其次是在政府部门之间缺乏竞争,因为政府各部门提供的服务是特定的,无法直接评估政府各部门内部的行为效率,也不能评价各部门间的运行效率,更难以设计出促使各部门展开竞争、提高效率的机制。
- ②缺乏降低成本的激励导致的无效率
从客观来看,由于政府部门的活动大多不计成本,即使计算成本,也很难做到准确,再加上政府部门具有内在的不断扩张的冲动,往往出现公共物品的过度提供,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从主观来看,政府各部门对其所提供的服务一般具有绝对的垄断性,正因为有这种垄断地位,也就没有提高服务质量的激励机制。此外,由于政府部门提供的服务比较复杂,它们可以利用所处的垄断地位隐瞒其活动的真实成本信息,无法评价其运行效率,难以进行充分的监督和制约。
- (3)政府干预的无效率
为了确保正常而顺畅的社会经济秩序,政府必须制定和实施一些法律法规。 但是,有些政府干预形式,比如政府颁发许可证、配额、执照、授权书、批文、特许经营证等,可能同时为寻租行为创造了条件。因为在这种制度安排下,政府人为地制造出一种稀缺,这种稀缺就会产生潜在的租金,必然出现寻租行为。寻租行为一般是指通过游说政府和院外活动获得某种垄断权或特许权,以赚取超常利润(租金)的行为。寻租行为越多,社会经济资源浪费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