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与逻辑

1.1 集合的基本概念

集合的定义

  • 集合是指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对象的全体。每一个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
  • 集合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元素用小写字母表示。

集合的表示方法

  • 列举法:直接列出集合的所有元素,如
  • 描述法:用集合的性质描述其元素,如

常见集合

  • 空集:没有任何元素的集合,记作
  • 全集:包含所有讨论对象的集合,记作

1.2 子集、并集、交集、补集

子集

  • 若集合 的每个元素都是集合 的元素,则 的子集,记作
  • ,则

并集

  • 集合 的并集包含所有在 中的元素,记作
  • 例如,若 ,则

交集

  • 集合 的交集包含所有同时在 中的元素,记作
  • 例如,若 ,则

补集

  • 集合 的补集包含全集 中不在 中的元素,记作
  • 例如,若 ,则

1.3 笛卡尔积

定义

  • 两个集合 的笛卡尔积是所有有序对 ,其中 ,记作
  • 例如,若 ,则

应用

  • 笛卡尔积用于定义关系和函数。例如,若 分别表示商品和消费者的集合,则 表示所有商品和消费者的组合。

1.4 命题逻辑与谓词逻辑

命题逻辑

  • 命题:一个可以判定真假的陈述。

    • 例如,“今天是星期一”是一个命题。
  • 逻辑连接词:用于构建复合命题的词,如“与”(∧)、“或”(∨)、“非”(¬)。

  • 真值表:用于表示复合命题在不同情况下的真假。

    • 例如,命题 的“与”复合命题 的真值表如下:
    TTT
    TFF
    FTF
    FFF
  • 逻辑等价:两个命题逻辑公式在所有可能的真值组合下取相同的真值。

    • 例如, 是逻辑等价的。

谓词逻辑

  • 谓词:表示对象间的关系或属性的逻辑函数。
    • 例如,“x是学生”可以用谓词 表示。
  • 量词:用于表示范围的符号,包括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
    • 例如,“所有人都是学生”可以表示为
    • “存在一个学生”可以表示为

这些逻辑工具在经济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博弈论中,用逻辑表达策略和支付函数;在市场分析中,用集合表示不同市场参与者的集合及其相互关系。

数列与极限

2.1 数列的定义与表示

数列的定义

  • 数列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它们通常用 表示,其中 是数列的第 项。
  • 数列可以是有限数列,也可以是无限数列。

数列的表示方法

  • 显式表示法:直接给出数列的通项公式。例如,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
  • 递归表示法:用前一项或几项来表示当前项。例如,斐波那契数列 的定义为 ,以及 )。

2.2 数列的收敛与发散

数列的极限

  • 数列 的极限 是指当 趋于无穷大时, 越来越接近某个常数 ,记作
  • 形式化定义:对于任意的正数 ,存在一个正整数 ,使得当 时,

收敛数列

  • 如果数列 存在极限 ,则称 为收敛数列,且 为其极限。
  • 例如,数列 收敛于 0,因为当 趋于无穷大时, 越来越接近 0。

发散数列

  • 如果数列 不存在有限极限,则称 为发散数列。
  • 例如,数列 发散,因为它没有趋近于某个常数。

2.3 极限的基本性质与运算法则

极限的唯一性

  • 数列的极限如果存在,则唯一。

极限的四则运算

  • ,则有:

夹逼准则

  • 对于所有 成立,且 ,则

2.4 常见数列极限

几何级数

  • 数列 中,若 ,则
  • 例如,数列 的极限为 0。

调和级数

  • 数列 的极限为 0。

常见极限公式

数列与极限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时间序列分析

  • 用于分析经济变量随时间的变化,如GDP、通货膨胀率等。
  • 通过极限概念,可以研究经济变量在长期趋势下的行为。

增长模型

  • 例如,索洛增长模型中的资本积累方程常用数列来描述资本的变化。
  • 极限用于分析模型在长期均衡状态下的资本水平。

折现因子

  • 经济学中常用数列和极限计算未来现金流的现值。
  • 例如,折现因子 收敛于 0,当 趋于无穷大时。

这些基本概念和工具在经济学的各个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帮助经济学家分析动态经济模型、预测经济趋势、进行数据分析等。

第三章:常见求和公式

3.1 算术级数求和

定义

  • 算术级数是指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是一个常数的数列,记作 ( a, a + d, a + 2d, \ldots ),其中 ( d ) 是公差。

公式

  • ( n ) 项算术级数的和 ( S_n ) 公式为: [ S_n = \frac{n}{2} \left(2a + (n-1)d\right) ]
  • 若已知首项 ( a ) 和末项 ( l ),则求和公式为: [ S_n = \frac{n}{2} (a + l) ]

例子

  • 求前 100 个正整数的和: [ S_{100} = \frac{100}{2} (1 + 100) = 50 \times 101 = 5050 ]

3.2 等比级数求和

定义

  • 等比级数是指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是一个常数的数列,记作 ( a, ar, ar^2, \ldots ),其中 ( r ) 是公比。

公式

  • ( n ) 项等比级数的和 ( S_n ) 公式为: [ S_n = a \frac{1 - r^n}{1 - r} \quad (r \neq 1) ]

无限等比级数

  • 若 ( |r| < 1 ),则无限等比级数的和 ( S ) 公式为: [ S = \frac{a}{1 - r} ]

例子

  • 求等比数列 ( 3, 6, 12, 24, \ldots ) 前 4 项的和: [ S_4 = 3 \frac{1 - 2^4}{1 - 2} = 3 \frac{1 - 16}{-1} = 3 \times 15 = 45 ]

3.3 常见求和公式

前 ( n ) 项自然数的和

  • 公式: [ \sum_{k=1}^n k = \frac{n(n+1)}{2} ]
  • 例子:求前 10 个自然数的和: [ \sum_{k=1}^{10} k = \frac{10 \times 11}{2} = 55 ]

前 ( n ) 项自然数平方和

  • 公式: [ \sum_{k=1}^n k^2 = \frac{n(n+1)(2n+1)}{6} ]
  • 例子:求前 5 个自然数平方和: [ \sum_{k=1}^5 k^2 = \frac{5 \times 6 \times 11}{6} = 55 ]

前 ( n ) 项自然数立方和

  • 公式: [ \sum_{k=1}^n k^3 = \left(\frac{n(n+1)}{2}\right)^2 ]
  • 例子:求前 4 个自然数立方和: [ \sum_{k=1}^4 k^3 = \left(\frac{4 \times 5}{2}\right)^2 = 100 ]

前 ( n ) 项奇数和

  • 公式: [ \sum_{k=1}^n (2k-1) = n^2 ]
  • 例子:求前 5 个奇数的和: [ \sum_{k=1}^5 (2k-1) = 5^2 = 25 ]

前 ( n ) 项偶数和

  • 公式: [ \sum_{k=1}^n 2k = n(n+1) ]
  • 例子:求前 5 个偶数的和: [ \sum_{k=1}^5 2k = 5 \times 6 = 30 ]

3.4 数列求和技巧

分组求和

  • 将数列分组后求和。例如,求数列 ( 1 + 2 + 3 + \cdots + 100 ) 的和,可以分组为 ( (1+100) + (2+99) + \cdots + (50+51) ),每组的和为 101,有 50 组,所以总和为 ( 50 \times 101 = 5050 )。

错位相减

  • 对于一些复杂的数列,可以通过错位相减求和。例如,求数列 ( S = 1 - \frac{1}{2} + \frac{1}{3} - \frac{1}{4} + \cdots ) 的前 ( n ) 项和,可以先写出 ( S ) 和 ( S ) 的错位数列,然后相减求和。

倒序相加

  • 对于一些对称数列,可以通过倒序相加求和。例如,求数列 ( 1 + 2 + 3 + \cdots + 100 ) 的和,可以将数列倒序排列后相加,得每对元素的和为 101,总共有 50 对,所以总和为 ( 50 \times 101 = 5050 )。

这些求和公式和技巧在经济学中非常有用,尤其是在统计分析、模型构建和数据处理等方面,帮助经济学家快速准确地计算和分析数据。

微分学基础

4.1 函数与导数的定义

函数的定义

  • 函数是将每个输入值映射到唯一的输出值的规则。通常用 ( f(x) ) 表示,其中 ( x ) 是自变量,( f(x) ) 是因变量。

导数的定义

  • 导数描述了函数的变化率,是函数在某一点的瞬时变化量。设 ( f(x) ) 在点 ( x ) 处可导,则函数在 ( x ) 处的导数 ( f'(x) ) 定义为: [ f'(x) = \lim_{h \to 0} \frac{f(x+h) - f(x)}{h} ]
  • 这个极限如果存在,则称函数 ( f(x) ) 在 ( x ) 处可导。

4.2 导数的基本规则

常数函数的导数

  • 如果 ( f(x) = c )(其中 ( c ) 是常数),则 ( f'(x) = 0 )。

幂函数的导数

  • 如果 ( f(x) = x^n )(其中 ( n ) 是常数),则 ( f'(x) = n x^{n-1} )。

和、差、积、商的导数

  • 和:如果 ( f(x) ) 和 ( g(x) ) 都可导,则 ( (f(x) + g(x))' = f'(x) + g'(x) )。
  • 差:如果 ( f(x) ) 和 ( g(x) ) 都可导,则 ( (f(x) - g(x))' = f'(x) - g'(x) )。
  • 积:如果 ( f(x) ) 和 ( g(x) ) 都可导,则 ( (f(x) \cdot g(x))' = f'(x) \cdot g(x) + f(x) \cdot g'(x) )。
  • 商:如果 ( f(x) ) 和 ( g(x) ) 都可导,且 ( g(x) \neq 0 ),则 ( \left(\frac{f(x)}{g(x)}\right)' = \frac{f'(x) \cdot g(x) - f(x) \cdot g'(x)}{g(x)^2} )。

4.3 高阶导数

定义

  • 高阶导数是对导数的导数。例如,二阶导数 ( f''(x) ) 是 ( f'(x) ) 的导数,三阶导数 ( f'''(x) ) 是 ( f''(x) ) 的导数,以此类推。

高阶导数的计算

  • 对 ( f(x) = x^n ),二阶导数 ( f''(x) = n(n-1)x^{n-2} )。
  • 对 ( f(x) = e^x ),所有阶导数都是 ( e^x ) 本身。

4.4 微分的几何意义

切线的斜率

  • 函数 ( f(x) ) 在点 ( (x_0, f(x_0)) ) 的导数 ( f'(x_0) ) 表示切线的斜率。即在该点的切线与 x 轴的夹角的正切值。

切线方程

  • 切线方程可以表示为 ( y - f(x_0) = f'(x_0) (x - x_0) ),其中 ( f'(x_0) ) 是切线的斜率。

4.5 常见函数的导数

指数函数

  • 对 ( f(x) = e^x ),其导数 ( f'(x) = e^x )。

对数函数

  • 对 ( f(x) = \ln(x) ),其导数 ( f'(x) = \frac{1}{x} )。

三角函数

  • 对 ( f(x) = \sin(x) ),其导数 ( f'(x) = \cos(x) )。
  • 对 ( f(x) = \cos(x) ),其导数 ( f'(x) = -\sin(x) )。

反三角函数

  • 对 ( f(x) = \arctan(x) ),其导数 ( f'(x) = \frac{1}{1+x^2} )。

4.6 应用

经济学中的应用

  • 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在生产和成本分析中,导数用于计算边际成本(成本函数的导数)和边际收益(收益函数的导数)。
  • 最大化和最小化问题:导数用于确定函数的极值点(最大值或最小值),例如,优化利润和成本。
  • 需求弹性:通过导数来分析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计算需求的价格弹性。

例子

  • 假设生产成本函数为 ( C(x) = 2x^2 + 3x + 5 ),其中 ( x ) 是生产数量。边际成本 ( MC ) 为 ( C'(x) = 4x + 3 ),这是生产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需的额外成本。

这些微分学的基础知识在经济学、工程学、物理学等多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和优化决策。

积分学基础

5.1 积分的定义与基本概念

积分的定义

  • 积分是对函数进行累积的过程,用于计算面积、体积、总量等。积分可以分为定积分和不定积分。

不定积分

  • 不定积分是原函数的集合,表示一个函数的所有原函数的总和。记作: [ \int f(x) , dx ]
  • 其中,( F(x) ) 是 ( f(x) ) 的原函数,即 ( F'(x) = f(x) )。不定积分的结果是一个函数加上常数 ( C )(常数积分项),因此: [ \int f(x) , dx = F(x) + C ]

定积分

  • 定积分是对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积分,计算的结果是一个具体的数值,表示该函数图形下方区域的面积。记作: [ \int_{a}^{b} f(x) , dx ]
  • 其中,( a ) 和 ( b ) 是积分的下限和上限。

5.2 积分的基本规则

常数乘法规则

  • 对于常数 ( c ) 和函数 ( f(x) ),有: [ \int c \cdot f(x) , dx = c \cdot \int f(x) , dx ]

和/差规则

  • 对于函数 ( f(x) ) 和 ( g(x) ),有: [ \int \left(f(x) \pm g(x)\right) , dx = \int f(x) , dx \pm \int g(x) , dx ]

分部积分法

  • 对于函数 ( u(x) ) 和 ( v(x) ),有: [ \int u , dv = uv - \int v , du ]

代换法

  • 对于函数 ( f(g(x)) \cdot g'(x) ),可以用 ( u = g(x) ) 代换,得到: [ \int f(g(x)) \cdot g'(x) , dx = \int f(u) , du ]

5.3 常见不定积分

幂函数

  • 对于 ( \int x^n , dx )(( n \neq -1 )),有: [ \int x^n , dx = \frac{x^{n+1}}{n+1} + C ]

指数函数

  • 对于 ( \int e^x , dx ),有: [ \int e^x , dx = e^x + C ]

对数函数

  • 对于 ( \int \frac{1}{x} , dx ),有: [ \int \frac{1}{x} , dx = \ln|x| + C ]

三角函数

  • 对于 ( \int \sin(x) , dx ),有: [ \int \sin(x) , dx = -\cos(x) + C ]
  • 对于 ( \int \cos(x) , dx ),有: [ \int \cos(x) , dx = \sin(x) + C ]

5.4 常见定积分

常数函数

  • 对于 ( \int_{a}^{b} c , dx ),有: [ \int_{a}^{b} c , dx = c \cdot (b - a) ]

幂函数

  • 对于 ( \int_{a}^{b} x^n , dx )(( n \neq -1 )),有: [ \int_{a}^{b} x^n , dx = \frac{b^{n+1} - a^{n+1}}{n+1} ]

指数函数

  • 对于 ( \int_{a}^{b} e^x , dx ),有: [ \int_{a}^{b} e^x , dx = e^b - e^a ]

对数函数

  • 对于 ( \int_{a}^{b} \frac{1}{x} , dx ),有: [ \int_{a}^{b} \frac{1}{x} , dx = \ln|b| - \ln|a| ]

三角函数

  • 对于 ( \int_{a}^{b} \sin(x) , dx ),有: [ \int_{a}^{b} \sin(x) , dx = -\cos(b) + \cos(a) ]
  • 对于 ( \int_{a}^{b} \cos(x) , dx ),有: [ \int_{a}^{b} \cos(x) , dx = \sin(b) - \sin(a) ]

5.5 积分的几何意义

面积计算

  • 定积分的几何意义是计算函数图形下方区域的面积。当函数 ( f(x) \geq 0 ) 时,定积分 ( \int_{a}^{b} f(x) , dx ) 表示函数 ( f(x) ) 在区间 ([a, b]) 上的面积。

体积计算

  • 积分可以用来计算旋转体的体积,例如通过圆盘法或圆环法计算旋转体的体积。

例子

  • 计算函数 ( f(x) = x^2 ) 在区间 ([0, 2]) 上的面积: [ \int_{0}^{2} x^2 , dx = \left. \frac{x^3}{3} \right|_{0}^{2} = \frac{8}{3} ]

5.6 应用

经济学中的应用

  • 总收入计算:通过积分计算总收入或总利润。若价格 ( p(x) ) 是需求函数,销售数量为 ( x ),则总收入 ( R ) 为: [ R = \int_{a}^{b} p(x) , dx ]
  • 生产函数:通过积分计算生产函数的累积产出。
  • 消费与储蓄模型:在生命周期模型中,积分用于计算消费者的总消费和储蓄。

例子

  • 如果需求函数是 ( p(x) = 100 - x ),则在区间 ([0, 50]) 上的总收入为: [ \int_{0}^{50} (100 - x) , dx = \left. 100x - \frac{x^2}{2} \right|_{0}^{50} = 5000 - 1250 = 3750 ]

这些积分学基础知识在经济学、物理学、工程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帮助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微分方程

6.1 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

定义

  • 微分方程是包含一个或多个未知函数及其导数的方程。目标是找到未知函数满足该方程的解。

分类

  • 微分方程按阶数分为常微分方程(ODE)和偏微分方程(PDE)。按线性与非线性分为线性微分方程非线性微分方程

初值问题与边值问题

  • 初值问题:给定微分方程和初始条件,求满足条件的函数。
  • 边值问题:给定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求满足条件的函数。

6.2 一阶微分方程

可分离变量的方程

  • 形式:( \frac{dy}{dx} = g(x) \cdot h(y) )
  • 解法:将方程变形为 ( \frac{1}{h(y)} , dy = g(x) , dx ),然后积分两边。

线性一阶微分方程

  • 形式:( \frac{dy}{dx} + p(x) y = q(x) )
  • 解法:使用积分因子 ( \mu(x) = e^{\int p(x) , dx} ),得到: [ \mu(x) \cdot \frac{dy}{dx} + \mu(x) \cdot p(x) \cdot y = \mu(x) \cdot q(x) ] 积分得到解: [ y = \frac{1}{\mu(x)} \left( \int \mu(x) \cdot q(x) , dx + C \right) ]

齐次一阶微分方程

  • 形式:( \frac{dy}{dx} = \frac{f(x, y)}{g(x, y)} )
  • 解法:利用变量替换 ( v = \frac{y}{x} ) 来简化问题。

6.3 二阶微分方程

线性二阶微分方程

  • 形式:( a(x) \frac{d^2y}{dx^2} + b(x) \frac{dy}{dx} + c(x) y = f(x) )
  • 齐次线性方程:若 ( f(x) = 0 ),求解对应的特征方程。
  • 非齐次线性方程:使用常数变易法或待定系数法求特解。

常系数线性二阶微分方程

  • 形式:( a \frac{d^2y}{dx^2} + b \frac{dy}{dx} + c y = 0 )
  • 解法:特征方程为 ( ar^2 + br + c = 0 )。根据特征方程的根,分为三种情况:
    1. 实根不同:解为 ( y = C_1 e^{r_1 x} + C_2 e^{r_2 x} )
    2. 实根相同:解为 ( y = (C_1 + C_2 x) e^{r x} )
    3. 复根:解为 ( y = e^{\alpha x} (C_1 \cos(\beta x) + C_2 \sin(\beta x)) ),其中 ( r = \alpha \pm i\beta )

变系数二阶微分方程

  • 形式:( \frac{d^2y}{dx^2} + p(x) \frac{dy}{dx} + q(x) y = f(x) )
  • 使用变换和变系数法解决特解问题。

6.4 高阶微分方程

线性高阶微分方程

  • 形式:( a_n(x) \frac{d^n y}{dx^n} + a_{n-1}(x) \frac{d^{n-1} y}{dx^{n-1}} + \cdots + a_0(x) y = f(x) )
  • 解法包括特征方程法、常数变易法、待定系数法等。

常系数高阶微分方程

  • 使用特征方程解决特征根的不同情况。

6.5 微分方程的应用

经济学中的应用

  • 经济动态模型:描述经济变量随时间变化的模型,如凯恩斯模型。
  • 增长模型:例如洛特卡-沃尔特拉模型描述种群增长。
  • 最优化问题:利用微分方程求解最优化路径,如最大利润问题。

例子

  • 人口增长模型:假设人口增长率与当前人口成正比,满足微分方程 ( \frac{dP}{dt} = kP ),解为 ( P(t) = P_0 e^{kt} ),其中 ( P_0 ) 是初始人口,( k ) 是增长常数。

**凯恩斯经济模型:**假设经济活动由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构成,通过微分方程描述经济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

这些微分方程的基础知识在经济学、物理学、工程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帮助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矩阵与行列式

7.1 矩阵的基本概念

定义

  • 矩阵是一个由 m 行 n 列的元素排列成的矩形阵列。矩阵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如 ( A ),并且元素按行列位置表示为 ( a_{ij} )(第 i 行第 j 列)。

矩阵的类型

  • 行矩阵:只有一行的矩阵。
  • 列矩阵:只有一列的矩阵。
  • 方阵:行数与列数相等的矩阵。
  • 对称矩阵:满足 ( A = A^T ) 的方阵,其中 ( A^T ) 是 ( A ) 的转置矩阵。
  • 反对称矩阵:满足 ( A = -A^T ) 的方阵。
  • 对角矩阵:只有主对角线上的元素非零的矩阵。
  • 单位矩阵:对角线上的元素为 1,其他元素为 0 的对角矩阵。

矩阵的基本运算

  • 加法:两个相同维度的矩阵对应元素相加。 [ (A + B){ij} = a{ij} + b_{ij} ]
  • 标量乘法:矩阵的每个元素乘以一个标量。 [ (cA){ij} = c \cdot a{ij} ]
  • 矩阵乘法:矩阵 ( A ) 的第 i 行与矩阵 ( B ) 的第 j 列的点积。 [ (AB){ij} = \sum{k} a_{ik} \cdot b_{kj} ]
  • 转置:将矩阵的行和列交换。 [ (A^T){ij} = a{ji} ]
  • 逆矩阵:满足 ( AA^{-1} = A^{-1}A = I ) 的矩阵,其中 ( I ) 是单位矩阵。只有方阵才可能有逆矩阵。

7.2 行列式

定义

  • 行列式是一个与方阵相关的标量值,表示矩阵的“体积”或“面积”,以及矩阵的性质,如是否可逆。记作 ( \text{det}(A) ) 或 ( |A| )。

计算方法

  • 2x2 矩阵 对于矩阵 [ A = \begin{pmatrix} a & b \ c & d \end{pmatrix} ] 行列式计算为: [ \text{det}(A) = ad - bc ]

  • 3x3 矩阵 对于矩阵 [ A = \begin{pmatrix}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end{pmatrix} ] 行列式计算为: [ \text{det}(A) = a(ei - fh) - b(di - fg) + c(dh - eg) ]

  • n x n 矩阵 使用拉普拉斯展开(按行或按列展开),计算方法较复杂: [ \text{det}(A) = \sum_{j} (-1)^{i+j} a_{ij} \text{det}(A_{ij}) ] 其中 ( A_{ij} ) 是去掉第 i 行第 j 列后的子矩阵。

性质

  • 可逆性:一个矩阵是可逆的当且仅当其行列式不为零。
  • 行列式的乘法:对于两个相同维度的矩阵 ( A ) 和 ( B ),有: [ \text{det}(AB) = \text{det}(A) \cdot \text{det}(B) ]
  • 转置矩阵的行列式:对任何矩阵 ( A ),有: [ \text{det}(A^T) = \text{det}(A) ]
  • 逆矩阵的行列式:对任何可逆矩阵 ( A ),有: [ \text{det}(A^{-1}) = \frac{1}{\text{det}(A)} ]

7.3 矩阵的应用

线性方程组

  • 使用矩阵和行列式解决线性方程组,例如,通过高斯消元法或克拉默法则。

变换和旋转

  • 矩阵用于描述和计算几何变换、旋转和缩放。

经济学中的应用

  • 投入产出模型:通过矩阵分析经济活动中各部门的投入和产出关系。
  • 优化问题:在经济优化问题中使用矩阵求解最优化问题,如线性规划问题。

例子

  • 线性方程组:解方程组 [ \begin{cases} x + 2y = 5 \ 3x + 4y = 6 \end{cases} ] 可表示为矩阵形式 ( AX = B ) 和使用行列式计算解。

  • 变换矩阵:对于二维旋转矩阵 [ R(\theta) = \begin{pmatrix} \cos\theta & -\sin\theta \ \sin\theta & \cos\theta \end{pmatrix} ] 用于旋转坐标系中的点。

这些矩阵与行列式的基础知识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8.1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基本概念

定义

  • 对于一个方阵 ( A ),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向量 ( \mathbf{v} ) 和一个标量 ( \lambda ),使得: [ A \mathbf{v} = \lambda \mathbf{v} ] 那么 ( \lambda ) 称为矩阵 ( A ) 的特征值,( \mathbf{v} ) 称为对应于 ( \lambda ) 的特征向量

特征方程

  • 要找特征值 ( \lambda ),需解特征方程: [ \text{det}(A - \lambda I) = 0 ] 其中 ( I ) 是单位矩阵,( \text{det} ) 表示行列式。

特征向量的计算

  • 对于每个特征值 ( \lambda ),求解: [ (A - \lambda I) \mathbf{v} = 0 ] 得到对应的特征向量 ( \mathbf{v} )。

8.2 特征值的计算方法

步骤

  1. 构造特征方程:计算 ( A - \lambda I ) 的行列式。
  2. 求解特征方程:得到特征值 ( \lambda ) 的代数方程。
  3. 求解特征向量:对于每个特征值 ( \lambda ),解 ( (A - \lambda I) \mathbf{v} = 0 ) 找到特征向量。

示例

  • 对于矩阵 [ A = \begin{pmatrix} 2 & 1 \ 1 & 2 \end{pmatrix} ] 计算特征方程: [ \text{det}(A - \lambda I) = \text{det} \begin{pmatrix} 2 - \lambda & 1 \ 1 & 2 - \lambda \end{pmatrix} = (2 - \lambda)^2 - 1 = \lambda^2 - 4 \lambda + 3 ] 解方程 ( \lambda^2 - 4 \lambda + 3 = 0 ) 得到特征值 ( \lambda = 1 ) 和 ( \lambda = 3 )。对应的特征向量可以通过代入特征值求解。

8.3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性质

  • 特征值的和:特征值之和等于矩阵的迹(主对角线元素的和)。
  • 特征值的积:特征值之积等于矩阵的行列式。
  • 相似矩阵:如果矩阵 ( A ) 和 ( B ) 相似,即 ( B = P^{-1}AP ),则 ( A ) 和 ( B ) 具有相同的特征值。
  • 正定矩阵:一个对称矩阵 ( A ) 是正定的当且仅当它的所有特征值都大于零。

对称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 对称矩阵的特征值是实数,且可以找到一组正交的特征向量。

8.4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应用

数据分析

  • 主成分分析(PCA):用于降维和特征提取,通过计算数据的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来确定数据的主要方向。

动态系统

  • 稳定性分析:通过分析系统矩阵的特征值来评估系统的稳定性。

振动分析

  • 固有频率:在结构振动分析中,通过求解系统的特征值来找到固有频率和振动模式。

经济学中的应用

  • 经济模型的稳定性分析:使用特征值分析经济模型的动态稳定性。
  • 优化问题:特征值用于分析优化问题中的二次型形式,帮助确定最优化的方向和步长。

例子

  • 二维平面旋转:对于旋转矩阵 [ R(\theta) = \begin{pmatrix} \cos\theta & -\sin\theta \ \sin\theta & \cos\theta \end{pmatrix} ] 其特征值是复数单位根,特征向量对应旋转方向。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在数学和实际应用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帮助我们理解矩阵的性质,还在各个科学和工程领域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

9.1 线性空间

定义

  • 线性空间(或称向量空间)是一个集合 ( V ),其上的元素称为向量,满足以下两个操作的封闭性:向量加法和标量乘法。即,对于 ( V ) 中的任意向量 ( \mathbf{u} ) 和 ( \mathbf{v} ) 以及标量 ( c ),以下条件成立:
    • 加法:( \mathbf{u} + \mathbf{v} \in V )
    • 标量乘法:( c \mathbf{u} \in V )

基本性质

  • 封闭性:对加法和标量乘法封闭。
  • 交换律:( \mathbf{u} + \mathbf{v} = \mathbf{v} + \mathbf{u} )
  • 结合律:( (\mathbf{u} + \mathbf{v}) + \mathbf{w} = \mathbf{u} + (\mathbf{v} + \mathbf{w}) )
  • 零向量:存在一个零向量 ( \mathbf{0} ),使得 ( \mathbf{u} + \mathbf{0} = \mathbf{u} )。
  • 负向量:对于每个向量 ( \mathbf{u} ),存在一个向量 ( -\mathbf{u} ) 使得 ( \mathbf{u} + (-\mathbf{u}) = \mathbf{0} )。
  • 分配律:( c (\mathbf{u} + \mathbf{v}) = c \mathbf{u} + c \mathbf{v} ) 和 ( (c + d) \mathbf{u} = c \mathbf{u} + d \mathbf{u} )
  • 单位元:存在单位元 ( 1 ) 使得 ( 1 \cdot \mathbf{u} = \mathbf{u} )。

子空间

  • 子空间是线性空间 ( V ) 的一个子集 ( W ),满足 ( W ) 本身也是一个线性空间。即,对于 ( W ) 中的任意向量 ( \mathbf{u} ) 和 ( \mathbf{v} ) 以及标量 ( c ),都满足子空间的封闭性条件。

线性空间的基与维数

  • :线性空间的基是一组线性无关的向量集合,它们能够生成整个空间。即,线性空间中的每一个向量都可以表示为基向量的线性组合。
  • 维数:线性空间的维数是基的大小,即基中向量的数量。

例子

  • 二维平面上的向量空间:所有二维向量 ( \begin{pmatrix} x \ y \end{pmatrix} ) 形成一个二维线性空间。
  • 多项式空间:所有次数不超过 ( n ) 的多项式组成的空间是一个 ( (n+1) ) 维线性空间。

9.2 线性变换

定义

  • 线性变换(或线性映射)是一个从一个线性空间 ( V ) 到另一个线性空间 ( W ) 的映射 ( T ),满足线性性条件: [ T(\mathbf{u} + \mathbf{v}) = T(\mathbf{u}) + T(\mathbf{v}) ] [ T(c \mathbf{u}) = c T(\mathbf{u}) ]

矩阵表示

  • 每个线性变换 ( T ) 可以通过一个矩阵 ( A ) 来表示。对于线性变换 ( T ) 和向量 ( \mathbf{x} ),有: [ T(\mathbf{x}) = A \mathbf{x} ] 其中 ( A ) 是变换矩阵。

变换的性质

  • 可逆性:线性变换 ( T ) 是可逆的当且仅当其变换矩阵 ( A ) 是可逆的。即存在一个变换 ( T^{-1} ) 使得: [ T(T^{-1}(\mathbf{y})) = \mathbf{y} ] [ T^{-1}(T(\mathbf{x})) = \mathbf{x} ]
  •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线性变换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与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相同。
  • 相似矩阵:两个矩阵 ( A ) 和 ( B ) 相似,若存在一个可逆矩阵 ( P ) 使得: [ B = P^{-1}AP ] 这意味着它们表示的是相同的线性变换,只是基底不同。

线性变换的核与像

  • (Null Space):变换 ( T ) 的核是所有映射到零向量的输入向量集合: [ \text{ker}(T) = {\mathbf{x} \in V \mid T(\mathbf{x}) = \mathbf{0} } ]
  • (Range):变换 ( T ) 的像是变换后的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 [ \text{im}(T) = { T(\mathbf{x}) \mid \mathbf{x} \in V } ]

例子

  • 二维旋转变换:旋转矩阵 [ R(\theta) = \begin{pmatrix} \cos\theta & -\sin\theta \ \sin\theta & \cos\theta \end{pmatrix} ] 是一个线性变换,将二维平面上的点绕原点旋转 ( \theta ) 角度。

  • 线性映射的例子:对一个三维空间中的向量 ( \mathbf{x} = \begin{pmatrix} x \ y \ z \end{pmatrix} ),线性变换 ( T ) 由矩阵 ( A ) 定义: [ T(\mathbf{x}) = A \mathbf{x} ] 例如,矩阵 ( A ) 可以表示缩放、旋转或其他线性操作。

线性空间和线性变换是线性代数的核心概念,它们在数学、物理、工程以及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理解这些概念可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更深入的理论研究。

概率论基础

10.1 概率的基本概念

定义

  • 概率论是研究随机事件及其规律性的数学分支。它描述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通过概率来量化这种可能性。

概率空间

  • 样本空间(Sample Space):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记作 ( S )。
  • 事件(Event):样本空间的一个子集。事件可以是一个单一结果,也可以是多个结果的集合。
  • 概率(Probability):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取值在 [0, 1] 之间。

概率的公理

  • 非负性:对于任何事件 ( A ),有 ( P(A) \geq 0 )。
  • 归一性:样本空间的概率为 1,即 ( P(S) = 1 )。
  • 可加性:如果事件 ( A ) 和事件 ( B ) 是互斥的(即 ( A \cap B = \emptyset )),那么 ( P(A \cup B) = P(A) + P(B) )。

10.2 条件概率与独立性

条件概率

  • 条件概率是指在事件 ( B ) 已经发生的条件下事件 ( A ) 发生的概率,记作 ( P(A|B) ): [ P(A|B) = \frac{P(A \cap B)}{P(B)} ] 条件概率的前提是 ( P(B) > 0 )。

独立性

  • 事件 ( A ) 和事件 ( B ) 是独立的,当且仅当 ( P(A \cap B) = P(A) \cdot P(B) )。
  • 对于独立事件 ( A ) 和 ( B ),有 ( P(A|B) = P(A) ) 和 ( P(B|A) = P(B) )。

10.3 随机变量与分布

随机变量

  • 随机变量是一个将样本空间的每个结果映射到实数的函数。随机变量可以是离散的或连续的。
    • 离散随机变量:取有限个或可数无限个值。例如,掷骰子的点数。
    • 连续随机变量:可以取任意实数值。例如,人的身高。

概率分布

  • 离散概率分布:描述离散随机变量的每个可能值及其对应的概率。例如,掷骰子的概率分布是: [ P(X = x) = \frac{1}{6} \quad \text{对于} \ x \in {1, 2, 3, 4, 5, 6} ]
  • 连续概率分布:通过概率密度函数(PDF)来描述。例如,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 f(x) = \frac{1}{\sqrt{2 \pi \sigma^2}} e^{-\frac{(x - \mu)^2}{2 \sigma^2}} ] 其中,( \mu ) 是均值,( \sigma^2 ) 是方差。

期望与方差

  • 期望(Expected Value):随机变量的加权平均值,表示随机变量的中心位置。离散随机变量的期望计算为: [ E(X) = \sum_{i} x_i \cdot P(X = x_i) ] 连续随机变量的期望计算为: [ E(X) = \int_{-\infty}^{\infty} x \cdot f(x) , dx ]
  • 方差(Variance):随机变量与其期望值之间的平方差的期望,表示随机变量的离散程度。计算公式为: [ \text{Var}(X) = E[(X - E(X))^2] ] 方差的平方根称为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10.4 常见概率分布

离散分布

  • 伯努利分布:描述只有两个可能结果(成功或失败)的随机实验。概率质量函数为: [ P(X = 1) = p, \quad P(X = 0) = 1 - p ]
  • 二项分布:描述进行 ( n ) 次独立伯努利试验中成功的次数。概率质量函数为: [ P(X = k) = \binom{n}{k} p^k (1 - p)^{n - k} ]
  • 泊松分布:描述单位时间或单位空间内事件发生的次数。概率质量函数为: [ P(X = k) = \frac{\lambda^k e^{-\lambda}}{k!} ]

连续分布

  • 均匀分布:描述随机变量在某一范围内均匀分布。概率密度函数为: [ f(x) = \frac{1}{b - a}, \quad \text{对于} \ a \leq x \leq b ]
  • 正态分布:描述许多自然现象的分布,形状为钟形曲线。其概率密度函数为: [ f(x) = \frac{1}{\sqrt{2 \pi \sigma^2}} e^{-\frac{(x - \mu)^2}{2 \sigma^2}} ]
  • 指数分布:描述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概率密度函数为: [ f(x) = \lambda e^{-\lambda x}, \quad \text{对于} \ x \geq 0 ]

10.5 大数法则与中心极限定理

大数法则

  • 大数法则表明,当进行大量独立的随机实验时,样本均值会趋近于期望值。常见的形式有弱大数法则和强大数法则。

中心极限定理

  • 中心极限定理表明,对于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其和的分布趋近于正态分布,即使原始分布不是正态分布。这在样本量足够大的情况下尤其适用。

例子

  • 实际应用:在金融市场中,中心极限定理可以用来估计资产收益的分布。
  • 调查研究:在社会科学调查中,大数法则用于预测样本均值接近总体均值。

概率论是分析随机现象的基础,广泛应用于统计学、金融、工程、科学研究等领域。掌握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和定理对于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非常重要。

统计学基础

11.1 统计学概述

定义

  • 统计学是研究数据收集、分析、解释和呈现的科学。它帮助我们从样本数据中得出关于总体的结论。

统计学的主要分支

  • 描述统计:对数据进行汇总和描述,包括计算均值、方差等。
  • 推断统计:从样本数据中推断总体特性,包括假设检验、估计等。
  • 回归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包括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回归。

11.2 描述统计

数据类型

  • 定性数据:描述类别或类型,例如性别、颜色。
  • 定量数据:描述数量或测量值,例如身高、体重。

集中趋势测量

  • 均值(Mean):数据的平均值。计算公式为: [ \bar{x} = \frac{1}{n} \sum_{i=1}^n x_i ]
  • 中位数(Median):将数据按升序排列后中间的值。如果数据量为偶数,中位数是中间两个值的平均数。
  • 众数(Mode):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值。

离散程度测量

  • 方差(Variance):数据与均值之间差异的平方的平均数。计算公式为: [ \text{Var}(X) = \frac{1}{n} \sum_{i=1}^n (x_i - \bar{x})^2 ]
  •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方差的平方根,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计算公式为: [ \text{SD}(X) = \sqrt{\text{Var}(X)} ]
  • 极差(Range):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计算公式为: [ \text{Range} = \max(X) - \min(X) ]

分布图

  • 直方图(Histogram):展示数据分布的图表,将数据分成区间并绘制每个区间的频数。
  • 箱线图(Box Plot):展示数据的四分位数及异常值,包括中位数、上四分位数(Q3)、下四分位数(Q1)和极值。

11.3 推断统计

估计

  • 点估计(Point Estimation):用样本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例如,用样本均值来估计总体均值。
  • 区间估计(Interval Estimation):给出一个区间,该区间有一定的置信水平包含总体参数。常见的是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假设检验

  • 原假设(Null Hypothesis, ( H_0 )):假设样本数据与假设模型一致。
  • 备择假设(Alternative Hypothesis, ( H_1 )):假设样本数据与假设模型不一致。
  • p值(p-value):在原假设为真的情况下,得到观测数据或更极端数据的概率。若 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通常为 0.05),则拒绝原假设。
  • 类型I错误与类型II错误
    • 类型I错误:错误地拒绝了原假设。
    • 类型II错误:错误地接受了原假设。

常见检验

  • t检验(t-test):用于比较两个样本均值是否有显著差异。包括单样本 t 检验、独立样本 t 检验和配对样本 t 检验。
  • 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用于检验分类数据的分布是否与预期分布一致。
  • 方差分析(ANOVA):用于比较三个或更多组样本均值是否有显著差异。

11.4 回归分析

简单线性回归

  • 模型:描述一个因变量 ( Y ) 与一个自变量 ( X ) 之间的线性关系: [ Y = \beta_0 + \beta_1 X + \epsilon ] 其中,( \beta_0 ) 是截距,( \beta_1 ) 是斜率,( \epsilon ) 是误差项。

  • 最小二乘法(Least Squares Method):用于估计回归系数 ( \beta_0 ) 和 ( \beta_1 ),通过最小化观测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平方差来进行。

多元线性回归

  • 模型:扩展到多个自变量的情况: [ Y = \beta_0 + \beta_1 X_1 + \beta_2 X_2 + \cdots + \beta_p X_p + \epsilon ] 其中,( X_1, X_2, \ldots, X_p ) 是多个自变量。

回归分析的应用

  • 预测:使用回归模型对未来数据进行预测。
  • 变量选择:确定哪些自变量对因变量有显著影响。

11.5 统计分析的应用

数据探索

  • 通过统计分析探讨数据的特征、趋势和模式。

实验设计

  • 设计实验以收集数据并进行有效分析,包括随机化、对照组设置等。

质量控制

  • 使用统计方法监控和改进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

市场分析

  • 分析市场数据,以支持决策,例如消费者行为分析、市场趋势预测等。

统计学是理解数据和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工具。掌握统计学基础知识可以帮助进行数据分析、科学研究和决策制定。

参考书籍

第 1 章 需求与供给

摘要

第一节 需求曲线

一、需求的概念
  • 需求的定义

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 需求的两个特征
  1. 具备意愿
  2. 购买能力
  • 需求的表达方式
  1. 需求表
  2. 需求曲线
  3. 需求函数
二、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1. 需求规律的表达与需求曲线的形状
三、需求的变动
四、市场需求曲线

一、名词解释

1.需求

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既强凋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又要求消费者具备购买能力。由于需求规律的作用,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呈反方向变动。

2.需求规律

需求规律也称为需求定理、需求法则或需求原则,指消费者的需求量与商品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化的规律。

具体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般而论,随着商品价格的升高,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减少; 相反,随着商品价格的降低,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增加。 需求规律成立,意味着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因而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需求规律的直观表现。

3.供给

供给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

生产者对某种商品的供给必须具备意愿和能力两个特征。如果生产者对某种商品只有提供出售的愿望,而没有提供出售的能力,则不能形成有效供给,也不能算作供给。 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有:

  • 该商品的价格
  • 生产的成本
  • 生产的技术水平
  • 相关商品的价格
  • 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4.供给规律

供给规律也称为供给定理、供给法则或供给原则,是指生产者的供给量与商品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化的规律。

具体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般而论,随着商品价格的升高,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增加;相反,随着商品价格的降低,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减少。 如果供给规律成立,那么生产者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5.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是指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在市场上,由于供给和需求力量的相互作用,市场价格趋向于均衡价格。如果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那么,供给数量大于需求数量,一部分生产者就会因商品卖不出去而被迫降价,从而市场价格下降; 反之,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那么需求数量大于供给数量,一部分消费者因购买不到所需求的商品而愿意出高价,结果市场价格提高。因此,市场竞争的结果是市场稳定于均衡价格。

6.比较静态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是比较分析不同静态均衡状态的方法。

当一个经济模型的外生变量发生变化时将对内生变量均衡数值产生影响。比较静态分析考察这种影响的程度和方向。比较静态分析与静态分析一样抽象掉了时间。 与动态分析不同,比较静态分析忽略内生变量的变动过程,而只考察当原有的条件发生变化时,新的均衡与原有均衡之间的差异。

7.需求的价格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反映了相应于价格的变动,需求量变动的敏感程度,用弹性系数加以衡量,被定义为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在实践中,可以由点弹性或弧弹性来衡量弹性系数的大小。

8.需求的收入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相应于消费者收入的变动,需求量变动的敏感程度,其弹性系数定义为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收入变动的百分比。

利用收入弹性可以对商品进行分类。特别地,食物的收入弹性值反映了一个国的富裕程度。

9.需求的交叉弹性

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在某特定时间内,某种商品或劳务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另一种相关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变动百分比之比。

它被用来测度某种商品或劳务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另一种商品或劳务的价格的相对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相关商品价格是决定商品需求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需求的交叉价格弧弹性计算公式为:

需求的交叉价格点弹性计算公式为: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的符号取决于所考察的两种商品的相关关系。 交叉弹性系数的性质如下:

  • ①当 时,X 与Y 两种产品间有替代关系。
  • ②当 时,X 与Y 两种产品间有互补关系。
  • ③当 时,X与Y 两种产品间无关系。

10.供给的价格弹性

供给的价格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它是商品的供给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供给的价格弹性可分为弧弹性和点弹性。供给的价格弧弹性表示某商品供给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供给的价格点弹性表示某商品供给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

11.支持价格

支持价格又称为最低限价,是指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支持价格总是高于市场决定的均衡价格。

如图 1-1 所示,假设,政府为了扶植该行业的发展,规定了该行业产品最低价格为 。在 水平上,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其差额为 。由于供大于求,按市场供求规律的自发作用,价格存在下降的趋势。因此,为了使价格不下跌,政府在规定最低价格的同时,必须对过剩供给的部分实行收购。

12.限制价格

答:限制价格是指政府为了防止某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而规定的这些产品的最高价格。限制价格是政府管制物价的措施之一,总是低于市场均衡价格。

如图 1-2 所示,市场均衡价格为 ,政府实施限制价格为 ,在限制价格下将导致经济中存在 的超额需求。 限制价格往往在战争或自然灾害时期加以使用,有些国家对某些生活必需品也长期采取限制价格政策。 限制价格有利于社会稳定,但有许多弊端。 由于商品短缺,政府为了维持这种限制价格,往往采取配给制,限定消费者购买的数量,这时市场上往往会出现抢购、黑市交易、投机现象;而且它不利于刺激生产,造成长期亏损;造成价格扭曲,产生浪费现象。

二、简述题

1.分析并说明引起需求变动的因素是什么。

需求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应于各种可能的价格,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上述定义假定除了商品的价格以外,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不发生变动。 如果价格之外的任何因素发生变动,消费者的需求就会发生变动。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会增加对正常品的需求量,减少对劣等品的需求量。 相反,消费者收入水平下降时,会减少对正常品的需求量,增加对劣等品的需求量。

  • (2)相关商品的价格。 如果两种商品之间是替代品,另外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原商品需求量增加; 如果两种商品具有互补关系,则另外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原商品需求量减少。

  • (3)消费者的偏好。 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 相反,偏好程度减弱,需求量就会减少。

  • (4)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 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期会上升时,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 当消费者预期某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期会下降时,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

2.引起供给变动的因素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影响供给的?

供给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对应于各种可能的价格,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的数量。 上述定义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得到的。供给量不仅受到价格的影响,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除了商品的价格以外,影响供给量的其他因素之一发生变动,生产者的供给就会发生变动。这些因素主要包括:

  • (1)生产的成本。 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成本上升会减少利润,从而使商品的供给量减少。相反,生产成本下降会增加利润,从而使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 (2)生产的技术水平。 在一般的情况下,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者的利润,生产者会提供更多的产量。

  • (3)相关商品的价格。 如果一个厂商生产两种在原料上具有竞争性的商品,那么相关商品价格提高导致一种商品供给量减少;相反,如果另一种商品是一种联合的副产品,相关商品价格提高将导致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 (4)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看好,如预期商品的价格会上涨,生产者在制定生产计划时就会增加产量供给。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是悲观的,如预期商品的价格会下降,生产者在制定生产计划时就会减少产量供给。

3.运用供求分析说明:

  • (1)“谷贱伤农”的道理何在?
  • (2)为什么 20 世纪 70 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要限制石油产量?

“谷贱伤农”指风调雨顺时,农民收获的粮食数量增加,但是卖粮收入反而减少的现象。

该现象的经济学逻辑是: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粮食丰收使得粮食价格下降,并且粮食价格下降的程度大于粮食产量增加的程度。

造成“谷贱伤农”这种经济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是小于 1 的,即当农产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农产品的需求往往是缺乏弹性的。其分析如图 1-3 所示。

图 1-3 中,农产品的需求曲线 D 是缺乏弹性的。农产品的丰收使供给曲线由 的位置向右平移至 的位置,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农产品的均衡价格大幅度地由 下降为 。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的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后致使农民总收入量减少。总收入的减少量相当于图中矩形 的面积之差。

(2)同样的道理,由于石油为各国的重要能源,其需求价格弹性较小。 在石油的需求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石油输出国组织限制石油的供给,会使得石油的价格将上涨。由于各国对石油的需求缺乏弹性,因而石油价格上涨将使得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总收益增加、若不限制石油供给,供给增加将导致石油价格下降,而供给量的增加不能弥补价格下降对收益所造成的损失,故而他们要限制石油产量。

石油输出国组织限制石油产量,是因为在石油的需求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石油的价格将上涨。如图 1-4 所示。 限制石油产量的政策使供给曲线由 向左平移至 ,均衡点由 移动到 ,价格从 上升为 。价格上升后,需求量由 减少为 ,但 小于 ,即总收益增加。

三、计算与证明

若某厂商面对的市场需求曲线为Q=20-3P,求价格 P=2 时需求的点弹性值。该厂商如何调整价格才能使得总收益增加?

  • (1)点弹性表示的是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其计算公式为:

当价格 时,市场需求为: ,而

因此,当价格 时需求的点弹性值为:

  • (2)由(1)可知,

,即该厂商生产的产品的需求相当缺乏弹性。因此,根据需求理论,厂商应该提价以使其收入增加。因为对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来说,其销售总收入与价格成正方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所以,为了提高厂商的收入,对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提价可以使得总收益增加。


第 2 章 效用论

一、名词解释

1.效用

效用是指商品或劳务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即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劳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效用是消费者对商品主观上的偏好和评价。一种商品对消费者是否具有效用,取决于消费者消费这种商品或劳务的欲望,以及这种商品或劳务是否具有满足这种商品或劳务是否具有满足消费者欲望的能力。因此,同一商品会因人、因时、因地之不同而有不同的效用。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特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不断地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随着该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该商品的消费所获得的效用增加量逐渐减少。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基数效用论的基本假设。导致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主要是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加,商品对人们的刺激降低,并且重要程度也趋于下降。

3.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并将保持不变的一种状态。在基数效用论中,在既定的收入约束条件下,当消费者每单位货币支出的边际效用都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时,消费者处于

均衡状态,即:

种的商品价格 为消费者的收入 为消费者消费 种商品的数量 货币效用比 边际效用

在序数效用论中,消费者均衡即为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的切点。

4.预算约束线

预算约束线又称为预算线、消费可能线和价格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假定以 表示消费者的既定收入,以 分别表示商品 1和商品 2 的价格,以 分别表示商品 1 和商品 2 的数量,则相应的预算式为:

该式表示:消费者的全部收入等于他购买商品 1 和商品 2 的总支出。 由该预算式作出的预算约束线为图 2-1 中的线段 AB 。

图 2-1 中,预算线的横截距 和纵截距 分别表示全部收入用来购买商品 1 和商品 2 的数量。

5.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是序数效用论的一种分析方法,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的数量组合。 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的数量组合。无差异曲线如图

图 2-2 中,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商品 1 的数量 和商品 2 的数量 。 图 2-2 中的曲线表示商品 1 和商品 2的不同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水平是相同的。与无差异曲线相对应的效用函数为

。其中, 分别为商品 1 和商品 2 的消费数量; 是常数,表示某个效用水平。 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 第一,由于通常假定效用函数是连续的,所以,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 第二,在同一坐标平面图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 第三,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

6.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指在效用水平保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第一种商品的消费可以代替的另外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边际替代率的几何意义是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 以 代表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分别是商品 1 和商品 2 的消费变化量,则商品 1 对商品 2 的边际替代率的公式为:

当商品数量的变化趋于无穷小时,则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公式为:

7.替代效应

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 即是指在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或效用水平)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由于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8.收入效应

收入效应是因商品价格变动引起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引起消费者改变消费数量而对商品需求量产生的影响。

二、简述题

1.为什么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试利用基数效用论加以说明。

基数效用论者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建立在该规律上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基础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 (1)基数效用论者认为,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 某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越大,则消费者为购买这一单位的该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就越高; 反之,某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越小,则消费者为购买这一单位的该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就越低。 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消费者对某一种商品消费量的连续增加,该商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相应地,消费者为购买这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即需求价格也是越来越低的。

(2)在基数效用论下,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 。 它表示:消费者对任何一种商品的最优购买量应该是使最后一元钱购买该商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和所付出的这一元钱的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 该式还意味着:由于对于任何一种商品来说,随着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边际效用 是递减的,于是,为了保证均衡条件的实现,在货币的边际效用 不变的前提下,商品的需求价格 P 必然与 MU 同比例递减。

2.对正常物品而言,为什么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请运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加以说明。

正常物品是指消费者对其消费数量随着自身收入增加而增加的商品。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通常向右下方倾斜。这一点可以借助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加以说明。

(1)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以分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 替代效应是由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商品相对价格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 收入效应是由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 替代效应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而收入效应则表示消费者的实际效用水平发生了变化。

(2)如图 2-3 所示,横轴 和纵轴 分别表示商品 1 和商品 2 的数量,其中,商品 1 是正常商品。 是价格变化前消费者对商品 1 的需求量。商品 1 的价格下降后,商品需求量增加到 。商品 1 需求量的增加量为 ,这便是商品 1 的价格下降所引起的总效应。

如果作一补偿线 ,使该线与价格变化后的预算线 平行,并与价格变化前的无差异曲线 相切,则切点处 对应的对商品 1 的需求量 就是在商品价格变化后,剔除了收入效应的消费量。因此, 就是商品1 价格下降后的替代效应, 就是商品 1 价格下降后的收入效应。

可以看出,对于正常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总效应必定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正因为如此,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3.何为吉芬商品,其需求曲线形状如何?试利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加以说明。

(1)吉芬商品指由英国统计学家罗伯特·吉芬发现,因而以他的姓氏命名的一种需求与价格之间呈反常变化的商品。 吉芬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动关系违反了需求规律,即:价格越低,购买的越少;价格提高反而购买得更多。因此,吉芬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成正比关系。

(2)如图 2-4 所示,横轴 和纵轴 分别表示商品 1 和商品 2 的数量,其中,商品 1 是吉芬物品。 商品 1 的价格 下降前后的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分别为 a 点和b 点,相应的商品 1 的需求量的减少量为 ,这就是总效应。通过补偿预算线 可得:

  • 为替代效应;
  • 是收入效应。

而且,负的收入效应 的绝对值大于正的替代效应 的绝对值,所以,最后形成的总效应 为负值。

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 作为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则与价格呈同方向的变动。 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的变动。这也就是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


第 3 章 生产和成本论

一、名词解释

1.边际产量

边际产量是指在生产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单位可变投入要素所得到的总产量的增加量。

例如,在生产中如果只有劳动 L 是可变投入,则劳动的边际产量可以表示为:

假设生产函数连续且可导,从而可以用总产量对可变投入量求导得出边际产量,即 。 这样,在某一产量上的边际产量,就是该产量相对于总产量曲线上一点的斜率。

2.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3.等产量曲线

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 以 表示既定的产量水平,则与等产量曲线相对应的生产函数为: 等产量曲线表示生产一定单位的产品,可以有很多劳动和资本数量组合。等产量曲线具有以下重要特点:

  • ①等产量曲线是一条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具有负斜率。它表示增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可以减少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只有负斜率的等产量曲线,才表示劳动和资本互相代替是有效率的。
  • ②坐标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它们按产量大小顺序排列,越接近原点的等产量曲线所代表的产量越少,越远离原点的等产量曲线所代表的产量越多。
  • ③任何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
  • ④等产量曲线向原点凸出。它表示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每增加一个单位,可以代替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将逐次减少。这一点可由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来解释。

4.边际技术替代率

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其英文缩写为 。用 分别表示资本投入量的变化量和劳动投入量的变化量,则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公式为:

5.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的主要原因在于: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技术都要求各要素投入之间有适当的比例,这意味着要素之间的替代是有限的。

以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投入为例,在劳动投入量很少而资本投入量很多的情况下,减少一些资本投入量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增加劳动投入量来弥补,以维持原有的产量水平,即劳动对资本的替代是很容易的。但是,在劳动投入增加到相当多的数量和资本投入量减少到相当少的数量的情况下,再用劳动去替代资本就将是很困难的了。

6.等成本方程

厂商的等成本方程是指在要素价格一定的条件下,表示厂商花费相同成本可以使用的所有不同的要素组合的代数式。

如以 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的价格,以 表示厂商的成本,厂商的等成本方程可以表示为:

厂商面对的要素价格和所花费的成本总量变动都会使得等成本方程旋转或者平移。

7.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是指在生产技术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者在成本既定时实现产量最大或在产量既定时实现成本最小目标时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组合。

为此,厂商将在既定的等成本方程和等产量线上寻求最高的产量组合点。无论是既定成本下的产量最大还是既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利润最大化的厂商都将把生产要素的数量选择在每单位成本购买的要素所能生产的边际产量相等之点。

8.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用来说明厂商产量变动从而规模变动与成本之间的关系。 对于一个生产厂商而言,如果产量扩大一倍,生产成本的增加低于一倍,则生产存在着规模经济;如果产量增加一倍,而成本增加大于一倍,则生产存在着规模不经济。

9.规模收益递增、不变和递减

作为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一种特殊的情况,如果产量的增加是借助于生产要素的同比例扩大实现的, 那么相应的可定义规模收益的概念:

  • ①如果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则称生产是规模收益递增的;
  • ②若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则称生产是规模收益不变的;
  • ③若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则称生产是规模收益递减的。

10.平均成本

平均成本是指厂商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成本。 用公式表示为:

  • 在短期.厂商的平均成本呈现 形。
  • 在长期.规模经济的状况将决定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

11.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是指产量变动某一数量所引起的成本变动的数量,也即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总成本。 用公式表示为:

  • 在短期内,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作用,厂商的边际成本呈现 U 形。
  • 在长期内,规模经济的状况将决定厂商的长期边际成本形状。

12.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是用于描述长期平均成本与产量关系的一条曲线。 长期平均成本是长期内厂商平均每单位产量花费的总成本。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基于长期总成本曲线而得到的。 在生产由规模经济到规模不经济阶段,长期总成本曲线呈 U 形。 从图形关系来看,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又是所有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如图 3-1 所示。这是因为对应于每一产量,厂商在长期内把生产要素调整到最优组合点,从而在这一产量下实现的平均成本为最小。

二、简述题

1.单一和多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是如何确定的?其间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各有什么特点?

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是指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者所选择的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范围。

大值点和边际产量等于 0 的点之间,如图 3-2 所示。

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是根据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来划分的。如图 3-2 所示:

  • 第Ⅰ阶段,平均产量递增阶段,即劳动平均产量始终是上升的,且达到最大值。这一阶段是从原点到 两曲线的交点,即劳动投入量由 0 到 的区间。

  • 第Ⅱ阶段,平均产量的递减阶段,边际产量仍然大于 0,所以总产量仍然是递增的,直到总产量达到最高点。这一阶段是从 两曲线的交点到 曲线与横轴的交点,即劳动投入量由 的区间。

  • 第Ⅲ阶段,边际产量为负,总产量也是递减的,这一阶段是 曲线和横轴的交点以后的阶段,即劳动投入量 以后的区间。

  • 首先,厂商肯定不会在第Ⅲ阶段进行生产,因为这个阶段的边际产量为负值,生产不会带来任何的好处。

  • 其次,厂商也不会在第Ⅰ阶段进行生产,因为平均产量在增加,投入的这种生产要素还没有发挥最大的作用,厂商没有获得预期的好处,继续扩大可变投入的使用量从而使产量扩大是有利可图的,至少使平均产量达到最高点时为止。因此,厂商通常会在第Ⅱ阶段进行生产。

  • (2)在长期内,所有要素的投入数量都是可变的。

假定有两种投入要素 都是可变的,那么,两种可变投入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是等产量曲线斜率为负的区域。 如图 3-3 中 之间包含的区域。 以一条等产量曲线为例,要素 的投入量超过 和要素 的投入量超过 ,那么在保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同时减少 的投入量来实现。因此理性的厂商会把投入组合限定在要素 的边际替代率为负的区域。

2.为什么边际技术替代率会是递减的?

  • (1)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 在维持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 (2)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的主要原因在于: 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技术都要求各要素投入之间有适当的比例,这意味着各要素之间的替代是有限度的,故随着一种要素投入的不断增加,它所能替代的另一种要素会不断减少。 例如,对于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而言,由于受到生产技术的限制,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之间有适当的比例,在劳动投入量很少和资本投入量很多的情况下,减少一些资本投入量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增加劳动来弥补,以维持原有的产量水平,即劳动对资本的替代是很容易的。但是,在劳动投入增加到相当多的数量和资本投入量减少到相当少的数量的情况下,再用劳动去替代资本就将是很困难的了。

3.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是如何确定的,它与厂商的利润最大化有何关系?

(1)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是指既定成本下产量最大化或者既定产量下成本最小化的生产要素投入组合。 在多种生产要素投入变动(比如两种)的情况下,厂商的生产技术可以由等产量曲线加以表示。而厂商的成本方程的切点。在成本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要素投入量需要满足的条件为:

或者:

在产量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要素投入量需要满足的条件为:

或者:

以上论述说明,无论是既定成本下的产量最大还是既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寻求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厂商都将把生产要素的数量选择在每单位成本购买的要素所能生产的边际产量相等之点。

  • (2)生产要素最优组合也是厂商利润最大化的选择。 下面以成本既定的情形为例。如果每单位成本获得的边际产量不相等,比如

,这时把用 的一单位成本用于购买 将会在保持成本不变的条件下增加总产量,从而增加利润。因此,追求技术上的最优恰好与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相一致。

4.试说明短期总产量曲线与短期总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短期总产量曲线和短期总成本曲线之间存在下述对应关系:

  • ①短期总产量曲线边际报酬递增阶段对应的是短期总成本曲线边际成本递减阶段;
  • ②短期总产量曲线边际报酬递减阶段对应的是短期总成本曲线边际成本递增阶段;
  • ③短期总产量曲线边际报酬极大值点相对应的是短期总成本曲线边际成本的极小值点。下面对两者的对应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假定该短期生产函数为:

短期总成本函数为:

: 短期可变成本 : 不可变成本

短期总可变成本函数为:

或者 :劳动价格

并假定生产要素价格既定。

由②式可得:

因为 为一常数,有

所以,④式可写作:

边际产量:

所以

由此可知:

呈反向对应关系,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可变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 先上升后下降,成反 U 形,所以,边际成本 和总成本之间也存在着凸对应关系,当总产量曲线为凹的,总成本曲线是凸的,当总产量曲线为凸的,总成本曲线是凹的。当总产量曲线存在一个拐点时,总成本曲线相应也有一个拐点。

三、计算与证明

1.已知企业的生产函数为了: ,其中 L 为雇佣工人的数量。求企业劳动投入的合理区域。

由题意可知,厂商唯一可变的生产要素为劳动 L ,因此厂商应选择在生产的第二阶段进行生产。由于生产函数为

,则有:

  • 平均产量为:
  • 边际产量为:

当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相交时,决定最低的劳动投入量,即有 ,代入得:

解得:

时, 达到最大值,生产进入第三阶段,决定了劳动投入量的最大值。即: 解得:

所以,企业劳动投入的合理区域为

2.厂商的生产函数为

,生产要素 的价格分别为

  • (1)求厂商的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 (2)如果资本的数量 ,求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
  • (3)求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

解:

  • (1)由于厂商的生产函数为 ,有:

当有

时,厂商生产要素组合达到最优。即:

整理得: 。即厂商的生产要素最优组合为:

  • (2)在短期内 当 时, ,所以,
    代入厂商的成本函数表达式: 可得短期成本函数为: 此即为厂商短期成本函数。

  • (3)长期中 均可变,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由下列条件所决定:

带入化简:

推导过程:

解得:

,此即为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

3.证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必然会在生产扩展曲线上选择投入组合。

证明:

假设厂商仅用劳动 和资本 两种要素,那么 总产出:

边际产量:

总成本:

厂商的利润: 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归结为:

  1. 既定成本下产量最大化
  2. 既定产量下成本最小化

将其对生产要素 分别求一阶导数并令其为零以寻求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可得 ,此即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投入组合。

又因生产扩展线为一系列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的切点的连线,等产量线上任意一点切线的斜率为边际技术替代率 ,而等成本线为 ,其斜率为 ,因此可得生产扩展线的方程为 ,与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投入组合相同。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必然会在生产扩展曲线上选择投入组合。


第 4 章 市场理论

一、名词解释

1.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1)厂商的总收益( )是指厂商按照一定价格出售一定量产品所获得的全部收入,即:

式中的 为总收益, 为既定的市场价格, 为销售总量。

(2)平均收益( )指厂商在平均每一单位产品销售上所获得的收入,即:

平均收益等于产品价格,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即为平均收益曲线。

(3)边际收益( )指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时所获得的收入增量,即:

当厂商面临着既定价格时,其边际收益等于价格;而当厂商面临着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时,其边际收益低于价格。

2.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

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是厂商做生产决策时所遵循的一般原则,它要求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或要素)所增加的收益等于由此带来的成本增加量,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 这也是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均衡条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厂商应该选择最优的产量,使得最后一单位产品所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所付出的边际成本。

3.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是指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条件是:

  • ①市场上,厂商生产同质的产品。
  • ②市场上有众多的消费者和厂商,因而消费者和厂商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 ③市场上的消费者和厂商拥有完全信息。
  • ④厂商可以无成本地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

事实上,这种理想的完全竞争市场很难在现实中存在。但是,完全竞争市场的资源利用最优、经济效率最高,可以作为经济政策的理想目标,所以,西方经济学家总是把完全竞争市场的分析当作市场理论的主要内容,并把它作为一个理想情况,以便和现实比较。

4.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

外在影响: 某一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福利造成影响,但并不为此承担后果。 外在经济: 某一经济个体的一项经济活动给社会其他成员带来好处,但并未获得相应的补偿,即个人获得的利益小于该活动中所带来的全部利益,也就是该经济个体的经济活动带来了正的外在影响; 外在不经济: 某一经济个体的一项经济活动给社会其他成员带来成本,但并不需要自身去承担相应的全部成本,即个人所承受的成本小于该活动所带来的全部成本,也就是个人的经济活动带来了负的外在影响。

完全竞争市场中,随着厂商数目的增加,整个行业中的产量也会增加,如果行业中单个厂商的成本降低,则称该行业存在着外在经济; 如果厂商数量增加从而整个行业的产量增加使得单个厂商的成本增加,则称该行业存在着外在不经济。

5.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在同一时期内,以不同的价格销售同一种商品。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

  • ①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偏好,且这些不同的偏好可以被区分开;
  • ②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不同销售市场是相互隔离的。

价格歧视被划分为三类:

  • 一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这种类型的价格歧视也被称为完全的价格歧视。
  • 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
  • 三级价格歧视是垄断厂商在不同市场(或对不同的消费群)上收取不同的价格。

6.垄断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是指一种由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的市场,市场中既有垄断又有竞争,既不是完全竞争又不是完全垄断。

垄断竞争市场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 第一,行业中有大量的卖者和买者;
  • 第二,厂商提供有差异但彼此接近的替代品;
  • 第三,厂商进入或退出是自由的。

7.寡头垄断市场

寡头垄断市场指那种在某一产业只存在少数几个卖者的市场组织形式。 典型的寡头市场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 第一,市场上存在少数厂商,单个厂商的产销量占整个市场相当大的份额,从而对市场价格具有明显的影响力;
  • 第二,少数寡头之间的行为相互依存;
  • 第三,寡头市场上的价格相对稳定,竞争大多是非价格形式;
  • 第四,市场上存在进入障碍。

8.古诺模型

古诺模型是一个只有两个寡头厂商的简单模型,即双头模型。古诺模型是早期的寡头模型,它通常被作为寡头理论分析的出发点。 假设两个面临同一市场的竞争厂商.它们生产无差异的产品.成本为 0。最终,两( n )个厂商各选择 的产量,当 n=2 即 的产量,我 而且它们没有进一步变动产量的动力,从而市场处于均衡。

9.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指的是如果其他参与者不改变策略,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策略。也就是说,当其他参与者的策略给定的时候,自己的最优策略就是纳什均衡策略。

二、简述题

1.为什么说厂商均衡的一般原则是

经济学中通常认为理性厂商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化的利润。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利润,厂商在进行决策时都试图使得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增加一单位决策量,厂商增加的收益大于增加的成本。经济学中通常称这一原则为利润最大化原则。利润最大化原则适用于所有以利润为目标的经济单位对所有决策变动进行的选择。下面以厂商的产量选择来说明这一点。

对于厂商而言,它提供产量一方面会带来收益,另一方面也会产生成本。 在既定产量的条件下增加产量:

  • 如果厂商由此增加的收益大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成本,即 ,那么生产该单位产品就有剩余,从而使得利润总额有所增加。因此,利润最大化厂商就会把它生产出来,即在这种条件下,厂商会增加产量,直到二者相等为止。
  • 相反,如果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小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成本,即 ,就这一单位而言,厂商是亏损的,因而为了增加利润,厂商会减少该单位的生产。因此,在 时,厂商会减少生产,直到
  • 时,厂商获得最大化的利润。此时,厂商即不增加生产,也不减少生产。

因此, 是厂商均衡的一般原则,当 时,厂商实现了利润最大化,从而没有动力去调整产量。

2.简要分析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或长期)均衡。

  • (1)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每个厂商都是价格接受者,因而厂商的边际收益等于平均收益,都等于市场价格,即 。按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进行生产的利润最大化厂商选择最优产量的条件是

对应于上述条件,完全竞争厂商可以处于获得超额利润、获得正常利润和亏损状态的均衡。当市场价格低于平均可变成本最低点时,厂商生产要比不生产损失更大,这是厂商的停止营业点。

对应于高于平均可变成本最低点的市场价格,厂商会在边际成本曲线上确定相应的供给量。因此,平均可变成本之上的边际成本曲线是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并且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作用,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递增,因而厂商的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 (2)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在长期中,厂商将不断调整固定投入的数量,使得在每个产量下,生产规模都是最优的。因此,长期成本曲线将是厂商决策的依据。与短期中的行为一样,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选择最优产量的必要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长期边际成本。同时,由于长期内厂商没有固定成本与不变成本之分,因而当价格高于平均成本时,厂商才提供供给;否则,厂商退出该行业。

假定厂商的进入和退出不影响单个厂商的成本,则行业中厂商的进入或退出只影响到市场供给,从而影响到市场价格。

如果完全竞争行业中的厂商获得超额利润,那么势必会引起其他行业中厂商的进人。结果将使得市场价格降低到厂商的平均成本最低点为止。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单个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是 ,所有厂商都不能获得超额利润。

3.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行业供给曲线是如何得到的?

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行业供给曲线是以行业中单个厂商的长期供给曲线为基础的。

在长期中,完全竞争厂商将不断调整固定投入的数量,使得在每个产量下,生产规模都是最优的。以长期成本为决策基础,厂商在价格高于平均成本时,按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来提供产量。同时,行业在长期中存在着其他厂商的进入或退出,这将导致单个厂商的长期均衡处于价格等于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

其他厂商进入或者退出不仅影响到市场供给从而影响到市场价格,而且也对行业中厂商的成本产生影响。根据这一影响,完全竞争行业被划分为成本不变、递增和递减三种情况。

  • (1)成本不变行业:单个厂商的成本不随厂商的进入或退出而改变。最终结果只是厂商数目的增减而已。因此,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由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决定的水平曲线。

  • (2)成本递增行业:假定最初厂商和行业均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此时若出现行业的市场需求增加,结果将会导致市场价格提高,使得每个厂商都获得超额利润。超额利润驱使其他厂商进入。行业的外在不经济使得单个厂商的成本增加,因而当行业再次处于均衡状态时,厂商的平均成本最低点升高。这样,由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决定的行业长期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 (3)成本递减行业:假设最初一个行业处于均衡状态,由于市场需求增加导致行业中的市场价格上升,从而行业中的厂商获得超额利润。这将引起其他厂商的进入。随着厂商的进入,一方面价格趋向于降低,另一方面外在经济也使得行业中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下移动。市场价格再次与厂商的平均成本最低点相交,行业恢复到均衡状态。这时市场的均衡状态对应着更低的市场价格。结果该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4.评述垄断竞争理论。

  • (1)垄断竞争市场及其特点

垄断竞争市场是指那些有许多厂商生产有一定差别的产品的市场结构。在这类市场中,既有垄断的因素,又有竞争的成分,因而单个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并且由于厂商的进入和退出,使得每个厂商的需求曲线时常发生变动,并具有较大的价格弹性。

垄断竞争市场是介于垄断和完全竞争市场之间而又比较接近于完全竞争的一种市场结构。其形成条件主要有四点:

  • ①大量的厂商生产有差异的替代品;

  • ②每个厂商的市场份额很小,其行为不会引起其他厂商的报复;

  • ③厂商进入或退出生产较为容易;

  • ④行业中存在着模仿。

  • (2)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行为

在垄断竞争市场上,由于产品差异,厂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产品的价格,采取策略性行为。在认为其他厂商不改变价格的判断下,厂商预期通过降低价格增加更多的收益,这条曲线构成了厂商的主观需求曲线。但是,如果行业的所有厂商都依照各自的主观需求曲线行事,那么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实际需求曲线尽管也向右下方倾斜,但价格弹性小于相应的主观需求曲线。垄断竞争厂商依照主观需求曲线所决定的边际收益与其边际成本的交点确定生产量,但必须按实际需求曲线所对应的价格取得收益,从而得到实际的边际收益。如果主观的边际收益不等于实际的边际收益,那么,厂商将调整生产量直到二者相等为止。这样,垄断竞争厂商按主观需求曲线行事的结果是按实际需求曲线得到收益。

  • (3)垄断竞争市场的短期和长期均衡

在短期内,垄断竞争厂商根据主观需求曲线所对应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决定产量,在这一产量对应的实际价格与主观价格相等时,厂商处于短期均衡。在短期内,处于均衡的厂商可以获得超额利润、正常利润或亏损,但处于亏损时,所获得的收益必须能抵补厂商生产所支付的可变成本。在长期内,由于厂商的进入和相互模仿,短期内可以处于垄断地位的厂商渐渐失去了垄断地位,即它所面临的市场需求减少。当厂商根据主观需求所对应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决定的产量所对应的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时,行业中厂商的进入或退出停止,厂商处于长期均衡。即厂商处于长期均衡的条件为:长期(主观)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长期平均收益等于长期成本。在长期均衡时,垄断竞争厂商只获得正常利润。

由于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所以在长期均衡时,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价格高于完全竞争市场,而产量也低于完全竞争市场。并且,垄断竞争厂商为了强化产品的差异而进行的广告宣传,也未必不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这表明垄断竞争市场缺乏效率的方面。但是,由于完全竞争市场在现实中很少见,而且也由于垄断竞争市场的竞争推进技术进步和产品的多样性,所以垄断竞争市场常被认为是一种较有效的市场结构。

  • (4)垄断竞争理论的局限性

垄断竞争市场理论是以产品差异和自由竞争为主要条件的,在理论分析中很少涉及生产的集中所形成的垄断厂商的均衡。因而也就不能分析作为资本主义现代经济一种表现的垄断现象的深刻基础和对社会经济生活所产生的影响。此外,该理论把以产品差异为特征的垄断与生产集中所导致的垄断混为一谈,使得垄断竞争分析并不具有一般性。从垄断竞争理论本身来看,这一理论体系仍然建立在较严格的假设之上。不过也应该看到,对于垄断竞争对竞争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以及垄断的消极作用的分析是有意义的。

5.折弯的需求曲线模型是如何对寡头市场上的价格较少变动作出解释的?

折弯的需求曲线模型又称为斯威齐模型,是用于寡头市场行为分析的一个理论模型。这一模型假定,对应于一个特定的价格,当一个寡头厂商提高价格时,其他厂商将不会跟随,但若它降低价格,其他厂商也会如此。结果,单个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具有一个折弯点。

对应于一条折弯的需求曲线,寡头厂商得到自身的边际收益。通过此边际收益,厂商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决定最优产量,并在需求曲线上索要价格。与通常厂商不同的是,折弯的需求曲线对应的边际收益曲线在折弯点处不连续,如图 4-1 所示。但是,我们注意到,当边际成本恰好与边际收益在边际收益的断点处相等时,只要边际成本的变化不超过一定幅度,就不会影响厂商的均衡产量和价格。这样,该模型对寡头市场的价格稳定性给予了充分的说明。

折弯的需求曲线模型的缺陷是没有说明最初的价格是如何决定的。

6.为什么说古诺模型的均衡是一个纳什均衡?

  • (1)在双寡头垄断市场中,各厂商根据自己的产量反应曲线制定产量,均衡产量水平在两条反应曲线的交点处得到,称这组产量水平为古诺均衡。

  • (2)古诺均衡属于纳什均衡,处于纳什均衡中的每个厂商的行为是给定它的竞争对手行为时它能做得最好的行为,所以没有哪个厂商会有改变自身行为的冲动。同样,处于古诺均衡中的每个厂商的产量是给定竞争对手的产量时实现其最大利润的产量,所以没有哪个厂商会有改变自身产量的冲动,因此古诺均衡是稳定。

三、计算与证明

已知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 Q=50-3p。

  • (1)求厂商的边际收益函数。
  • (2)若厂商的边际成本等于 4,求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和价格。

解:

  • (1)据题意,垄断厂商的需求函数为:

,所以,厂商的总收益函数为:

则其边际收益函数为:

-(2)由题可知,厂商的边际成本

根据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一般原则,有: ,即:

解得:

代入反需求函数 ,得:

即,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为 ,价格为

已知垄断厂商的需求函数为 Q=50 - P。

  • (1) 求厂商的边际收益函数
  • (2)求厂商的边际成本等于20时,求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和价格。
  • (3) 说明垄断的价格歧视

答:

  1. 已知垄断厂商的需求函数为 ,则 。厂商总收益 则厂商边际收益函数为
  2. 根据厂商的边际成本 ,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 ,得 ,即
  3. 厂商对相同的商品制定不同销售价格的现象被称为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可以分为三种:
    • 第一阶段歧视,垄断厂商按照不同的购买量索要不同的价格,以至于每单位商品索要的价格恰好等于此时的需求价格。
    • 第二阶段歧视,垄断厂商按不同购买量分组,并对不同的组别索要不同的价格,如数量折扣。
    • 第三阶段歧视,垄断厂商根据不同类型的消费者索要不同的价格。

第 5 章 生产要素市场

一、名词解释

1.引致需求

引致需求又称“派生需求”,指由于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而引起的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引致需求来自厂商,是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不同于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

在产品市场上,需求来自消费者,而消费者购买产品是为了自己的消费,从中获得满足,一次购买过程到此结束。与此不同,在生产要素市场上,需求来自企业,而企业购买生产要素是为了生产,从中获得利润。企业购买生产要素并不是一次经济行为的终结。一个企业能否获得利润并不取决于其自身,而是取决于消费者对其所生产的产品的需求,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愿意为其产品支付足够的价格。如果不存在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那么厂商就无法从生产和销售中获得收益,从而也不会去购买生产资料和生产产品。或者说,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引致和派生了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某一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的形态,是从使用这种生产要素的最终产品的需求曲线派生出来的。

2.边际产品价值

边际产品价值指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的价值,它等于边际产量与产品价格的乘积,即: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反映了要素的边际收益,它是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

由于边际产量服从递减规律,因而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3.边际收益产品

边际收益产品是指在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固定不变时追加一单位的某种生产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收益。它等于边际产品( )与边际收益( )的乘积,即:

在产品卖方垄断市场,由于厂商出售既定产量可以索要的价格与厂商的产量有关,通常呈相反方向变动,因而,一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为厂商增加的收益不等于原有的价格与边际产量之积,而是边际产量与边际收益之积。

4.平均要素成本

平均要素成本是厂商购买每单位生产要素平均支付的成本。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要素成本由于生产要素的价格既定,因而厂商的平均要素成本就等于该要素的市场价格。在生产要素市场买方垄断的条件下,平均要素成本曲线就是厂商面对的要素供给曲线。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高于要素价格。这是因为这时厂商面对的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要素供给曲线。因而,厂商使用要素的数量影响到要素的价格。这时,平均要素成本曲线随着要素使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5.边际要素成本

边际要素成本是指厂商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量所带来的成本增加量。记为

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生产要素价格不变,因而增加一单位要素的成本就等于该要素的价格。在要素的买方垄断市场上,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要素成本高于要素的价格。

6.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

根据劳动者的最优化行为,对应于一个特定的工资率,劳动者在效用最大化点上确定最优劳动供给量,从而得到劳动的供给曲线。在工资水平较低时,工资率上升对劳动所产生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因而人们愿意提供更多的劳动,减少闲暇;而当工资水平上升到一定程度以后,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因而人们增加闲暇时间,而减少劳动时间。因此,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左)后方弯曲。

二、简述题

1.简要说明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是如何得到的。

  • (1)与产品市场一样,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上有众多的厂商和众多的要素供给者,它们都按照既定的要素价格来选择最优的要素使用量和供给量。在产品市场上,厂商也是完全竞争者,即产品的市场价格是厂商决策的依据。就厂商而言,厂商选择要素使用量的原则是利润最大化,即要素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必须相等。

  • (2)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为该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即边际产量与价格的乘积。这是因为,增加一单位要素可以增加的产量等于该要素的边际产量,而这些产量以不变的产品价格出售,所以,增加该要素一个单位给厂商带来的收益就等于产品价格乘以边际产量,即:

    从要素的“边际成本”考察,由于厂商面对的要素价格由市场供求所决定,不随厂商使用要素数量的多少而改变,因此增加一单位的要素所增加的成本等于该要素的价格。由此可知厂商的使用要素利润最大化原则表现为:

    。其中, 为要素的价格。

  • (3)对应于由市场所决定的要素价格 ,厂商选择利润最大化的要素使用量,因此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构成了厂商对该要素的需求曲线。由于要素的边际产量 服从递减规律,而产品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产品价格保持不变,因而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 也随着要素使用量的增加而递减,即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图 5-1 所示。

2.为什么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试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加以说明。

  • (1)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后弯曲是指随着劳动价格即工资率的提高,最初劳动的供给量逐渐增加,但当劳动价格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劳动供给量反而减少的情况。假设每一个劳动力的供给只取决于工资,则向后弯曲

的劳动供给曲线可用图 5-2 表示。

  • (2)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分析:

  • ①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后弯曲,是劳动工资率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综合影响的结果。劳动者在不同的工资率下愿意供给的劳动数量取决于劳动者对工资收入和闲暇所带来效用的评价。消费者的总效用由收入和闲暇提供。收入通过消费品的购买为消费者带来满足:收入越多,消费水平越高,效用满足越大。同样,闲暇也是一种特殊的消费,闲暇时间越长,效用水平越高。然而,可供劳动者支配的时间是既定的,所以劳动者的劳动供给行为可以表述为:在既定的时间约束条件下,合理地安排劳动和闲暇时间,以实现最大的效用满足。

  • ②一般而论,工资率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也就越大,劳动者宁愿放弃闲暇而提供劳动的数量也就越多。换言之,工资率提高,闲暇的机会成本相应也就越大,劳动者的闲暇时间也就越短。因此,工资率的上升所产生的替代效应使得劳动数量增加。同时,工资率的提高,使得劳动者收入水平提高。这时,劳动者就需要更多的闲暇时间。也就是说,当工资率提高以后,劳动者不必提供更多的劳动就可提高生活水平。这说明,工资率提高的收入效应使得劳动数量减少。

  • ③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是工资率上升的影响的两个方面,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则闲暇需求量随其价格上升而下降;反之,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则闲暇需求量随其价格的上升而上升。这就意味着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如果原来的工资即闲暇价格较低,则此时的劳动供给量较小,工资上涨的收入效应不能抵消替代效应;但如果工资率已经处于较高水平,此时劳动供给量也相对较大,则工资上涨引起的整个劳动收入增量就很大,从而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这就是说,当工资的提高使人们富足到一定的程度以后,人们会更加珍视闲暇。因此,当工资达到一定高度而又继续提高时,人们的劳动供给量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因此,当工资率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劳动供给曲线开始向后弯曲。

3.试说明欧拉定理在要素收入分配理论中的含义。

  • (1)欧拉定理又称为产量分配净尽定理,是对应于齐次函数的一个数学定理,指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假设长期中规模收益不变,则全部产品正好足够分配给各个要素。

假设有两种生产要素劳动 和资本 ,生产函数为 ,若生产规模不变,则有:

这就是欧拉定理,它表明在所给条件下,全部产品 恰好足够分配给劳动要素 和资本要素 。其中 为资本的边际产品即 为劳动的边际产品即

(2)欧拉定理说明了如果生产函数是规模收益不变的,即一次齐次的,那么每种生产要素按照边际产品获

得收入恰好等于它们的总产量。因而欧拉定理也可以表示为:

这一结论对于边际分配论具有很强的解释意义。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当所有的要素市场处于均衡状态的时候,厂商对要素的均衡使用量所对应的边际产品价值恰好等于此时的要素价格。根据欧拉定理,当厂商的生产规模收益不变的时候,要素按照这个价格取得的收入恰好等于所有的产量的价值。因此,按照要素的边际产品进行分配是合理的。

4.以劳动市场为例,说明产品卖方垄断而要素市场买方垄断的条件下的生产要素价格决定。

  • (1)生产要素的价格是由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所决定的。劳动市场由劳动的供给和劳动的需求两方面构成。劳动的供给来源于劳动者,而劳动的需求来源生产者。劳动这种要素的价格是由劳动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所决定的一个市场均衡价格,但是它受到市场条件的限制。

  • (2)在生产要素市场上,厂商决定使用劳动等生产要素数量的一般原则是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要素成本。

为了利润最大化,厂商每使用一单位数量的劳动所花费的成本必须等于该单位劳动所带来的收益: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厂商会减少该单位生产要素的使用;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厂商则增加使用。依照定义,厂商使用最后一单位劳动所花费的成本就是该单位要素的边际要素成本,而因使用该单位劳动所生产的产品卖出后获得的收益就是劳动的边际收益。它等于要素的边际产品的边际价值,即边际产品乘边际收益。

在要素市场买方垄断的条件下,厂商雇佣劳动力的原则仍然是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要素成本。劳动市场上的买方垄断意味着市场上只有一家厂商购买劳动这一生产要素。所以,该厂商面临的劳动的供给曲线是市场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厂商使用劳动的边际要素成本不再是不变的量,它因劳动的平均要素成本增加而以更快的速度增加,即劳动的边际要素成本高于劳动的供给。

  • (3)在产品市场卖方垄断条件下,厂商卖出使用劳动生产出的产品时所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这就使得产品的边际收益小于市场价格,从而使得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低于边际产品价值。

  • (4)厂商根据该边际要素成本等于边际产品价值决定劳动的使用量,把劳动的价格确定在比边际要素成本更低的劳动供给曲线上。由于买方垄断条件下厂商决定劳动价格,因此,在这一市场结构下没有明显的劳动需求曲线,厂商根据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与边际要素成本相等的条件决定要素使用量,同时在要素供给曲线上支付这一使用量下可能的最低价格。如图 5-4 所示,在完全竞争下,劳动的均衡价格为 re ;但是在产品卖方垄断而要素市场买方垄断的条件下,劳动的价格为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与完全竞争厂商相比,由于买方垄断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要素成本高于要素的供给曲线,而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相等,因而其要素使用量更少,支付的价格更低。

三、计算与证明

在生产要素市场上,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原则是什么?证明你的结论。

  • (1)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是它所使用的生产要素能够给它带来最大化的利润,而利润最大化要求任何经济活动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必须相等。具体说来,就是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要等于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即

例如在劳动要素市场上,厂商应把雇佣的劳动投入量调整到一定数量,使得这一雇佣劳动总量下的最后一个单位劳动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边际收益产品 MRP ),恰好等于增加这最后一个单位劳动雇佣量引起的总成本

的增加量(边际要素成本 MFC )。

  • (2)假定除了劳动这一要素之外,其他生产要素都不会发生变动。这样厂商的利润可以表示为: 。所以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为:

  • ①从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方面来考察,当厂商增加一种生产要素劳动的投入数量时,一方面,带来产品的增加,另一方面增加产量又带来收益增加量。结果,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总收益为:

,即要素(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

②从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方面考察,如果其他投入数量保持不变,则厂商的总成本取决于变动投入的数量。

经济学中增加一单位要素的边际成本被定义为边际要素成本,表示为:

③于是,厂商使用要素的利润最大化原则表示为: ,即 。当 时,这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投入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超过雇佣这个劳动单位引起的总成本增加量,也就意味着继续增加劳动投入量可使总利润有所增加;反之,当 时,这意味着最后增加雇佣的那个单位劳动反而造成损失,从而导致总利润较前减少。所以,如果厂商把投入要素如雇佣的劳动量作为选择变量,实现利润极大化的条件便是它雇佣的劳动量满足 。即:要素市场上利润最大化的一般原则是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要素成本。特别地,如果厂商是产品市场上的完全竞争者,则产品的边际收益等于产品的价格,从而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产品价值;如果厂商是要素市场的完全竞争者,则要素的边际成本就等于该要素的价格。


第 6 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

1.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 (1)局部均衡是指在假设其他市场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产品或要素的市场均衡。局部均衡分析研究的是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其研究方法是把所考虑的某个市场从相互联系的整个经济体系的市场全体中“取出”来单独加以研究。

局部均衡是经济体系中单独一个消费者、一个商品市场或要素市场、一家厂商或一个行业的均衡状态。局部均衡分析即只考虑这个局部本身所包含的各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终如何达到均衡状态。如在研究某产品市场的均衡时,就可假设其他各产品的供给、需求及价格不变,而只考虑该产品的价格和销售量如何由它本身的供给和需求两种相反力量的作用以达到均衡。

  • (2)一般均衡是指在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一般均衡分析从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角度出发,考察每一种产品和每一个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和相应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供销量应有的量值。

根据一般均衡分析,某种商品的价格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供给和需求状况,而且还受到其他商品的价格和供求状况的影响。因此,某种商品的价格和供求均衡,只有在所有商品的价格和供求都同时达到均衡时,才能实现。

2.瓦尔拉斯定律

瓦尔拉斯定律也称为瓦尔拉斯法则,是由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在其完全竞争市场的一般均衡理论体系中提出一个恒等关系式。 其基本内容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体系中,在任何价格水平下,整个经济社会中所有成员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一定等于出售商品和劳务所得到的收入,市场上对所有商品超额需求的总和为零。

这一恒等式对一般均衡的意义在,它表明无论经济是否处于一般均衡,总有一种商品的价格可以由其他商品的价格表示出来,即当所有其他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另一个市场一定处于均衡。因而,一般均衡分析不可能得到所有市场的价格。但是,如果规定一种商品为一般等价物,那该商品的价格就是 1,从而一般均衡才可能有确定的解。由此可见,该定律成立,意味着一般均衡分析只能得到相对价格。

由瓦尔拉斯定律可以推出,经济体系中存在几个商品市场,若其中 个商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那么,第 个商品市场也必然是均衡的。瓦尔拉斯定律不仅表明在交换体系中任何价格水平消费者对所有商品的超额需求总和为零,同样可以证明,瓦尔拉斯定律不仅适用于纯经济交换体系,而且适用于生产与交换经济体系,也适用于货币经济体系。

3.帕累托最优状态

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作经济效率,是指没有人可以在不使得他人境况变坏的条件下使得自身境况得到改善,此时的状态被称为帕累托最优状态。当经济系统的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时,称此时的经济运行是有效率的。反之,不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经济运行结果就是缺乏效率的。

4.交换符合帕累托最优的条件

交换符合帕累托最优条件是指在交换方面,任何一对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对任何使用这两种商品的个人来说都相等,即 ,此时该社会达到了产品分配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从而实现了交换的效率。在表示纯交换的埃奇沃斯框图中,当两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相切时,交换符合帕累托最优。

5.生产符合帕累托最优的条件

生产符合帕累托最优的条件指对于有多个个人、多种商品、多种生产要素的经济,达到均衡时要求在生产方面,任何一对生产要素之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用这两种投入要素生产的所有商品的生产中都相等,即 ,此时该社会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从而实现了生产的效率。当然,此时也就实现了生产的一般均衡。在表示生产的埃奇沃斯框图中,当两种产品生产的等产量曲线相切时,生产符合帕累托最优。

6.交换与生产同时符合帕累托最优的条件

交换与生产同时符合帕累托最优的条件是指所有产品中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产品在生产中的边际转换率,即 。如果所有的市场(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均是完全竞争的,则市场机制的最终作用将会使生产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在帕累托最优这种理想的状态下,有限的生产资源得到最有效率的配置,产量最高,产品的分配也使社会成员的总体福利最大。

如果经济中某种物品既可以用于生产也可以用于消费,那么经济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是,任意两种产的无差异曲线相切。

7.产品转换率

边际转换率是指增加另一种商品产出的数量必须减少某种商品产出数量的比例。 如果设产出 的变动量为 ,产出 的变动量为 ,则它们的比率的绝对值 可以衡量 1 单位 X 商品转换为Y 商品的比率。

该比率的极限则定义为 X 商品对Y 商品的边际转换率 ,亦即:

边际转换率反映了产品转换的机会成本。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边际产品转换率表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

二、简述题

1.简要说明瓦尔拉斯一般均衡论的基本思想。

  • (1)一般均衡分析是将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而进行的分析,它的基本思想是把单个市场的均衡条件推广到多个市场。一般均衡理论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是否存在一系列价格使所有市场同时处于均衡,即所谓的一般均衡的存在性问题。

  • (2)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在 1874 年建立了被后人称为瓦尔拉斯一般均衡论的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假定整个经济中有 种产品和 种生产要素。这样,整个经济中就有 k 种产品市场和 r 种生产要素市场。

  • ①从产品市场均衡进行考察,产品的需求来源于消费者。 对特定商品而言,消费者的需求取决于该商品本身的价格、其他商品价格以及消费者的收入等。但消费者的收入又来源于生产要素的价格。这样,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取决于所有产品及要素的价格,即:

    产品的供给来源于厂商。厂商的供给同样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其他商品的价格和成本。而厂商的成本又决

    定于要素价格。这样,一种产品的市场供给也取决于各种价格,即:

    当市场需求等于市场供给时,一种产品的市场处于均衡,即:

  • ②从要素市场均衡进行考察。要素的需求是厂商的引致需求,它不仅取决于各种要素的价格,也与其他产品价格有关,即:

    要素的供给来源于消费者,并且是效用最大化的一个推广: 当市场需求等于市场供给时,要素市场处于均衡,即:

  • ③如果存在着 使得上述 个市场的均衡条件成立,就意味着一般均衡存在。这一问题归结为 个方程是否能得到 个价格的问题。当初,瓦尔拉斯认为,这取决于这 个方程是否独立。但就整个经济系统而言,无论价格有多高,所有的收入之和一定等于所有的支出之和:

这一恒等式即被称为瓦尔拉斯定律。由于瓦尔拉斯定律成立,不可能存在 个相互独立的均衡价格。但取某种商品为“一般等价物”,则问题得到解决。据此,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断言,基于局部均衡分析的一般均衡价格存在。

2.利用埃奇沃斯框图说明纯交换经济的一般均衡。

(1)埃奇沃斯框图是以英国经济学家埃奇沃斯的名字命名的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一种盒子形状的图形。 该框图揭示了当所有消费的总量或经济活动中使用的投入品总量固定时,如何配置资源。假定经济中仅有消费者1 和 2,以及商品 1 和 2,则其埃奇沃斯框图如图 6-1 所示。

(2)纯交换经济是指只有交换而没有生产的经济。假定在纯交换经济中两个消费者交换两种商品,第 i 个

消费者最初拥有的第 j 种商品的数量为 ,而选择的消费者数量为

对于整个经济而言,社会拥有的两种商品的数量分别为:

假定两种商品的价格为 。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决定最优的消费量。需要注意, 此时消费者的收入来源于其初始财富拥有量。第一个消费者的行为可以概括为:

该消费者消费不同商品的组合得到的效用满足可以由一系列凸向原点(左下角)的无差异曲线表示出来。其收入约束线 是斜率为 并经过初始点 的直线。在既定的价格下,消费者在这一预算约束线上选择效用最大化的商品组合,即预算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对应的消费组合 ,此时该消费者处于局部均衡状态。对于第二个消费者也有类似的局部均衡。

显然在埃奇沃斯框图中,第二个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与第一个消费者的重合。这样,当 时,第一种商品的市场处于均衡。此时,两个消费者选择的最优点重合。第二种商品也同样。但在图中不难发现,只要第一种商品的市场处于均衡,第二种商品也一定处于均衡。由此决定的价格(实际上是相对价格)即为一般均衡价格。

3.什么是帕累托最优配置?其主要条件是什么?

  • (1)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 (2)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所必须满足的条件被称为帕累托最优条件,它包括交换的最优条件、生产的最优条件以及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

①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在交换方面,任何一对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对任何使用这两种商品的个人来说都相等,即

②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在生产方面,任何一对生产要素之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用这两种投入要素生产的所有商品中都相等,即

③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任何一对商品之间的生产的边际转换率等于消费这两种商品的每个人的边际替代率,即

4.为什么说完全竞争市场可以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

  • (1)帕累托最优状态是用于判断市场机制运行效率的一般标准。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在既定资源配置状态下,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即不存在帕累托改进,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一个经济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满足三个必要条件:

    • ①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于所有使用这两种商品的消费者来说都必须是相等的;
    • ②任何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于任何使用这两种生产要素的生产者来说都必须是相等的;
    • ③任何两种商品对于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必须等于这两种商品对于生产者的边际转换率。
  • (2)完全竞争市场之所以总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可以从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的三个必要条件分别加以说明。

  • ①从交换的最优条件来看,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单个消费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每个消费者都会调整对商品的需求以满足 从而实现效用最大化。既然各消费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那么各消费者购买任意两种商品的数量必使其边际替代率等于全体消费者所面对的共同的价格比率。因此,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所有的消费者都相等。

  • ②从生产的最优条件来看,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单个生产者都是要素价格的接受者,每个生产者都会调整要素的需求以满足 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既然各生产者都是要素价格的接受者,那么各生产者购买并使用的任意两种要素的数量必使其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全体生产者所面对的共同的要素价格比。因此,任何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所有生产者都相等。

  • ③从生产和交换的最优条件来看,任何两种产品生产的边际转换率即为两种商品的边际成本之比,每一消费者对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价格比。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任何产品的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因此,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边际转换率。

  • (3)综上所述,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帕累托最优的三个必要条件都可以得到满足。换而言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作用下,整个经济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这样的经济必定是最优效率的经济。

5.西方微观经济学是如何论证“看不见的手”原理的?

答:从亚当·斯密开始,经济学家就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时刻调整着人们的经济行为,从而使整个经济社会的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 (1)产品市场

  • ①对消费者而言,其行为目标是追求最大效用。消费者在追求最大效用的过程中,由于“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最终将用有限的收入在商品中进行选择而获得最大效用,从而得到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曲线上的点都是消费者最大效用的均衡点。

  • ②对生产者而言,其行为目标是利润最大化。生产者追求最大利润的过程中,必然导致他们能以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从而以最低的成本生产,最终得到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供给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是市场上最大利润的均衡点。

  • ③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共同作用决定了产品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这时,消费者最大地满足了自己的欲望,厂商获得了最大的利润。

  • (2)要素市场

  • ①对厂商而言,为了追求最大利润,厂商以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边际要素成本的原则来使用生产要素。根据这个原则,可以得到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要素需求曲线。

  • ②对要素供给者,即消费者而言,为了追求效用最大化,在一定的要素价格水平下,要素供给者必然要使“要素供给”资源的边际效用等于“保留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根据这个原则,可以得到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要素供给曲线。

  • ③要素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了最优的要素价格和最优的要素使用量。

  • (3)一般均衡理论

前面对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分析,都是以单个的市场为基础,市场均衡状态是局部均衡。此时,一种产品或者生产要素的价格只受到自身的需求条件和供给条件的影响,其他商品和要素的价格被视为不变。在一般均衡理论中,所有商品或者生产要素的价格是相互影响的。依据一定的假定条件,完全竞争市场存在一般均衡,此时,所有的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状态。

  • (4)福利经济学

前面的论述只是说明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导致整个经济处于均衡状态,那么,这种均衡状态是否具有经济效率呢?福利经济理论提出了判断福利水平的帕累托标准。同时,完全竞争市场的一般均衡是帕累托最优的,所有人都没有了在不影响他人的条件下福利改进的可能。所以,在完全竞争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人们在追求自己的私人目的的时候,会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下,实现增进社会福利的社会目的。

三、计算与证明

纯交换经济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是什么?证明你的结论。

  • (1)纯交换经济是指只有交换而没有生产的经济。 纯交换经济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是:任何一对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对任何使用这两种商品的个人来说都相等,即:

  • (2)如果上述条件得不到满足(即 ),那么在两种商品的总量既定的条件下,两个消费者还可以通过交换在不影响他人的条件下,至少使得一个人的情况得到改善。 假定 ,而 。 这表明,在第一个消费者看来,1 单位 X 可以替换 2 单位Y ;而在第二个消费者看来,1 单位 X 可以替换 1 单位Y 。这时如果第二个消费者放弃一单位 X ,他需要一单位Y ,即可以与原有的效用水平相等。把一单位 X 给予 A,这时 A 愿意拿出 2 单位Y 。这样,把其中一单位补偿给 B,则在 A 和B 保持原有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还有 1 单位Y 可供 A 和 B 分配。因此,存在一个帕累托改进的余地。这说明,只有两个消费者对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才会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从而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

第 7 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一、名词解释

1.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 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以及不完全信息都是导致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和主要表现。 西方经济学者认为,在现实社会中,种种原因将导致市场失灵,即市场机制的运转无法使社会资源达到最优配置,无法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等社会目标。因此,市场机制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必须通过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来加以克服。

2.公共物品

通常把不具备排他性或(和)竞争性,一旦生产出来就不可能把某些人排除在外的商品称为(纯)公共物品。商品的排他性是指商品的生产者或者购买者可以很容易地把他人排斥在获得该商品带来的利益之外;商品的竞争性是指消费商品的数量与生产这一数量的成本有关。

3.免费乘车者问题

免费乘车者问题是指经济中由于存在不支付即可获得消费满足而产生的市场失灵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商品的非排他性。既然每个消费者都是经济上理性的,而公共物品又具有非排他性,那么每个消费者都将利用这一点,在不支付费用的条件下享受商品的效用。由于商品的非排他性,拥有或消费这种商品的人不能或很难把他人排除在获得该商品带来满足的范围之外。这一特征及其相应的问题被形象地称为搭便车。

4.外在性

外在性又称外部经济影响,是指一个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效应,但这种效应并没有通过市场交易反映出来。外在性有正负之分,或称为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

5.科斯定理

科斯定理是一种产权理论。 科斯本人并未将科斯定理写成文字,科斯定理的提出是由其好友斯蒂格勒首先根据科斯于 20 世纪 60 年代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这篇论文的内容概括出来的。 其内容是: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这一结论包含三个要素:

  • ①交易费用为零;
  • ②产权界定清晰;
  • ③自由交易。

由此引申出来的第二定理是: 在交易费用不为零的条件下,不同的产权制度会影响到资源配置的效率。科斯定理现已成为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结论。

6.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指在次品市场上出现的高质量产品遭淘汰而低质量产品生存下来的现象。 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往往按平均水平推测产品的质量,从而导致高质量产品的交易价格偏低,交易数量较少,甚至可能导致只有次品才能成交的逆向选择。

7.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指交易双方在签订交易合约后,信息占优势的一方为了最大化自己的收益而损坏另一方,同时也不承担后果的一种行为,即是市场的一方不能查知另一方的行动一种情形,又被称作隐藏行动问题。道德风险的存在不仅使得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受到损失,而且会破坏原有的市场均衡,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二、论述题

1.市场为什么会出现失灵?政府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以及不完全信息都是导致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和主要表现。

  • (1)垄断及其矫正措施

实际上,只要市场不是完全竞争的(垄断、垄断竞争或寡头垄断),当价格大于边际成本时,就出现了低效率的资源配置状态。垄断的产生使得资源无法得到最优配置,从而导致市场失灵。由于垄断会导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因此也就产生了对垄断进行公共管制的必要性。政府对垄断进行公共管制的方式或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①控制市场结构,避免垄断的市场结构产生;
  • ②对垄断企业的产品价格进行管制;
  • ③对垄断企业进行税收调节;
  • ④制定反垄断法或反托拉斯法;
  • ⑤对自然垄断企业实行国有化。

-(2)外部影响及其矫正措施

外部影响是指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对他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 外部影响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或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因此容易造成市场失灵。外部影响的存在造成了一个严重后果: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缺乏效率。换句话说,即使假定整个经济仍然是完全竞争的,由于存在着外部影响,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也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就外部影响所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当,微观经济学理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 ①使用税收和津贴;

  • ②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

  • ③使用规定财产权的办法。

  • (3)公共物品及其矫正措施

对于公共物品而言,市场机制作用不大或难以发挥作用。 因为公共物品由于失去竞用性和排他性,增加消费并不会导致成本的增加,消费者对其支付的价格往往是不完全的,甚至根本无需付费。在此情况下,市场机制对公共物品的调节作用就是有限的,甚至是无效的。

由于公共物品的消费存在免费搭便车的问题,很难通过竞争的市场机制解决公共物品的有效生产问题。在此情况下,由政府来生产公共物品应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对于大多数有特殊意义的公共物品,由政府或政府通过组建国有企业来生产或向市场提供,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例如国防、公安等。

政府应提供多少公共物品才能较好地满足社会需要,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是问题的难点所在。现在更多的推荐采用非市场化的决策方式,例如投票,来表决公共物品的支出水平。显然,虽然用投票的方法决定公共物品的支出方案是调节公共物品生产的较好方法,但投票方式并不总能获得有效率的公共物品的支出水平。

  • (4)不完全信息及其矫正措施

信息不完全是指经济当事人对信息不能全面地把握,不能完全利用交易有关的信息。 在现实生活中,供求双方的信息通常具有不对称性或不完全性。一旦供求双方所掌握的信息不完全,就会对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产生负面影响,造成市场失灵。由信息不完全导致的后果通常包括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委托—代理问题。 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信息的不完全性会给经济运行带来很多问题,而市场机制又很难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在此情况下,就需要政府在市场信息方面进行调控。政府解决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问题的方法主要有:

  • ①针对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问题,可以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或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消除信息不充分所造成的影响;
  • ②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实施一种最优合约,即委托人花费最低限度的成本而使得代理人采取有效率的行动实现委托人目标的合约。

2.结合垄断厂商的均衡,论垄断的效率及其政府对策。

(1)垄断是只有一个厂商提供全部市场供给的一种市场结构。 垄断厂商的目标仍是利润最大化,故也会把产量选择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之点。

如图 7-1 所示,横轴表示厂商产量,纵轴表示价格,曲线 分别表示厂商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 假定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相等且固定不变,由直线 表示。为了使利润极大,厂商产量定在 ,价格为 ,它高于边际成本,说明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因为这时消费者愿意为增加额外一单位所支付的数量(价格)超过生产该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成本(边际成本)。显然,要达到帕累托最优,产量应增加到 ,价格应降到 ,这时 。然而,垄断决定的产量和价格只能是 。如果产量和价格是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量 和价格 ,消费者剩余是 的面积,而当垄断者把价格提高到 时,消费者剩余只有 的面积,所减少的消费者剩余的一部分(图 所代表的面积)转化为垄断者的利润,另一部分( 所代表的面积)就是由垄断所引起的社会福利的纯损失,它代表由于垄断造成的低效率带来的损失。

  • (2)由于垄断常常导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另外垄断利润也被看成是不公平的,因而有必要对垄断进行政府干预。 政府对垄断的干预主要有反垄断法和价格与产量管制。为了消除垄断的影响,政府可以采取反垄断政策。针对不同形式的垄断,政府可以分别或同时采取行业的重新组合和处罚等手段,而这些手段往往是依据反垄断法来执行的。制止垄断行为可以借助于行政命令、经济处罚或法律制裁等手段。反垄断法则是上述措施的法律形式。

  • ①行业的重新组合的基本思路是把一个垄断的行业重新组合成包含许多厂商的行业。采取的手段可以是分解原有的厂商,或扫除进入垄断行业的障碍。制止垄断行为可以借助于行政命令、经济处罚或法律制裁等手段。

  • ②行业的管制主要是对那些不适合过度竞争的垄断行业,如航空航天、供水等行业所采取的补救措施。政府往往在保留垄断的条件下,对于垄断行业施行价格控制,或价格和产量的双重控制、税收或津贴以及国家直接经营等管治措施。由于政府经营的目的不在于最大利润,所以可以按照边际成本或者平均成本决定价格,以便部分地解决垄断所产生的产量低和价格高的低效率问题。

  • ③管制自然垄断的做法还可以采用为垄断厂商规定一个接近于“竞争的”或“公正的”资本回报率,它相当于等量的资本在相似技术、相似风险条件下所能得到的平均市场报酬。由于资本回报率被控制在平均水平,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了垄断厂商的价格和利润。

3.论外在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及其对策。

  • (1)无论是消费的外在性还是生产的外在性,无论是正向外在性还是负向外在性,它们产生的影响都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资源配置将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 换句话说,即使整个经济仍然是完全竞争的,但由于存在着外部影响,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也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外在性之所以产生这样严重的后果,其主要原因是外部影响导致决定社会最优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与决定私人最优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出现不同。以生产中出现负向外在性为例。假定某私人厂商对经济社会中的他人产生负向的外部经济影响,并且该厂商并未在其决策中考虑这一点,则社会边际成本大于私人边际成本。在需求既定从而边际收益既定的条件下,私人厂商将会按私人边际成本等于私人边际收益决定产量,而社会最优的产量则取决于社会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因此,社会需要的产量小于私人的最优产量,即在负向外在性存在的条件下,完全竞争市场的供给过剩。同样的道理,在存在正向外在性的条件下,与社会最优产量相比,私人厂商的生产量不足。由此可见,外在性的存在导致资源配置失当。

  • (2)外在性的解决对策

为了纠正由于外部影响所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当,政府通常可采取以下政策:

  • ①使用税收和津贴。对造成外在不经济的企业,国家应该征税,其数额应该等于该企业给社会其他成员造成的损失,从而使该企业的私人成本恰好等于社会成本。

  • ②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把产生外在经济影响的经济单位与受到外在影响的经济单位合并在一起,则外在影响就变成为一个单位的内部问题了。合并后的单个企业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处进行生产,将会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收益决定的量,即此时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 ③使用规定财产权的办法。在许多情况下,外在影响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失当,是由于财产权不明确。如果财产权是完全确定的并得到充分保障,则有些外在影响就可能会通过产权的交易得到解决。这一思想体现在科斯定理之中:只要产权明晰,那么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条件下,无论初始产权的规定如何,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这样,对外在性问题,只要规定产生外在性的经济单位有权制造它,或者规定受到外在性影响的单位有权拒绝它,则通过这项权利的自由交换,经济当事人会以最低的成本寻求解决方案。

以上纠正外在性的方法在实践中针对不同的情况加以使用。

4.信息不完全何以会造成市场失灵?

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指市场的供求双方对于所交换的商品不具有充分的信息。信息非对称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当,减弱市场效率,并且还会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在很多情况下,市场机制并不能解决非对称信息问题。

  • (1)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指在买卖双方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或者说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总是趋向于做出尽可能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别人的选择。逆向选择的存在使得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一般在商品市场上卖者关于产品的质量、保险市场上投保人关于自身的情况等等都有可能产生逆向选择问题。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方法主要有:政府对市场进行必要的干预和利用市场信号。

  • (2)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指在双方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人们享有自己行为的收益,而将成本转嫁给别人,从而造成他人损失的可能性。道德风险的存在不仅使得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受到损失,而且会破坏原有的市场均衡,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道德风险分析的应用领域主要是保险市场。解决道德风险的主要方法是风险分担。

  • (3)委托人—代理人问题

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委托人往往不知道代理人要采取什么行动或者即使知道代理人采取某种行动,也不能观察和测度代理人从事这一行动时的努力程度,同时两者之间存在的利益分割关系,通常会使得代理人不完全按照委托人的意图行事,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委托—代理问题。由委托人—代理人问题而导致的效率损失不可能通过政府的干预解决,而需要通过设计有效的激励措施加以解决。解决委托人—代理人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实施一种最优合约。最优合约是委托人花费最低限度的成本而使得代理人采取有效率的行动实现委托人目标的合约。


第 8 章 宏观经济活动与宏观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DP 常用于衡量一国的经济产出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GDP 通常采用支出法和收入法这两种方法来进行核算。用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之和;用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和折旧之和。

2.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某国国民在一个既定的时期内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即本国常住居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总和。 无论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处于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是本国国民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计入国民生产总值。这项综合经济指标未扣除生产过程中资本损耗的折旧费用,所以称为“总值”。

3.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家庭全部现金收入中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即用家庭中得到的全部现金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减去记账补贴及家庭从事副业生产支出的费用。 个人收入不能全归个人支配,因为还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因此,税后的个人收入才是个人可支配收入,即人们可随意用来消费和储蓄的收入。

4.失业率

失业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比率。失业率有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两类。失业率用公式表示为:

5.名义的和实际的国民收入

(1)名义的国民收入是按物品和劳务当年的价格计算所得的国民收入,它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价格可能会发生强烈变化,故为方便比较而引入了实际国民收入的概念。

(2)实际的国民收入是以从前某一年为基年,按基年价格计算所得的国民收入,或者说是用价格指数折算之后的国民收入。

名义国民收入和实际国民收入二者之间的关系式为:

二、简述题

1.使用收入和支出方法进行国民收入核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使用收入和支出法核算国民收入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 (1)国民生产总值是以一定时间为条件的,因而当期发生的其他时期的产品支出或收入不应该计入本期的GDP 中,避免重复计算。
  • (2)国内生产总值以最终商品及劳务的市场价值,因而,中间投入不应计算在内,避免重复计算。
  • (3)核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是以货币量表示的,因而有名义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之分。
  • (4)在理论分析中,核算的目的在于说明经济中生产量的大小,即商品和劳务的实际价值。因而,以当期价格测算的 GDP 要经过价格指数的折算: 。作为 折算指数的通常是价格总水平。

2.国民收入核算与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的关系如何?

  • (1)国民收入核算是对一国经济在一定时期内经济运行的一个结算。国民收入核算为宏观经济均衡分析(总需求和总供给均衡分析)提供了某种启示。

  • ①国民收入核算可以运用支出法和收入法来衡量。从事后的角度来看,如果忽略统计误差,用支出法与收入法核算的国民收入必然恒等。事后,支出与收入恒等所对应的国民收入越大,经济运行越好。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为了说明经济运行结果,则可以考察经济运行之外的支出和收入状况。这样,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反映了最初的支出与收入相互作用的均衡条件。

  • ②如果经济处于均衡(总需求等于总供给),经济运行的结果将是核算的结果。因此,为了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把经济中的支出和收入分别置于事先加以考察,则恒等式恰好为这些因素运行的均衡条件。

  • (2)对应于任意给定的一个价格总水平,一国经济的总需求则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来自于国外的需求构成,作为总供给的消费品和投资品供给则表现为持有这些商品和劳务的所有者的消费、也就是说,构成经济均衡条件的两种力量以事先计划的形式加以考察,就演变为分析中的总需求和总供给。


第 9 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名词解释

1.消费函数

消费函数又称消费倾向,是描述消费与收入水平之间关系的函数。 在价格总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家庭部门的消费支出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因此,消费函数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通常,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支出也会增加,但不及收入增加的快,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2.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指增加 1 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其公式为:

式中, 表示增加的消费, 表示增加的收入。按照凯恩斯的观点,收入和消费之间存在着一条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多。因此,一般而言,边际消费倾向在 0 和 1之间波动。

3.储蓄函数

储蓄是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因而它取决于收入。储蓄函数是用于表示储蓄的数量随着收入的数量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关系式。储蓄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式中, 代表储蓄数量; 代表收入数量; 代表消费数量。

4.边际储蓄倾向

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当人们的收入每变动(增加或减少)1 个单位时,其储蓄所发生的相应的变动额,也可以理解为在增加的收入中储蓄所占的比例。 用公式表示为:

,且总大于 0 而小于 1。

5.投资乘数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假定自主投资增加 1 个单位,那么均衡国民收入将增加 倍,其中 表示边际消费倾向。即如果投资增加 ,则均衡国民收入增加量为: ,这一结论被称为投资乘数定理。

6.税收乘数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假定定量税收增加 1 个单位,那么根据均衡收入决定的条件,均衡国民收入将增加 倍。如果税收增加 ,则均衡国民收入增加量为 ,这一结论被称为税收乘数定理。

7.平衡预算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指在保持政府财政预算平衡的条件下,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相对于支出变动的比率,如果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同时增加一单位,因支出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因税收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因此,政府支出及税收同时变动 时,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为:

二、简述题

1.为什么说投资等于储蓄(I = S )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均衡条件?国民收入的变动机制是什么?

  • (1)一般而言,经济中的均衡国民收入由社会的总支出与总收入均等时所决定。在社会总收入既定的条件下,当社会总需求变动时,会引起产量变动。经济社会的产量或国民收入决定于总支出或总需求,总需求决定的产出就是均衡产出。当产出水平等于总需求水平时,企业生产就会稳定下来。

  • (2)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仅包括对产品市场的分析。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假定经济社会中只有家庭和企业两个部门。在两部门经济中,总支出(或总需求)由消费和投资构成,若用 表示总支出, 表示收入, 分别表示消费和投资,用支出方法核算国民收入,则均衡产出可用公式表示为 。在两部门经济中,总收入又可由消费和储蓄构成,用收入方法核算国民收入,即有 。因此,收入与支出相等的均衡条件可以表示 ,即 。由此可见,投资等于储蓄是均衡条件的基本形式。

  • (3)国民收入变动的机制是靠经济中的企业部门调整其产量来实现的:

  • ①若社会的收入超过需求,企业的产品就会出现积压,从而导致库存增加。为了适应市场,企业就会减少生产。

  • ②若社会收入低于社会总需求,企业的库存就会减少,从而企业增加生产。因此,企业根据社会总需求来安排生产,最终将导致社会处于总收入等于总支出的均衡状态。

2.简述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并加以简要评论。

  • (1)在国民收入中,总支出由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构成。如果表示总支出,那么 。总收入 有两个用途:消费 和储蓄 ,所以 。产品市场均衡条件是总支出等于总收入。于是有 ,那么投资等于消费,即 。只要这个均衡条件得到满足,产品市场的实现问题就能解决,社会总产品的流通就能顺利进行。

  • (2)凯恩斯的有关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存在以下不足:

    • ①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混淆了储蓄和资本积累。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它发生在企业内部而不是发生家庭部门。信用制度固然打破了企业货币资本量的限制,然而即使在信贷关系相当发达的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投资仍然主要源于资本积累。至于家庭储蓄,这不过是补充。

    • ②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中的投资和储蓄,是经济主体依据自己的心理规律进行决策的结果,因而它们都是捉摸不定的东西,很难对二者真正加以讨论。

3.在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加入政府变动将如何影响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 (1)宏观经济学把包括家庭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的经济称为三部门的经济。三部门经济是在原来两部门(家庭部门和企业部门)的基础上加入政府部门得到的。

  • (2)加入政府部门之后,经济的总支出和总收入的构成都会发生变动。从总支出角度来看,总支出包括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

    • 首先,假定政府购买是政府控制量,在决定国民收入时可以认为是一个常数,即
    • 其次,政府的税收影响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对私人消费产生影响。政府的税收可以是比例税,也可以是定量税。前者根据税基的大小征收,后者则与税基大小无关。

    为了简化分析,假定政府只对收入征收定量税。假定政府征收的定量税为 ,于是消费者的个人可支配收入 。因此,消费函数为:

    从而,由计划支出与计划收入的均衡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可以由下列条件得到:

即:

从均衡结果可以看出,投资和政府购买增加将导致均衡收入增加,而税收增加将导致均衡收入减少。

4.简述凯恩斯的乘数理论,并指出其发挥作用的条件。

  • (1)乘数原理指各种支出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数倍变动的效应。 其中支出的变动既包括私人投资和政府购买的变动,也包括税收和政府转移支付的变动。如果是支出中投资的增加,则乘数是投资乘数;如果是支出中政府支出的增加,则乘数是政府支出乘数。凯恩斯的乘数理论说明了经济中各种支出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

  • (2)这里以投资乘数定理来说明这一点。 投资乘数指收入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之间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 为家庭部门的边际消费倾向, 即为投资乘数,说明国民收入的改变量与引起这种改变的投资(政府购买)改变量成正比,与边际储蓄倾向成反比。投资乘数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经济中投资增加后,由于总需求增加会导致产出量的增加,但这种增加可以引起连锁反应:收入的增加又会引起消费者消费数量的增加,从而进一步增加总需求,以至于最终将会使得总收入成倍增加。总之,乘数理论提示了现代经济的特点,即由于经济中各部门之间的密切联系,某一部门支出(需求)的增加不仅会使该部门的生产和收入相应增加,而且还会引起其他部门的生产、收入和支出的增加,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量数倍于最初增加的支出。

  • (3)乘数原理发挥作用的条件
    • ①社会中存在闲置资源,即社会中存在过剩生产能力。如果没有过剩生产能力,没有闲置资源,则投资增加及由此造成的消费支出增加,并不会引起生产增加,只会刺激物价水平上升。
    • ②投资和储蓄决定的相互独立性。要假定它们相互独立,否则,乘数作用要小得多,因为增加投资所引起的对货币资金需求的增加会使利率上升,而利率上升会鼓励储蓄,削弱消费,从而会部分地抵消由于投资增加引起收入增加进而使消费增加的趋势。
    • ③货币供给量增加能否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假使货币供给受到限制,则投资和消费支出增加时,货币需求的增加就得不到货币供给相应增加的支持,利率会上升,不但会抑制消费,还抑制投资,使总需求降低。
    • ④增加的收入不能用于购买进口货物,否则收入增加会受到限制。

三、计算与证明

已知消费函数为 C = 100 + 0.6Y

,投资为自主投资, ,求:

  • (1)均衡的国民收入(Y )为多少?
  • (2)均衡的储蓄量( S )为多少?
  • (3)如果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为 ,那么,为使该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投资量应如何变化?
  • (4)本题中投资乘数( k )为多少?

答:

  • (1)根据国民收入的构成:

解得均衡的国民收入为:

  • (2)当 时,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因此,均衡储蓄量
  • (3)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为 ,则当经济实现充分就业均衡时,消费为:

那么储蓄为:

。因此,在充分就业均衡状态时,投资量为:

可见,均衡国民收入增加,投资增加。

  • (4)投资乘数为:

第 10 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般均衡

一、名词解释

1.资本的边际效率

资本的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一贴现率恰好使一项资本品在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贴现值之和等于

该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和重置成本。即:

式中: 为一项资本品的价格; 分别为该项资本品在未来使用期内所有的预期收益; 即为该项资本品的边际效率。由于资本的边际效率反映了投资者对预期收益的估计,因而资本的边际效率也被称为预期利润率。由上式可知,预期收益的减少与重置成本的上升都会使资本边际效率递减。

2.投资函数

以资本的边际效率不变为条件,投资取决于利息率,并且是利率的减函数,投资与利息率呈反方向变动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3. IS 曲线

答: IS 曲线是将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的收入与利息率的组合描述出来的曲线。在两部门经济中,如果经济中的储蓄函数为 ,投资函数为 ,那么 IS 曲线为 。由于均衡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呈反方向变动,因而, 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4.流动偏好

流动偏好又称灵活偏好,也称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持有货币的偏好。由于货币是流动性最大的资产,故人们会对货币产生偏好。引起这种偏好的动机可以区分为交易动机、谨慎或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前两种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与收入同方向变动,表示成 ;而投机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则与利息率呈反方向变动,表示 。这样,货币需求可以概括为

5.流动偏好陷阱

流动性陷阱又称凯恩斯陷阱或灵活陷阱,具体是指当利率水平极低时,人们对货币需求趋于无限大,货币当局即使增加货币供给也不能降低利率,从而不能增加投资引诱的一种经济状态。

6. LM 曲线

LM 是描述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的利息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曲线。 在货币市场上,对应于特定的收入,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相等决定均衡利息率。但不同收入水平对应着不同的货币需求.从而决定不同的均衡利息率。收入与均衡利息率的对应关系就是 LM 曲线,用公式表示为

二、简述题

1.简述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并加以简要评论。

  • (1)根据凯恩斯主义理论,当货币的供给等于货币的需求时,货币市场处于均衡,并相应地决定均衡的利率水平。

    • ①通常,货币供给被认为是由一国的货币当局发行并调节的一个外生变量,其大小与利息率无关,表示为 m 。故在以利息率为纵坐标,货币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内,货币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 ②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是建立在凯恩斯的流动偏好基础上的。交易动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预防动机(为应付各种意外发生的事情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和投机动机(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三种动机引起货币需求。其中,交易和谨慎动机所引起的货币需求与收入有关,并且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表示为 ;而投机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与利息率成反方向变动,表示为 。这样,货币需求可表示为:

    • ③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可以表示为: 在已知收入水平的情况下,上述均衡条件决定了均衡的利率水平 ,如图 10-1 所示。

  • (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庇古的货币数量论,特别是明确指出投机动机而突出了利息率的作用。 但正如有些西方学者所指出的,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只注意到利率和收入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而忽略了人们对财富的持有量也是决定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此外,西方学者认为,凯恩斯把财富的构成看得过于简单,好像在现实的社会中,只有货币和债券两种资产可供人们选择,这些都是有待改进的地方。

2.简述凯恩斯的货币理论。

凯恩斯的货币理论是指凯恩斯提出的名义利率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货币需求随利率上升而减少,利率的决定使货币供求相等的理论。 其主要内容包括:

  • (1)货币的需求

凯恩斯的货币理论主要是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认为,人们需求货币是出于货币在所有资产形式中具有最高的流动性,货币需求是由人们的交易动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预防动机(为应付各种意外发生的事情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和投机动机(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三种动机引起的。 交易和预防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人们的收入水平(同方向变动),投机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取决于利息率(反方向变动),即 。特别是,当利息率足够低时,人们预计有价证券价格不会再继续上升,因而会把货币留在手中。这时,人们对货币的需求趋向于无穷大,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

  • (2)货币的供给

货币供给是一个存量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 狭义货币供给包括硬币、纸币和活期存款;
  • 广义货币供给是硬币、纸币和活期存款再加上定期存款;更广义的货币供给还包括政府债券等流动资产。

货币供给是由国家用货币政策来调节的,因而是一个外生变量,其大小与利息率无关。因此,货币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 (3)利息率的决定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均衡决定市场均衡利息率的大小。 市场利息率高于均衡利息率时,说明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即人们持有了超过意愿的货币量。因而,人们会将手中的货币换成有价证券,从而利息率下降。相反,如果市场利息率低于均衡利息率,则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这时人们感到持有的货币太少,就会卖出有价证券,证券价格下跌,亦即利率上升。只有当货币供求相等时,利率才不再变动。

3.凯恩斯是如何解释资本主义经济的有效需求不足的?他所引申出的政策结论是什么?

按照凯恩斯的理论,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国民收入主要取决于社会的总需求,而社会的总需求由消费和投资构成。正是消费和投资的不足导致在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均衡状态时的社会需求不足以实现充分就业,即有效需求不足。对于消费不足和投资不足,凯恩斯运用三个基本规律,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以及流动性偏好来加以解释。

  •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虽然人们的消费随收人的增加而增加,但在所增加的收人中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越来越少,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由人类的储蓄天性所决定的。由于这一规律的作用,出现消费不足。

  • (2)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资本的边际效率是使得预期收益现值之和等于资本品价格的贴现率,它反映了厂商增加投资的预期利润率。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意味着厂商增加投资时预期利润率递减。凯恩斯认为,投资需求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与利率的对比关系。对应于既定的利息率,只有当资本边际效率高于这一利息率时才会有投资。但是,在凯恩斯看来,由于资本边际效率在长期中是递减的,除非利息率可以足够低,否则会导致经济社会中投资需求不足。

引起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 ①投资的不断增加必然会引起资本品供给价格的上升,而资本品供给价格的上升意味着成本增加,从而会使投资的预期利润率下降;

  • ②投资的不断增加,会使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增加,而产品数量增加会使其市场价格下降,从而投资的预期利润率也会下降。资本边际效率的递减往往使资本家对未来缺乏信心,从而引起投资需求的不足。

  • (3)流动偏好。 >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持有货币的心理偏好。凯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产生对持有货币的偏好,是由于货币是流动性或者说灵活性最大的资产,货币可随时作交易之用,可随时用于应付不测,可随时用作投机,因而人们有持有货币的偏好。当利息率降低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预计有价证券的价格已经达到最大,从而愿意多持有货币,以致对货币的需求趋向于无穷大。结果,无论货币供给有多大,货币市场的利息率都不会再下降。由于这种心理规律的作用,利息率居高不下,当预期利润率低于或接近利息率时,厂商就不愿意进行投资,从而也导致投资需求不足。

从以上三个心理规律中可以看到,有效需求不足是导致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经济萧条与失业的关键。由此,凯恩斯主张,为保持充分就业,需要用国家消费和国家投资来弥补社会中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的不足,刺激有效需求,在政策上政府应通过财政手段,如举债、增加政府购买支出、增加转移支出、减少税收等措施来刺激有效需求。凯恩斯论证了国家干预住房市场的必要性。

三、计算与证明

已知消费函数为 C = 100 + 0.6Y(或储蓄函数),投资函数为 I=520-r,货币需求为 L=0.2Y - 4r ,货币的供给为 m = 120。

  • (1)写出 曲线方程。
  • (2)写出 曲线方程。
  • (3)写出 模型的具体方程并求解均衡的国民收入( )和均衡的利息率( )各是多少?
  • (4)如果自主投资由 520 增加到 550,均衡国民收入会如何变动?你的结果 与乘数定理的结论相同吗?请给出解释。

解:

  • (1)通过消费函数求解储蓄函数:

并带入到 中得:

整理得 IS 曲线方程为:

  • (2)把已知条件带入到 中得:

整理得 LM 的曲线方程为:

  • (3)把 曲线和 曲线的方程联立,可以得到 模型的具体方程为:

解这个方程组可得:均衡国民收入 ,均衡利息率

  • (4)当自主支出从 520 增加到 550,投资函数变为 ,重复(1),(2)的计算过程,解得新均衡国

民收入为: ,则均衡国民收入增量为:

消费函数定义:

当前消费函数为: 可得到

按照乘数定理 当自主投资增加量为 30,即 时,有:

可见,结论与乘数定理不相同,因为乘数理论是在产品市场分析中得到,因而并没有考虑到货币市场的影响,特别是利息率的影响,因此投资不随利率的变化而变化,即投资的增量即为自主投资的变化量; 而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中,由于国民收入的增加引起利率的升高,而投资为利率的减函数,因此其增加量小于自主投资的增加量,导致达到重新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增加量较低。 因此,现实中乘数理论并不一定发挥如此大的作用。


第 11 章 宏观经济政策

—、名词解释

1.财政制度

财政制度是国家对财政工作规定的一种行为规范,它是财政收支规律的反映,是一种指令性文件,具有法律效力。 财政制度包括政府的支出和收入制度。

2.自动稳定器

财政制度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通常具有自动稳定器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

  • 个人和公司所得税
  • 失业补助和其他福利转移支付
  • 农产品维持价格以及公司储蓄和家庭储蓄等。

例如,在萧条时期,个人收入和公司利润减少,政府所得税收入自动减少,从而相应增加了消费和投资。同时,随着失业人数的增加,政府失业救济金和各种福利支出必然要增加,又将刺激个人消费和促进投资。

但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能配合需求管理来稳定经济,而本身不足以完全维持经济的稳定;它只能缓和或减轻经济衰退或通货膨胀的程度,而不能改变它们的总趋势。因此,还必须采用更有力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措施。

2.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

财政政策工具包括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改变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税收和公债等。财政政策利用政府预算(包括税收和政府支出)来影响总需求,从而达到稳定经济的目的。其特点是政府用行政预算来直接控制消费总量和投资总量,调节国家的需求水平,使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理想的均衡状态,从而促进充分就业和控制通货膨胀。

财政政策是需求管理的一种主要手段。从内容上看,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前者的政策手段主要是税率,后者的政策手段主要是政府购买(支出)。

3.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是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即潜在的国民收入对应的财政收入与政府预算支出之间的差额。它是基于凯恩斯主义的功能财政而设立的。以此为标准,可以消除收入的周期性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从而更准确地反映财政政策态势。若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增加了或赤字减少了,财政政策就是紧缩的。反之,政策是扩张的。另外,还可以使政策制定者以充分就业为目标确定财政政策。

4.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通过银行制度规定,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进而调节利率,以便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经济目标的行为。

货币政策一般也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在执行过程中也是逆经济风向行事的。 主要手段包括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更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以及道义劝告、放宽信贷条件、放松抵押贷款数量和信贷配额等辅助性手段。

5.法定准备金制度

法定准备金制度是指中央银行要求商业银行和其他储蓄机构将一定比例的储蓄存款作为准备金,防止储蓄人兑现的时候出现流动性困难的制度。

在法定准备金制度中,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称为法定准备金率。法定准备金率因银行类型、存款种类、存款期限和数额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是一种信用收缩的措施;降低法定准备金率,是一种信用扩张的措施,最终都会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多少。法定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三大传统政策工具之一,是最猛烈的货币政策工具。

6.再贴现制度

再贴现制度是指中央银行制定的用于规范其自身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进行放款行为的制度。 在需要现金时,商业银行可以持合格的有价证券到中央银行进行再贴现或进行抵押贷款。这时,中央银行可以利用再贴现率执行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再贴现率影响贷款的数量和基础货币。

再贴现率变动影响商业银行贷款数量的机制是: 再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的成本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就会减少,从而货币供给量就会减少;再贴现率下降,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的借款成本降低,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就会增加,从而货币供给量增加。

7.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在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和社会货币供应量;反之,中央银行可以卖出政府债券,以便执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它是目前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实现政策目标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工具。

8.货币创造乘数

货币创造乘数又称为货币乘数或货币扩张乘数,是指一笔存款通过银行系统而对货币供给量所产生的倍数作用。 根据银行体系的制度规定,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中必须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取一定比例留作准备金,而另一部分可以由银行向客户放款,从而进一步增加货币供给量。如此继续下去,整个银行系统中最多可以创造出的货币量为:

。式中: 为银行系统中最初增加的存款; 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二、简述题

1.商业银行体系为什么能使原始存款扩大若干倍,通过什么方式?

  • (1)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中必须以一定的比例留作准备金。这一比例是由中央银行依法规定的,故称为法定准备率。法定准备率使得银行体系可以成倍地创造货币供给。

  • (2)假定法定准备率为 10%。若有一家商业银行增加了 100 元的存款,那它就可以贷款 90 元。客户将这 90元存入自己的账户,则为他开户的银行就可以放款 81 元。如此等等,银行系统中增加的存款额为:

(3)商业银行创造的存款货币被称为派生存款,指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发放贷款而引伸出来超过最初部分存款的存款。它是商业银行在其超额储备的基础上,将负债贷款转化为存款货币,这是商业银行货币的主要部分。

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受其掌握的原始存款(商业银行掌握的部分基础货币)的限制,即支付能力或清偿能力的限制。因而,中央银行经常根据货币政策需要松紧银根,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吞吐基础货币,改变货币派生存款的能力。派生存款创造理论极限公式为: ,所以派生存款倍数理论上(不考虑现金漏损率等因素)等于存款准备率的倒数。

一般地,如果银行系统中最初增加了存款 ,那么以法定准备率 留有准备金,整个银行系统中最多可以创造出的货币量为

上述存款扩大的倍数是以所有增加的存款在银行系统内全额流动为条件的。

2.按照西方学者的观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如何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

按照凯恩斯主义的观点,通过改变政府的收支水平以及经济中的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总支出水平,从而影响就业、价格总水平、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运行目标。在实践中,表现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节。

  • (1)财政政策是政府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财政政策通过变动政府的收支,对国民收入产生乘数作用,进而达到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目的。

财政政策是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其主要调控手段包括:

  • ①税率。 >在经济萧条时,政府降低税率,使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与投资增加,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扩张,消除衰退;在通货膨胀严重时,政府提高税率,使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减少,消费与投资减少,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收缩,消除通货膨胀。

  • ②政府购买。 >在经济萧条时,政府增加政府购买,消费与投资增加,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扩张,消除衰退;在通货膨胀严重时政府减少政府购买,消费与投资减少,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收缩,消除通货膨胀。

  • ③转移支付。 >在经济萧条时,政府增加转移支付,使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与投资增加,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扩张,消除衰退;在通货膨胀严重时,政府减少转移支付,使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减少,消费与投资减少,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收缩,消除通货膨胀。

  • (2)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其主要调控手段包括:

  • ①公开市场业务。 >所谓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的一种政策手段。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稳定经济的最经常使用的政策手段,也是最灵活的政策手段。公开市场业务是逆经济风向行事的。

  • ②再贴现率政策。 >通常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称为再贴现,把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称为再贴现率。中央银行可以根据经济情况改变再贴现率。当货币当局认为总支出不足、失业有持续增加的趋势时,就降低再贴现率,扩大再贴现的数量以鼓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刺激投资。

  • ③改变银行准备金率。 >银行准备金率是银行准备金对存款的比例,由于这一比例是法定的,因而又名法定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可以在法定的范围内改变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准备率来调节货币和信用供给,如果要突破法定准备率的最高限或最低限,就必须请求立法机构授予这项权力。改变法定准备率被认为是一项强有力的手段,这种手段由于影响太强烈而不常使用。中央银行逆经济风向改变银行准备率。

除了上述公开市场业务、改变再贴现率和改变银行准备率三种重要政策手段外,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有时还采用一些次要手段,例如,道义上的劝告、选择性控制和证券信贷的控制,以及分期付款信贷控制和抵押信贷控制等。

三、论述题

试论西方需求管理的政策。

答:

  • (1)需求管理是指通过调节宏观经济的总需求来稳定或刺激经济,实现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其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国民收入总需求决定论。依照凯恩斯主义理论,经济出现萧条的关键在于总需求不足,解决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也应借用于总需求管理政策。

  • (2)需求管理的基本原则是:

    • 当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的总供给时,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消除失业;
    • 当总需求大于充分就业的总供给时,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以抑止通货膨胀。

各个经济学流派对需求管理政策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凯恩斯学派重视需求管理政策,同时认为需求政策应和供给政策或其他政策相结合。货币主义者和理性预期学派则主张利用市场本身的调节实现经济稳定,反对需求管理政策。

  • (3)总需求管理政策的目标一般被认为是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在封闭经济中,短期内则主要是实现充分就业和价格稳定。在短期内,由于总需求的原因,经济可以处于萧条和高涨状态。 这时,政府可以通过调整总需求使得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在长期中,经济稳定在潜在产出水平上,政府的需求管理政策无效。这就是说,虽然资本主义经济在长期内可以处在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但短期内的萧条和过度繁荣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有必要执行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以熨平经济波动。在凯恩斯看来,针对有效需求不足的总需求管理政策是相机抉择的短期政策。

  • (4)总需求管理的政策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限制条件:

    • ①经济态势和程度判断方面的困难;
    • ②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时滞;
    • ③宏观经济政策作用的不确定性。 不过,尽管西方的需求管理政策并非万能的,但不可否认它对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有一定的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借鉴这些理论和政策将是有益的。

第 12 章 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

一、名词解释

1.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是指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表示经济当中的总需求量与价格总水平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曲线就是总需求曲线。 随着价格总水平的提高,经济社会中的消费需求量和投资需求量减少,因而总需求量通常与价格总水平呈反向变动关系。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图 12-1 所示。

2.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是指经济社会中可供使用的商品和劳务总量。 表示经济中的总供给量与价格总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就是总供给曲线。随着价格总水平的提高,经济社会中的商品及劳务的供给量增加,因而总供给量通常与价格总水平呈同向变动关系。对应的,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3.货币工资刚性

货币工资刚性是指货币工资不随劳动需求和供给的变化而迅速做出相应的调整的现象。 许多经济学家发现,即使存在迫使工资水平下降的因素,工资的绝对水平或相对水平也可能保持不变,特别是当劳动的需求量低于供给量时,货币工资下降出现刚性,即工资只能升高,不能降低。这主要是因为劳动者存在着对货币收入的幻觉。结果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对劳动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因货币工资不能自发波动而有所不同。货币工资刚性成为凯恩斯主义解释宏观经济波动的理论基础。工资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劳动力供求就不能实现均衡,从而出现失业现象。

二、简述题

1.主流经济学派的总需求曲线是如何得到的?

答:

总需求是指对应于既定的价格总水平的社会总支出水平或总需求量,总需求曲线是表示经济中的需求总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在一个两部门的经济中,总需求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通过分析消费和投资二者的需求量与价格总水平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得到总需求曲线。

依照主流经济学派的观点,在既定的价格总水平下,经济中的货币量是总需求量的货币反映。在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时,这些货币被用来满足交易和预防需求以及投机需求。交易和预防需求构成了消费需求,而用于投机的货币则通过金融市场转化为投资需求。因此不同的价格总水平与总需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由 模型得到,即:

从中消去利息率 r ,即得到总需求函数。

上述过程可以在图 12-2 中得到进一步说明。对应于不同的价格总水平,既定的名义货币量表示的实际货币量相应与价格总水平发生变动,从而 LM 曲线发生变动。对应于不同 LM 曲线,产品和货币市场的均衡将决定不同的总需求量。在 IS 曲线既定的条件下,价格总水平提高,实际货币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减少,从而经济中的总需求量减少,即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2.主流经济学的短期和长期 AS 曲线是如何得到,相应的政策含义是什么?

答:总供给曲线是表示总供给量与一般价格总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价格水平影响总供给量的基本过程是,价格总水平影响实际工资,实际工资影响劳动的需求和供给,从而影响劳动市场的均衡就业量,就业量通过厂商的生产影响经济中的商品和劳务的总产量。因此,总供给曲线是根据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劳动市场的均衡分析、生产函数再到总产出量的过程而得到的。不同派别在推导总供给曲线过程中的区别在于价格总水平如何影响劳动市场。按照主流经济学派的观点,价格总水平对短期和长期的劳动需求和供给具有不同的影响,因而总供给曲线有短期和长期之分。

  • (1)在短期内 由于工人具有货币幻觉,只注重货币工资,并且经济中货币工资通常具有下降刚性,即只能升高,不能降低。结果价格总水平对劳动市场的影响在充分就业前和充分就业后有着很大的不同。在货币工资既定的条件下,如果价格总水平使得实际工资高于劳动市场的均衡水平,那么,在劳动市场上,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此时,如果货币工资不能下降,均衡的劳动量将对应着劳动的需求量,因此,就业量低于充分就业水平。并且,如果价格水平提高,需求量增加,从而就业量增加。这就是说,在低于充分就业状态时,价格总水平与就业量从而与总产出量呈同方向变动。

如果价格总水平决定的实际工资低于劳动市场的均衡水平,那么劳动的需求量超过充分就业量,因而势必造成货币工资提高,从而使得实际工资趋向于劳动市场的均衡水平。这说明,当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时,劳动量处于充分就业水平。

综合上述两个方面,可以得到主流经济学派的短期总供给曲线 AS ,在达到充分就业的潜在产量水平前的区域内是向右上方倾斜的,而当产出超出潜在水平时,曲线就变得很陡。如图 12-3 所示。

  • (2)在长期内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

如果价格总水平提高,实际工资下降,那么厂商愿意雇用更多的劳动力,但劳动者并不愿意在这一实际工资下提供厂商所需要的劳动。结果,货币工资必然会升高直到劳动市场再次处于均衡状态为止。如果价格总水平下降,实际工资随之提高,厂商会减少劳动使用量。这时,劳动者会降低货币工资,以促使实际工资下降,直到实现充分就业为止。这表明,无论价格总水平多高,经济总处于充分就业水平,即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的直线。如图 12-3 所示。

  • (3)短期和长期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的均衡具有明显的政策含义。 在短期内,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意味着经济可以处于低于充分就业的水平,此时增加总需求,导致均衡产出水平增加。长期内,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的直线,增加总需求只会影响价格而不增加总产出。

三、计算与证明

假定一个经济的消费函数是 C=800+0.8Y ,投资函数为 I=2200-100r,经济中货币的需求函数为 L=0.5Y - 250r,若中央银行的名义货币供给量为 M = 600 ,求该经济的总需求函数。

解:

经济中的总需求来源于 模型,即:

代入已知条件,得到:

解得:

因此,经济的总需求函数为:


第 13 章 经济增长

一、名词解释

1.哈罗德-多马模型

哈罗德-多马模型是 20 世纪 40 年代由哈罗德和多马相继提出的分析经济增长问题的模型。由于基本分析思路相同,因而被合称为哈罗德-多马模型。基本形式为: 。式中: v 为资本一产出比; s 为储蓄率。

哈罗德-多马模型表示,经济增长率与储蓄率成正比,与资本一产出成反比。 哈罗德-多马模型得出的结论是,当实际经济增长等于资本家意愿的经济增长率并且等于人口增长率时,经济才能处于稳定增长状态,但同时认为,这一增长路径很难达到,因而是一“刃锋”。

2.有保证的增长率

有保证的增长率 ,其公式为 ,式中, 是合意的储蓄率(假设既定), 是企业家意愿中所需的资本—产量比率。有保证的增长率是指与企业家意愿中所需要的资本—产量比率 相适应的国民收入增长率,即能满足投资等于储蓄的稳定的增长率。这一公式表明,当既定的合意储蓄率(符合居民意愿的储蓄率)和合意的资本一产量比率(符合企业家意愿投资需求)所决定的增长率是有保证的增长率时,经济可以实现稳定的增长。在此增长率下,企业家预期的投资需求恰好等于本期的储蓄供给。

3.新古典增长模型

答: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是指由美国经济学家索洛等提出的国民经济增长模型。 由于其基本假设和分析方法沿用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思路,故被称为新古典增长模型。 新古典增长模型主要包含以下假定:

  • ①全社会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只生产一种产品;
  • ②劳动与资本之间可以相互替代,但并不能完全替代;
  • ③生产的规模收益不变;
  • ④储蓄率即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保持不变;
  • ⑤不存在技术进步,也不存在资本折旧;
  • ⑥人口按照一个固定速度增长。

由以上假定,可以推导出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

,这里, 为社会的人均储蓄, 为人均资本的增加(即资本的深化), 为新增人口所配备的资本数量(即资本的广化)。

该模型表明,一个经济社会在单位时期内(比如 1 年)按人口平均的储蓄量被用于两个部分:

  • 一部分为人均资本的增加 ,即为每一个人配备更多的资本设备;
  • 另一部分是为新增加的人口配备按原有的人均资本配备设备

当人均资本不变,即 时,产量(或收入)的增长率等于劳动力的增加率,经济均衡增长,这时有

。 如果一个经济的目标是使人均消费最大化,那么在技术和劳动增加率固定不变时,经济中的资本—劳动比率应达到这样的数量,即使得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即 ,此即黄金分割率。

该模型得出的结论是:经济可以处于稳定增加,条件是 ,此时经济总产量以人口增长率增长,人均产量和人均资本不变。

二、简述题

1.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公式是什么?它包括哪些基本假设前提?其主要结论如何?

答: (1)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是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于 1948 年分别提出的关于经济增长的分析模型的统称。 因基本分析思路相同,故被合称。该模型主要研究在保持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储蓄和投资的增长与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统一的基本公式表达式为:

式中: 为资本一产出比; 为储蓄率。模型表示,经济增长率与储蓄率成正比,与资本一产出比成反比。

  • (2)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假设前提包括:
    • ①全社会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只生产—种产品;
    • ②储蓄率即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保持不变;
    • ③资本—产出比保持不变;
    • ④不存在技术进步,也不存在资本折旧;
    • ⑤人口按照一个固定不变的比率增长。

意愿的或者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并且与人口增长率保持相等。第一个条件表明,只有实际的与意愿的经济增长率相等,经济才处于均衡状态。实际经济增长等于人口增长率意味着经济增长不会受到劳动力的制约,也不会产生失业。因此,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充分就业下的稳定增长条件表示为:

其中, 分别表示经济中的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

经济并不能自发地实现稳定增长。这是因为,如果实际的经济增长大于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即 。 那么社会所提供的既定的储蓄率下,实际资本—产出比小于资本家意愿的资本—产出比。这样,厂商就会增加投资以便提高资本—产出比。投资增加使得产出量增加,实际经济增长率进一步提高。结果 将导致实际经济增长率不断扩大,直到这种扩大受到劳动力限制为止。如果实际的经济增长率小于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即 ,结果恰好相反。实际经济增长率将不断地下降,直到出现大量失业。

由此可见,哈罗德—多马模型的稳定均衡增长是很难达到的,因此哈罗德将它形象地称为“刃锋”。

2.简要说明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思想和政策含义。

答: 新经济增长理论是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后在西方出现的新理论。80 年代中期以来,以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和卢卡斯为代表的一批西方学者另辟蹊径,在经济增长理论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形成“新经济增长理论”。

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以内生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投资和知识积累等来解释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因而该理论也被称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1)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思想

新经济增长理论目前还不能用一个简单的模型加以概括,严格说来,新经济增长理论是一些持类似观点或使用相同方法的增长模型。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①经济增长是经济系统内部因素相互作用而不是外部力量推动的结果,这些内生因素也可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均衡增长。 - ②在众多的因素中,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与其他推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一样,技术进步是经济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当事人自主最优选择的结果,从而技术进步是由内生决定的。 - ③技术、知识积累和人力资本投资等都具有外部效应,这种外部效应使得生产呈现出规模收益递增的趋势,而且正是这种的外部性构成了经济实现持续增长所不可缺少的条件。 - ④由于外部效应的作用,经济在处于均衡增长状态时,通常不能达到社会最优状态,即经济的均衡增长率通常低于社会最优增长率。 - ⑤影响经济当事人最优选择行为的政策,例如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可以影响经济的长期增长率。

在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新经济增长理论使得稳态增长率内生化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条:

  • ①在收益递增和外部性条件下考察经济增长因素中的技术因素,技术受到经济中用于研究和开发的投入量的影响,而这种投入则又是由模型内生所决定的;
  • ②可积累的生产要素具有固定的报酬,则稳态增长率就是由这些生产要素的积累率所决定。

到 20 世纪 90 年代,新经济增长理论进一步放弃了完全竞争假设,开始在垄断竞争的框架下分析产品品种和质量提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由于分析框架是垄断竞争式的,因而诸如模仿和创新等行为也被纳入到了经济增长模型之中。

  • (2)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政策含义

由于经济增长率不仅取决于人口增长率,而且也与储蓄率和技术进步有关,因而政府采取促进积累和提高技术水平的政策对经济增长也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新经济增长理论建议政府对物质资本、设备投资和基础设施增加投资,同时鼓励人力资本的积累,加大科技投入。例如,通过减少预算赤字对私人投资的挤出和提供税收激励来增加投资;鼓励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即在教育和培训上花费更多的资源;增加基础设施的投资;为研究与开发支出提供税收激励等。

三、论述题

试述新古典增长模型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借鉴意义。

答:

  • (1)新古典增长模型是 20 世纪 50 年代由索洛等人提出的一个增长模型。 由于它的基本假设和分析方法沿用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思路,故被称为新古典增长模型。

  • (2)新古典增长模型具有明显的政策含义,它表明要实现人均产出量的增加,有三种途径:

    • ①在人均资本占有量既定的条件下提高技术水平,从而增加产出。通过提高技术水平,改变资本—劳动比率,从而实现经济均衡增长;
    • ②提高储蓄率,使得人均资本增加。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收入低,用于储蓄部分也较低,因而有必要通过提高农民收入来增加积累;

人均资本存量这一点,对于许多人口增长较快的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新古典增长理论虽然假定劳动力按一个不变的比率 增长,但当把 作为参数时,就可以说明人口增长对产量增长的影响。如图 13-1 所示。

图中,经济最初位于 点的稳态均衡。现在假定人口增长率从 增加到 ,则图 13-1 中 线便移动到 线,这时,新的稳态均衡为 点。比较 点与 点,可知,人口增长率的增加降低了人均资本的稳态水平(从原来的 减少到 ),进而降低了人均产量的稳态水平,这是从新古典增长理论得出的又一重要结论。

作为人口增长率上升产生的人均产量下降正是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两个有着相同储蓄率的国家仅仅由于其中一个国家比另一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率高,就可以有非常不同的人均收入水平。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控制人口增长来增加人均资本。


第 14 章 通货膨胀理论

一、名词解释

1.消费物价指数

消费物价指数是消费者物价指数的简称,它反映消费品(包括劳务)价格水平变动状况,一般用加权平均法来编制。

消费物价指数用公式来表示即为:

消费物价指数是用来衡量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程度的指标之一。其优点是能及时反映消费品供给与需求的对比关系,资料容易搜集,能够迅速直接地反映影响居民生活的价格趋势。其缺点是范围较窄,只包括社会最终产品中的居民消费品的这一部分,因而不足以说明全面的情况。

2.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是指由总需求增加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由于总需求表现为货币数量,因而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被解释为“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增加以及政府政策对上述需求的刺激都会对总需求增加产生影响,并不同程度地拉动通货膨胀率上升。总需求持续增加引发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3.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指由于供给成本的提高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成本推动因素主要包括工资和利润推动。无论是工资还是利润,如果超过价格总水平的上涨速度,则会对商品和劳务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形成压力。来自于工会对工资和垄断厂商对利润的过分追求以及货币工资价格的刚性,都被认为可以促成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4.价格调整方程

价格调整方程指用来表示通胀率与产生通胀压力之间关系的方程。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

  • 为第t 期的通胀率,
  • 为人们对第t 期通胀率的预期
  • 为第 期总需求与潜在产出水平的偏离,
  • 期的总需求,
  • 为潜在的产出量,
  • 为这种偏离对通胀率的影响系数。

该方程表明,通胀率与人们的预期呈同向变动,且也受到来自于需求压力的正向影响。 由于总需求与潜在产出水平的偏离与失业率成反向变动,价格调整方程也被表示成通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交替关系。

  • 当总需求高于潜在产出水平时,存在使价格上涨的压力;
  • 当需求低于潜在产量时,存在使价格下跌的压力。

5.收入指数化

答: 收入指数化是指政府对付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时采取的一项措施。 所谓收入指数化是指以条文规定的形式把工资和某种物价指数联系起来,当物价上升时,工资也随之上升。比如政府规定,工人工资的增长率等于通货膨胀率加上经济增长率。在实践中,收入指数化的作用在于降低通货膨胀在收入分配上的影响。

二、简述题

1.按照西方学者的观点,如何利用制造衰退来逆转通货膨胀?

答:

  • (1)在西方学者看来,造成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度的总需求。 因此,降低通货膨胀率的一个方法是人为地制造一次经济衰退。制造衰退一方面可以减少总需求对价格总水平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下降。

  • (2)假定一个经济最初的通货膨胀率为 10%,政府希望把它降下来,于是人为地制造 5%的衰退。 进一步假定人们习惯地按照上一年的通货膨胀率形成下年度的预期,而衰退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系数 0.4,那么该经济的价格调整方程可以一般地表示为:

式中, 为第 期的通胀率, 为人们对第 期通胀率的预期,其值为 为第 期总需求与潜在产出水平的偏离,其值为 5%, 等于 0.4。

这样,在政府政策的作用下,第一年,尽管人们对通货膨胀率的预期为 10%,但衰退使得通货膨胀率下降。到第二年,人们对通货膨胀率的预期由原来的 10%下降到 8%。若政府继续人为地制造 5%的衰退,则该年度的通货膨胀率为如此继续下去,政府通过每年制造 5%的衰退可以在 5 年内把通货膨胀率降到零。

  • (3)通过上述例子还可以看到,政府制造的衰退越大,通货膨胀率下降的速度越快。 这涉及到政府医治通货膨胀的指导思想。通过大规模制造衰退来实现低通货膨胀率的方案被形象地称为“冷火鸡”;通过逐渐制造衰退来逆转通货膨胀的做法则被称为渐近主义。

三、论述题

试论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对策。

答:

按照西方学者的观点,主要有三类原因导致通货膨胀的发生:

  • (1)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在商品市场上在现有的价格水平下,如果经济的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水平,就会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引起通货膨胀。

引起总需求扩大的因素有两大类:

  • 一类因素被称为实际因素,诸如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扩大、政府支出增加、减税以及一国净出口水平的增加都会使得产品市场上 IS 曲线向右移动,从而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使经济在现有的价格水平下总需求超过总供给。
  • 另一类是货币因素,即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或实际货币需求的减少。这会使得 曲线向右移动,也会导致总需求水平在现有价格水平下扩大。在经济的总供给没有达到完全就业水平的总供给水平之前,总需求的增加在使价格水平上升的同时,还会使产量增加。随着经济接近充分就业的产量水平,总需求再增加,产出不能随之增加,而只会导致价格水平的上升。

对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可供政府采取的方案是人为地制造衰退。既然通货膨胀是由于超额总需求所致,那么降低总需求水平,从而增加失业、减少产出,则会使得通货膨胀率降低。制造的衰退幅度越大,通货膨胀率下降的速度也就越快。

  • (2)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这是指由于生产成本的提高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生产成本的提高一方面可表现为工资水平上升,原材料和能源等涨价;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厂商为追逐垄断利润而限制产量,从而引起价格水平的普遍上涨。在现有的价格水平下,工人如果要求提高实际工资,厂商能够雇佣的工人就会减少,其产量就随之减少,导致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总需求水平超过总供给,价格水平上升。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不同的是,在短期,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将减少经济的产出水平。

对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政府主要采取收入政策来治理。收入政策是政府为了降低通货膨胀率而对货币收入和价格采取的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政策,往往借助于工资价格管制、收入指数化和一定的税收政策来实现。

政府采取的工资价格管制手段主要有:

  • 对工资和价格进行直接控制;
  • 对工资和价格规定作指导性指标;
  • 对厂商和工会进行道义劝告。

通过以上手段达到限制产品价格和工资上涨幅度的目的。这种手段一般在短期内较为有效,但在长期内会对市场机制起到限制作用。

收入指数化是指以条文规定的形式把工资等收入与某种物价指数联系起来,当物价上升时,收入也随之上升。例如政府规定,工人工资的增长率等于通货膨胀率加上经济增长率。收入指数化政策限制了要素所有者过分追逐收入的上涨,但这种要求往往出现在通货膨胀之后,因而收入指数化政策更侧重于消除通货膨胀对收入的影响。

  • (3)结构性通货膨胀

结构性通货膨胀指由于特定的经济制度、控制系统、信息系统和决策系统的结构因素或这些结构的变化而引起的通货膨胀。西方学者通常用生产率提高快慢不同的两个部门说明结构性通货膨胀。由于生产率提高的快慢不同,两个部门的工资增长的快慢也应当有区别。但是,生产率提高慢的部门要求工资增长向生产率提高快的部门看齐,结果使全社会工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率增长速度,因而引起通货膨胀。

一般情况下,通货膨胀的成因往往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因而政府逆转通货膨胀的政策也并非是单一的,往往是各种政策搭配便用。

四、计算与证明

假设某一经济最初的通货膨胀率为 18%,如果衰退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系数为政府 ,那么政府通过制造10%的衰退如何实现通货膨胀率不超过 4%的目标。

解:

假设潜在货币收入为 100 货币单位,因为政府制造了 10%的衰退,即把实际收入压低到 90 货币单位,

根据 价格调整方程:

有:

所以,经济社会经过 4 年的时间,即到第 5 年,就可以把通货膨胀率降低到 4%以下。


第 15 章 宏观经济学的意见分歧

一、名词解释

1.货币主义

货币主义又称货币学派,它以制止通货膨胀和反对国家干预为主旨,以现代货币数量论为理论基础,坚信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是物价水平和经济活动变动的最根本原因;强调货币及货币政策的重要性,主张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该学派于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在美国出现,主要代表人物的弗里德曼、沃尔特斯、帕金和弗里希等。

货币主义的基本命题是:

  • ①货币要最紧,货币的推动力是说明产量、就业和价格变化的最主要的因素;
  • ②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是货币推动力的最可靠的度量标准;
  • ③货币当局的行为支配着货币量的变动,从而通货膨胀、经济萧条或经济增长都可以而且应当惟一地通过货币当局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来加以调节。其政策指导思想是自由放任,反对政府干预。

2.自然率假说

自然率假说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劳动市场在竞争条件下达到均衡时所决定的就业率。 由于这一就业率与经济中的市场结构、社会制度、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因而被冠以“自然率”的名称。许多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都假定经济中存在着一个自然就业率,并运用各自的理论论证经济经常地处于这种状态。因而,自然率也被认为是一种假设。

3.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首先提出,故得名。 它描述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的交替关系。后来被新古典综合派用于说明一般价格水平、失业率和总需求之间的关系,如图 15-1 所示。

对于菲利普斯曲线具体的形状,不同学派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普遍接受的观点是:

  • 在短期内,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替换关系。

4.单一货币规则

单一货币规则是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是货币主义经济学最重要的理论规则。 它认为,为了防止货币成为经济混乱的原因,给经济提供稳定的运行环境,最优的货币政策是货币供应保持固定的增长率,不论经济景气与否,都应维持不变。货币主义建议,货币以经济增长率加上通货膨胀率的速度增长。

5.理性预期假设

理性预期假说是指经济当事人对价格、利率、利润或收入等经济变量未来的变动可以作出符合理性的估计。理性预期包含三个方面的特征:

  • (1)预期平均说来是正确的;
  • (2)经济当事人在充分利用所有有效信息的基础上对某个经济量作出预期;
  • (3)经济当事人作出的预期与经济模型的预测相一致。

6.市场出清

市场出清是指,无论劳动市场上的工资还是产品市场上的商品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供求情况迅速进行调整,以达到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 有了这种灵活性,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都不存在超额供给,每个市场都处于或趋于供求相抵的情况。

7.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又称作“新古典主义”的一个经济学流派,这个学派的经济学遵循古典经济学的传统,相信市场力量的有效性;认为如果让市场机制自发地发挥作用,就可以解决失业、衰退等一系列宏观经济问题。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经济学家罗伯特·卢卡斯、托马斯·萨金特、尼尔·华莱士、埃德渥德·普雷斯科特、罗伯特·巴罗,英国的P•明福尔德等。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坚持市场出清假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认为,工资和价格具有充分的伸缩性,可以迅速调整。这样,通过工资价格的不断调整,使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市场连续地处于均衡之中,即被连续出清。因此,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把表示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的均衡看作经常可以得到的情形。

在此假设基础之上,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该派理论的目的是想证明宏观经济政策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卢卡斯等人的货币经济周期理论从不完全信息出发论证了货币政策无效。该论述的中心内容是,预期到的货币供给的变化只影响价格水平,而不影响产量;只有没有预期到的货币供给才影响产量。新一代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不满足于货币政策无效性命题,他们将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应用到财政政策分析,得出了财政政策也无效的命题。

二、简述题

简要评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对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批判。

答: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要从经验检验和理论一致性两个方面展开对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批判。

  • (1)从经验检验方面,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技术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形状进行了充分的检验,以便否定凯恩斯理论。由于滞涨现象的存在,检验结果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有利。

  • (2)从理论方面,首先,新先古典宏观经济学指出了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三大错误。

    • 第一,不合理性的预期。在凯恩斯理论中,经济当事人的预期通常被假定为不变,它主要取决于过去该变量的数值。这就意味着人们并不利用有关将来的信息来谋取最大的利益,因此违背了西方经济学中理性经济人的基本假设。
    • 第二,在一个理论体系中个人行为不一致。比如,微观经济学中分析劳动供给时,假定人们就收入和闲暇进行选择,但在宏观消费理论中又假定人们储蓄的目的是为了将来的消费,即劳动者要在现在和将来之间进行选择。但并没有一种理论说明二者的一致性。
    • 第三,以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评价政策的标准不能反映人们的福利状况。

其次,在批判凯恩斯理论的基础上,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全盘否定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根据基于理性预期假设和货币主义的自然率假说,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凯恩斯主义政策的有效性是建立在欺骗公众基础上的。

经济中存在着一个由资源、制度、习惯、市场结果等因素决定的自然就业率水平,同时人们会以理性的方式形成预期,在自然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持续的政策效果是不可能的。不仅如此,由于政府不能预测经济当事人的行为,因而政策的后果可能是加剧经济波动。

上述结论主要来自于著名的“卢卡斯批判”。卢卡斯认为,凯恩斯主义政策的有效性大多是根据参数固定不变的计量经济学模型,但经济当事人的理性预期将使得这些参数发生改变,从而使得政策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论述题

1.评述货币主义的基本观点。

答:

  • (1)货币主义又称货币学派,是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在美国出现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的弗里德曼、沃尔特斯、帕金和弗里希等。该学派以制止通货膨胀和反对国家干预为主旨,以现代货币数量论为理论基础,坚信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是物价水平和经济活动变动的最根本原因;强调货币及货币政策的重要性,主张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 (2)货币主义的基本命题

    • ①货币要最紧,货币的推动力是说明产量、就业和价格变化的最主要的因素;
    • ②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是货币推动力的最可靠的度量标准;
    • ③货币当局的行为支配着货币量的变动,从而通货膨胀、经济萧条或经济增长都可以而且应当惟一地通过货币当局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来加以调节。其政策指导思想是自由放任,反对政府干预。
  • (3)货币学派有两大理论特征

  • 一是运用了预期量分析法和名义量分析法,

  • 二是新自由主义思想贯穿始终。

表现在:

  • ①强调两种意义的自由,即人们相互关系的自由和个人的自由;

  • ②强调人们互相关系的自由在经济活动中主要依靠私有制和市场经济来完成,在政治活动中则通过少数服从多数来实现,经济自由是达到政治自由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手段;

  • ③强调人是一种“不完善的实体”,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 ④两种意义的自由都只有在政府的保护下才能实现。

  • (4)货币学派理论的主要内容

  • ①市场经济理论。他们提出了市场经济的理想模式,认为政府的干预只应保留在有限的范围内。

  • ②持久收入理论。他们认为消费水平不取决于当前或暂时性收入,而决定于持久性收入。由于持久收入具有高度稳定性,所以受它支配的货币需求也是高度稳定的,因而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将影响经济稳定。

  • ③价格总水平与货币供给量同方向变动。

  • ④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 他们认为通货膨胀是由货币供给量过度增加所导致,“随时随地都有一种货币现象”; 他们提出了自然失业率假说,利用自然率假说说明货币数量的变动对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认为经济中存在着一个自然的就业水平。如果政府希望提高就业率,就必须以一定的通货膨胀为代价。但是,人们会根据现实的通货膨胀率不断地调整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从而政府旨在提高就业水平的政策只能以不断加剧的通货膨胀为代价。结果,长期中,通货膨胀率提高将不会对就业率产生太大的影响,即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

  • ⑤政策主张:自由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

  • 第一,反对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认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导致对私人总需求的挤出效应,从而是无效的;也不主张逆经济方向行事的货币政策,因为货币政策往往产生各种滞后,反而会加剧经济波动;主张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即由货币当局公开宣布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每年的货币增长率不变,大致等于这段时期国民收入可能实现的增长率,以保证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

  • 第二,主张推行“收入指数化”方案和负所得税方案。

(4)评价

货币主义是在与凯恩斯理论论战中发展起来的,透过它可以发现凯恩斯理论存在的某些缺陷。例如,财政政策的效果以及货币政策的挤出效应等都被西方经济学界所认可。此外,货币主义对通货膨胀的分析也值得我们注意。但是,把所有问题都归于货币,掩盖了生产过程中所暴露的矛盾。

2.新凯恩斯主义是如何解释价格、工资黏性的?请加以评论。

答:

  • (1)价格、工资黏性分为名义黏性和实际黏性两种。 名义黏性指名义价格和名义工资的调整不能按照需求的变动而相应变动,新凯恩斯主义将其归因于产品市场上的不完全竞争。实际黏性是一种价格、工资相对于另一种价格、工资的粘性,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它起因于企业的成本加成定价。

  • (2)为了说明非市场出清,新凯恩斯主义者必须集中力量建立价格和工资黏性的理论基础。 为此区分了名义黏性和实际黏性。新凯恩斯主义对名义黏性和实际黏性在最大化和理性预期假设下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这些解释包括菜单成本论、交错调整价格和交错调整工资论、不完全竞争论、市场协调论、劳动市场论和信贷配给论等。

  • ①菜单成本论认为,菜单成本的存在阻碍厂商调整价格,所以价格有黏性。 菜单成本是指厂商每次调整价格要花费的成本,包括研究和确定新价格、编印更改价目表等所费的成本。另外,菜单成本也包括调整价格的机会成本。厂商只有在调整价格后的利润增加量大于菜单成本时,才会调价。因此,菜单成本的存在,使厂商不愿意经常地变动价格,所以价格水平有黏性。

  • ②交错调整价格及交错调整工资论以理性预期为假设前提,认为经济当事人调整价格的时间是交错进行的。 交错调整导致价格和工资具有惯性。因而,即使存在理性预期,政府政策仍有积极作用。

  • ③不完全竞争论认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利用垄断力定价时,价格通常不会随着总需求的变动而变动,价格对总需求变动不敏感,导致产量随着总需求而变动。另一方面,总需求变动具有外部影响,可以通过宏观经济中各经济当事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放大,导致经济波动。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经济不存在自发趋向于充分就业的机制,因而需要通过政府干预才能提高效率,增进社会福利。

  • ④市场协调失灵论是新凯恩斯主义为解释非市场出清原因而提出的一种新理论。 市场协调失灵论从市场机制不能协调众多经济当事人的行为来说明市场失灵。他们认为,在一个由许多经济当事人构成的经济中,尽管每个经济当事人都是理性的,他们之间的行为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然而,每个经济人的市场力量都很小,单个经济人无力协调整个经济行为,从而导致市场失灵。市场协调失灵,使市场机制不能确保经济处于有效率的均衡状态,只有通过国家干预,才能改变协调失灵的状况,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 ⑤劳动市场论多侧面地探讨了工资黏性和失业的原因。在新凯恩斯主义看来,隐含合同、局内人的压力、效率工资等都是工资黏性的原因。隐含合同是指风险中性的厂商与风险厌恶的工人之存在着非正式的协议;局内人与局外人之间的差别使得厂商面临着来自于厂商内部在职工人的压力;效率工资则说明,劳动的效率并不总是常数,它与厂商的工资呈正方向变动。为了保持效率,工资是以高效率工人的标准制定的。所有这些,使得实际工资出现黏性。

  • ⑥信贷配给论认为,在不完全信息的信贷市场上,利率和配给机制都在起作用。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供给不完全了解风险程度,因而可能存在信贷配给。政府货币政策能成功地纠正信贷市场失灵,提高信贷市场效率,降低市场风险,增进社会福利。

参考书籍

第 1 章 绪 论

一、名词解释

1.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是指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来研究国际经济活动与国际经济关系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它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将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在国际经济范围中进行延伸及应用,用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作为基础来研究国际经济活动与国际经济关系,因此,它是整个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国际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理论、汇率理论、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理论、开放的宏观经济均衡等。

2.开放经济

开放经济也称“开放型经济”,与“封闭经济”相对,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与世界市场或外地市场有着密切联系(如存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往来)的经济。在开放经济中,存在着一定规模的进出口贸易流或资本流,要素、商品与服务可以较自由地跨国界流动,从而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发展开放型经济已成为各国的主流选择。

3.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即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生产的国际专业化。它是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社会分工从国内向国外延伸的结果。各国对于分工方式的选择以及分工的变化,反映了彼此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各国经济联系的程度。主要有产业间、产业内、垂直、水平以及不同要素密集度之间的分工等类型。

二、论述题

试述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对象及方法。

  • (1)国际经济学的产生

国际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国家之间经济往来频繁,国家成为国际经济往来和活动的主体,便产生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即国际经济活动与国际经济关系。而当国家的经济活动以国际为背景时,为了探讨国际经济关系的内在联系,就有必要产生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国际经济学是经济的一般理论在国际经济范围中的延伸和应用,是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来研究国际经济活动与国际经济关系的经济学分支学科,是整个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 (2)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 国际贸易纯理论研究 >以生产要素国际间不能流动为前提,在排除政府和其他人为干预以及货币因素的情况下,研究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利益的分配和贸易模式等问题,其基本内容是纯理论探讨。

  2. 国际贸易政策研究 >贸易政策在多数情况下是以各种垄断因素对自由贸易实行的某种限制,也包括政府为鼓励自由贸易而制订的政策,这些政策对贸易,从而对经济会产生相应的影响。

  3. 国际收支研究 >研究国际收支各个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着重研究国际收支的失衡以及为恢复均衡而进行调整的理论、机制和措施,包括财政方法、货币方法以及其他具体的方法、措施和国际收支体现的经济意义。

  4. 外汇理论研究 >汇率不仅是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重要的实际运作问题。但是,国际经济学只探讨汇率在一定情况下的决定,不涉及外汇交易与外汇市场研究。

  5.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研究 >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包含了生产要素的各个方面,如资本、劳动力、服务、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与国际商品流动可以互相替代,但二者间也有互补性。

  6. 跨国公司研究 >有关跨国公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跨国公司产生的原因、跨国公司运作的理论与案例、跨国公司的经济影响和各个国家针对跨国公司制定的政策。

  7. 经济发展研究 >作为国际经济学研究的经济发展问题,主要集中在与发展有关的国际经济关系方面。

  8. 经济一体化研究 >经济一体化是今天国际经济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现象,通过对关税同盟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尤其是经济分析、福利分析,对经济一体化的原因、条件、经济效应进行研究。

  9. 开放经济的宏观调节研究 >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这一问题时,主要强调的是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即如何同时使经济达到四个宏观经济目标。

  10.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秩序研究 >经济全球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部分内容是目前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

  • (3)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①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

国际经济学的微观方面,主要涉及分析国际市场中的交易、价格、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效率以及福利等内容。宏观方面主要涉及分析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的关系、国际收支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收支的均衡过程等内容。宏观与微观经济分析的结合,体现出了国际经济学所具有的基本理论特征。

  • ②静态与动态结合的方法

国际经济学的静态分析主要涉及比较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强调的是对变化的不同阶段的一些既定结果的比较分析。动态分析则主要强调对事物变化过程以及变化中各个变量对过程影响进行分析。国际经济学的发展趋势,正逐步以静态分析作为起点,尽量使得理论自身动态化,以适应国际经济现实,并对它给予符合实际的解释。

  • 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国际经济学中的定性分析主要强调的是经济中的结构性联系。定量分析主要是对事物数量关系的变化进行分析。国际经济学将两者结合起来,更加注重实证的分析。

  • ④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相结合的方法

国际经济学中的局部均衡分析方法是指只进行单个市场、单一商品、单一要素的价格与供求的考察。一般均衡分析强调的是考察全部市场、全部商品的价格与供求变化,如进口关税的一般均衡分析,以及作为全体的福利变化。

  • ⑤理论与政策相结合的方法

在国际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中,理论与政策相结合表现得要比一般微观、宏观经济学更为明显,它具有强烈的政策内涵。理论联系实际是国际经济学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 ⑥吸收与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国际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具有西方经济学普遍的特点,如对于生产关系并不愿意进行研究,未从根本上揭示出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不平等现象,从而引发出激进经济学派的批判。


第 2 章 国际贸易纯理论

一、名词解释

1.绝对利益

绝对利益是指贸易双方根据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生产,然后交换产品而取得的贸易利益。 绝对利益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一个用于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重要概念。亚当·斯密认为,每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也就是说,在这种有利的条件下生产的产品成本比外国低。如果各国从事自己占据绝对优势的产品的生产,进而交换,便可以通过贸易获益,世界的总体福利水平也可以得到提高。绝对利益理论是亚当·斯密提出来的关于国际贸易的经典传统理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该理论第一次从分工协作和交换的角度阐明了国际贸易发生的根源及其利益,有力地否定了重商主义的观点,开创了自由贸易的新时代。

2.比较利益

比较利益是指贸易双方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生产,然后交换产品而取得的贸易利益。 比较利益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托伦斯首先提出来的,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大卫·李嘉图极大的发展了这一学说。李嘉图指出,国际分工中若两个贸易参与国生产力水平不相等,甲国在生产任何产品时成本均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则相反,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产品上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两种产品都拥有绝对利益的国家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那种产品,而两种产品都处于劣势的国家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那种产品,然后进行交换,两个国家仍然都可以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获益。总之,两国只要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便能从相互之间的国际分工和彼此的贸易中获得利益。

3.提供曲线

提供曲线又称为供应条件曲线,也称相互需求曲线,是由马歇尔和艾奇沃斯提出的,它表明一个国家为了进口一定量的商品,必须向其他国家出口一定量的商品,因此提供曲线即对应某一进口量愿意提供的出口量的轨迹。两个国家的提供曲线的交汇点所决定的价格,就是国际商品交换价格(交换比率)。

4.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又称“交换比价”或“贸易比价”,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 贸易条件反映该国对外贸易的状况,一般用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的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对比进行计算。计算的公式是:

如果该系数大于 100,表明该国的贸易条件较好,对外贸易的发展前景看好;如果该系数小于 100,则表明该国的贸易条件恶化,对外贸易的发展前景不佳。

二、简述题

1.试画出出口贫困增长的图形并作出分析。

答:出口的贫困增长是指在一个大国经济中,经济增长会使贸易条件发生很大的恶化,这时贸易条件恶化对该国社会福利的负面效果会超过经济增长对社会福利的增进效果,该国的社会净福利水平就会因为增长而下降的情况。

  • (1)图形分析

如图 2-1 所示,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扩张,意味着生产能力的扩大。生产点从 外移到 ,生产从第一条生产可能性曲线移至第二条,表示生产力增长。世界价格线 在生产扩大后发生变化,从 移为 ,斜率(即价格)发生变化,结果是出口增加,但出口相对价格下降,同量出口可换回的进口下降,总体福利水平下降。

  • (2)出口贫困化增长的条件

出口贫困化增长的条件是:出口国是发展中国家且为单一经济;产品为初级产品或劳动密集型产品,且出口占据世界销售的很大份额,该国的任何出口增长都会导致世界市场价格的波动;该种产品弹性小,不会因价格变化而促成销量的增加;国民经济的发展高度依赖该种产品的出口,以致国际价格的下降需要依靠更大的出口量去弥补损失。

  • (3)出口贫困增长的政策含义及对其的评价

  • ①发展中国家的产品结构单一,许多国家根据东亚的发展模式在走出口导向的道路,产生了出口日益增多价格却越来越低的情况,说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从长远看应该予以调整。

  • ②出口贫困增长现象只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可能情况,不是一种普遍现象,大多存在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而非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2.用图形说明两国贸易价格的可能区域及利益分配(在 2×2 模型条件下)。

答:

  • (1)两国贸易价格的可能区域

假定世界上只有两个 A、B 两个国家,每个国家都生产 X 、Y 两种产品;两国均实行自由贸易;要素(只有劳动)在一国内自由流动,在两国之间不能流动;商品的价值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即劳动时间决定劳动价值;交易双方生产成本不变,无规模收益,不考虑保险等成本支付;收入分配不受贸易的影响。

两国实行分工之前,A、B 两国的单位劳动可以生产的 X 、Y 产品的数量为:

XY
A1015
B1020

从中可以看出 国的比较优势在于生产 产品, 国的比较优势在于生产 产品。两国发生贸易后, 国用 产品换取 产品;B 国用Y 产品交换 X 产品。贸易价格的可能性区域为:

在 A 国,国内交换比率是 ,若 A 国在国际市场上能够用 换取多于 15 单位 的产品,A 国就会进入国际市场; B 国国内交换比率是 ,若 B 国能以少于 20 单位的 ,换取 10 单位的 产品,B 国愿意进入国际市场。两国国内的交换比率区间便是两国贸易价格的可能性区域。如图 2-2 所示。

图 2-2 两国贸易的可能性区域

  • (2)两国的利益分配

    • ①如图 2-2 所示,实际交换比率将处于由两国国内交换比率界定的两国交换区内,并且贸易条件线会始终会穿过 开区间线段,具体的交换比率将在哪条射线上,只有结合两国在需求上的状况才能最终确定。

    • ②如果实际贸易条件线越接近 A 点,对 A 国就越不利,A 国从贸易中所获取的利益会越少;反之,如果实际贸易条件线越接近 B 点,对 B 国就越不利,B 国从贸易中所获取的利益会越少。

三、论述题

试述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并予以评价。

答:

  • (1)比较利益学说的假设条件

  • ①世界由 A、B 两个国家构成,每个国家都在从事 X 、Y 两种产品的生产,只有唯一的要素劳动的投入。

  • ②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型的,A、B 两国均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不存在任何贸易限制。

  • ③要素在一国之内可以自由流动,在两国之间完全不能流动。

  • ④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即劳动时间决定价值,同时一国之内劳动力是同质的,劳动充分就业,且劳动的报酬是一样的。

  • ⑤交易双方单位生产的成本不变,无规模收益,不考虑运输、保险等成本支出。

  • ⑥收入分配不受贸易的影响。

在上面 6 个假设前提下,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试图证明: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利益,而非绝对利益。

  • (2)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

国际分工中若两个贸易参与国家生产力水平不相等,甲国在生产任何产品时的成本均低于乙国,劳动生产率均高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则相反,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产品上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这时,两个国家间进行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为两国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一样。这样,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产品,而应该集中生产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不必停产所有的产品,而只应该停止生产在本国国内处于最大劣势的产品,通过自由交换,参与交换的各个国家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的消费,世界也因为自由交换而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 (3)对于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评价

  • ①从国际贸易实际出发的评价

a.比较利益学说揭示出了国际贸易因比较利益而发生并具有互利性,证明了各国通过出口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进口相对成本较高的产品就可以实现贸易互利,这是该学说的主要贡献。 b.该学说的假设前提过于苛刻,并不符合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况,如要素在国际间完全不能流动的假设,并不是经济现实。 c.按照该学说,比较利益相差越大则贸易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当今的贸易便应该主要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展开,但事实是今天的国际贸易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即今天的国际贸易实践使得人们对于传统的比较利益学说的适用程度产生了疑问。 d.按照该学说,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参加贸易的双方都可获利,为获得此利益,所有贸易参加国都应该积极实行自由贸易而非保护主义,但在实际中,各国都在不同程度实行保护主义。

  • ②从劳动价值论出发的评价

a.在该理论中,出现了同一商品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的差异和交换比率的不同,这违背了李嘉图自己坚持的劳动价值论。 b.该理论并未从根本上揭示出贸易发生的原因。国内贸易、国际贸易的功能都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即便国际贸易不存在超额利润,即比较利益,只要能使商品得到实现,贸易就会发生。因为从逻辑与现实出发,厂商首先要收回投资、获取平均利润之后才会追求超额利润,因此,将国际贸易发生说成是为了追求比较利益(超额利润)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c.比较利益学说暗含一层意思,即越落后的国家参与国际贸易,则越会受益。这里实际没有看到国际贸易具有的不等价交换和价值的流向,难于被相对落后国家所接受。


第 3 章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

一、简述题

1.简述列昂惕夫反论的主要内容。

答:

  • (1)列昂惕夫反论的提出

模型自提出后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主流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学者开始利用经验数字对该模型予以检验,以考察它是否能够反映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况,由于有若干检验的结果不支持 H-O 模型,出现了与该模型相悖的结论,列昂惕夫反论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的。

  • (2)列昂惕夫反论的基本内容

列昂惕夫(投入—产出模型的创造者,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用投入—产出模型对美国 20 世纪 40年代和 50 年代的对外贸易情况进行了分析,考察了美国出口产品的资本—劳动比和美国进口替代产品(即美国既进口又自己生产的产品)中的资本—劳动比,发现美国参加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专业分工基础之上的(即出口产品中的资本一劳动比低于进口替代产品),而不是建立在资本密集型专业化分工基础之上的,即美国是通过对外贸易安排剩余劳动力和节约资本的。这一结论引起了经济学界和国际贸易界的巨大争议。

  • (3)围绕列昂惕夫反论展开的争论

列昂惕夫反论与 模型的原理是相悖的,许多人用同样的方法对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进行了检验。列昂惕夫认为,美国工人具有其他国家工人 3 倍的劳动生产率,因此应该用工人数乘以 3,故是劳动相对丰富的国家。持要素密集度逆转观点的人认为,某种商品在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在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则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如小麦在非洲与美国的生产);另外,还有诸如资本密集型产品需求偏好论、关税结构说和自然资源稀缺等理论来对列昂惕夫反论的现象予以解释。

2.试画出技术差距论的图形并予以简要分析。

答:

  • (1)技术差距论认为贸易国之间技术差异的存在是解释某类贸易发生的原因。

由于各国技术革新的进展情况不一致,新产品总是在发达国家首先诞生,其他国家由于技术差距,要等一段时间以后才能进行模仿生产,在这一段时间内便存在着贸易的机会与可能。如图 3-1 所示。

  • (2)对技术差距论的图形分析

图 3-1 中,A 国为技术创新国,B 国为技术模仿国。

  • 叫做需求滞后,A 国发明了一项新的技术,由于收入、模仿国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识等因素,使得该种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仅在 A 国国内进行;

  • 叫做反应滞后,这一时期,A 国开始将产品出口到 B 国,也就是 B 国开始进口,反应滞后取决于模仿国厂商的反应,以及规模经济、价格、市场、关税等情况;

  • 为掌握滞后,这一时期,B 国开始自行生产产品,但是由于取得技术的渠道、消化技术的能力等因素,B 国生产小于消费,也就意味着 B 国继续向 A 国进口以满足国内需求。

  • 时期以后,B 国完全掌握了该技术,生产量大大增加,最终成为产品的出口国。 时期也叫做模仿滞后, 为两国贸易期间,这就是技术差距论者从技术差距的角度出发对国际贸易的原因做出的解释。

3.试说明国际贸易中要素密集度逆转的情况。

答:

  • (1)要素密集度逆转是这样一种情况: 某种商品在资本丰富的国家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在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则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如小麦在非洲是劳动密集型生产过程的产品,而在美国则是资本密集型的产品,也就是大机器和高效化肥生产的产品。

  • (2)如果两种要素在行业间的替代弹性差异很大,以至于两种等产量曲线相交两次,那么,可能产生生产要素密集度逆转的现象。 即一种产品在 A 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 B 国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可能就无法根据 的模式预测贸易模式了。这样可能导致两个国家出口相同的产品;也会使得 A 国出口本国要素禀赋稀缺而密集使用的产品,因为如果 B 国的要素密集度逆转的商品相对价格低的话。这样,两国的要素价格同向发展,而不是要素价格均等化。

二、论述题

1.试述 H-0 模型的主要内容并予以评价。

答:

  • (1)H-O 模型的假设前提

①假设两个国家(A、B)、两种要素(劳动与资本)、两种产品( X 、Y )。 ②两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时,方法相同,技术水平一样,投入系数相同,即具有同样的生产函数,产量只是要素投入量的因变量。 ③商品、要素市场属于完全竞争市场,要素在一国内可以完全流动,在国际间不完全流动。 ④两个国家中一个是资本存量相对丰富的国家,因而利息率相对较低;一个是劳动存量相对丰富的国家,因而工资率较低。 ⑤影响贸易的一些其他因素,如运输、需求、贸易壁垒等被排除。

  • (2)H-O 模型的基本论点

①每个国家以自己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的专业化生产和国际交换,就会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相反,如果以自己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从事专业化生产和国际交换,就会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因此,在国际贸易体系中,一国出口的总是那些以自己相对丰富的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的则总是那些需要用本国相对稀缺的要素生产的产品。

  • ②如果两个国家生产要素存量(如劳动与资本)的比例不同,即使两个国家相同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完全一样,也会产生生产成本的差异,从而使两国发生商品流动,即贸易关系。

  • ③国际贸易的结果是使各贸易参与国之间的要素报酬(利息、地租、工资)差异缩小,出现要素价格均等化趋势。

  • (3)H-O 模型的基本内在逻辑关系

  • 同样产品的价格绝对差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基础;

  • 价格绝对差是由成本绝对差决定的;

  • 成本的绝对差是由要素价格差决定的;

  • 要素价格绝对差是由要素存量比率不同决定的;

  • 要素存量比率差异是由要素供求决定的;

  • 要素的供给则是由要素禀赋决定的。

  • (4)对 H-O 模型的评价

  • 模型与比较利益说的异同点

从基本层面看,H-O 模型是建立在相对优势基础上的,要素流动假设也基本一致,但 H-O 模型认为一种要素(劳动)无法进行生产,至少应为两种,国内、国际贸易均为不同区域间的商品贸易,本质是相同的,交换的原则也是相同的。李嘉图则认为国内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不能应用于国际贸易,李嘉图认为劳动生产率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 模型则将劳动生产率一致作为自己分析的出发点。

  • ②H-O 模型的政策含义与案例分析

发挥一个国家固有的优势,从优势出发进行贸易,是各国在进行对外贸易时必须考虑的。马来西亚出口锡,中东国家出口石油,中国和东南亚出口劳动密集型的服装、轻工产品,便是发挥自己优势的典型案例。

  • ③对 H-O 模型的评价

从一国基本经济资源优势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从实际优势出发决定贸易模式(产品结构、地理格局),从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分析贸易的作用,是 H-O 理论有益的方面;但禀赋并非贸易发生的充分条件,同时比较强调静态结果,排除了技术进步的因素以及许多实际存在的情况,影响了理论的广泛适用性,另外对于需求因素并未予以充分的重视,也影响了该理论对于实际情况的分析。

2.试述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学说的主要内容并予以评价。

答:

  • (1)产品生命周期学说的主要内容

产品生命周期指的是产品要经历投入、成长、成熟和衰退等时期。国际贸易的产品生命周期,是将周期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结合起来,认为国际贸易的发生是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生产技术方面存在着差距,技术差距的产生与缩小会改变国际贸易中的比较利益,从而使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从静态发展到动态,即比较利益从一个或一类国家转移到另一个或一类国家,一类产品的生产优势因而从一国转移到另外的国家,国际贸易的格局也因此发生变化。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四阶段为:

  • 第一阶段,创新国由于具有广大的市场、高水平的科技人员、科技投入高,且企业将创新转化为产品的能力强,因此创新发生在创新国,并对该产品有生产和市场的垄断;

  • 第二阶段,外国开始模仿,创新国产品在该国的竞争力下降;

  • 第三阶段,外国模仿者开始向第三国出口,创新国出口受到影响,且大幅度下降;

  • 第四阶段,外国产品进入创新国市场,创新国开始从出口国转变为进口国,该种商品在创新国完成周期,而在模仿国开始类似创新国一样的周期。

  • (2)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图形说明

如图 3-2 所示, 在 点创新国开始在国内生产并消费某种产品,当生产超过消费,即在 时创新国开始出口该种新产品。 创新国在 时达到出口高峰,之后由于其他国家的模仿生产,自我供给消费,创新国出口下降,而到T3 时出口下降为 0,即创新国在该产品生产上已经失去了比较优势。 点之后该创新国开始进口。模仿国在 点之前对创新产品或者没有认识,或者由于其他原因而进行消费,在 时开始进口、消费该种产品。 到 时模仿国的厂商认识到这种产品可以带来利润,开始模仿生产这种产品。在 时,该种商品在模仿国的生产,消费达到自给,模仿国开始停止进口该种商品。 之后模仿国由于规模生产或其他比较优势开始以低成本出口。

在实践中, 之间的水平距离取决于创新、模仿国之间的收入差距,而 之间的水平距离表明模仿国会先向别的国家出口,然后再向创新国出口。这种产品生命周期过程就像接力棒传递一样,从先进国家的创新、生产开始,然后转移到其他相对落后的国家,再转移、传导到更为相对落后的国家进行生产与经营,在生命周期的延长过程中,该产品能够尽量创造利润收入。

  • (3)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的动态意义

  • ①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考察了当周期发生变化时,由于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的技术差距,比较利益是怎样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的,这样使得解释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学说、H-O 模型摆脱了静态分析,进入了动态分析阶段,这是理论的进步。

  • ②该理论隐含着一种产品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其含有的要素密集度也在发生变化,如在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技术、产品的创新要求大量的研究与开发成本的投入,在第二阶段,由于生产已经成熟化、标准化,成本具有重要地位,生产规模要急剧扩大,则要求大量的资金投入,等等。这种要素密集度随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而相应变化的状况,对相对落后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确定自己的地位和参与格局具有指导性意义,可以使其确定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一定阶段参与相应的国际分工,并且关注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如何进行生产结构的升级、改造。

  • ③相对落后国家也不断检讨本国要素优势的变化以应付新的挑战。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进步,原有的比较优势会发生变化,如果不从动态角度适应本国的比较优势的变化,进而加入国际分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 (4)对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评价

生命周期理论使得比较利益、 模型从静态发展为动态,把管理、科技、外部经济因素等引入贸易模型,比传统理论进了一步。但由于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各国面临的产业发展方向和环境不同,故生命周期的循环并不是国际贸易普遍的、必然的现象。而且在这种动态中创新与模仿者的地位却有某种程度的固定(如美国常常被认为是创新者)。

3.试述产业内贸易理论并予以评价。

答:

产业内贸易是一国的某种产业既出口又进口该产业产品的现象。产业内贸易理论是现代贸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假设前提

  • ①理论分析基本上是从静态出发的,简化的模型分析只侧重于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结果而非过程。

  • ②分析以不完全竞争市场,而非完全竞争市场为前提,这样更接近现代世界经济的现实。

  • ③经济中具有规模收益,并将其分析为国际贸易发生后的重要利益来源。

  • ④在分析中要考虑需求不相同与相同的情况,即比较其他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更加重视需求方面的影响。

  • (2)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产品同质性是指产品间可以完全相互替代,即商品需求的交叉弹性极高,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消费偏好完全一样。这类商品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属于产业间贸易的对象,即用它们去交换其他商品而非相同的商品,但由于市场区位不同,进入市场的时间不同等,现实中也存在着相同产品间的贸易。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主要包括国家大宗产品的交叉型产业内贸易、合作或技术因素的贸易、转口贸易、进出口同种产品贸易、季节性产品贸易、跨国公司内部产业内贸易等等。

  • (3)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产品的异质性或差异产品是指产品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样,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产品彼此之间不能完全替代但尚可进行一定程度的代替,交叉弹性小于同质产品,在生产中要素投入具有相似性,产业内贸易的大多数情况都属于异质产品的贸易。差异产品在国际贸易实践中被分为三种:

  • 即水平差异(商品相同属性的不同组合而产生的差异性)

  • 技术差异(用新技术制造的新产品带来的差异)

  • 垂直差异(产品质量方面的差异)的产品。

  • (4)基于需求偏好相似论的产业内贸易

需求偏好相似论从需求方面解释了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动因:即需求偏好相似。 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延伸,因厂商首先满足的是国内熟悉的市场;人均收入决定一个国家的需求结构,收入相似则市场之间的隔阂较小,易于发生贸易。如图 3-3 所示。

图 3-3 需求偏好相似论

图 3-3 中,在一定的国际价格水平下,收入相似的国家之间,由于需求发生重叠,因而易于产生贸易。图中 A 、 B 点是两国不同的收入水平,OP 是世界价格线, a 、b 是在 A 国和 B 国收入水平下消费的典型的加工深度,由于人们的消费是多样的,因此加工深度是一个区域,便可能产生消费交叉,它们之间的交叉区域便是双方都消费的加工深度,即需求发生重叠,这种重叠便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

  • (5)基于规模经济的产业内贸易

具有相似禀赋的不同国家,其中若有一国因规模经济而使成本降低(源于固定资本的分摊和专业分工的利益),它便会因此产生新的比较优势,而在贸易中受益。如图 3-4 所示。

图 3-4 基于规模经济的产业内贸易

图 3-4 中,A、B 两国具有相同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凸向原点,意味着具有规模经济,且 A、B 两国的分工是完全随意的。如 A 国专业化生产 X 产品,B 国专业化生产Y 产品,产量为OA 和OB 。B 国出口C'D 的Y 产品,换取 BD 的 X 产品,A 国出口C'E 的 X 产品,换取 AE 的Y 产品,无差异曲线从Ⅰ移至Ⅱ,福利水平得到提高。

但这种提高源于规模生产,而非资源禀赋等差异。

  • (6)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评价

产业内贸易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批判,尤其是其假定更符合实际,扩大了探讨的内容;理论从需求角度对国际贸易进行了考察;规模经济是当代经济重要的内容,它是各国都在追求的利益,将规模经济的利益作为产业内贸易的利益来源,这样的分析较为贴近实际;产业内贸易理论是对比较利益的补充和发展,但是该理论基本是静态分析。


第 4 章 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一、名词解释

1.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

关税壁垒是指为了保护本国市场、扶持本国某些产业发展,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特别是高额关税,以限制外国商品进口的贸易措施。通过征收各种高额进口税,形成对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的阻碍,这可以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从而削弱其竞争能力,起到保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的作用。

非关税壁垒是“关税壁垒”的对称,是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非关税壁垒一般可以分为直接的非关税壁垒和间接的非关税壁垒两大类。

  • 前者指进口国直接对进口商品规定进口的数量或金额,以使出口国直接按规定的出口数量或金额限制出口,如进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和自动出口限制等;
  • 后者指进口国没有直接规定进口商品的数量或金额,而是对进口商品制定各种严格的条例,间接地影响和限制商品的进口,如进口押金制、最低限价制、海关估价制、繁杂苛刻的技术标准、卫生安全检验和包装标签等。

2.倾销

倾销是指出口商以低于国内市场价格的价格,甚至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在国际市场销售商品的行为。 倾销实际上是价格歧视的一种,即厂商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制定不同的价格,以获取最大的收益。只要某种商品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上具有不同的弹性,厂商就有采取倾销行为的动力。

倾销的发生需满足两个基本条件:

  • ①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厂商是价格制定者而非接受者;
  • ②市场相互分割,一国居民不能以低成本回购出口商品以套取差价。

倾销按照倾销的目的和时间长短,可以分为三种:

  • 偶发性倾销
  • 短期或间歇性倾销
  • 长期或连续性倾销

倾销对进口国的危害有:

  • 阻碍进口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 扭曲进口国市场秩序;
  • 威胁和抑制进口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建立等。

3.幼稚产业

如果某种产业由于技术不足、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成本高于世界市场,因而无法与国外产业竞争,但在关税、补贴等保护措施下继续生产一段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能够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获利,达到其他国家水平而自立,形成比较优势并良性发展,这类产业就是幼稚产业。

二、简述题

试用图形说明小国关税的情形。

答:

小国是指在国际市场中只是价格的接受者而非价格决定者的国家。

  • (1)小国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

  • ①图形分析

图 4-1 小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

如图 4-1 所示, 是封闭条件下的均衡价格和生产、消费量。 是自由贸易条件下和征收关税后的价格, 是自由贸易条件下的进口量, 为征收进口关税后的进口量。

  • ②经济效应分析

如图 4-1 所示,征收进口关税的保护效应为 ,是保护下国内生产的增长,效应大小取决于供给弹性的大小。消费效应是 ,是征收关税以后国内价格上升、需求下降的结果。贸易效应是保护、消费效应总和。

税收效应是 ,即政府的关税收入。国际收支效应为进口下降引起的对外支付降低,等于

  • ③福利变化

生产者剩余增加 ,总量为 ,消费者剩余下降 。损失的消费者剩余中, 为生产者获得, 为政府税收,尚有 为净损失,是保护国内生产和市场限制进口的生产和消费代价。所以,小国征收进口关税给该国带来福利水平的下降。

  • (2)小国进口关税的一般均衡分析

对 X 产品征税后,原来优势在于Y 生产,由于 X 产品价格上升,资源转而生产 X ,生产点从 点移至 点,国家按国际价格交换,消费者按税后的国内价格交换,该国福利的变化由无差异曲线表示。

图 4-2 小国进口关税的一般均衡分析

如图 4-2 所示,征收关税前,生产点在 ,消费点在 ,征收关税以后,生产点在 ,消费点在 点。

产品按国际价格能交换 产品; 由于关税, 产品只能交换 产品, 为关税,福利水平下降。

三、论述题

试述幼稚产业论的基本内容并予以评价。

答:

  • (1)幼稚产业论的基本内容

幼稚产业论的基本内容:具有比较利益的产业处于幼稚状态,经过保护会使之发展,便会具有现实的比较利益,在自由市场的条件下得以发展。幼稚产业的判断标准有穆勒标准、巴斯塔布尔标准和肯普标准等。

  • (2)幼稚产业发展的局部均衡分析

图 4-3 幼稚产业发展的局部均衡分析

图 4-3 用局部均衡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幼稚产业在保护条件下的发展过程。图中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位置与过去的图形是不同的,供给曲线位置很高,表明国内供给方的幼稚产业,生产成本很高,在自由贸易条件下,由于国际价格很低,国内价格过高,造成国内生产完全无法对市场形成供应,任何需求也无法从国内生产得到满足,国内的需求完全由国际市场来供应。经过一段时间的有效保护,国内生产力得到提高,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当供给曲线右移到一定程度,国内的生产可以进入市场,国内需求由国内生产和进口共同满足,当供给曲线继续移动,到一定阶段,进口便会停止,生产能力继续提高,再经过一段时间,该国的这一产业就有可能进入出口产业的行列了。

图 4-3(b)表明成本递增型产业不能作为幼稚产业而予以保护。如果成本很高,使得需求曲线高于世界价格线,则保护此产业没有意义;如果需求曲线低于世界价格线(如 D 曲线),则保护就没有意义。

  • (3)幼稚产业发展的一般均衡分析

图 4-4 幼稚产业发展的一般均衡分析

图 4-4 中, X 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Y 产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保护之前,该国的比较利益在于生产、出口 X 产品,之后比较利益在于生产、出口Y 产品,比较利益转换,该国实现产业结构的转换,保护幼稚产业的目的达到。转换之后,生产点在 ,消费点在C ,该国出口CD 的Y 产品,进口 的 X 产品,福利因无差异曲线的外移而有所提高。

  • (4)保护幼稚产业的政策含义与评价

对于相对落后的国家而言,给予幼稚行业保护是必要的,在同样的游戏规则下,各国生产力不一样,过分的自由贸易可能会损害相对落后的国家的利益。但保护的目的在于使得受保护者得以进步,最终不需要保护,在国际市场中自我扶植,因此幼稚产业保护不是单纯的保护落后。


第 5 章 国际收支分析

一、名词解释

1.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 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内,同其他国家由于贸易、劳务、资本等往来而引起的资产转移。其特点是仅计入现在或将来有外汇收支的交易。
  • 广义的国际收支指的是在特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一个经济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各项经济交易。在此,经济交易包括:货物、服务以及收入交易;金融资产和负债交易;无偿转让即一方向另一方无偿提供的实物和金融资产,经济交易的主体是居民。如今各个经济体使用的基本上是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

2.贷方与借方项目

贷方项目是指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表示一国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的项目,该项目意味着本国商品、劳务的输出或外国金融资产的流入。

借方项目是指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表示一国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的项目,该项目意味着本国商品、劳务的进口或外国金融资产的流出。

3.官方储备

官方储备是指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或其他官方货币机构所掌握的外币储备资产及其对外债权。包括货币、黄金、外汇和分配的特别提款权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普通提款权。

二、简述题

1.试分析 J 曲线效应及其应对措施。

答:

  • (1)J 曲线效应

J 曲线效应是指货币贬值后先使贸易差额恶化,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再使贸易差额得到改善的状况,即指贬值有使国际收支先下降后上升的效应。

图 5-1 J 曲线效应

如图 5-1 所示,由于时滞效应的存在,进出口对本国货币贬值所引起的相对价格变化反应缓慢,因而原有的进出口状况在本国货币贬值后的一段时期内还得维持。所以,一国货币贬值在短期内会直接造成对外贸易收入的减少,引起国际收支的恶化,甚至会出现赤字。

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当贸易数量对价格变动的调整已经完成,出口得到上升,进口得到抑制,出口收入的增加超过了贬值引起的外汇收入减少幅度时,贸易收入才会增加,国际收支状况才会逐渐改善。

  • (2)J 曲线效应的应对措施

  • ①J 曲线效应要求贬值国要有充足的外汇储备来减小其影响,发生时滞效应引起国际收支逆差时,充足的外汇储备可以保证国际收支达到平衡。

  • ②贬值国可以加强信息的传递,及时向出口企业和进口企业披露相关信息,减少交易成本。

  • ③对出口企业或者相关企业实行税收上的优惠以促进出口,改善国际收支等。

2.试分析本币对外贬值对进出口的影响机制。

本币对外贬值对进出口的影响机制是:

  • (1)当一个经济体对外贸易出现逆差,即进口大于出口时,本币法定贬值,会使在国际市场上以外币计价的本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下降,从而有利于增加或者促进出口。其机制流程如下:

  • (2)本币法定贬值,会使在国内市场上以本币计价的外国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进口高价限制了消费,从而有利于减少或者限制进口。其机制流程为:

通过一增一减两方面的作用,出口得以扩大而进口受到压缩,国际收支得到改善。

  • (3)依靠本币对外贬值达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效果要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其中包括:
    • 对方不报复;
    • 本币对外贬值要快于对内贬值(通货膨胀);
    • 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即本国出口的价格需求弹性与本国进口的价格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 1,也就是进出口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要大。
    • 此外,这种方法的使用还存在着 J曲线效应,即本币贬值先造成收支的继续恶化,然后才会好转。 在大多数情况下,本币的贬值会使一国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只有在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时才会改善。

3.试推导吸收法的公式并说明其政策含义。

答:

  • (1)吸收法公式推导

根据一国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经济关系,有:

其中,Y 表示国民收入、C 表示消费、 I 表示投资、G 为政府支出、 X 为出口、 M 为进口。

,即令转移支付为 0,并不考虑资本流动,则有:

为吸收,则有:

如果 A 大于Y ,会导致国际收支恶化;反之则得到改善。

  • (2)吸收法的政策含义

  • ①当国际收支失衡处于逆差状态时,或者调整国民收入Y ,或者调整吸收 A 。调整Y ,是改善国际收支较好的办法,但这隐含着资源的重新配置或进一步提高总体能力,也就是经济资源还没有实现充分就业,或者生产结构在重新配置中将得到改进,有的资源转而用于出口或进口替代。减少 A 的方法主要是紧缩开支,实行紧缩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总吸收中有进口成分,削减 A ,可以削减其中的进口,另外削减 A 后出现了闲置的资源,必须把剩余的资源投入到出口部门,最终改善国际收支。

  • ②国民收入本身受资源总量和资源重新配置难度的调节,如果资源已经接近充分就业,短期内收入没有办法提高。从实践来看,收入提高有赖于生产力的提升,极可能出现生产力提升与国外资源需求、机器进口之间的矛盾,此时于国际收支调整出现困难。

  • ③减少 A 提高Y 存在时滞效应的问题,很难马上见效。

吸收法侧重于商品市场的均衡,完全忽视了货币在调节国际收支中的作用,若货币的需求远大于供给,则会出现严重通货膨胀,逆差调整较为困难。

4.试说明国际收支表中经常账户的基本内容。

答:

国际收支表中经常项目包括的基本内容有: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

  • (1)货物。货物包括了一般货物、用于加工的货物、货物修理、各种运输工具在港口的购买、非货币黄金(即作为储藏手段持有的黄金)。
  • (2)服务。服务包括了运输(海运、空运即其他方式的运输)、旅游(包括因公和因私)、通讯服务、建筑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使用费和特许使用费(版权等)、其他商业服务(转手买卖与贸易有关的服务,经营性租赁服务,其他商业、专业和技术服务)、个人娱乐、文化服务及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
  • (3)收入。收入包括职工收入和投资收入两个子项目:职工收入即为职工报酬;投资收入包括了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所形成的收入。
  • (4)经常转移。经常转移包括各级政府和其他部门的转移等,其他部门的转移如工人的汇款等。

三、论述题

1.试分析国际收支状况反映的经济含义。

答:

国际收支状况反映的经济含义是:

  • (1)国际收支状况反映了一国经济实力和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 ①从国际经济交易的规模来分析,一个经济体如果经济规模巨大,与外界经济交易、交流的数量巨大,它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自然就会较高。一个经济规模有限的经济体,它的国际收支的流量较小,说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有限,这样的经济体一旦对外经济出现困难,调整的余地较小,容易陷入困境。

  • ②从国际收支顺差逆差的角度来分析,一个经济体如果国际收支处于较大顺差的情况,一般认为该经济体的经济状况较好,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较强,未来的经济发展也会被世界其他地方看好;而一个经济体如果国际收支总是处于逆差状态,就会被人们认为经济状况存在问题,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不强,未来的发展势头也不被看好。

  • (2)国际收支状况决定着一国货币与汇率的变化

  • ①一般情况下,当一个经济体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经济交易进大于出,对于外汇的需求大于供给,表现为供不应求,但对于本币的供求情况正好相反,表现为供大于求,于是便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出现本币对外汇汇率的下降趋势。反之,如果出现国际收支顺差,则会造成本币汇率上升的趋势。

  • ②在进行分析的时候,要格外重视造成顺差的原因,如果一个经济体国际收支顺差基本来源于大量吸收外部资金,结果可能会由于将来对外资还本付息而导致该经济体未来汇价的波动。

  • (3)国际收支状况决定着一国的融资能力和资信地位

  • ①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一个经济体的借贷能力往往是与它的偿还能力成正比的。经济体的偿还能力越强,则它的借款能力也就越强,能够借款的渠道也就越多,该经济体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资信地位也就越高。

  • ②从国际收支的角度来看,一个经济体的偿还能力往往取决于该经济体的经常项目收支和资本与金融项目收支,以及官方储备的状况。如果一个经济体在这两个项目上有较大的盈余,则该经济体在国际资本与资金市场上就能够比较容易地借入更多的资金;如果该经济体的这两个项目的情况正好相反,则表明该经济体的偿还能力较弱,因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就比较难以借入更多的资金和款项,在极端的情况下,该经济体甚至会陷入告贷无门的境地。

  • (4)国际收支状况反映着一国经济结构的情况和变化

在国际经济实践中,一个经济体的对外经济交易内容,既包括有形的经济产出(主要反映在经常项目上),也包括无形的经济产出(主要反映在资本和金融项目上)。目前,有的经济体对外经济交易的主要内容是有形产品,有的经济体对外交易的内容则包括了更多的无形经济产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无形产出在整个国际经济交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这反映着国际经济结构的变化。

  • (5)国际收支状况影响着一国国内的经济增长和发展

  • ①一个经济体产出的输出,往往会造成本国资源的流出,国内市场的供给也会因此而相应下降,经济产出输出收回来的外汇,往往又增加国内的货币供给,有可能加大一个经济体内部的物价上涨的压力,经济体内部货币供给增加,物价上升,一般会刺激该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 ②一个经济体如果大量从外部输入经济产出,大抵会造成国内市场的供给增加,其经济结果与大量经济产出输出是相反的。因此,人们认为,增加出口是输出失业,刺激本国经济的发展,而大量进口则是在输入失业,加大经济紧缩的压力。当然,上述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经济体的边际进口倾向,该倾向大则出口形成的外贸乘数效应就小,反之则大。

此外,在国际资本流动日益活跃、流动规模日益加大的情况下,国际收支反映出的一个经济体长、短期资本流进流出的情况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对于国际资本流动给一个经济体带来的利益,以及引进国际资本的必要性也有了更为符合实际的认识。

2.试述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

答: 国际收支失衡是指经常账户、金融与资本账户的余额出现问题,经常账户出现的余额靠资本与金融账户的余额无法平衡,不得不动用外汇储备资产进行调整的现象,即对外经济出现了必须进行调整的情况。关于国际收支失衡调节的理论主要有三种:

  • (1)弹性法

  • ①弹性法是在局部均衡分析中进行的,核心是根据进出口的价格需求条件,利用本币对外汇率的变化,调整出口货物的外币价格和进口货物的本币价格,达到调整国际收支的目的。如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利用本币贬值,使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下降,促使出口上升,进口商品的本币价格上升,进口下降,调整收支逆差。

  • ②弹性法发挥作用的条件包括对方不报复,即不通过同样的贬值来进行对抗;本币对外贬值要快于对内贬值(通货膨胀),否则国内物价上涨将会抵消本币对外贬值的效果;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即本国出口的价格需求弹性与本国进口的价格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 1,也即进出口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较大。

弹性法的使用存在着 J 曲线效应,即本币贬值先造成收支的继续恶化,然后才会好转。在大多数情况下, 本币的贬值,会使一国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只有在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时才会改善。该办法因与国民收入结合不好,属局部均衡。

  • (2)吸收法

吸收法采用凯恩斯的宏观分析,将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联系起来考察,偏重于商品市场均衡,政策上倾向于

需求管理。基本公式如下:

其中,Y 为国民收入,C 为消费, I 为投资,G 为政府开支, X 为出口, M 为进口。变换得:

,即令转移支付为 0,并不考虑资本流动,则有:

为吸收,则有:

如果 A 大于Y ,会导致国际收支恶化;反之则得到改善。

因此,调整国际收支从吸收法看有两种方法,或者调整国民收入,或者调整吸收。前者需要资源的重新配置,以提高总体生产力,这要求有闲置的资源。后者是使消费、投资和政府开支得到调整,逆差时压缩,顺差时扩张。该方法与宏观经济结合较好,但涉及资源的实际利用水平,进口生产设备提高生产力与国际收支继续恶化的矛盾,同时也存在时滞的问题,以及在理论和政策上忽视货币在调整国际收支中的作用的问题。

  • (3)货币法

货币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调整国内货币供给调控国内需求,进而调整国际收支的变动。即国内货币供给是国际储备(可以视为进出口的差额)与国内信贷额之和,于是国际储备的变动(国际收支的变动)是国内货币供给减去国内信贷额的结果。如果信贷额的发行大于货币供给的需要,国际收支便会恶化;反之则改善。所以控制信贷发行和出售储备资产是调整国际收支的重要途径。但是该方法的使用存在着副作用,如压低国内信贷会产生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就业出现问题,等等。

除了上述三种调节国际收支的方法外,在国际经济的实际运行中还有一些用于调节国际收支的方法:

  • (1)外汇管制

外汇管制是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本国对外的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管制,用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与本国货币汇率稳定的一种制度。 体现在出口所得须按照官方汇率出售给指定银行,进口用汇必须得到有关当局的批准,本币出入境受到严格管理,个人用汇受到限制。实行外汇管制的目的在于集中使用外汇,控制进口数量,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

  • (2)调整国际收支失衡的其他政策措施

包括自动出口限制、进口押汇、进口许可、进口审批、卫生检疫制度、进口垄断、国内歧视性采购、征收歧视性国内税收等。 目的在于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从贸易角度调整国际收支。从鼓励外资流入等方面调整国际收支的资本和金融项目也可以达到均衡国际收支的目的,这需要对外开放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政策上、基础设施上、引进外资的环境方面具有吸引力。

除此之外,还有诸如实行进出口的严格审批制度、实行超贸易保护主义、采用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等调节措施。


第 6 章 汇率决定的一般理论

一、名词解释

1.外汇

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中央银行、货币机构、外汇平准基金组织以及财政部)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长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用作支付使用的国际支付手段或债权。外汇有动态和静态两重含义。 动态的外汇是指把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借以清偿国际间债权与债务关系的一种专门性经营活动。通常所讲的外汇一般是指静态的含义,即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的定义亦是指静态的含义,即一国货币行政当局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存、长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其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

2.汇率

汇率又称“汇价”、“外汇牌价”或“外汇行市”,指外汇买卖的价格。它是两国货币的相对比价,或者说是一国货币以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 折算两种货币比率时,首先要确定以哪一国家的货币作为标准,这称为汇率的标价方法。在外汇市场上,汇率有两种不同的标价方法,即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3.固定借贷

固定借贷是指国际借贷中形成了借贷关系,但尚未进入实际支付的那种债权、债务关系。 它对国际收支从而对汇率的走向没有实质的决定性作用,有时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汇率表现(固定借贷的发生有时会促使本币汇率上升),即债务存在时汇率反而走高。

4.流动借贷

流动借贷是国际金融中汇率决定理论——国际借贷学说中的重要概念。 按照该学说,国际借贷分为固定借贷与流动借贷两种。流动借贷是指国际借贷中形成了借贷关系并且进入了实际支付的那种债权、债务关系。它对国际收支的平衡从而对汇率的走向有着重要的决定性影响。

5.一价定律

一价定律是关于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国际商品价格定价规律的一种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贸易者的套利行为会使得同一种可贸易商品无论在什么地方出售,扣除运输费用外,其价格都是相同的。

6.直接标价法与间接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又称“应付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即是以本国货币来表示外国货币价格的方法。简言之,外币不动本币动。

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为标准,用外币来表示本币的价格,简言之,本币不动外币动。

7.升水与贴水

升水是贴水的对称,是指货币资金在两个不同时点,或两个不同地点,或两个不同币种之间进行调换或兑换时的比价提高。

贴水是指货币资金在两个不同时点,或两个不同地点,或两个不同币种之间进行调换或兑换时的比价折减。

在直接标价法下,升水意味着远期汇率比即期汇率高,贴水则反之。间接标价法的情况正好相反。升贴水的公式为:

。其中, 表示远期汇率, 表示即期汇率, 为外国利息率,

为本国利息率。一般情况下,利息率较高的货币远期汇率大多为升水,利息率较低的货币远期汇率大多为贴水。

8.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

固定汇率是指政府用行政手段或法律手段选择一基本参照物,并确定、公布和维持本国货币与该单位参照物的固定比价的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是由各国政府按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含金量之比,确定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汇率,并把汇率的上下波动限定在一定幅度内。 固定汇率在 1973 年前后废止。浮动汇率在国际金融中指一国货币汇率根据市场供求状况,任其自由涨落,国家没有义务干预的汇率。在实践中存在着完全的自由浮动与当局一定程度干预的有管理的浮动的情况。

二、简述题

1.试推导不考虑通货膨胀条件的远期汇率及升贴水公式。

答:(1)不考虑通货膨胀条件的远期汇率公式推导

设公式只考虑利息率和汇率的关系。设 代表本国, 代表外国, 为利息率, 为本币一年期的利息率, 为汇率, 为货币量。 若有 量本币,存入银行则本利和为:

如果将数量为Y 的本币换为外币存入银行,设 为外汇即期汇率, 为外币一年期利息率。则本利和为:

如果远期汇率为 ,则到期时,即一年后将外币本利和再用当时的汇率换成本币的数量,应有:

按照一价定律,本币一年的本利和应该与外币一年本币和用远期汇率折算的本币数量相等,用公式表示为:

即为所求的远期汇率。

  • (2)升水与贴水的公式推导

升水与贴水的公式可以通过远期汇率的公式得出。将远期汇率公式两边同时减去 1,即左边减去 ,右边减去 ,最后因 极小,忽略不计,于是升水与贴水的公式为:

由升水与贴水公式可以看出,一般情况下,利息率较高的货币远期汇率大多呈贴水,利息率较低的货币远期汇率大多呈升水。

2.试分析一国最佳外汇储备规模指标。

答:

一国最佳外汇储备规模的指标主要有三个,分别为:

  • (1)储备/国内生产总值

一国的外汇储备量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这一比例反映了一国的经济规模对于外汇储备量的需求。外汇储备量要适应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两者之间基本上成正比例变化关系。最佳储备规模要求这一比值为 10%,即国内生产总值中有 10%的沉淀作为应付外部失衡时调整之用。

  • (2)储备/外债

外汇储备量与对外债务总额之比。这一比例反映了一国的对外清偿能力和国际信誉。储备资产是支付外债本息的保证,所以国际储备应该与对外债务之间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通常情况下,对外债务总额越大,所需国际储备就越多,一国外汇储备相当于该国对外债务总额的 30%为宜。

(3)储备/进口

外汇储备量与月平均进口额之比。一国进口所需的外汇是对外支付的最主要的部分。月平均进口额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国日常应必备的对外支付手段量。一般认为,一国的外汇储备量大约相当于 3 个月的进口付汇额是较为适宜的。

三、论述题

1.试述购买力平价论的基本内容并予以评价。

答:

  • (1)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内容

购买力平价是决定汇率学说之一,它的理论基础是货币数量论。

  • ①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金本位制崩溃,汇率波动剧烈,铸币平价说和外汇供求说已经无法解释汇率的决定,于是瑞典人卡塞尔提出购买力平价说。

  • ②内容。一国货币的价值及对它的需求是由单位货币在国内所能买到的商品和劳务的量决定的,即由它的购买力决定,两国货币的汇率主要是由两国货币的购买力决定的。购买力平价说分为两种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绝对购买力指在每一时点上,汇率决定于两国一般物价水平之比,相对购买力指当两国都存在通货膨胀时,名义汇率等于过去的汇率乘以两国的通货膨胀率。

绝对购买力平价汇率决定公式为: ; 相对购买力平价汇率决定公式为:

其中,

  • 表示绝对购买力平价下的汇率;
  • 表示相对购买力平价下的汇率;
  • 为 A 国的一般物价水平;
  • 为 B 国的一般物价指数;
  • 为基期的汇率;
  • 为时间t 时的汇率;
  • 为 A 国基期的物价指数;
  • 为A国 时的物价指数;
  • 国基期的汇率水平;
  • 为B国 时的物价指数。

汇率决定于两国购买力之比,购买力取决于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取决于各自的货币数量。其他条件不变时,外币的汇率和本国的物价水平成正比,与外国的物价水平成反比。

  • (2)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评价

    • ①购买力平价说在外汇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一国货币的对外价值是对内价值的体现。该理论在各国放弃金本位制的情况下,指出以国内外物价对比作为汇率决定的依据,说明货币的对内贬值必然引起对外贬值,揭示了汇率变动的长期原因。

    ②缺陷

    • a.从理论基础上看,购买力平价说的基础是货币数量论,卡塞尔认为两国纸币的交换,决定于纸币的购买力,因为人们是根据纸币的购买力来评价纸币的价值的,这实际上是本末倒置。事实上,纸币代表的价值不取决于纸币的购买力,相反,纸币的购买力取决于纸币代表的价值。
    • b.购买力平价说假设所有商品都是贸易商品,忽视了非贸易商品的存在。
    • c.购买力平价说忽视了贸易成本和贸易壁垒。
    • d.购买力平价说过分强调了物价对汇率的影响,汇率的变化也可以影响物价。
    • e.购买力平价说忽视了国际资本流动对汇率所产生的冲击。
    • f.购买力平价说只是一种静态或比较静态的分析,没有对物价如何影响汇率的传导机制进行具体分析。

2.试述汇兑心理说的主要内容并予以分析。

答:

  • (1)汇兑心理学说的主要内容

汇兑心理学说是决定汇率学说之—,是 20世纪 30年代的学说。它的理论基础立足主观效用论,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①国际借贷说和利率平价说是分别从量和质上说明汇率决定的,但完整的决定汇率说必须是质和量的统一。国际借贷说的顺序是:国际借贷—购买力—汇率。 ②人们需求并购买外汇是因为外汇可以购买外国的商品和服务,而外国的商品和服务有满足人们需求的效用,这个效用就是外汇的价值基础。 ③外汇的真实价值在于它的边际效用,人们的主观心理决定边际效用,主观评价不同,就决定买或卖,外汇供求因此而发生变化,最终导致汇率的变化。 ④汇兑心理学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质和量。质的因素是指货币对商品有特定的购买力,用于支付债务、投机。量的因素是指国际收支大小、正负、通货膨胀、资本流入流出的情况。外汇供给上升的话,边际效用就会下降,人们的心理评价就低,从而导致买外汇的行为。无数个人的供求构成了市场的供求,供和求的交叉点就是外汇的价格。

-(2)汇兑心理说的评价

汇兑心理学的基础是奥国学派,以主观判断代替客观过程是唯心的。但是,在世界经济中,尤其是在国际资本大量冲击金融市场的情况下,人们的心理因素对于汇率走势的影响越来越大,应该给予相应的重视,以便趋利避害。在如今的经济学理论中,心理因素再次得到人们的重视,如理性预期学派的出现,而在国际经济理论中,心理预期的作用也得到了人们应有的研究。


第 7 章 要素的国际流动

一、名词解释

1.现值债务率

现值债务率是指一个债务国当年未偿还债务的现值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 现值债务率是经济上衡量一个国家对外债务水平的指标,它有两种表示方法:经济现值债务率和出口现值债务率。前者表示未偿还债务现值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比重,80%为其临界值;后者表示未偿还债务现值占当年出口的比重,20%为其临界值;超过临界值的 60%,为中等债务国家,以下则为轻度债务国家。

2.偿债率

偿债率是指一国在某一时期,所举借外债的还本付息额与其各种出口收入总和之比。 偿债率是衡量一国所借外债是否过多的一个重要指标,其临界值为 20%,若偿债率高于 20%~25%,就属于外债过多,有发生偿债困难和债务危机的危险。偿债率并不是考察一国外债规模是否适度的唯一指标,还要结合外债结构、币种及该国经济发展状况综合考察。例如两个国家的偿债率均为 20%,但一个国家的外债结构以长期贷款为主,另一个国家则以短期贷款为主,显然后者的外债形势更严峻。

3.所有权特定优势

所有权特定优势是指企业具有的组织管理能力、金融融资方面的优势、技术方面的特点和优势、企业的规模与其垄断地位及其他能力等优势。这些优势组成了企业比投资所在国公司更大的优势,可以克服在国外生产碰到的附加成本和制度风险。所有权特定优势是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它与内部化优势、区位特定优势三者决定了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较是否具有对外投资的优势,或者可以通过出口、技术转移来开拓该优势。

二、简述题

试说明国际衡量一国外债负担的主要指标及其含义。

答:

  • (1)静态债务指标为:

①经济债务率:经济债务率的经济含义是当年外债余额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所欠外债余额与整体经济的关系,其公式为:

这一比率的安全线为 30%。

②出口债务率:出口债务率的经济含义是当年外债余额与当年出口总额之比,表示所欠外债余额与出口收入之间的关系,其公式为:

这一比率一般不应该超过 100%。

③偿债率:偿债率的经济含义是当年还本付息额占出口总收入的比重,即每年出口收入中有多少被用于偿付到期的本息,其公式为:

这一比率一般不应该超过 20%,超过 30%则是危险的。

  • (2)1995 年起,世界银行开始采用现值法,即用债务的现值代替债务名义值来衡量债务水平:

  • ①经济现值债务率:未偿还债务现值/国民生产总值,80%为临界值。

  • ②出口现值债务率:未偿还债务现值/出口,20%为临界值;当实际指标超过临界值的 60%时,为中等债务国家,以下则为轻度债务国家。

除了一般指标外,还要注意债务结构指标,即债务的币种结构、债务的期限结构、债务的来源结构以及债务的利息结构。

三、论述题

1.试推导两缺口模型并分析它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答:

  • (1)两缺口模型的推导

  • ①缺口的概念

在宏观经济学中, 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但当国内资源不足以支持理想的增长速度时,便出现了各种缺口(如在储蓄、外汇、政府收入、技术等方面),例如如果储蓄小于投资,就会出现“储蓄缺口”;如果出口小于进口,就会出现“外汇缺口”。引进外部资源弥补这些缺口便成为必要。

  • ②模型推导

该模型主要考虑的是储蓄与外汇缺口。设C 为消费, S 为储蓄,T 为税收, M 为进口, X 为出口, I 为投资。从国民经济的基本恒等式总收入等于总供给可以得出:

令税收等于政府支出,即

,则有:

公式左边 是投资与储蓄差额,为储蓄缺口; 右边 是进口与出口的差额,是外汇缺口。 由于有投资、储蓄、进口、出口四个独立的变量,进行调节的目的是使上述公式平衡。

在缺口以外寻找资金,即利用外部资源对弥补缺口有很多好处。例如,利用外资进口机器设备,一方面,这项进口暂时不用出口来抵付;另一方面,这项投资品又不需要国内的储蓄来弥补。可见,利用外资可以同时弥补两个缺口,既可以满足投资需要,又可以减轻支付进口费用的压力,从而保证经济的增长。

  • (3)两缺口模型的政策含义

两缺口模型强调了发展中国家利用外部资源的必要性,通过引进外部资源,可以提高一国出口能力、使得高收入高储蓄的良性循环出现、更加合理地配置资源。在引进外部资源时,国内的经济结构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引进外部资源的要求,同时应该发挥政府在调控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积极引进外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除了储蓄缺口、外汇缺口之外,也还存在着诸如财政缺口、技术缺口等情况。

  • (4)两缺口模型的实践意义

  • ①积极引进外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在 1970 年~1990 年,东亚的发展中国家与地区通过引进外部资源,获得了高速的经济发展。中国的案例也说明,引进外部资源必须重视使用该资源的效益,只有提高效益,才能达到引进外部资源的初衷。

  • ②如果是以借入外债的方式引进外部资源,应该注意引进国的经济承受能力。 >20 世纪 80 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就是引进外资使经济陷入困境的先例。拉美国家由于借入外债超过了偿还的能力,同时国际利率大幅度提高,使它们陷入债务危机。因此,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引进国要结合相关国际指标,注意外资的规模与质量。

2.试述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基本内容与政策意义。

答: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邓宁于 1977 年总结而成的,这一理论从国际经济的现实出发,对于资本跨国流动的所有方面均有所涉及,是关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

  • (1)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基本内容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具体内容为: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区位特定优势三者结合决定了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较是否具有对外投资的优势,或者可以通过出口、技术转移来开拓该优势。

  • ①所有权特定优势是指企业具有的组织管理能力、金融融资方面的优势、技术方面的特点和优势、企业的规模与其垄断地位及其他能力和获得产品异质差异的优势,这些优势组成了企业比投资所在国公司更大的优势,可以克服在国外生产碰到的附加成本和制度风险。

  • ②内部化是指将企业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的能力。因为外部市场不完全,企业的所有权特定优势可能会受到打击而丧失,内部化是在企业内部更好地实行资源配置,克服不利条件。

  • ③上述两种优势并不能决定企业是否必然实行直接投资(或可以通过出口、技术转让获利),因此区位特定优势很重要,是投资的充分条件,包括东道国的劳动力成本情况、市场的条件与需求状况、关税与非关税壁垒、东道国政府的各种政策,等等。因此,邓宁的国际折衷理论可以简单的理解为:

只有三种优势都具备时,企业才可以采取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从事国际经济活动。

此后,该理论又作了动态化的发展,加入了投资发展周期的概念,认为一个国家的对外资本流动,尤其是对外投资,与该国的经济发展程度高度相关。由于一个国家在发展中它的上述三个优势会产生动态变化,因此随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该国与外部资本的流动也会发生净流入、流入流出并存、净流出等若干阶段,且不同阶段资本的流动对于经济发展有着不同的作用。

  • (2)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政策意义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较大程度上反映了 20世纪 60年代之后形成的新的国际经济发展格局,克服了国际贸易理论假设国际间资本不流动的缺点,也克服了国际投资研究只解释资本的流动的问题,同时该理论把国际贸易、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结合起来,较全面的解释了新的国际经济现象,具有相应的实践性。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分为三类:

  • 所有权有势
  • 内部化优势、
  • 区位特定优势。

其中,所有权优势与内部化优势是跨国公司所有的,但是并不完全决定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这就对东道国政府招商引资提出了要求,东道国政府可以在对外政策方面给与投资方政策上的优惠,从而吸引投资方进行直接投资,促进该国经济的发展。


第 8 章 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一、名词解释

1.贸易乘数

贸易乘数指乘数理论在对外贸易研究中的作用,探讨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和就业之间的关系。 在贸易乘数公式中,它是边际储蓄倾向与边际进口倾向的和的倒数。贸易乘数原理主要分析在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之和小于 1 的条件下,增加出口有利于提高有效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和就业量。

2.边际进口倾向

边际进口倾向是指进口量的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收入变动的比率,即每增加一单位国民收入的变动量所能引起进口变动的比率。 边际进口倾向是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国民收入变动之所以能影响进口量,是因为,如果一国的国民收入增加,那么该国的消费,特别是对奢侈品的消费将增加,于是将向外国购买更多的商品,即进口量增加;反之,则进口量减少。边际进口倾向反映了国民收入对进口量的影响程度。边际进口倾向通常在公式中用 m 来表示。边际进口倾向大,则每一单位增量国民收入中用于进口的比重大,乘数效应对于经济的刺激作用就会较小,反之则较大。

二、简述题

1.试推导贸易乘数公式。

答:贸易乘数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额与引起国民收入变动的贸易收支变动额之比。贸易乘数的推导过程如

下:

一个经济体国民经济的总需求表达式为:

,总供给的表达式为: 其中 为政府的税收, 为政府的收入, 为出口, 为进口, 令 ,这时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保持国民收入均衡,有:

为投资增量, 为出口增量, 为储蓄增量, 为进口增量,上式两边求微分,得:

变形后,得:

,则有:

就是贸易乘数,它是边际进口倾向的倒数。对外贸易乘数研究了一国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就业之间的互相影响,描述了在开放经济体系内部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

2.试用图形解释三元悖论的含义。

答: 不可能三角定律的主要内容如下: 三角的每一边都表示一种政策选择——独立的货币政策、汇率的稳定性(实践操作中指固定汇率)以及完全的金融一体化,政策各有其吸引力。 三角的任何两边可以进行组合,组合的结果分别由三角形的三个顶角表示,即完全的资本控制、货币联盟和完全的浮动汇率,然而,三边不可能同时实现。

图 8-1 不可能三角定律图解

图 8-1 为不可能三角定律图解。如果一国货币政策是完全独立的,资本又是自由跨国流动的,便不能够实行固定汇率,汇率必须要浮动。也就是说,固定汇率和货币政策的独立在资本完全自由流动的条件给定以后,这二者只能取其一。

三、论述题

试用分析一国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过程及其政策搭配。

答:

  • (1)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过程

  • ①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含义

一国宏观经济内部均衡是指国内的总供给等于总需求,即实现资源的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同时可以获得有保证的增长;对外均衡是指一国与外部经济体之间的经济流入量和流出量相等,国际收支处于平衡状况。一国经济实现内外经济均衡是比较困难的,出现失衡状态时,就需要进行调整,以恢复经济对内和对外均衡,以求经济的平衡增长。

  • ②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调节政策

为了达到经济的对内和对外均衡,一国可以采取诸如支出变化政策、支出转换政策和经济管制的方法。支出变化政策强调通过政府改变社会总支出对总需求进行调节,具体的做法包括财政手段、货币手段、汇率政策。支出转换政策指能够影响贸易商品的国际竞争力,通过改变支出构成而使本国收入相对于支出增加的政策,如汇率调整、关税、出口补贴、进口配额限制等都属于支出转换政策范畴。经济管制是采取各种法律法规等手段,直接控制经济的运行,以使经济向预定的方向发展。

③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调节过程

a.固定汇率制下内外均衡的调节过程

假设一国经济的内外均衡只取决于有形商品贸易的变化,那么可以利用 模型来调整经济的对内、对外均衡。首先考察固定汇率的条件下,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使经济恢复对内、对外均衡的过程。

图 8-2 固定汇率制条件下内外均衡实现过程

如图 8-2 所示,假设经济存在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逆差的状况,这时运用紧缩的财政政策手段来克服通货膨胀,即使得 曲线向左移动到 点为 ,达到国内均衡,但此时由于利率的下降,资本会流出,反而加大了国际收支的逆差,这需要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来进行调整,即使得 曲线向左移动到 点成为 ,于是经济恢复了同时的对内、对外的均衡。

b.浮动汇率制下内外均衡的调节过程

如果该国实行浮动汇率制,则调整的过程与实行较为严格的固定汇率时是不同的。当经济发生对内、对外的不均衡时,浮动汇率制度可以产生自动调节过程,汇率的变化能够产生商品、资本市场的变化,即浮动汇率可以使得商品、资本和外汇三个市场经过一定的过程自动达到均衡,从而实现对内、对外的均衡。

  • (2)内外均衡的政策搭配

a.斯旺图图形分析

图 8-3 斯旺图

一国内外经济失衡的情况以及出现失衡时的政策选择可以采用斯旺图表来表示,如图 8-3 所示。在斯旺图表中, BOP 代表的是在一定的汇率与国内支出下的一国对外的均衡, BOP 线以上代表的是该国存在着对外的顺差状况,而 BOP 线下面代表的是该国存在着对外的逆差状况。 F 线代表在一定的汇率与国内支出情况下的国内经济均衡的情况,在 F 线的左边意味着存在衰退和失业,在 F 线的右面则意味着过度就业与通货膨胀的情况。只有在 BOP 线与 F 线的交点,才是一国经济对内对外均衡同时达到的情况。

b.运用斯旺图分析内外均衡的政策搭配

按照蒙代尔的搭配主张,采用财政手段来调节国内的均衡,即当经济出现衰退时,采用扩张的财政政策治理;当经济出现通货膨胀时,采用紧缩的财政政策来治理。采用金融手段来调控对外均衡,即当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采用扩张的货币政策来调整;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来调整,这样比较容易达到内外的同时均衡。

图 8-3 中,第Ⅰ象限的经济状况是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顺差并存,按照蒙代尔的政策搭配,应该采用紧缩的财政政策与扩张的货币政策。在第Ⅱ象限,经济状况是衰退与国际收支顺差并存,按照蒙代尔的政策搭配,应该采用扩张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在第Ⅲ象限,按照蒙代尔的政策搭配,应该是紧缩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并用。在第Ⅳ象限,应该是紧缩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并用,在这种政策搭配下,经济的内外均衡是可以达到的。


第 9 章 经济一体化与国际经济秩序分析

一、名词解释

1.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

贸易创造是“贸易转移”的对称,是指两国或两个以上国家之间结成关税同盟之后,签约国之间的特惠贸易协定导致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代替了过去各自的国内生产和消费,即创造出了新的贸易的现象。

贸易转移是“贸易创造”的对称,是指关税同盟国成员之间的特惠贸易协定,导致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代替了原来它们同其他国家(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而不是创造出新的贸易行为的现象。

2.关税同盟

关税同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结盟划为一个关税区域,在区域内相互取消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实行自由贸易,同时对非加盟国实行统一的关税和贸易限制的关税区域。 关税同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中较之于自由贸易区一体化程度更高的一体化形式,其特点是:成员国在相互取消进口关税的同时,设立共同关税,成员经济体之间的产品流动无须再附加原产地证明。

二、论述题

1.试述关税同盟的内容与经济作用。

答:

  • (1)关税同盟的内容

  • ①关税同盟是结成同盟的成员国之间减低,甚至免除彼此间的关税,从而成员国居民可以享受比过去更低成本的商品的消费,同时增加了可选择的机会,因此成员国乃至关税同盟整体的经济福利会得到提高。对外则采取统一或逐步实行统一的对外关税,关税收入按照既定的比例进行分配。

  • ②关税同盟的主要政策措施是:

    • 统一海关税则,取消内部关税;实行出口补贴政策,以增强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 统一对外贸易政策,以同盟名义发展同非成员国的贸易关系;同盟内取消贸易限制,实行自由贸易,对非成员国则实行统一的关税制度和限额制度。
  • ③关税同盟的图形分析

图 9-1 关税同盟的图形分析 如图 9-1 所示,假设某国是小国, 为需求与供给曲线。无关税时,该国从成本低的 国进口,在 下进口 ,此时, 国因成本高被排除在贸易之外。征收 的关税后,进口减为 ,若此时该国与 国结成关税同盟,两国间无关税, 国被排除出贸易,该国以 价格从 B 国进口 的商品。如图 1-15 所示。

若该国与 国结成关税同盟,消费者比在关税价格下有更多的福利,但却不如与 A 国结成关税同盟的利益多。

④关税同盟的福利分析

图 9-1 中该国与 B 国结成关税同盟,与 相比,由于消费者的价格降低到 ,产生净福利 a 、b ,消费者剩余增加 ,即 ,生产者剩余降低 是税收转移。但与 A 国结盟相比,消费者剩余却少了 ,因为自由贸易的进口(从 A 国)必须转向 B 国,当然生产者剩余增加了,c 部分作为税收也因此损失了。如果该国与 A 国结成关税同盟,则该国只有贸易创造而不会发生贸易转移。

  • (2)关税同盟的经济作用。关税同盟的经济效应分为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

①静态效应包括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贸易创造是指两国或两个以上国家之间结成关税同盟之后,签约国之间的特惠贸易协定导致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代替了过去各自的国内生产和消费,即创造出了新的贸易的现象。贸易转移是指关税同盟国成员之间的特惠贸易协定,导致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代替了原来它们同其他国家(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而不是创造出新的贸易行为的现象。

②动态效应有以下方面:

a.促进成员国的经济发展。随着贸易和市场规模的扩大、生产规模的扩大,出现规模效益,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活动受到推动。此外,市场扩大、贸易障碍的拆除,成员国之间可以进行更广泛的国际分工,并通过货物的自由流动,改善资源配置效果,促进经济增长。

b.改善成员国的市场结构。关税同盟内的自由贸易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的竞争,也促进了成员国企业为提高竞争力而进行的联合与合并,从而提高生产集中和市场垄断程度。

c.刺激投资。由于成员国之间形成市场的规模大,风险和不稳定性相对下降,可以吸引成员国企业增加投资。同时,关税同盟使其内外贸易环境反差很大,为绕过贸易壁垒,进入自由贸易的大市场,非成员国企业也会增加对成员国的投资。

d.外溢效应。即关税同盟的建立对非成员国向成员国出口的带动。由于成员国经济的增长,进口需求也增长,从而推动非成员国对成员国出口的增长。

2.试述 WT0 的原则与基本内容。

答:

  • (1)WTO 的原则

    • ①非歧视原则。 > 非歧视原则也称“无差别原则”,主要体现在最惠国待遇条款上。最惠国待遇指缔约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与任何第三方的优惠和豁免,也给予缔约对方。最惠国待遇分为有条件的和无条件的两种。世界贸易组织实行的是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目的是防止缔约国之间的歧视,使它们具有同等的贸易机会,平等的进行贸易和竞争,推动自由贸易和缔约国经济的发展。国民待遇是指缔约国互相保证给予对方自然人、法人和商人在本国境内享有同本国自然人、法人和商人同等的待遇。世界贸易组织的国民待遇只适用于从外国进口的商品。规定国民待遇条款的目的是,保证缔约方能真正享受关税减让的成果,使外国产品能在平等的条件下与进口国国内产品竞争,保障进口产品在经销过程中不受歧视待遇。

    • ②关税减让原则。 >要求各缔约国通过关税减让,在做出互惠让步的基础上,逐步降低关税,达成关税减让表,任何缔约国不能单方面修改税率。

    • ③取消数量限制原则。 >缔约国规定只能通过关税来保护本国产品,一般不得实行进出口限制。这个原则主要是针对禁止进口、配额管理和进口许可证等做法。

    • ④反倾销与限制出口补贴原则。 >禁止缔约国在出口时实行倾销,并允许缔约国在某种工业由于倾销造成重大损害和威胁时,征收反倾销税加以抵制。关于出口补贴,世界贸易组织禁止缔约国对制成品实行补贴,对初级产品出口补贴,则仅限于要求缔约国承诺对其加以限制。如出口补贴对另一缔约国国内工业有威胁时,该国可以征收反倾销税。

    • ⑤透明度原则。 >缔约国政府必须公布本国有关外贸基本权利、义务的法规和条例,使缔约国政府和商人可以得到了解。目的是防止缔约国相互进行不公开的贸易,从而导致歧视待遇。

    • ⑥磋商调节原则。 >当一缔约国因有关关贸总协定的执行情况向缔约双方提出抗议时,后者应充分考虑并进行协商。该原则不是对一国违反协议规定的行为进行法律制裁,而是通过协商,解决争端,保持缔约国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平衡。

  • (2)WTO 的主要内容

    • ①核心条款。缔约国在关税与贸易方面相互提供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和关税减让。
    • ②主要就缔约国互相提供国民待遇、海关估价、补贴、外汇安排、进口数量限制等贸易政策加以规定和规范。
    • ③就文件的使用范围、加入和退出手续、关税谈判和关税减让的修改等问题所作的程序性规定。
    • ④对发展中国家贸易和发展应尽量给予关税和其他方面的特殊优惠。

第 10 章 结束语:经济全球化趋势

一、名词解释

经济全球化

联合国贸发会议对经济全球化定义如下:“全球化是世界各国在经济上跨国界联系和相互依存日益加强的过程,运输、通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有力地促进了这一过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经济全球化下的定义则是:“跨国商品、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经济全球化是现代经济的一个动态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财政学

参考书籍

第 1 章 财政职能

一、名词解释

1.免费搭车行为

免费搭车行为是指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为,有这种行为的人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受公共物品收益动机的人称为免费搭车者。 免费搭车现象缘于公共物品生产和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免费搭车行为往往导致公共物品供应不足。

2.投票规则

投票规则是通过投票进行决策的一种公共选择程序规则。 投票规则有两类:一致同意规则和多数票规则。

  • 一致同意规则是指一项政策或议案,须经全体投票人一致赞同才能通过的一种投票规则,这是最符合公共利益要求的投票规则,但因其实质是一票否决制,故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实施;
  • 多数票规则是指一项政策或议案,须经半数以上投票人赞同才能通过的一种投票规则,又分为简单多数票规则和比例多数票规则,多数票规则往往导致循环投票并且不能反映个人的偏好程度,容易造成政府失灵。

3.寻租行为

寻租行为是指通过游说政府活动获得某种垄断权或特许权,以赚取超常利润或租金的行为。政府的某些干预形式,如颁发许可证、授权书、批文、特许经营等,为寻租行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寻租行为越多,社会资源的浪费就越大。

4.政府失灵

政府失灵是指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作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政策。政府失灵或政府干预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短缺和过剩。如果政府于预的方式是把价格固定在非均衡水平上,那么,不是产生短缺就是产生过剩问题。
    1. 信息不足。政府不一定知道其政策的全部成本和收益,也不十分清楚其政策的后果,难以进行政策评价。
    1. 官僚主义。政府决策过程也许高度僵化和有严重的官僚主义问题,可能存在大量的重复劳动和繁文缛节。
    1. 缺乏市场激励。政府干预消除了市场力量,或冲抵了它们的作用,干预就可能消除某些有益的激励。
    1. 政府政策的频繁变化。如果政府干预的政策措施变化得太频繁,行业的经济效率就会蒙受损失,因为企业难以规划生产经营活动。

二、简述题

1.简述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特征。

社会公共需要是相对于私人个别需要而言的,指向社会提供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社会公共需要包括政府执行其职能以及执行某些社会职能的需要,如国防、文教、卫生、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以及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风险产业的投资;广义上还包括为调节市场经济运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等。社会公共需要具有以下特征:

  • (1)非加总性。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它不是普遍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
  • (2)无差异性。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可以无差别的由每个社会成员共同享用,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这种公共物品,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
  • (3)代价的非对称性。社会成员享用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公共物品,无需付出任何代价,或只支付与提供这些公共物品的所费不对称的少量费用。
  • (4)外部性。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一般具有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指的是一个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或生产者的生产行为给其他消费者或生产者带来利益或损失。外部效应往往会导致公共物品供给的过度与不足。
  • (5)社会剩余产品性。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来自社会产品的剩余部分,如果剩余产品表现为价值形态,就只能是对“M”部分的抽取。

2.简述财政职能的基本内容。

财政职能是指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所固有的功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即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职能和经济发展职能。

  • (1)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是指政府主要通过税收动员社会资源,通过财政支出提供公共物品,实现经济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
  • (2)收入分配职能。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通过收入支出制度,对不同收入阶层征税或不征税、多征税或少征税,从事增加低收入阶层的支出项目,实现对市场活动产生的收入分配状况的合理调整。
  • (3)经济稳定职能。经济稳定职能是指政府在失业和经济萧条时期实行赤字财政,在充分就业和通货膨胀压力很大时期实行盈余财政,熨平经济波动。
  • (4)经济发展职能。经济发展职能是指政府主要通过税收优惠政策,调整支出结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财政职能之所以具有上述功能,是由于市场失灵往往会导致资源配置扭曲,收入不公、经济波动以及总量不平衡。

3.简述政府机构运转无效率的主要原因。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机构运转无效率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缺乏竞争、缺乏降低成本的激励两个方面。

  • (1)缺乏竞争导致的无效率。
    • 首先是政府工作人员之间缺乏竞争,因为大部分官员和一般工作人员是逐级任命和招聘的,且“避免错误或失误”成为政府官员的行为难则,故他们没有竞争的压力去高效率地工作。
    • 其次是在政府部门之间缺乏竞争,因为政府各部门提供的服务是特定的,无法直接评估政府各部门内部的行为效率,也不能评价各部门问的运行效率,更难以设计出促使各部门展开竞争、提高效率的机制。
  • (2)缺乏降低成本的激励导致的无效率。
    • 从客观来看,由于政府部门的活动大多不计成本,即使计算成本,也很难做到准确,再加上政府部门具有内在的不断扩张的冲动,往往出现公共物品的过度提供,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 从主观来看,政府各部门对其所提供的服务一般具有绝对的垄断性,正因为有这种垄断地位,也就没有提高服务质量的激励机制。此外,由于政府部门提供的服务比较复杂,它们可以利用所处的垄断地位隐瞒其活动的真实成本信息,无法评价其运行效率.难以进行充分的监督和制约。

三、论述题

1.请利用无差异分析方法,分析政府部门和市场部门间的最优资源配置。

整个社会可分为两大部门:

  • 即政府部门(公共部门)
  • 市场部门(私人部门)

在社会经济资源既定并且稀缺的情况下,两大部门各自配置多少资源,不仅关系到政府经济活动的界限问题,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问题。在社会成员的偏好格局和有效需求既定的情况下,两大部门间的资源配置可能存在着某种最优组合。下面利用无差异分析方法,分析政府部门和市场部门间的最优资源配置。

  • (1)社会生产可能性曲线

在图 1-1 中,R 代表整个社会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它把私人物品的生产和公共物品的生产之间的边际转换率与该社会可利用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它表明的是在某一既定的时点上,该社会可利用的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限的土地、劳动和资本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所能生产出来的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各种组合。图 1-1 中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位置越高,该社会的生产潜能越大,因为该社会的生产性资源的质量越高,数量越大。

  • (2)社会无差异曲线

在图 1-2 中,每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 S1, S2 , S3 和 S4 都代表一定的满足水平,表明社会对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消费的边际替代率。也就是说,每条曲线表明的是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各种组合,每种组合向社会提供的福利水平是不变的。但是,位置越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代表的社会福利水平越高,因为被消费的总产出越大。

  • (3)部门间的最优资源配置点

根据无差异分析,将社会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放在同一个图形中,如图 1-3 所示。在图中,社会生产可能性曲线 R 与社会无差异曲线 S3 相切于 A 点,这决定了部门间最优资源配置,即市场部门的产出为 7500亿元,政府部门的产出为 2500 亿元。在 A 点,私人物品生产和公共物品生产的边际转换率等于社会对这些物品消费的边际替代率,社会消费这些物品获得了最大福利。

  • (4)部门间的现实资源配置可能没有位于最优配置点 A 上。比如图 1-3 中,在 B 点,资源过度配置到公共部门;在C 点,资源过度配置到私人部门。不过,这两点都位于生产可能性曲线 R 上,都代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而 D 点处于生产可能性曲线 R 之内,表明社会对生产性资源利用不足。

  • (5)随着时间的推移,部门间的资源配置可能发生变化。

    • ①部门间最优资源配置不变的情况下,部门间的现实资源配置发生变化,比如,从最优的现实配置点移动到非最优配置点,或从非最优的现实配置点移动到最优配置点。
    • ② R 曲线和 S 曲线都有可能发生变化,很可能会形成一个新的部门间最优配置点。前者可能是由于生产性资源的数量和(或)质量的增减而变化,后者可能是由于社会对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偏好发生变化,或收入、财富的分配状况发生变化。

2.阐述公共选择理论关于政府失灵原因的分析。

政府失灵是指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政策。政府失灵的主要原因包括政府决策的无效率、政府机构运转的无效率和政府干预的无效率。

  • (1)政府决策的无效率 公共选择理论在用经济模型分析政治决策时指出,民主程序不一定能产生最优的政府效率。

  • ①投票规则的缺陷导致政府决策无效率。投票规则有两种,

    • 一是一致同意规则,
    • 二是多数票规则。 常用的投票规则是多数票规则。多数票规则也不一定是一种有效的集体决策方法。 首先,在政策提案超过两个以上时,会出现循环投票,投票不可能有最终结果。 其次,为了消除循环投票现象,使集体决策有最终的结果,可以规定投票程序。 但是,确定投票程序的权力往往是决定投票结果的权利,谁能操纵投票程序,谁也就能够决定投票结果。 再次,多数票规则不能反映个人的偏好程度,无论一个人对某种政治议案的偏好有多少强烈,它只能投一票,没有机会表达其偏好程度。
  • ②政治市场上行为主体动机导致政府决策无效率。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现实中,政府是由政治家和官员组成的,政治家的基本行为动机也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因此,政治家追求其个人目标时,未必符合公共利益或社会目标,而使广大选民的利益受损。

  • ③利益集团的存在导致政府决策无效率。 利益集团又称压力集团,通常是指那些有某种共同的目标并试图对公共政策施加影响的有组织的团体。在许多情况下,政府政策就是在许多强大的利益集团的相互作用下作出的。而这些利益集团,特别是还可能拥有不正当政治权势的利益集团,通过竞选捐款、院外游税、直接贿赂等手段,对政治家产生影响,左右政府的议案和选民的投票行为,从而使政府作出不利于公众的决策。

  • (2)政府机构运转的无效率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机构运转无效率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缺乏竞争、缺乏激励两个方面。

  • ①缺乏竞争导致的无效率

首先是政府工作人员之间缺乏竞争,因为大部分官员和一般工作人员是逐级任命和招聘的,且“避免错误或失误”成为政府官员的行为准则,故他们没有竞争的压力去高效率地工作。其次是在政府部门之间缺乏竞争,因为政府各部门提供的服务是特定的,无法直接评估政府各部门内部的行为效率,也不能评价各部门间的运行效率,更难以设计出促使各部门展开竞争、提高效率的机制。

  • ②缺乏降低成本的激励导致的无效率

从客观来看,由于政府部门的活动大多不计成本,即使计算成本,也很难做到准确,再加上政府部门具有内在的不断扩张的冲动,往往出现公共物品的过度提供,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从主观来看,政府各部门对其所提供的服务一般具有绝对的垄断性,正因为有这种垄断地位,也就没有提高服务质量的激励机制。此外,由于政府部门提供的服务比较复杂,它们可以利用所处的垄断地位隐瞒其活动的真实成本信息,无法评价其运行效率,难以进行充分的监督和制约。

  • (3)政府干预的无效率

为了确保正常而顺畅的社会经济秩序,政府必须制定和实施一些法律法规。 但是,有些政府干预形式,比如政府颁发许可证、配额、执照、授权书、批文、特许经营证等,可能同时为寻租行为创造了条件。因为在这种制度安排下,政府人为地制造出一种稀缺,这种稀缺就会产生潜在的租金,必然出现寻租行为。寻租行为一般是指通过游说政府和院外活动获得某种垄断权或特许权,以赚取超常利润(租金)的行为。寻租行为越多,社会经济资源浪费越大。


第 2 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一、名词解释

1.购买性支出

按照经济性质分类,财政支出可以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开支,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它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再分配活动。在财政支出中,购买性支出所占的比重越大,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越大,通过财政所配置的资源的规模也就越大。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财政活动,执行资源配置的职能较强。

2.转移性支出

按照经济性质分类,财政支出可以分为:

  • 购买性支出
  • 转移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指政府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它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越大,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越大。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财政活动,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3.政府采购制度

政府采购制度是指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实体以法定的方式向社会采购物资、工程或服务,并对采购过程进行监督管理的一种控制制度。它具有公开性、公正性、竞争性的特点,其中公平竞争是政府采购制度的基石。这一制度主要包括采购计划的制定和审批、采购程序的管理和监督、采购效果的审计和检查等。

4.成本—效益分析法

成本—效益分析法是指针对政府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若干实现建设目标的方案,详列各种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全部预期效益,通过分析比较,选择出最优的政府投资项目的一种分析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事实上包含了两个过程:

  • 第一个过程是政府确定备选项目和备选方案;
  • 第二个过程是政府选择方案和项目的过程

成本—效益分析法的运用,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确定项目的效益、成本和贴现率。在项目选择的过程中,一般的原则是选择支出既定情况下的净社会效益最大的项目。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往往运用于政府投资项目的评价。

5.最低费用选择法

最低费用选择法一般不用货币单位来计量备选的财政支出项目的社会效益,只计算每项备选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最低为择优的标准。运用最低费用选择法时,首先要提出多种备选方案,计算出备选方案的有形费用,并按照费用的高低排出顺序,以供决策者选择。这种方法适用于事业单位的支出评价。

6.公共定价法

公共定价法是指政府对公共企业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定价或政府对私人部门定价的管制。 公共定价法包括两个方面:

  • 一是纯公共定价法,即政府直接制定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
  • 二是管制定价或价格管制,即政府规定竞争性管制行业(如金融、农业、教育和保健等行业)的价格。

政府使用公共定价法,目的不仅在于提高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且更重要的是使这些物品和服务得到最有效的使用,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率。公共定价法包括平均成本定价法、二部定价法和负荷定价法。

二、简述题

1.简述财政支出按费用类别分类的基本内容。

按费用类别所做的分类,也就是按国家职能所做的分类。由于国家的职能包括经济管理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财政支出据此可分为:

  • 经济管理支出
  • 社会管理支出

我国依据国家职能的划分,将财政支出区分为五大类:

  • 经济建设费
  • 社会文教费
  • 国防费
  • 行政管理费
  • 其他支出。

按国家职能对财政支出分类,能够揭示国家执行了怎样一些职能以及侧重于哪些职能; 对一个国家的支出结构作时间序列分析,便能够揭示该国的国家职能发生了怎样的演变; 对若干国家在同一时期的支出结构作横向分析,则可以揭示各国国家职能的差别。

我国不论是改革开放前还是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费都是最大的财政支出项目。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而社会文教费、行政管理费所占比重一直在稳定上升。这说明国家的经济建设职能正在向社会管理职能转变。

2.简述政府采购制度如何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政府采购制度是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应商,从国内外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一种制度。它具有公开性、公正性、竞争性,其中公平竞争是政府采购制度的基石。 政府采购制度从三个层次上有利于财政支出效益的提高:

  • (1)从财政部门自身的角度来看,政府采购制度有利于政府部门强化支出管理,硬化预算约束,在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下,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 (2)从政府部门的代理人角度来看,通过招标竞价方式,优中选优,具体的采购实体将尽可能地节约资金,提高所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质量,提高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效率。

  • (3)从财政部门代理人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角度来看,由于政府采购制度引入了招标、投标的竞争机制,使得采购实体与供应商之间的“合谋”型博弈转化为“囚徒困境”型博弈,大大减少他们之间的共谋和腐败现象,

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供应商(厂商)和采购实体是最大利益者而国家是最大损失者问题。

三、论述题

1.如何认识和调整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出结构?

  • (1)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现状

  • ①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各类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也被称为财政支出构成。财政支出结构直接关系到政府动员社会资源的程度,财政支出结构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影响可能比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更大。一国财政支出结构的现状及其变化,表明了该国政府正在履行的重点职能以及变化趋势。

  • ②政府职能可以简化为两大类:

    • 经济管理职能
    • 社会管理职能 财政支出也就相应的形成了经济管理支出和社会管理支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逐渐弱化,社会管理职能日益加强。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下降。
  • ③我国经济建设支出下降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支出下降的原因有二个:

    • 一是流动资金支出下降
    • 二是基本建设支出下降。
  • ④社会管理支出增长中的合理与不合理因素:

    • ①社会文教费的增长是合理的;
    • ②行政管理费的增长不尽合理;
    • ③行政支出内部结构发生不合理变化,主要表现在个人经费增长快于公用经费增长。
  • (2)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

    • ①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出结构不尽合理 判断一国财政支出结构是否合理,至少应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 一是该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在该阶段政府所追求的主要经济政策目标,
      • 二是财政支出各项目间的相对增长速度。 具体而言,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增长无疑是政府追求的主要经济政策目标,而从财政支出角度来看,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的主要财政政策工具是财政投资。可是,十余年来,财政投资的规模虽然增加了,但所占比重在不断下降,这种趋势必将抑制经济的快速增长。在财政支出总额中,消费性支出的比重过大,而且增长速度大大超过生产性支出的增长速度。
    • 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基本思路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基本思路是:

      • 一方面,按照社会公共需要的先后次序,合理界定财政支出范围;
      • 另一方面,根据当前的经济政策目标,在增量支出中逐步调整和理顺生产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的比例关系。

      在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过程中,在适当提高财政投资支出比重的同时,重点应放在控制消费性支出的快速增长上。而控制消费性支出过快增长的主要措施是在明确政府职能的前提下,精简机构,控制行政机关人员,削减消费性支出。

2.试述财政支出规模增长趋势的理论解释。

财政支出增长似乎是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一条规律。社会主义国家的财政支出占 GDP 的比率在改革以前呈现了扩张的趋势;改革时期财政支出比率有所下降,是因为政府在尽力摆脱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情况。一旦经济体制迈上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并达到一定阶段以后,上述下降趋势理应逆转,改革支出财政支出比率下降的趋势可能会在某一时期中止,转而趋于回升,并达到适度水平而相对停滞。 目前为止,理论界关于财政支出规模增长趋势的理论解释有以下四种:

  • (1)政府活动扩张论 政府活动扩张论也被称为“瓦格纳法则”。 瓦格纳法则可以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也随之提高。 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增长。他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所谓政治因素,是指随着经济的工业化,正在扩张的市场与这些市场中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复杂,市场关系的复杂化引起了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并要求建立司法组织执行这些法律,这样就需要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提供治安和法律设施。所谓经济因素,则是指工业的发展推动了都市化的进程,人口的居住将密集化,由此将产生拥挤等外部性问题,也需要政府进行管理与调节。

  • (2)梯度渐进增长论

梯度渐进增长论也被称为“内外因素论”。英国经济学家皮库克与威斯曼提出了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并认为外在因素是说明公共支出增长超过 GDP 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在正常条件下,经济发展,收入水平上升,以不变的税率所征得的税收也会上升,于是,政府支出上升会与 GDP 上升成线性关系。这是内在因素作用的结果。但一旦发生了外部冲突,比如战争,政府会被迫提高税率,而公众在危急时期也会接受税率提高,即税收容忍度提高了;同时,此时产生所谓“替代效应”,即在危急时期,公共支出会替代私人支出,公共支出的比重增加。但在危急时期过去以后,公共支出并不会退回到上升之前的水平。一般情况是,一个国家在结束战争之后,总有大量的国债,公共支出会持续很高。

  • (3)经济发展阶段论

美国经济学家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利用经济发展阶段论来解释公共支出增长的原因。他们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公共部门为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基础设施,如道路、运输系统、环境卫生系统、法律与秩序、健康与教育以及其他用于人力资本的投资等等。在发展的中期阶段,政府投资还应继续进行,但这时政府投资只是对私人投资的补充。一旦经济达到成熟阶段,公共支出将从基础设施支出转向不断增加的教育、保健与福利服务的支出,且这方面的支出增长将大大超过其他方面支出的增长,也会快于GDP 的增长速度,导致财政支出规模膨胀。

  • (4)官僚行为增长论

按照公共选择理论的观点,官僚是指负责执行通过政治制度做出的集体选择的代理人集团,或更明确地说是指负责政府提供服务的部门。 美国经济学家尼斯克南认为,和理性经济人的自利性特征类似,官僚以追求机构最大化为目标;机构规模越大,官僚们的权力越大。正因为官僚机构以机构规模最大化作为目标,导致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甚至财政支出规模增长超出了共用品最优产出水平所需要的支出水平。此外,由于官僚机构通常拥有提供共用品的垄断权。在很多情况下,他们掌握着特殊信息,这就使其能让政治家们相信他们确定的产出水平的社会收益比较高,从而实现预算规模最大化的产出。又由于交易成本很高,拨款机构很难控制官僚行为。因此,官僚机构通常以两种方式扩大其预算规模。 - 第一,他们千方百计让政府相信他们确定的产出水平是必要的。 - 第二,利用低效率的生产技术来增加生产既定的产出量所必需的投入量(增加预算、附加福利、工作保障,减少工作负荷),这时的效率损失不是源于官僚服务的过度提供,而是由投入的滥用所致。

由此可见,官僚行为从产出和投入两个方面迫使财政支出规模不断膨胀。


第 3 章 财政投资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

一、名词解释

1.就业创造标准

就业创造标准是指政府应当选择单位投资额能够动员最大数量劳动力的项目。这种标准要求政府不仅要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财政投资规模(外延增加就业机会),而且还要优先选择劳动力密集型技术的项目(内涵增加就业机会)。主张这种标准的理由是,政府在决定财政投资的支出时,要尽可能地估价这种投资支出可能产生的总就业机会。换言之,不仅要考虑财政投资支出的直接就业影响,还要考虑间接就业影响——财政投资项目带动的其他投资项目所增加的就业机会。这一标准强调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认为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失业是财政投资项目的目标。

2.财政投融资

财政投融资是指以国家的信用为基础,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有偿地投资于具有公共性的领域。 它是一种政策性投融资,既不同于一般的财政投资,也不同于一般的商业性投资,而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一种新型的政府投资方式。财政投融资具有有偿性、公共性、非营利性、统筹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3.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

建设-经营-转让投资(BOT)方式是指政府将一些拟建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招商转让给某一财团或公司,由其组建一个经营公司进行建设经营,并在双方协定的一定时期内,由该项目公司通过经营该项目偿还债务,收回投资,协议期满,项目产权转让给政府,这种基础设施投资方式在近些年来比较盛行,它最大的特点在于鼓励和吸引私人投资者特别是外国直接投资者对发电厂(站)、高速公路、能源开发等基础设施进行投资。

4.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指政府通过专款专用税筹措资金,向老年人、无工作能力的人、失去工作机会的人、病人等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计划。社会保障制度是伴随近代大工业而产生的。政府提供社会保障的主要经济原因是保险市场的失灵。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由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即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由五项组成:

  • 养老保险
  • 失业保险
  • 医疗保险
  • 工伤保险
  • 生育保险。

在社会保险制度中,养老保险又是最重要的。

二、简述题

1.简述我国现阶段的财政投资决策标准。

与民间投资相比,财政投资追求的是社会收益最大化而非私人收益最大化,而且财政投资的资金来源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税收无偿取得的。正因为这些特点,政府在财政投资决策时所依据的标准不同于私人部门,而且政府最终依据怎样的投资决策标准,取决于政府在不同时期所要实现的政策目标。我国现阶段的财政投资标准有:

  • (1)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

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又被称为稀缺要素标准,是指政府在确定投资项目时,应当选择资本-产出比率最低的投资项目,或者说选择单位资本投入产生最大产出的投资项目。这种标准是针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资源相对短缺这种实际情况提出来的。主张这种标准的理由是,即使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储蓄率是既定的,但资本-产出比率是可变的,在生产过程中,只要提高资本周转率或产出-资本比率,就可以使产出最大化,实现预期增长率。

  • (2)资本-劳动力比率最大化标准

资本-劳动力比率最大化标准,是指政府投资支出应当选择使边际人均投资额最大化的投资项目。主张这种标准的理由是,资本-劳动力比率越高,说明资本技术构成越高,劳动生产率越高,经济增长越快。因此,这种标准强调政府应投资于资本密集型项目。

  • (3)就业创造标准

就业创造标准是指政府应当选择单位投资额能够动员最大数量劳动力的项目。这种标准要求政府不仅要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财政投资规模(外延增加就业机会),而且还要优先选择劳动力密集型技术的项目(内涵增加就业机会)。主张这种标准的理由是,政府在决定财政投资的支出时,要尽可能地估价这种投资支出可能产生的总就业机会。换言之,不仅要考虑财政投资支出的直接就业影响,还要考虑间接就业影响——财政投资项目带动的其他投资项目所增加的就业机会。

在上述三种标准中,前两种标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强调资本这种稀缺要素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和贡献,所以要求政府在确定投资项目时,要尽可能地选择节省资本(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或增加资本(资本-劳动力比率最大化标准)的项目。后一个标准强调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失业是财政投资项目的目标。

2.简述政府对农村和农业投资的重点。

为了尽快有效解决“三农”(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政府必须加大对农村和农业的财政投入。在国家投资有限的情况下,要提高国家投资的效率,关键的问题是正确选择财政投资的重点。 财政投资的重点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主要有农村基础教育、卫生设施的投资以及交通道路、电网建设的投资。农业基础设施主要是进一步加强大江、大河、大湖的综合治理,集中资金兴建一批具有综合效益的大中型水利工程,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 (2)农业生态环境领域的投资

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非常重要。政府应增加绿化、水土保持和防护林建设的投入,加大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投资力度。

  • (3)农业研发和科技推广领域的投资

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这就需要政府增加农业研发和科技推广领域的投资。 比如,扶持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农业科学研究,推动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开发;增加农业技术推广投入,特别要注重对粮棉油等农作物有明显的节工、增产、增效作用的良种应用、科学用肥、模式化栽培、病虫害防治、节水灌溉等技术的推广;增加农业部门的教育和培训的经费投入,使大多数从事生产的劳动力成为“熟练工人”。

3.简述养老保险制度的三种筹资模式。

养老保险制度从其筹资方式来说可分为以下三种模式:

  • (1)完全基金制

完全基金制是用过去积累的缴款所挣取的利息收入提供保险金的制度。具体来说,就是工人在就业期限或寿命内向社会保险计划缴款,这些缴款存入政府管理的基金中,该项基金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积累并生息;当一个工人退休后,每年领取的保险金主要来自其中的利息收入。

  • (2)现收现付制

现收现付制是用当期的缴款提供保险金的制度。换句话说,支付给当期接受者的保险金来自于现在工作的人缴纳的税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社会保障税,有的国家也称为社会保险税或工薪税。

  • (3)部分基金制

部分基金制是既具有完全基金制的部分特征又具有现收现付制部分性质的混合制度。社会保障税的一部分用来支付当期接受者的保险金,一部分(剩余部分)投资于政府管理的基金(或称为社会保障信托基金),该基金用来支付将来的保险金。

4.简述“十五”时期以来我国财政加大“三农”投入的主要措施。

“十五”时期以来,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三农”投入的政策精神,连续采取多项措施,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主要措施有:

  • (1)深化以税费改革为中心的农村综合改革。 从 2004 年减免农业税和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这一政策的实施,减轻农民负担 1250 亿元,人均减负 140 元,为此,中央财政于 2004~2006年安排转移支付资金 1968.3 亿元。

  • (2)实行“三补贴”政策。 从 2004 年起,调整粮食风险基金使用结构,实行“三补贴”政策,即对种粮农民按种植面积实行直接补贴,对部分地区农民实行良种推广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2006 年又因部分农业生产资料涨价对种粮农民实行综合补贴,3 年来累计补贴 632.6 亿元。

  • (3)大力支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主要表现在增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科技进步、综合开发等方面的投入。2006 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资金增长 14.2%,高于上年 0.9 个百分点,国家基建支出预算用于农业投资的比例为 45.7%,高于上年 1 个百分点,新增预算内基建投资 100 亿元,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2003~2006 年,支持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资金累计达 961.6 亿元,保护天然林和营造林木资金 326.7 亿元,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补助金 80 亿元。

  • (4)着力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生学杂费。 从 2006 年起,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分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原则,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负担的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预计 2006 年至 2010 年累计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将达 2182 亿元,同时,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加大对职业教育实验培训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

  • (5)加大农村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投入,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 40%的县(市、区),中央和地方财政补助标准均由 10 元提高到 20 元,中央相应安排资金 47.3 亿元,增长 7 倍多,同时,加强医疗救助工作,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各级财政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建立各种形式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 (6)大力推进农村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试点,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和农村综合开发。 为发挥市场机制在农业和农村开发中的积极作用,从 2004 年开始在河北、河南等省进行国家开发资金投资参股经营试点,目前试点范围在继续扩大。试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自愿申报、平等竞争、择优扶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承担风险;政企分开、委托监管、授权运营;规范操作、稳步推进、适时退出。投入的财政资金只参股,不控股,不做第一大股东,财政(农业)部门根据需要授权资产运营机构进行资本运营。

三、论述题

1.我国现阶段应当采用哪种财政投资决策标准?为什么?

财政投资的决策标准包括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资本—劳动力比率最大化标准以及增加就业标准。 我国现阶段应以就业创造标准作为财政投资决策标准,理由如下:

  • (1)从理论上说,劳动力是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失业的存在是对战略资源的不容宽恕的浪费;而且,就业增加一般都会增加产出。

  • (2)我国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政府必须从全局战略考虑这一资源的充分利用,财政投资项目是创造就业机会的有效途径。

  • (3)即使不考虑产出增加,也有很多理由表明增加就业是必要的,原因之一是失业的社会影响。许多社会问题可能就导源于大量失业的存在:目无法纪、到处流浪、犯罪、社会秩序混乱,甚至出现有组织的暴乱。从这个意义上说,增加就业的社会利益远远超出了增加产出的意义。

  • (4)财政投资的就业创造标准还有助于改善收入分配状况。一般来说,失业会使一个家庭陷入贫困。政府虽然可以通过税收和一次性转移支出等措施缓解收入分配不公平状况,但是往往受到政治和社会因素的限制。要增加贫困家庭的收入,根本措施还在于增加就业。而增加就业规模首先要增加就业机会,增加贫穷者就业机会的一个途径是扩大财政投资,因为私人投资决策考虑的主要是投资收益,而不是创造就业机会。特别是增加落后经济地区的财政投资,对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公平、福利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

2.从解决“三农”问题的角度,谈谈政府加大对农村和农业财政投资的必要性和重点。

  • (1)财政对农村和农业投资的必要性

为了尽快有效解决“三农”(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政府必须加大对农村和农业的财政投入。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

  • ①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相对落后。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于解决“三农”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是加快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增加农民收入。可是,鉴于我国农村和农业的发展现状,不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上述措施就难以落到实处。

  • 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我国最亟待发展的产业。农业不仅为非农业部门提供劳动力,提供食品和原料,而且农业还能够扩大国内市场规模,农产品出口能够赚取宝贵的外汇。

  • ③农业部门生产率较低,自身难以产生足够的积累。我国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制约,仍属于“靠天吃饭”,再加上农产品附加价值不高,农业生产者的私人或集体资本积累缓慢,很难吸引优质资源进入农业,甚至连农业自身的资源也会向收益率较高的其他行业转移。

  • ④许多农业投资项目只适于由政府来进行。如大型水库和各种灌溉工程等,其特点是投资量大,投资期限长,牵涉面广,投资以后产生的效益不易分割,而且投资的成本及其效益之间的关系不十分明显。

  • (2)财政投资的重点 在了解农村和农业财政投资的必要性的同时,还要注重国家投资的效率,特别是在国家投资有限的情况下, 更要正确选择财政投资的重点:

  • ①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主要有农村基础教育、卫生设施的投资以及交通道路,电网建设的投资。农业基础设施主要是进一步加强大江、大河、大湖的综合治理,集中资金建一批具有综合效益的大中型水利工程,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 ②农业生态环境领域的投资。 政府应增加绿化、水土保持和防护林建设的投入,加大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投资力度。

  • ③农业研发和科技推广领域的投资。 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这就需要政府增加农业研发和科技推广领域的投资。例如,扶持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农业科学研究,推动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开发;增加农业技术推广投入,增加农业部门的教育和培训的经费投入等。


第 4 章 税收原理

一、名词解释

1.累进税率

累进税率是指按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数额越小税率越低。累进税率因计算方法的不同,又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两种。

全额累进税率是把课税对象的全部按照与之相对应的税率征税,即按课税对象适应的最高级次的税率统一征税。 超额累进税率是把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分别规定税率,各等级分别计算税额,一定数额的课税对象同时使用几个税率。一般认为,累进税率有助于体现量能课税的原则,从而有利于实现收入的公平再分配。

2.价内税与价外税

以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为标准,税收可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 价内税是指税额包括在商品价格之中,购买者在购买商品时即缴纳应缴的税。 在这一类税收中,若税率既定,则商品价格越高,税收量越大;当税率变化,商品的价格保持不变时,高税率带来高税收。价内税是依托价格实现的税收,与价格高低关系密切。消费税即属于价内税。 价外税是指在商品的价格之外对商品的购买者所征的税。因为商品的价格之中不含税金,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要在价格实现之后再行向政府纳税,所以价格中不含税的商品的购买者除了支付购买商品的价款之外,还要依据其所支付的价格再行纳税。在这种税制下,税收是在价格之外征收的。

3.税收中性

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 如果政府课税改变市场活动中以获取最大效用为目的的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或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的生产者的生产行为,就会改变私人部门原来的(税前)资源配置状况,这些改变效果即税收的非中性。

4.税负转嫁

税负转嫁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在广义上,税负转嫁包括税收负担转移和最终归宿两个部分。税负转嫁与价格的升降直接相关,是税收负担在各经济主体之间的重新分配,也是纳税人维护和增加自身利益的自主行为。税负转嫁式的方式有前转、后转、消转和资本化。

5.拉弗曲线

拉弗曲线是指反映税率与税收总额之间关系的曲线。它是供给学派关于降低税率以刺激生产和经济增长的理论依据之一,由美国供给学派经济学家阿瑟·拉弗提出。如图 4-1 所示,拉弗曲线以税率为横轴,政府的税收总额为纵轴,是一个向下的抛物线曲线。它表示,税收总额先是随着税率的增加而增加,但税率增至一定程度后,二者即呈负相关关系。拉弗曲线反映了如下一些经济思想:

  • (1)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入,高税收不一定就是高效率。高税率往往会挫伤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引起生产的下降,减少税基。
  • (2)取得同样多的税收可以采取不同的两种税率。其中低税率从长远看可以促进生产的发展。
  • (3)从理论上说明了税率与税收存在最优组合。

二、简述题

1.简述税收的基本特征。

税收的基本特征包括三个方面:

  • 税收的强制性
  • 无偿性
  • 固定性

这“三性”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

收入的基本特征,不同时具备“三性”的财政收入就不称其为税收。

  • (1)税收的强制性。它指的是征税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常颁布法令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
  • (2)税收的无偿性。它指的是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
  • (3)税收的固定性。它指的是征税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征税对象以及统一的税率比例或数额,并只能按预定的标准征税。

2.借助图形解释税收的超额负担。

税收的差额负担理论是哈伯格首先利用马歇尔的基数效用理论作为超额负担的基本理论说明,后称之为马歇尔—哈伯格超额负担理论。税收的超额负担如图 4-2 所示。

图 4-2 表示一种商品的市场,D 是这种商品的需求曲线,S 是供给曲线。征税前的均衡点是 E ,产量为OG ,价格为OB 。假定政府对这种商品课征 FD 的从量税,供给曲线 S 将向左上方移动至 ,税后市场均衡点为 F ,产量减少至OH ,价格上升至OA 。这种税的税收收入是CD (销售量)乘以 DF (税率),即 ACDF 的面积。消费者因课税而损失的消费者剩余是 ABEF 的面积,生产者因课税而损失的生产者剩余是 BCDE 的面积。这两种损失合计为 ACDEF 的面积,显然大于政府的税收收入( ACDF 的面积)。二者间的差额 FDE 就是课税的超额负担。

这说明,纳税人不仅向政府纳税 ACDF ,而且还因商品价格上升、产量(消费量)减少,消费者可能要转向消费其他商品,使消费者在商品间的选择受到扭曲。税收的经济效率就是要求政府在征税过程中尽量使 FDE 这个“哈伯格三角”的面积最小化。

为此,可通过如下三种方法避免或减少超额负担:

  • ①对供求弹性为零的商品征税;
  • ②对所有商品等量(从价)征税;
  • ③对所得征税。

2.简述税负转嫁的条件。

在价格可以自由浮动的前提下,税负转嫁的程度,还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主要有供求弹性的大小、税种的不同、课税范围的宽窄以及税负转嫁与企业利润增减的关系等。

  • (1)供求弹性的大小。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

  • (2)税种的性质不同。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能转嫁。税负转嫁的最主要方式是变动商品的价格,因而,以商品为课税对象,与商品价格关系密切的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比较容易转嫁,而与商品及商品价格关系不密切或距离较远的所得课税往往难以转嫁。

  • (3)课税范围的宽窄。课税范围宽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窄的难以转嫁。因为课税范围宽,消费者难以找到应税商品的替代品,只能购买因征税而加了价的商品。

  • (4)税负转嫁与经营者利润的增减关系。生产者利润目标与税负转嫁也有一定关系。经营者为了全部转嫁税负必须把商品售价提高到一定水平,而售价提高就会影响销量,进而影响经营总利润。此时,经营者必须比较税负转嫁所得与商品售量减少的损失,若后者大于前者,则经营者宁愿负担一部分税款以保证商品售量。

3.用拉弗曲线简要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之间的关系。

拉弗曲线对说明税率与税收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一般关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1)该曲线说明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入,高税收不一定是高效率。

    如图 4-1 所示,税收总额先是随着税率的增加而增加,但税率增至一定程度后,二者却呈负相关关系。因为高税率会挫伤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削弱经济主体的活力,导致生产的停滞或下降;高税率还往往存在过多的减免或扣除优惠,造成税制不公平。

  • (2)图 4-1 还说明,基于上面同样的理由,取得同样多的税收,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税率。适度的低税率,从当前看可能减少收入,但从长远看却可以促进生产,扩大税基,反而有利于收入的增长。

  • (3)税率与税收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最优结合虽然在实践中是少见的,但曲线从理论上证明了这是可能的,它是税制设计的理想目标模式,亦即最佳税率。在图 4-1 中,即可找到唯一的适度税率(亦即最佳税率),使得税收总额最大。

三、论述题

什么是最适课税理论?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 (1)最适课税理论是以资源配置的效率性和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为准则,对构建经济合理的税制体系进行分析的理论。理想的最优课税理论是假定政府在建立税收制度和制定税收政策时,对纳税人的信息(包括纳税能力、偏好结构等)是无所不知的,而且政府具有无限的征管能力。但现实中政府对纳税人和课税对象等的了解并不完全,征管能力也有限,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最适课税理论研究的是政府如何征税才能既满足效率要求,又符合公平原则。

    最适课税理论的基石包括三个方面:

    • ①个人偏好、技术(一般可获得连续规模效益)和市场结构(通常是完全竞争的)要明确地表现出来;
    • ②政府必须通过一套管理费用低廉的有限的税收工具体系来筹措既定的收入。其中,纳税义务与其经济决策无关的一次总付税一般不予考虑,而且,在对经济作出某些假定的情况下,税收工具的任何选择都将与个人的消费情况相关;
    • ③在多人模型中,效用的社会福利函数(对个人的效用水平进行加总,用来测定社会福利)作为标准函数,计算出各种结果,据此在有限的税收工具体系中选择最适税制。
  • (2)最适课税理论的观点主要体现在直接税与间接税的搭配理论、最适商品课税理论和最适所得课税理论上。最适课税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①直接税与间接税应当是相互补充的而非相互替代,因为这两大税系各自都有优缺点。
    • ②税制模式的选择取决于政府的政策目标。如果政府的政策目标以分配公平为主,就应选择以所得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模式;如果政府的政策目标以经济效率为主,就应选择以商品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模式。
    • ③逆弹性命题。也称为拉姆斯法则,指在最适商品课税体系中,当各种商品的需求相互独立时,对各种商品课征的各自的税率必须与该商品自身的价格弹性呈反比。
    • ④最适商品课税要求开征扭曲性税收,这是因为政府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获得完全的信息,而且征税能力受到限制,因此,按拉姆斯法则课征商品税不能保证生产高效率,还必须课征其他扭曲性税收。同时,要使商品税具有再分配功能,也必须征收扭曲性商品税。
    • ⑤所得税的边际税率不能过高。为使社会福利函数最大化,社会完全可以采用较低累进程度的所得税来实现收入再分配,过高的边际税率不仅会导致效率损失,而且对公平分配目标的实现也无益。
    • ⑥最适所得税率应当呈倒“U”型。从社会公平与效率的总体角度来看,中等收入者的边际税率可适当高些,而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应适用相对较低的税率。

第 5 章 税收制度

一、名词解释

1.税制类型

税制类型是指以一定标准对税收制度进行分类而形成的一种税制。如以税制总体设计为标准进行税制分类,可将税制分为单一税制和复合税制。在一个税收管辖权范围内,只征收一种税的税制称为单一税制,同时征收两种以上税种的税制称为复合税制。单一税制只存在于理论中,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是复合税制。

2.税制结构与税制模式

税制结构是指一国税收体系的整体布局和总体结构,是国家根据当时经济条件和发展要求,在特定税收制度下,由税类、税种、税制要素和征收管理层次所组成的,分别主次,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整体系统。税制结构问题是税制设计的根本战略问题。合理的税制结构是实现税收职能作用的首要前提,它决定税收作用的范围和深度。只有税制结构合理了,才能从总体上做到税制的合理,才能充分发挥税收的作用。税制模式是指在一国的税制结构中以哪类税作为主体税种。税制结构特别是其中的主体税种(税制模式),决定着税制体系的总体功能。

3.分类所得税

分类所得税是指对纳税人的各种应纳税所得分为若干类别,不同类别(或来源)的所得适用不同的税率,分别课征所得税。例如,把应税所得可分为薪给报酬所得、服务报酬所得、利息所得、财产出租所得、营利所得等,根据这些所得类别,分别规定高低不等的税率,分别依率计征。分类所得税一般采用比例税率,并以源泉课征方法征收。分类所得税的优点是征收简便、税源易控,可有效地防止逃税行为,但其缺点是不能按纳税能力原则课征。该税制首创于英国,但目前实行纯粹分类所得税的国家已不多见。

4.综合所得税

综合所得税是指对纳税人个人的各种应税所得(如工薪收入、利息、股息、财产所得等)综合征收。这种税制多采用累进税率,并以申报法征收。其优点是能够量能课税,公平税负。但这种税制需要纳税人纳税意识强、服从程度高,征收机关征管手段先进、工作效率高,因而容易产生偷税漏税现象。综合所得税最先出现于德国,现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

5.税制改革

税制改革是指通过税制设计和税制结构的边际改变来增进社会福利的过程。 税制改革可能有很多形式,既有税率、纳税档次、起征点或免征额的升降和税基的变化,又有新税种的出台和旧税种的废弃,还有税种搭配组合的变化。

二、简述题

1.简述税制结构的决定因素。

决定税制结构的主要因素可以概括为经济发展水平、征收管理能力、财政支出结构、税收政策目标以及周边国家示范效应等。

  • (1)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低),人均收入越高(低),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税的收入占税收收入总额的比重越高(低)。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为什么工业化国家以所得税为主,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以商品税为主的原因。
  • (2)征收管理能力。 >会计制度越完善,征收管理手段越先进,诚信纳税程度越高,所得税的收入比重越高;相比之下,商品税的收入比重在发展中国家比较高,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商品课税在管理上要比所得课税更容易些。
  • (3)财政支出结构。 >财政支出结构对税制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专税专用的情况下,如果某项财政支出的需求较大且所占份额较高,那么,为此融资的相应税种的收入比重也会随之较高。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社会保障税。
  • (4)税收政策目标。 > 理论上一般认为,间接税比所得税更有利于经济增长,而所得税比间接税更有利于公平收入分配。所以,旨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中国家,一般是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旨在公平收入分配的发达国家,一般是以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税为主的税制结构。
  • (5)相邻国家的示范效应。 > 一国的税制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周边国家税制结构的影响,这种示范效应涉及资本、劳动力、商品在相邻国家间的流动。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税制结构表现出趋同的趋势。在经济发达国家的税收结构中,所得税占的比重下降,商品和服务税的比重上升。而在发展中国家中,所得税收入所占的比重缓慢提高,间接税的比重则有所下降。

2.简述所得税的类型。

所得税是对所有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的总称。所得税可以分为分类所得税、综合所得税和分类综合所得税三种:

  • (1)分类所得税

分类所得税是对纳税人的各种应纳税所得,分为若干类别,不同类别(或来源)的所得适用不同的税率,分别课征所得税。例如,把应税所得可分为薪给报酬所得、服务报酬所得、利息所得、财产出租所得、营利所得等,根据这些所得类别,分别规定高低不等的税率,分别依率计征。分类所得税一般采用比例税率,并以源泉课征法征收。这种税制的优点是征收简便、税源易控,可有效地防止逃税行为,但其缺点是不能按纳税能力原则课征。 此税制首创于英国,但目前实行纯粹分类所得税的国家已不多见。

  • (2)综合所得税

对纳税人个人的各种应税所得(如工薪收入、利息、股息、财产所得等)综合征收。这种税制多采用累进税率,并以申报法征收。其优点是能够量能课税,公平税负。但这种税制需要纳税人纳税意识强、服从程度高,征收机关征管手段先进、工作效率高,因此容易产生偷税漏税现象。综合所得税最先出现于德国,现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

  • (3)分类综合所得税

把分类所得税与综合所得税综合起来,采用并行征收制。先按分类所得税课征,然后再对个人全年总所得超过规定数额以上的部分进行综合加总,另按累进税率计税。这种税制既能体现量能课税,又使征收简便,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3.简述增值税的优点。

增值税是就商品价值中增值额课征的一个税种,是我国现行税制中最重要的一个税种。它的优点表现在:

  • (1)在就一种商品多次课征中避免重复征税。
  • (2)增值税采取道道课税的课征方式,并以各企业新创造的价值为计税依据,可以使各关联企业在纳税上互相监督,减少乃至杜绝偷税漏税。
  • (3)增值税的课征与商品流转环节相适应,但税收额的大小又不受流转环节多少的影响。
  • (4)企业的兼并和分立都不影响增值税额,可以保证收入的稳定。
  • (5)对于出口需要退税的商品可以实行零税率,将商品在国内已交纳的税收一次全部退还给企业,比退税不彻底的一般流转税更能鼓励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三、论述题

1.我国 1994 年税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税制改革是通过税制设计和税制结构的边际改变来增进社会福利的过程。税制改革可能有很多形式,既有税率、纳税档次、起征点或免征额的升降和税基的变化,又有新税种的出台和旧税种的废弃,还有税种搭配组合的变化。1994 年税制改革的总体指导思想是: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收体系。

  • (1)我国税制改革遵循的基本原则

  • ①加强税收的宏观调控功能。 >主要调整税种布局,确定合理税率,理顺国家、企业、个人的分配关系,适度提高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同时,合理划分中央税种和地方税种,为理顺中央与地方分配关系创造条件。

  • ②公平税负、促进公平竞争。 >主要是统一企业所得税,完善流转税,改变按不同所有制、不同地区设税种和税率,并使各类企业之间的税负大体公平,为平等竞争创造条件。

  • ③发挥税收对个人收入和地区发展的调节作用,使个人收入分配保持合理差距,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实现共富裕。

  • ④贯彻国家的产业政策,有利于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 ⑤简化、规范税制。主要是取消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税种,合并重复的税种,开征必要的新税种。

  • ⑥保持原有的税负总水平,既不增加企业总体税负,又不减少国家财政收入,但一些地方、部门、企业以及个人的利益发生结构性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税制改革理应是利益关系和分配格局的调整。

  • ⑦严格控制优惠减免,规定除税法、税收条例所列的减税免税项目外,在执行中不准随意减税免税。

  • (2)1994 年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 ①以推行规范化的增值税为核心,相应设置消费税、营业税,建立新的流转税体系,对外资企业停止征收原工商统一税,统一实行新的流转税制。

  • ②对内资企业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取消原来分别设置的国营企业所得税、国营企业调节税、集体企业所得税和私营企业所得税。同时,国有企业不再执行企业承包上缴所得税的包干制。

  • ③统一个人所得税,取消原个人收入调节税和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对个人收入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统一实行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

  • ④调整、撤并和开征其他一些税种。如调整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取消集市交易税、牲畜交易税、烧油特别税、奖金和工资调节税;开征土地增值税、证券交易税;盐税并入资源税,特别消费税并入消费税等。

1994 年进行的全面税制改革,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税制体系,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税制框架。 但该税制在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按照宽税基、低税率、差别待遇、严格管理的思路继续深化税制改革。


第 6 章 国债理论与管理

一、名词解释

1.国债限度

国债限度是指国家债务规模的最高额度或国债的适度规模。 这主要包括三方面的意思:

  • 一是历年累积债务的总规模;
  • 二是当年发行的国债总额;
  • 三是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

对国债总规模的控制是防止债务危机的重要环节,而控制当年发行额和到期需偿还额往往更重要。国债规模受认购人负担能力制约。考察国债规模的指标:

  • 一是当年付息额占当年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表示政府偿还能力);
  • 二是当年国债发行额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又称债务依存度,可间接表示为偿还能力)。 另外国债的使用方向、结构和效益等因素也将影响国债的负担能力,这是一种内生因素。

2.国债发行市场

国债发行市场是指国债发行场所,又称国债一级市场或初级市场,是国债交易的初始环节,即国债最初发行的市场。国债发行市场中,一般是政府与证券承销机构如银行、金融机构和证券经纪人之间的交易,通常由证券承销机构一次全部买下发行的国债。

3.国债流通市场

国债流通市场又称国债二级市场,是指国债交易的第二阶段,即已经上市发行的国债进行买卖、转让和流通的市场。国债交易者进入二级市场做现货交易,要通过证券经营机构进行。一般是国债承销机构与认购者之间的交易,也包括国债持有者与政府或国债认购者之间的交易。它又分证券交易所交易和场外交易两类。证券交易所交易指在指定的交易所营业厅从事的交易,不在交易所营业厅从事的交易即为场外交易。

二、简述题

1.简述国债的功能。

国债的功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 (1)弥补财政赤字

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是国债产生的主要动因,也是现代国家的普遍做法。以发行国债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一般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也较小。这是因为:

  • ①发行国债只是部分社会资金的使用权的暂时转移,一般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 ②国债的认购通常遵循自愿的原则,基本上是社会资金运动中游离出来的资金,一般不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当然,对国债弥补财政赤字的功能不能绝对化,因为:

  • ①财政赤字过大,形成债台高筑,最终会导致财政收支的恶性循环;

  • ②社会的闲置资金是有限的,国家集中过多往往会侵蚀经济主体的必要资金,从而降低社会的投资和消费水平。

  • (2)筹集建设资金

  • ①政府发行公债有明确的目的和用途,公债资金用于经济建设;

  • ②即使政府为弥补财政赤字而发行的公债没有具体规定用于经济建设上,但财政赤字本身可能就具有生产性。因为,财政赤字通常是由资本预算不平衡造成的,也就是说资本性支出超支造成的。

  • (3)调节经济

国债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 GDP 的再分配,反映了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国债资金用于投资或消费,就会改变社会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国债发行规模也具有宏观经济稳定作用。

2.如何理解国债负担?

国债负担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 (1)债权人负担

国债作为认购者收入使用权的让渡,这种让渡虽然是暂时的,但对他的经济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国债发行必须考虑认购人的实际负担能力。

  • (2)债务人负担

政府借债是有偿的,到期要还本付息,尽管政府借债时获得了经济收益,但偿债却体现为一种支出,借债的过程也就是国债负担的形成过程,所以,政府借债要考虑偿还能力,只能量力而行。

  • (3)纳税人负担

不论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如何,效益高低,还债的收入来源最终还是税收,也就是当政府以新债还旧债的方式难以继续时,最终是以税收来还本付息。

3.简述国债市场的作用。

国债市场一般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

  • (1)实现国债的发行和偿还。 >国家可以采取固定收益出售方式和公开拍卖方式在国债市场的交易中完成发行和偿还国债的任务。

  • (2)调节社会资金的运行。 >在国债市场中,国债承销机构和国债认购者以及国债持有者与证券经纪人从事的直接交易,国债持有者和国债认购者从事的间接交易,都是社会资金的再分配过程,最终使资金需要者和国债需要者得到满足,使社会资金的配置趋向合理。若政府直接参与国债交易活动,以一定的价格售出或收回国债,就可以发挥诱导资金流向和活跃证券交易市场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主要发达国家的国债大都是通过国债市场发行的,并有相当部分是通过国债市场偿还的。近年来,随着国债规模扩大和对社会资金运行调节的必要性增强,发展中国家也开始重视国债市场的作用,并逐步建立适应本国国情的证券市场和国债市场。


第 7 章 国家预算与预算管理体制

一、名词解释

1.国家预算

国家预算是指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 就其内容而言,国家预算需要按年度将各项财政收支的计划分别记载在既定的表格中。 就其工作程序而言,这是一种预先安排计划,然后按计划筹措财政资金、按计划使用财政资金的过程。国家预算要经过国家立法机关审批才能生效。国家预算一旦被立法机关审议通过,各政权机关以及有关的其他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遵照执行。国家预算活动受预算法制约。国家预算包括多种预算形式和预算方法。从预算的类别看,国家预算包括单式预算、复式预算、零基预算、增量预算、中长期预算、项目预算、行动预算、国民经济预算、充分就业预算等等。一般来说,有一级政府即有一级财政收支活动主体,也就应有一级预算。国家预算一般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

2.“收支两条线”管理

“收支两条线”管理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依法取得的政府非税收入全额缴入国库或者财政专户,支出通过财政部门编制预算进行统筹安排,资金通过国库或财政专户收缴和拨付的管理制度。

3.国家预算法

国家预算法是国家预算管理的法律规范,是组织和管理国家预算的法律依据。它的主要任务是规定国家立法机关和政府执行机关、中央与地方、总预算和单位预算之间的权责关系和收支分配关系。

4.预算调整

预算调整是预算执行的一项重要程序。预算调整是指经过批准的各级预算,在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或者减少收入,使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使原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等部分改变原预算。

5.预算外资金

预算外资金是指按国家财政制度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的、允许地方财政部门和由预算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自收自支的资金。简单地说,预算外资金是属于不纳入国家预算的一种财政性资金。

6.预算管理体制

预算管理体制是指处理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的各种制度的总称。它是国家预算编制、执行、决算以及实施预算监督的制度依据和法律依据,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主导环节。为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自 1994 年财政体制改革之后,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建立了分税制的预算管理体制。这一体制的建立有利于稳定中央与地方各级预算收入来源,明确各级预算的职能、权限,做到权责结合,充分调动各级政府预算管理的积极性。

二、简述题

1.简述国家预算的基本原则。

国家预算的原则是指国家选择预算形式和体系应遵循的指导思想,是制定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方针。国家预算原则主要有五条:

  • (1)公开性。 >国家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必须采取一定的形式公诸于众,让民众了解财政收支情况,并置于民众的监督之下。
  • (2)可靠性。 >每一收支项目的数字指标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依据充分,资料确实,不得假定、估算,更不能任意编造。
  • (3)完整性。 >该列入国家预算的一切财政收支都要反映在预算中,不得造假账、预算外另列预算。国家允许的预算外收支,也应在预算中有所反映。
  • (4)统一性。 >尽管各级政府都设有各该级财政部门,也有相应的预算,但这些预算都是国家预算的组成部分,所有地方政府预算连同中央预算一起共同组成统一的国家预算。这就要求设立统一的预算科目,每个科目都要严格按统一的口径、程序计算和填列。
  • (5)年度性。 >任何一个国家预算的编制和实现,都要有时间上的界定,即所谓预算年度。它是指预算收支的起讫的有效期限,通常为一年。

2.简述我国预算法的指导思想。

国家预算法是国家预算管理的法律规范,是组织和管理国家预算的法律依据。我国国家预算法主要体现

以下指导思想:

  • (1)强化预算的法律约束力,使预算收支真正成为法令性的刚性指标;
  • (2)规范预算管理程序,明确预算管理职权;
  • (3)把加强预算管理与促进改革和发展经济紧密结合起来;
  • (4)把法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结合起来。

3.简述划分收支的基本依据。

  • (1)社会公共需要的层次性

公共需要的层次性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 一方面是从支出角度分析,按受益范围为标准区分的层次性,
  • 另一方面则是为满足公共需要提供收入来源的层次性。

从中央和地方收支运行的结果看总是要对称的,只有收支对称才能维持财政收支的平衡。从这个意义说,收入划分受支出划分的制约,也就是受公共需要受益范围的制约。但是,由于各地方支出需要和收入能力是不对称的,需要靠中央转移支付来调节这种不对称,所以划分收入需要遵循另外的标准。

  • (2)集权与分权关系

公共需要的层次性作为划分收支的标准,是市场经济国家分级预算体制的一般标准,通用于所有市场经济国家。但各国的收支划分是不同的,有的差别还很大,主要取决于由各国的政治体制和本国国情决定的集权与分权关系。所以,集权与分权关系也是划分收支的基本标准之一。

4.简述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

分级分税预算体制是实行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预算体制。它的主要特征在于规范化和法制化,长期相对稳定,地方预算构成名副其实的一级预算主体。

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包括:

  • (1)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自求平衡。
  • (2)在明确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边界的前提下,划分各级政府职责(即事权)范围,在此基础上划分各级预算支出职责(即财权)范围。
  • (3)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在收入划分比例上中央预算居主导地位,保证中央的调控权和调控力度。在税收划分方法上,有的按税种划分,有的对同一税种按不同税率分配,有的实行分成或共享制。
  • (4)预算调节制度,即所谓转移支付制度,有纵向调节(或纵向转移)和横向调节(或横向转移)两种形式。纵向调节的典型做法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补助金制度。
  • (5)各国的分级预算体制是适应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历史传统长期形成的,就体制整体而言是相对稳定的,只是集权与分权关系及其相应的调节方法可以有经常的调整。

三、论述题

试述我国进一步完善分税制的基本思路。

我国进一步完善分税制的基本思路有以下四点:

  • (1)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和各级预算主体的支出职责

    • ①总体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就是政府职能转变问题,对实行分级预算体制来说需要将原则具体化;
    • ②关于各级政府事权的划分,规范的分级预算体制要求以法律形式具体化,力求分工明确,依法办事;
    • ③各级预算主体支出职责的划分,一般而言,应遵循事权与财权相一致原则,但在具体事项上则不一定完全一致。
  • (2)规范收入划分

    • ①分税制与税制是密切相连的,税制调整了,分税及其相应的收入划分,也必须随之调整。
    • ②按税种划分收入和按行政隶属关系划分收人的分税效应是完全不同的,现行分税制的企业所得税仍是按行政隶属关系划分的,改为分率分成或比例分成将是必然的选择。
    • ③凡属于税源普及全国或具有高度调节功能的税种划归中央税是分税制的通则,我国现行税制的个人所得税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均属于这类税种,而分税制将该两种税划归为地方税种只能视为权宜做法。
    • ④通过税制调整健全地方税系应列为税制进一步完善的一项重要目标。
  • (3)调整集权与分权关系

分级预算体制的集权与分权关系,主要体现在收支划分上面。从支出方看,多数支出项目是由接近基层并熟悉居民偏好的地方来执行和管理,所以地方支出在总支出中占较大的比重。但从收入方看则应是相反的,即为了均衡横向不平衡,贯彻中央的宏观政策,中央财政收入应占主导地位。这也是各国实行分级预算体制通行的分配格局,几乎没有例外。

  • (4)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是完善分税制的重点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途径,首先是进一步明确转移支付的目标模式,而后通过增量与存量同时并举的微调方式向目标模式逼近,进一步推进省(区)以下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第 8 章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一、名词解释

1.财政平衡

财政平衡是指国家财政的收入与支出等量。 财政平衡有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之分。 静态平衡是指在一个财政年度内即实现财政的收支平衡; 动态平衡是指将不同财政年度的盈与亏相抵,以盈补亏,总合起来达到财政的收支平衡。 财政不平衡会有两种可能:

  • 一是收大于支
  • 一是支大于收。

收大于支,大多是收略大于支,不会有太大的差距。一般情况下出现的财政不平衡,往往是支大于收,也即出现财政赤字。若财政赤字过大,这种财政的不平衡就会影响国民经济运行。财政工作必须量入为出,节约开支,广开财源,避免出现赤字过大的状况。

2.预算赤字

预算赤字是指在某一财政年度,政府计划安排的总支出超过经常性收入并存在于决算中的差额。 这个概念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 ①赤字不仅表现在预算的执行结果上,而且政府在安排国家预算时,就已有计划、有目的地留下赤字缺口;
  • ②这种赤字虽然是计划安排的,但这种赤字计划可能是有目的地要实施一种扩张性财政政策,也可能是由于支出具有强烈的刚性,在税收上不去的情况下,被迫留下的赤字缺口。

3.赤字依存度和赤字比率

赤字依存度是指财政赤字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说明一国在当年的总支出中有多大比例是依赖赤字支出实现的。赤字比率是指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说明一国在某年以赤字支出方式动员了多大比例的社会资源。赤字依存度和赤字比率是衡量财政赤字规模的两个指标。

二、简述题

1.如果理解财政平衡?

财政收支对比关系有三种结果:

  • 一是收大于支有结余;
  • 二是支大于收有逆差,即赤字;
  • 三是收支相等。

财政平衡即国家财政的收入与支出等量。对财政平衡不能作绝对的理解:

  • (1)在实际生活中,略有结余应属基本平衡,略有赤字也应视为基本平衡,二者都是财政平衡的表现形式,因而财政平衡追求的目标是基本平衡或大体平衡;
  • (2)研究财政平衡要有动态平衡的观点,不能局限于静态平衡。静态平衡是指在一个财政年度内即实现财政的收支平衡;动态平衡是指将不同财政年度的盈与亏相抵,以盈补亏,总合起来达到财政的收支平衡。
  • (3)研究财政平衡还要有全局观点,不能就财政平衡来论财政平衡;
  • (4)财政收支平衡可以从中央预算平衡和地方预算平衡分别考察。

2.简述财政平衡与总量平衡的关系。

财政平衡与总量平衡的关系如下:

  • (1)财政平衡是社会总供求平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从国民经济的整体平衡研究财政平衡,就财政本身研究财政平衡难以得出全面、正确的结论。
  • (2)财政平衡是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的一种手段。国民经济整体平衡的目标是社会总供求的大体平衡,财政平衡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局部平衡,因而对社会总供求平衡而言,财政平衡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
  • (3)财政平衡可以直接调节社会总需求。国民收入决定因素中的消费、储蓄、投资以及进出口属于个人和企业的经济行为,是通过市场实现的,而财政收支属于政府行为,因而财政收支平衡是掌握在政府手中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财政平衡可以直接调节社会总需求,间接调节社会总供给。

3.试述造成财政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财政收支正好相等是偶然的,财政不平衡具有必然性。造成财政不平衡的原因很多,既有经济原因,也有制度原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 (1)外部冲击。 >外部冲击指对一国国民收入有很大影响,但本国不能左右的外部事件。它是来自国际的影响因素,是不可控变量。比如,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外债成本的变动、国外援助规模的变动等,都会影响本国财政的收支状况。

  • (2)无弹性税制。 >税收的收入弹性小于 1 的税制称为无弹性税制。在无弹性税制情况下,随着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税收收入占 GDP 的比率无疑会下降,而财政支出一般不但不会减少反而还要增加。所以,相对减少的税收收入与绝对增加的财政支出不相匹配,最终导致财政不平衡,或继续增加财政赤字规模。

  • (3)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 >在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影响财政平衡与否的重要因素。这不仅是因为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甚至是主导地位,而且来自国有企业的财政收入在财政收入总额中占很高的比重。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的平衡状况。

  • (4)意外事件。 >一旦发生意外事故(比如某地发生强烈地震或闹水荒旱灾),增支减收之事是合情合理的,当年财政甚至以后年度的财政平衡与否都要受到影响。

三、论述题

谈谈财政赤字规模的社会经济制约因素。

财政赤字规模的社会经济制约因素包括:

  • (1)经济增长率的提高程度。 >如果经济持续增长率比较高,即使政府施以较大规模的财政赤字用于发展经济,对国民经济也没有危害,或危害很小。这是因为,本国经济的吸纳能力随着国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而相应加强,价格水平不会出现明显上涨。

  • (2)货币化部门的增加程度。 >在商品货币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一个国家当中的非货币化部门将不断地转化为货币化部门,这一进程就是货币化。货币化进程为由赤字引致的“额外货币供给”减轻了通货膨胀压力。

  • (3)国民经济各部门能力的未利用程度。 >如果在国民经济中,特别是农业和工业部门存在大量的未利用或利用不足的资源和能力,那么预算赤字可能会使闲置的资源和能力动员起来,得到充分的利用,增加本国的生产水平,而不会对价格水平产生上抬的压力。

  • (4)赤字支出的投资项目性质。 >如果通过预算赤字筹集的资金,用于周期短、见效快的建设项目,生产的增加或多或少地抵消了公众持有货币购买力增加的影响,通货膨胀的压力就会在一个短暂的时滞之后被产量的增加所抵消。

  • (5)国际贸易的逆差程度。 >如果一国的国际收支是逆差,该国的赤字财政就可能是非通货膨胀性的。

  • (6)政府自身的管理能力。 >一般来说,财政赤字只要出现,就有产生通货膨胀压力的可能。重要的问题是,政府有无适当而有力的管理措施和廉洁的管理机构来防止以至消除赤字财政造成的通货膨胀压力。政府的这种管理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即举债能力与征税能力、工资和价格的控制能力。

  • (7)公众的牺牲精神。 >赤字融资安全限度的确定还不能忽视这样一个因素,即广大民众的理解和牺牲精神。

一般而言,赤字融资有可能增加实际产出,但是资源动员和产品供给的时滞要求社会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保持一定程度的耐心,克服收入与生活水平预期过高的心理,甚至要忍受一下实际收入下降之苦。

货币银行学

参考书籍

第 1 章 货币供求理论

摘要

第一节 货币的供给

第一节 货币的供给

一、货币的概念与统计
1. 货币的概念

交易的媒介。

历史上人们对于货币的信心是建立在货币本身具有价值这一前提下的。

“法币” 由各国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垄断发行的,人们对货币的信心在于它由国家信用作担保。

2. 货币的统计

主要标准: 流通性,即一种资产以较小的代价转换为实际购买力的便利性。

  • :现金流通量;
  • + 各种活期存款;
  • + 各种定期存款。
二、信用货币的创造过程

现代经济中的信用货币是由银行体系供应的。

  • 中央银行垄断货币的发行,提供原始货币,形成货币供应的源头。
  • 商业银行体系则通过对原始货币的辗转存贷,可以将其数量多倍扩张。
1. 商业银行的信用货币扩张

中央银行将贷款的一个固定比例当做提款准备,称为法定准备(RR)。

: 整个商业银行体系中的存款货币总量 : 原始存款 :法定准备比率 : 贷款

单次扩张:

2. 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供应
资产负债
对商业银行贷款现金
对财政贷款商业银行存款
外汇、黄金储备财政存款

商业银行是先有负债,后有资产运用 中央银行则是资产决定负债

这种特权的来源在于中央银行对货币的垄断发行权。

3. 货币供应的完整模型

整个社会的货币共有三种形态:

    1. 现金 由中央银行发行和管理
    1. 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 , 包括中央银行要求的法定准备金 ()和商业银行自行决定的超额准备金 ()
    1. 存款货币

它直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并县是由中央银行资产业务创造的;它是信用货币创造的源头。

它是基础货币在商业银行体系中经过多倍扩张(m 倍数)形成的。

三、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

“内生性”:指的是货币供应量是在一个经济体系内部由多种因素和主体共同决定的,中央银行只是其中一部分,因此,并不能单独决定货币供应量。

“外生性”:指的是货币供应量由中央银行在经济体系之外,独立控制。

第二节 货币需求

利率是经济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价格信号。 它决定了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规模和效率。 利率是货币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一、传统的货币数量理论
1. 费雪的现金交易说

M: 货币数量

一、名词解释

1.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也称为“高能货币”、“强力货币”,是指中央银行所发行的现金货币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的总和。 基础货币直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它是由中央银行资产业务创造的,并且是信用货币的源头。

2.货币层次

货币层次是指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时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大小作为标准,并根据自身政策目的的特点和需要对货币所划分的层次。 其粗略的分类为:

  • :现金流通量;
  • + 各种活期存款;
  • + 各种定期存款。

货币层次的划分有利于中央银行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

3.流动性偏好

凯恩斯在分析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时认为,货币需求主要由个人对收入支配的心理因素决定。 个人对收入支配有消费和储蓄两种形式。其中储蓄部分是以现金货币形式持有还是以有价证券形式持有,取决于人们对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偏好程度,即流动性偏好。 凯恩斯认为影响流动性的偏好程度即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

  • 交易动机
  • 预防动机
  • 投机动机。

二、简答题

1.简要说明货币供应的内生性与外生性。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的争论,实际上是讨论中央银行能否完全独立控制货币供应量。

  • (1)内生性指的是货币供应量是在一个经济体系内部由多种因素和主体共同决定的。 中央银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并不能单独决定货币供应量。微观经济主体对现金的需求程度、经济周期状况、商业银行、财政和国际收支等因素均影响货币供应。

  • (2)外生性指的是货币供应量由中央银行在经济体系之外独立控制。 其理由是,从本质上看,现代货币制度是完全的信用货币制度,中央银行的资产运用决定负债规模,从而决定基础货币数量,只要中央银行在体制上具有足够的独立性,不受政治因素等的干扰,就等于从源头上控制了货币数量。

事实上,无论从现代货币供应的基本模型,还是从货币供给理论的发展来看,货币供给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内生性”的,而“外生性”理论则依赖于过于严格的假设。

2.简要比较费雪方程与剑桥方程。

  • (1) 定义:

      1. 费雪方程为: ,其中, 为货币数量, 为货币流通速度, 为价格水平, 为产出。 变形:

    费雪方程表明,由一定水平的名义收入引起的交易水平决定了人们的货币需求。

      1. 剑桥方程为: ,其中,PY 是名义收入,它可以体现在多种资产形式上,货币是其中的一种,因此,货币需求是名义收入的比率为 k 的部分,k的大小则取决于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或者说取决于其它类型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
  • (2) 两方程的相同点

    • ①形式相同,其中 k 与v 是倒数关系;

    • ②结论相同,都说明货币数量决定物价水平。

  • (3)两方程的不同点

①分析的侧重点不同: 费雪方程从货币的交易功能着手,而剑桥方程则从货币的价值储藏手段功能着手,从个人资产选择的角度进行分析。

②费雪方程把货币需求与支出流量,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而剑桥方程则从货币形式保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这个存量占收入的比例。所以费雪方程也称之为现金交易说,而剑桥方程式则被称为现金余额说。

③两个方程式所强调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有所不同。 费雪方程式从宏观角度出发,认为货币需求仅为收入的函数,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影响;而剑桥方程式则从微观角度,将货币需求看作是一种资产选择的结果,这就隐含着利率会影响货币的需求,这种看法极大的影响了以后的货币需求研究。

3.简要说明货币主义“单一规则”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 (1)单一规则是指由货币主义提出的主张保证货币供给有一个长期稳定的增长率的货币政策主张。 弗里德曼认为控制货币供给量的最佳选择是公开宣布并长期采用一个固定不变的货币供给增长率,货币供给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大体相适应,而且该增长率一经确定和公布在年度内和季度内不应任意变动。

  • (2)货币主义“单一规则”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弗里德曼按照微观经济学需求函数分析方法,主要考虑收入与持有货币的各项机会成本,构建了一个描述性的货币需求函数,该函数可以简化为:

    其中, 为对真实货币余额的需求, 为永久收入, 分别为货币、债券、股票的预期回报率, 为预期通货膨胀率。

    根据上述货币需求函数,弗里德曼认为:

①在货币需求中,利率的影响很小,因为利率变化后, 发生相应的变动,相互之间有抵消作用,或者说,货币需求函数中的各项机会成本会保持相对稳定。

②由于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影响,因此,货币的流通速度稳定的、可以预期的。依据经验,它与收入水平保持“正的一致性”。

③永久收入是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永久收入意指预期未来年度的平均收入,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变量,在很大程度上不受短期经济因素的影响。因此,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也是相对稳定的,并且据此得出了著名的“规则货币供应”的政策主张。

三、论述题

1.试述货币需求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

  • (1)西方货币需求理论沿着货币持有动机和货币需求决定因素这一脉络,经历了传统货币数量学说、凯恩斯学派货币需求理论和货币学派理论的主流沿革。

  • (2)西方早期的货币需求理论为传统货币数量说,主要研究货币数量对物价水平和货币价值的影响。 代表性理论为:

    • 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
    • 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说

    两个理论的结论和方程式的形式基本相同,都认为货币数量决定物价水平。 但是,两者分析的出发点不同。传统货币数量说的缺陷是没有分析货币数量对产出量的影响,对影响货币持有量的效用和成本的因素没有详细分析。

  • (3)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货币需求理论 沿着现金余额分析的思路,同样从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角度开始分析,指出货币需求就是人们特定时期能够而且愿意持有的货币量,这种货币需求量的大小取决于流动性偏好心理。 而人们对流动性偏好来源于三种动机:

    • 交易动机
    • 谨慎动机
    • 投机动机

    这三种动机可归结为 (交易动机)和 (投机动机), 取决于收入,与收入成正比, 取决于市场利率,与市场利率成反比 。由于短期内人们投机动机需求及不稳定,导致市场利率波动,进而影响投资,影响产出量和经济增长量。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虽然弥补了传统货币数量说认为货币量不影响货币流通速度和产出量的理论局限,但由于过度强调需求管理而忽视了货币供给量变动对物价的影响。此外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是短期分析,其中影响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变量都是短期变量,进而得出货币需求是不稳定的结论。

  • (4)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 ①鲍莫尔对交易性货币需求的修正,深入分析了交易性货币需求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 ②托宾对投机性货币需求的修正。托宾讨论了在利率预期不确定前提下,作为风险回避者的投资者最优金融资产的组合,和人们的调整资产组合行为对货币投机需求的影响。
    • ③新剑桥学派对凯恩斯货币需求动机理论的发展。将凯恩斯的三大货币需求动机扩展为七个动机,将凯恩斯的三大货币需求动机具体化,并提出了公共权利动机,即政府实施扩张性需求政策所产生的扩张性货币需求动机。
  • (5)货币主义学派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以弗里得曼为首的货币主义学派一方面采纳凯恩斯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思想,采纳了相同的需求动机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并利用它把传统的货币数量论改写为货币需求函数。 另一方面又基本肯定货币数量论的结论,即货币量的变动影响物价水平。但由于其把凯恩斯的短期分析变为长期分析,提出了有别于凯恩斯短期收入变量的恒久收入变量,并认为恒久收入是一个稳定的变量,同时用实证分析指出货币需求对利率缺乏弹性,从而其重要结论是,因为影响货币需求的各因素是稳定的变量,所以,货币需求是一个稳定的函数。既然货币需求是稳定的,中央银行就能够客观准确地制定货币供应量增长目标,实施稳定的货币政策。他反对凯恩斯需求管理的政策主张,将管理的重点放在货币供给上,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使供给与需求相一致,以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控制通货膨胀。

2.试述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供应与扩展过程。

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是通过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银行体系通过信贷扩张过程被供应和扩展的。因而可以通过对银行体系信贷机制的实证分析,来揭示信用货币供应和扩展的过程。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相互联系的过程。

    1. 中央银行信用创造与基础货币供应的过程 由于中央银行是一国惟一的货币发行机构,因而经济活动中的新增货币供给量首先是由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增长的需要发行出来的。 其基本过程是: 当经济活动主体需要更多的货币时,会增加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当商业银行的信贷不能满足这一需求时,商业银行就会将客户贴现和抵押的资产如汇票、抵押凭证、外汇等抵押给中央银行,以取得贷款;同时当财政出现赤字时,也会从中央银行透支,或中央银行从政府债券二级市场上购政府债券。这样中央银行的各项资产就会增加,从而使商业银行的存款增加,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增发贷款,同时增加其在中央银行交纳的准备金存款,最终,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的存款准备金总和在数量上等于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此外,商业银行在经营经营中需要面对客户提取现金的需要,因此,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进一步分解为准备金存款和流通中的现金两部分,这两部分的和称作基础货币。 中央银行货币发行的过程可简单概括为中央银行资产增加使其负债——基础货币供应增加的过程。
    1. 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与派生存款的创造过程 在中央银行扩张基础货币的同时,商业银行也在扩张其信贷,并创造出存款货币增量。这一过程可概括为商业银行体系通过其获得的原始存款发放贷款,通过原始存款在体系内的辗转存贷,从而成倍创造派生存款的过程。

在上述两个过程中,商业银行的原始存款来源于中央银行的新增基础货币发行,它表现为中央银行资产增加使其负债——基础货币供应增加的过程,基础货币的增加成为商业银行成倍扩张信用货币的基础。当商业银行的原始存款正好等于其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时,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能力达到最大。这一过程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其中 B 表示基础货币,表明中央银行对信用货币的扩张;K 为货币乘数,表示商业银行扩张货币量的倍数。

3.试述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间的关系。

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大致相等的状况,市场均衡则是产品市场中供求相等的状态。

  • (1)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间的关系表现为:

    • ①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但同等的总供给可有偏大或偏小的货币需求。
    • ②货币需求引出货币供给,但也绝非是等量的。
    • ③货币供给成为总需求的载体,同样,同等的货币供给可有偏大或偏小的总需求。
    • ④总需求的偏大、偏小,会对总供给产生巨大的影响:
      • 总需求不足,则总供给不能充分实现;
      • 总需求过多,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推动总供给增加,但并不一定可以因此消除:差额。
    • ⑤总需求的偏大、偏小也可以通过紧缩或扩张的政策予以调节,但单纯控制需求也难以保证实现均衡的目标。
  • (2)如果以 、 AS 、 AD 分别代表货币的供与求、市场的供与求,它们的关系可表示为图 。它们之间的作用都是相互的,箭头不过表示其主导的方向。

由图可以看出,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有着紧密的联系,货币均衡有助于市场均衡的实现。但是,二者之间又有明显的区别,即货币均衡并不必然意味着市场均衡。原因在于:

  • ①市场需求是以货币为载体,但并非所有的货币供给都构成市场需求。 满足交易需求而作为流通手段(包括流通手段的准备)的货币,即现实流通的货币,形成市场需求; 而作为保存价值的现实不流通的货币则不构成市场需求,或者说它是潜在的需求而不是当期的需求。 这种差别可表示如下:

  • ②市场供给要求货币使之实现,或使之出清,因此提出对货币的需求。 但这方面的货币需求也并非对货币需求的全部。对积蓄财富所需的价值保存手段则并不单纯取决于市场供给,或至少不单纯取决于当期的货币供给—用于保存财富的货币显然有很大部分是多年的积累。这种差别可表示如下:

如果简单理解,可以说市场总供需的均衡关系是与处在现实流通状态的货币的供需关系一一地对应着。但也应该注意,现实流通的货币与现实不流通的货币之间是可以而且事实上也是在不断转化的。

4.试析货币供给的产出效应及其扩张界限。

在货币量能否推动实际产出的论证中,现在已被广泛认可的是联系潜在资源、可利用资源的状况进行分析的方法:

  • (1)只要经济体系中存在着现实可用做扩大再生产的资源,且其数量又比较充分,那么,在一定时期内增加货币供给就能够提高实际产出水平而不会推动价格总水平的上涨。

  • (2)待潜在资源的利用持续一段时期而且货币供给仍在继续增加后,经济中可能出现实际产出水平同价格水平都在提高的现象。

  • (3)当潜在资源已被充分利用但货币供给仍在继续扩张,经济体系中就会产生价格总水平上涨但实际产出水平不变的情况。

这三个阶段可用图 1-2 表示。

图 1-2 中,横轴代表产出增长率,纵轴代表物价上涨率,A 和 B 两个拐点分别代表由货币供给增加形成的产出率和物价上涨率不同组合阶段的界限。

  • A 是货币供给只具有实际产出效应而无物价上涨效应的临界点
  • B 是货币供给增加既有实际产出效应又有物价上涨效应阶段的终点,也是货币供给增加只具有物价效应而无实际产出效应阶段的起点。
  • B 点实际上是一定时期产出增长的极限点。 达到这一点,意味着经济体系中的现实可利用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如果没有达到,则可以表述为,在实际 GNP 水平与潜在 GNP 水平之间还存在缺口。一般说来,存在实际GNP 和潜在 GNP 之间的缺口是对多数国家经济成长状态的描述。换言之,在现实生活中,实际经济增长率很难达到使潜在资源被全部利用的程度,因此总会存在一定的潜在 GNP 损失。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是:当货币供给扩张的作用超越了 A 点之后,由于产出增加的同时还伴随着物价的上涨,公众对物价上涨的心理承受力等因素就会对政策选择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 2 章 利率理论

一、名词解释

1.收益的资本化

收益的资本化是指,由于利息已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于是任何有收益的事物,即使它并不是一笔贷放出去的货币,甚至不是真正有一笔实实在在的资本存在,也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而倒过来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

2.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是指以名义货币表示的利率,是借贷契约和有价证券上载明的利息率,也就是金融市场表现出的利率。 实际利率是指名义利率剔除了物价变动(币值变动)因素之后的利率,是债务人使用资金的真实成本。 当一般物价水平不变时,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是等量的。在名义利率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的波动会导致实际利率的反向变动。 关系式为: 或者:

3.基准利率

基准利率是指带动和影响其他利率的利率,也称为“中心利率”。 基准利率主要表现为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即中央银行向其借款的银行收取的利率。基准利率的变动是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各国利率体系的核心。中央银行一般通过改变该利率影响银行的借贷成本,进而影响市场利率。

4.利率与收益率

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贷出资本额的比率。利率体现着生息资本额的增殖程度,是衡量利息量与本金之比的尺度。 收益率是向证券持有者支付的利息加上以购买价格百分比表示的价格变动率。持有债券从时间 到时间 的收益率公式为:

其中, 为债券持有时间 到时间 的回报率, 时该债券的价格; 时该证券的价格; 为息票利息。

利率是利息与本金的比率,但这不能准确衡量在一定时期内投资人持有证券所能得到的收益状况。收益率能准确衡量在一定时期内投资人持有证券所能得到的收益状况。

5.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

金融市场上的利率种类根据期限可分为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 短期利率反映的是货币市场上各种借贷利率,长期利率反映的是资本市场上各种借贷利率,因此利率在两个市场上形成不同的利率水平,短期利率一般低于长期利率。但是,由于两个市场是密切联系的,利率的变动会导致资金在各个市场间的流动,同时资金的流动又会引起利率的变动,因而,利率在两个市场是被联系在一起的,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同时升降,但短期利率的波动幅度往往大于长期利率。

二、简答题

1.简要说明古典利率理论的主要内容。

古典利率理论的主要思想为:利率由投资需求与储蓄意愿的均衡所决定。 投资是对资金的需求,随利率上升而减少,储蓄是对资金的供应,随利率上升而增加,利率就是资金需求和供给相等时的价格,如图 2-1 所示。

一般情况下,一方面,利率越高,储蓄越多。储蓄是利率的递增函数: 。 另一方面,利率越低,投资量越大,投资是利率的递减函数: 。 储蓄和投资都是利率的函数。 i 为储蓄与投资相等时所表示的均衡利率水平。 如果储蓄增加,而投资不变,均衡利率水平就会降低至

2.简要说明可贷资金利率理论的主要内容。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是古典利率理论的逻辑延伸和理论发展,创立于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可贷资金利率理论一方面继承了古典利率理论基于长期实际经济因素分析的理论传统,另一方面开始注意货币因素的短期作用,并以流量分析为线索。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认为,利率由可贷资金的供求决定。可贷资金的供给包括: - 总储蓄 - 银行新创造的货币量

可贷资金的需求包括: - 总投资 ; - 因投机动机而发生的休闲货币所储存金额的增加

而利率会使资金供需相等,即:

图 2-2 中的 为古典利率均衡水平。 当可贷资金供给增加,而可贷资金需求不变时,利率下降至 ; 当可贷资金需求增加,而可贷资金供给不变时,利率上升至 为全部可贷资金供给与可贷资金需求的新的均衡利率水平。 可贷资金总量在很大程度上受中央银行的控制,因此政府的货币政策便成为利率的决定因素而必须考虑。

3.简要说明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的主要内容。

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是由凯恩斯在 20 世纪 30 年代提出的,是一种偏重短期货币因素分析的货币利率理论。

  • (1)根据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货币需求分为三部分:

    • ①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函数,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 ②预防性货币需求,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利率的提高而减少;
    • ③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货币需求 Md 可表示为收入Y 和利率i 的函数,即

    货币供给为政策变量,取决于货币政策。

如图 2-3 所示,在未达到充分就业条件下,增加货币供应量,利率将从 降至 。 当货币供应量为 时,利率为 ,此时货币需求曲线呈水平状,货币需求无限大,即处于流动性陷阱。此时即使货币供给不断增加,利率也不会再降低。

  • (2)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与可贷资金利率理论之间的区别是:
    • ①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是短期货币利率理论,强调短期货币供求因素的决定作用;可贷资金利率理论是长期实际利率理论,强调实际经济变量对利率的决定作用。
    • ②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中的货币供求是存量;而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则注重对某一时期货币供求流量变化的分析。
    • ③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主要分析短期市场利率;而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则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实际利率的长期波动上。

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与可贷资金利率理论之间并不矛盾。可贷资金利率理论中使利率变动的全部因素,在流动性偏好理论中也会促使利率变动。同样,流动性偏好理论中的货币供求构成了可贷资金利率理论的一部分。

三、论述题

1.试述新古典综合学派对于利率决定的分析。

利率水平是研究利率量的决定,即利率究竟是多少的问题。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希克斯和美国经济学家汉森,在总结古典利率理论和可贷资金利率理论以及凯恩斯的利率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 分析法。

西方经济学家在运用 型分析法分析经济时,是将国民经济的均衡看成是实物方面的均衡与货币方面的均衡,即市场被划分为商品市场及货币市场。 线表示使商品市场的供求相均衡的利率与收入组合; 线表示货币市场的供求均衡时的利率与收入组合; 线与 线的交点就是同时使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相均衡时的利率与收入组合。在这点所决定的利率为均衡利率,所决定的收入为均衡收入,在均衡利率和均衡收入支配下,整个国民经济实现了均衡。

图 2-4 中, 线表示商品市场的均衡 曲线表示货币市场的均衡 ;将这两条曲线放在同一坐标系内,两条曲线相交的均衡点 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 -

因此,只有在 点上两个市场才能同时达到均衡,此点决定的利率 是同耐满足两个市场均衡条件的均衡利率; 是同时考虑两个市场均衡条件下的均衡国民收入。

曲线发生移动时,均衡利率必然也发生相应变动。由于 的变动是由投资或储蓄的变动引起的, 动是由货币供给或货币需求的变化引起的,因此,这些变量的改变都将改变均衡利率的。

2.利率对一国经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其制约条件是什么?

利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贷出资本额的比率,是金融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它的变化可以通过影响借贷双方的利益影响经济活动的其他变量,而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 (1)利率对一国经济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 ①利率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 由于利率是储蓄者提供生息资产的收益,当货币利率较高时,生息资产的收益提高,即期消费的机会成本增加,居民就会减少即期消费,增加储蓄;同时,也会减少手持现金量,增加生息资产的供给。而高利率也会缩减企业的生产规模,这会导致居民收入下降,购买力减少,消费减少。

    • ②利率对投资的影响 利率是企业投资的成本,利率越高,成本越大,生产和投资收益越低,投资规模会缩小。反之,低利率则会减少投资成本,使投资量增加。

    • ③利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在一个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社会中,运用高利率可抑制投资的过度,因此可以防止通货膨胀的发生;当经济萧条时,通过降低利率,可防止过度紧缩。

    • ④利率与金融机构 利率的变动会促使银行等金融机构调整其资产负债结构,以求在利率变动的情况下增加收益或控制成本。这种影响使中央银行利用利率影响信贷量和流向进而调控宏观经济成为可能。

    • ⑤利率与对外经济活动 在一个对外开放的国家中,经济是与世界市场紧密相联的,利率的变动将影响一国对外经济活动,这表现在两个方面:

      • 一是对进出口的影响;
      • 二是对资本输出输入的影响。

      当利率水平较高时,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产品价格提高,出口竞争能力下降,出口量减少,从而会引起一国对外贸易的逆差。 相反,降低利率会增强出口生产企业的竞争能力,改善一国对外贸易收支状况。从资本输出输入看,在高利率的诱惑下,外国资本会迅速地流人,特别是短期套利资本,这虽然可以暂时缓解一国国际收支的紧张状况,但在高利率情况下的外国资本注入也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如通货膨胀的输入、沉重的还本付息负担等,有可能会造成国际收支状况的恶化。利率对经济的调控和影响作用由于其决定因素的复杂多样性而难以用以上几个方面给予全面解释,只能择其要点而概之。

  • (2)制约利率发挥作用的条件

    利率以上作用的发挥及作用的大小,取决于是否具备或在多大程度上具备利率有效发挥作用的条件。这些条件是复杂的,可概括为以下主要方面:

    • ①一国经济中微观主体的独立性程度,及其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利率调节是通过影响微观主体的利益来实现的,因而微观主体是否是独立决策的经济实体,关系到它们预算约束的有效性,对及利率变动能否做出及时快速反映。

    • ②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 一国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是利率能否在各市场间迅速传导信息并引导资金流动的前提。

    • ③利率结构和利率决定的市场化程度,以及中央银行是否以利率作为宏观调控的工具等因素也会影响利率作用的发挥。 利率能否直接真实反映市场供求,中央银行能否借助工具影响市场利率,决定利率是否可以作为调节宏观经济工具,和发挥调节作用的程度。


第 3 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一、名词解释

1.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首先提出,故得名。它描述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的交替关系。后来被新古典综合派用于说明一般价格水平、失业率和总需求之间的关系。

对于菲利普斯曲线具体的形状,不同学派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普遍接受的观点是:

  • 在短期内,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替换关系。

2.通货膨胀

在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通常将通货膨胀定义为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这个定义包含以下几个要点:

  • (1)强调把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作为考察对象,目的在于与股票、债券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价格相区别。
  • (2)强调“货币价格”,即每单位商品、服务用货币数量标出的价格,是要说明通货膨胀分析中关注的是商品、服务与货币的关系,而不是商品、服务与商品、服务相互之间的对比关系。
  • (3)强调“总水平”,说明这里关注的是普遍的物价水平波动,而不仅仅是地区性的或某类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波动。
  • (4)关于“持续上涨”,是强调通货膨胀并非偶然的价格跳动,而是一个“过程”,并且这个过程具有上涨的趋势。

3.居民消费物价指数

居民消费物价指数是综合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的趋势和程度的价格指数。由于直接与公众的日常生活相联系,这个指数在检验通货膨胀效应方面有其他指标难以比拟的优越性。

4.强制储蓄效应

政府如果通过向中央银行借债,从而引起货币增发这类办法筹措建设资金,就会强制增加全社会的投资需求,结果将是物价上涨。在公众名义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按原来的模式和数量进行的消费和储蓄,两者的实际额均随物价的上涨而相应减少,其减少的部分大体相当于政府运用通货膨胀实现政府收入的部分。如此实现的政府储蓄是强制储蓄。

5.收入分配效应

由于社会各阶层收入来源极不相同,因此,在物价总水平上涨时,有些人的实际收入水平会下降,有些人的实际收入水平却反而会提高。这种由物价上涨造成的收入再分配,就是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

6.滞涨

滞胀是指经济过程所呈现的并不是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相互“替代”,而是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相伴随,高的通货膨胀率与高的失业率相伴随。这就说明,菲利普斯曲线的描述和推导并非总能成立。

7.资产结构调整效应

资产结构调整效应也称财富分配效应,是指由物价上涨所带来的家庭财产不同构成部分的价值有升有降的现象。 一个家庭的财富或资产由两部分构成:

  • 实物资产
  • 金融资产

许多家庭同时还有负债,如借有汽车抵押贷款、房屋抵押贷款和银行消费贷款等。 因此,一个家庭的财产净值是它的资产价值与债务价值之差。 在通货膨胀环境下,实物资产的货币值大体随通货膨胀率的变动而相应升降; 金融资产则比较复杂,如其中的股票与通货膨胀的相关关系极不确定。货币债权债务的各种金融资产,其共同特征是有确定的货币金额。 物价上涨,实际的货币额减少;物价下跌,实际的货币额增多。在这一领域之中,防止通货膨胀损失的办法,通常是提高利息率或采用浮动利率。一般地说,小额存款人和债券持有人最易受通货膨胀的打击。至于大的债权人,不仅可以采取各种措施避免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而且,他们往往同时是大的债务人,可以享有通货膨胀带来的巨大好处。

二、简述题

1.简述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治理对策。

  • (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成因

需求拉上或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假说,是用经济体系存在对产品和服务的过度需求来解释通货膨胀形成的机理。其基本要点是当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对比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时,过多的需求拉动价格水平上涨。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供给表现为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而需求则体现在用于购买和支付的货币上,所以对这种通货膨胀也有通俗的说法:“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

  • (2)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

    • ①针对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成因,治理对策无疑是宏观紧缩政策: >紧缩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在银行业中的行业术语叫抽紧银根或紧缩银根。至于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削减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 ②面对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增加有效供给也是治理之途。 >有些国家采取的“供给政策”,其主要措施是减税,即降低边际税率以刺激投资,刺激产出。

2.简述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治理对策。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也称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一种侧重从供给或成本方面分析通货膨胀形成机理的假说。 其成因可以归结为两点:

  • (1)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 >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是以存在强大的工会组织,从而存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为假定前提的。当工资是由工会和雇主集体议定时,这种工资则会高于竞争的工资。面对高工资,企业就会因人力成本的加大而提高产品价格,以维持盈利水平。这就是从工资提高开始丽引发的物价上涨。工资提高引起物价上涨,价格上涨又引起工资的提高,在西方经济学中将此称为工资—价格螺旋上升。

    针对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的成因,治理对策是紧缩性的收入政策:确定工资一物价指导线并据以控制每个部门工资增长率;管制或冻结工资;按工资超额增长比率征收特别税等。如果把工资提高的原因从“存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扩展为不论任何原因,则这一说法更具有普遍意义。

  • (2)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 >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的前提条件是存在着物品和服务销售的不完全竞争市场。如在煤气、电力、电话、铁路、通信等公用事业领域,卖方有可能操纵价格,以赚取垄断利润,这就会增大一般部门的成本开支。不少发达工业国家的价格政策,就包括制定反托拉斯法以限制垄断高价的基本内容。无论是工资推进型还是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提出这类理论模型,目的都在于解释在不存在需求拉上的条件下也能产生物价上涨。

三、论述题

试论述通货紧缩的经济效应。

通货紧缩是指经济过程大多是伴随有经济负增长的物价水平持续下降,通货紧缩也是不稳定的,物价疲软趋势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实体经济:

  • (1)对投资的影响

    通货紧缩会使得实际利率有所提高,社会投资的实际成本随之增加,从而产生减少投资的影响。同时在价格趋降的情况下,投资项目预期的未来重置成本会趋于下降,就会推迟当期的投资。这对许多新开工项目所产生的制约较大。

    另一方面,通货紧缩使投资的预期收益下降。在通货紧缩情况下,理性的投资者预期价格会进一步下降,公司的预期利润也将随之下降。这就使投资倾向降低。通货紧缩还经常伴随着证券市场的萎缩。公司利润的下降使股价趋于下探,而证券市场的萎缩又反过来加重了公司筹资的困难。

  • (2)对消费的影响

物价下跌对消费有两种效应:

  • 一是价格效应。 >物价的下跌使消费者可以用较低的价格得到同等数量和质量的商品和服务,而将来价格还会下跌的预期促使他们将推迟消费。

  • 二是收入效应。 >就业预期和工资收入因经济增幅下降而趋于下降,收入的减少将使消费者缩减消费支出。

  • (3)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

    通货紧缩时期的财富分配效应与通货膨胀时期正好相反。在通货紧缩情况下,虽然名义利率很低,但由于物价呈现负增长,实际利率会比通货膨胀时期高出许多。高的实际利率有利于债权人,不利于债务人。

  • (4)对工人工资的影响

    在通货紧缩情况下,如果工人名义工资收入的下调滞后于物价下跌,那么实际工资并不会下降;如果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往往会削弱企业的偿付能力,也会迫使企业下调工资。

  • (5)通货紧缩与经济成长

    大多情况下,物价疲软、下跌与经济成长乏力或负增长是结合在一起的,但也非必然。如中国就存在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并存的现象。


第 4 章 金融中介体系

第 4 章 金融中介体系

一、名词解释

1.表外业务

表外业务是指凡未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且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的业务。 广义的表外业务既包括传统的中间业务,又包括金融创新中产生的一些有风险的业务,如互换、期权、期货、远期利率协议、票据发行便利、贷款承诺、备用信用证等业务。 通常提及的表外业务专指后一类有风险的业务,属狭义表外业务。

2.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已经存在的信贷资产集中起来并重新分割为证券进而转卖给市场上的投资者,从而使此项资产在原持有者的资产负债表上消失的融资形式。作为直接信贷资产的主要持有者,商业银行和储蓄信贷机构最适合开展此类业务。资产证券化的本质含义是将贷款或应收账款转为可流通的金融工具的过程。 资产证券化体系包括以下内容:普通型资产支持证券、信用卡支持证券、资产支持债务、资产支持优先股和资产支持商业票据。

3.最终贷款人

最终贷款人是指在危机时刻中央银行应尽的融通责任,它应满足对高能货币的需求,以防止由恐慌引起的货币存量的收缩。 最终贷款人的作用:

  • 一是支持陷入资金周转困难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免银行挤兑风潮的扩大而最终导致整个银行业的崩溃;
  • 二是通过为商业银行办理短期资金融通,调节信用规模和货币供给量,传递和实施宏观调控的意图。

4.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对存款人利益提供保护、稳定金融体系的制度安排。 在这一制度安排下,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根据其吸收存款的数额,按规定的保费率向存款保险机构投保,当存款机构破产而无法满足存款人的提款要求时,由存款保险机构承担支付法定保险金的责任。

5.全能型商业银行

全能型商业银行是指商业银行可以经营一切金融业务,包括各种期限和种类的存贷款,各种证券买卖以及信托,支付清算等金融业务。

二、简述题

1.简述商业银行的作用。

商业银行区别于一般工商业企业的地方,在于它的特定经营活动内容和职能作用。

  • (1)充当企业之间的信用中介

通过吸收存款,动员和集中社会上闲置的货币资本,再通过贷款或投资方式将这些货币资本提供给经营产业的资本家使用,银行成为货币资本贷出者(lender)与借人者(borrower)之间的中介人。这有助于充分利用现有的货币资本。

  • (2)充当企业之间的支付中介

通过为各个企业开立账户,充当企业之间货币结算与货币收付的中间人。在这里,银行是以企业的账户和出纳的资格出现的,由此可加速企业资本周转。

  • (3)变社会各阶层的积蓄和收入为资本

将原来预定用于消费的积蓄和收入,通过银行汇集起来,提供给企业家作为资本运用。这可以扩大社会资本总额。

  • (4)创造信用流通工具

在上述各项业务的基础上,商业银行成为银行券和存款货币的创造者。商业银行发行银行券的权利后来被取消了,但其在组织支票转账基础上对存款货币的创造,则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简述商业银行的资产与负债业务。

  • (1)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将自己通过负债业务所聚集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这是取得收益的主要途径。对于所聚集的资金,除了必须保留一定部分的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以应付客户提存和转账结算的需求外,其余部分主要是以贴现、贷款和证券投资等方式加以运用。

  • (2)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其全部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本和吸收的外来资金两部分。

自有资本包括其发行股票所筹集的股份资本以及公积金和未分配的利润。这一部分也称权益资本。存款货币银行

的资金来源中自有资金所占比重很小,不过却是吸收外来资金的基础。外来资金主要是吸收存款,向中央银行借款,向其他银行和货币市场拆借,以及发行中长期金融债券等。

3.简要说明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两种类型及其发展趋势。

  • (1)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两种类型

按经营模式划分,商业银行分为:

  • 职能分工型银行

  • 全能型银行 职能分工其基本特点是,法律限定金融机构须分门别类各有专司:有专营长期金融的,有专营短期金融的,有专营有价证券买卖的,有专营信托业务的,等等。 职能分工体制下的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最大差别在于:

  • ①只有商业银行能够吸收使用支票的活期存款;

  • ②商业银行一般以发放 1 年以下的短期工商信贷为其主要业务。全能型商业银行,又有综合型商业银行之称,它们可以经营包括各种期限和种类的存款与贷款的一切银行业务,同时直至可以经营全面的证券业务等。职能分工型模式称之为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相对应地,全能型模式则称之为混业经营、混业监管模式。

  • (2)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发展趋势

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十多年来,伴随迅速发展的金融自由化浪潮和金融创新的层出不穷,在执行分业经营的国家中,商业银行经营日趋全能化、综合化.

三、论述题

1.阐明引发金融创新的直接原因。

金融创新是西方金融业中迅速发展的一种趋势。 这个趋势从 20 个世纪 60 年代后期即已开始,70 年代各种创新活动日益活跃,到 80 年代已形成全球趋势和浪潮。金融创新浪潮的兴起及迅猛发展,给整个金融体制、金融宏观调节乃至整个经济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引发金融创新的直接原因有:

  • (1)规避风险的创新

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西方银行经营面临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长期的高通货膨胀率带来了市场利率的上升,并且波动剧烈。利率的剧烈波动使投资收益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这降低了长期投资的吸引力,同时也使持有这类资产的金融机构陷于窘境。银行为了保住存款等负债业务而必须负担更多的利息支出,却面对着长期资产业务由于原定契约利率的限制而无足够的收益来支撑的困境。于是,银行通过创新,创造可变利率的债权债务工具,如可变利率债券、可变利率存款单、可变利率抵押契约、可变利率贷款等,开发债务工具的远期市场,发展债务工具的期货交易,开发债务工具的期权市场等,来规避风险。

  • (2)技术进步推动的创新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得以迅猛发展、广泛应用,有力地支撑和推动了金融创新的兴起和蓬勃发展。

首先,技术进步引起银行结算、清算系统和支付制度的创新,进而引起金融服务的创新。如形形色色的银行卡、ATM 以及 ATS、NOW,等一系列新兴账户的推出,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网络银行的出现,银行间电子资金转账系统和售货点终端机的转账系统,等等。如无电子化、网络化和信息技术作为依托,这一切是难以想象的。

其次,新技术为日益复杂的金融工具的创新提供了技术保障条件。

此外,新技术的运用使金融交易快速地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几乎使全球各个角落的交易主体都联结在一个世界性的金融市场之中。

  • (3)规避行政管理的创新

规避不合理的、过时的金融行政管理法规也导致了金融创新。前面述及,20 世纪 30 年代大危机之后,西方各国纷纷立法,对银行业经营施行极为严格的管理和限制。在激烈的竞争中,金融业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利用法规的漏洞,推出很多新的业务形式。

2.试述中央银行产生的原因及其功能。

  • (1)中央银行产生的原因

    • ①统一发行银行券的必要。 在银行业发展的初期,众多的银行均从事银行券的发行。 但存在如下问题:

      • a.为数众多的小银行信用实力薄弱,它们所发行的银行券往往不能兑现,尤其在危机时期,很容易使货币流通陷于混乱。
      • b.许多分散的小银行,其信用活动领域有着地、区的限制,因此它们所发行的银行券只能在有限的地区内流通。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有更加稳定的通货,也要求银行券成为能在全国市场广泛流通的一般信用流通工具。事实上,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一些信誉卓著的大银行,它们所发行的银行券在流通中排挤着小银行的银行券。在这样的基础上,国家遂以法令形式限制或取消一般银行的发行权,并把发行权集中于专司发行银行券的中央银行。
    • ②银行林立,银行业务不断扩大,债权债务关系错综复杂,票据交换及清算若不能得到及时、合理处置,会阻碍经济顺畅运行。于是客观上需要建立一个全国统一而有权威的、公正的清算机构为之服务。

    • ③在经济周期的发展过程中,商业银行往往陷于资金调度不灵的窘境,有时则会因而破产。于是客观上需要一个强大的金融机构作为其他众多银行的后盾,在必要时为它们提供货币资金,也即提供流动性的支持。

    • ④同其他行业一样,银行业经营竞争也很激烈,而且它们在竞争中的破产、倒闭给经济造成的动荡,较之非银行行业要大得多。因此,客观上需要有一个代表政府意志的专门机构专司金融业管理、监督、协调的工作。

  • (2)中央银行的功能

    • ①发行的银行 发行的银行就是垄断银行券的发行权,成为全国唯一的现钞发行机构。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现钞都由中央银行发行。硬辅币的铸造、发行,也多由中央银行经管。银行券的发行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资金来源,为中央银行调节金融活动提供了资金实力。

    • ②银行的银行 银行固有的业务——办理“存、放、汇”,同样是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内容,只不过业务对象不是一般企业和个人而是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作为银行的银行,其职能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 a.集中存款准备。通常法律规定,商业银行及有关金融机构必须向中央银行存入一部分存款准备金。其目的在于,一方面保证存款机构的清偿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中央银行调节信用规模和控制货币供应量。存入准备金的多少,通常是对商业银行及有关金融机构所吸收的存款确定一个法定比例;有时还分别不同种类的存款确定几个比例。同时,中央银行有权根据宏观调节 的需要,变更、调整存款准备金的存入比率。不同国家对这一制度的重视程度差异颇大。

    • b.最终的贷款人。19 世纪中叶前后,连续不断的经济动荡和金融危机使人们认识到,金融恐慌或支付链条的中断往往是触发经济危机的导火线,因此提出应由中央银行承担“最终贷款人”的责任。最终贷款人的作用,

      • 一是支持陷入资金周转困难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免银行挤兑风潮的扩大而最终导致整个银行业的崩溃;
      • 二是通过为商业银行办理短期资金融通,调节信用规模和货币供给量,传递和实施宏观调控的意图。
    • c.组织全国的清算。现代支付清算体系是伴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而发展的。各国中央银行大多有明文规定,负有组织支付清算的职责。

    • ③国家的银行

    国家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代表国家贯彻执行财政金融政策,代理国库收支以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 a.代理国库。 - b.代理国家债券的发行。 - c.对国家财政给予信贷支持。主要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 直接给国家财政以贷款; - 购买国家公债。 - d.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进行外汇、黄金的买卖和管理。 - e.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 f.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

    此外,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还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出席各种国际性会议,从事国际金融活动以及代表政府签订国际金融协定;在国内外经济金融活动中,充当政府的顾问,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


第 5 章 金融市场

一、名词解释

1.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又称金融资产,它是一种能够证明金融交易的金额、期限以及价格的书面文件,对于债权、债务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具有法律上的约束意义。 金融工具一般应具有流动性、风险性和收益率等基本特征。 流动性是指一种金融工具在不遭受损失的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 风险性是指金融工具在受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影响下导致金融工具的购买者在经济上受到损失的可能性; 收益率则是指持有金融工具所取得的收益与本金的比率。

2.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是一年和一年以内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包括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大额可转让存单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和国库券市场等子市场。这一市场的金融工具期限很短,近似货币,所以称之为货币市场。货币市场是金融机构调节流动性的重要场所,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基础。

3.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一般指交易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市场,主要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满足工商企业的中长期投资需求和政府财政赤字的需要。 由于交易期限长,资金主要用于形成实际资本,所以称之为资本市场。

4.远期

远期是指在确定的未来某一时期,按照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资产的协议。 在远期合约中,双方约定买卖的资产称为标的资产,约定的价格称为协议价格,同意以约定的价格卖出标的资产的一方称为空头,同意以约定的价格买人标的资产的一方称为多头。远期合约在外汇市场应用非常广泛,因为它能够比较有效地防止汇率波动的风险。

5.期货

期货合约是在远期合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标准化的买卖合约。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期货合约是由交易所推出的标准化合约,在交易所集中交易,并且由交易所保证合约的履行。

6.互换

互换是指互换双方达成协议并在一定的期限内转换彼此货币种类、借贷利率基础及其他资产的一种交易。 互换协议主要有货币互换和利率互换两种。货币互换是指交易双方按照既定的汇率交换两种货币,并约定在将来一定期限内按照该汇率相互购回原来的货币。利率互换是指交易双方将自己所拥有的债权(债务)的利息收入(支出)相交换。这两笔债权(债务)的本金价值是相同的,但利息支付条款却是不同的,通过交换可以满足双方的不同需要。

7.期权

期权合约赋予其持有者(即期权的购买者)一种权利,使其可以(但不必须)在未来约定的时期内以议定的价格向期权合约的出售者买入(看涨期权)或卖出(看跌期权)一定数量的资产。 合约的持有人为获得这一权利,需要支付一定的期权费。

二、简答题

1.简要分析风险资本的投资过程。

风险资本指由风险投资基金所运作的资本,风险资本的投资过程大致分五个步骤:

  • (1)交易发起,即风险资本家获知潜在的投资机会。
  • (2)筛选投资机会,即在众多的潜在投资机会中初选出小部分做进一步分析。
  • (3)评价,即对选定项目的潜在风险与收益进行评估。如果评价结果是可以接受的,风险资本家与企业家一道进入第四步交易设计。
  • (4)交易设计。交易设计包括确定投资的数量、形式和价格等。一旦交易完成,则进入最后一步——投资管理。
  • (5)投资后管理。投资后管理的关键是将企业带入资本市场运作以顺利实现必要的兼并收购和发行上市。

2.简述风险与收益的关系。

  • (1)风险和收益是任何投资者决策时必须考虑的一对矛盾,投资和收益是对称的,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所有收益都是要经过风险来调整的。 1952 年经济学家马可柯维茨首先用比较精确的数学语言描述了风险于收益的关系,为资产定价理论奠定了基础。

-(2)每个投资者在进行投资之前都要对收益进行预期,因而从数学角度分析,收益预期往往以投资的预期收益率来表示。 因为投资面临着未来的不确定性,所以,预期收益率就是投资者在投资之前对未来各种不确定情况下收益率的综合估计。从数学的角度看,预期收益率实际上是收益率这个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值,计算公式为:

其中, 表示某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 表示可能遇到的 种情况, 表示该资产在第 种情况下的收益率; 表示第 种情况出现的概率, 种情况出现的概率之和等于 1。

-(3)风险是指投资价值损失的可能性,它实际上反映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可以用对预期收益的偏离来反映风险的大小。 数学上可用方差概念进行定量分析。引入数学上的方差概念,就可以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方差的公式为: 在实践中,通常习惯用方差的平方根既标准差来衡量风险,即:

3.简要分析为什么分散投资可以减少风险。

  • (1)金融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是投资者是风险的厌恶者,控制风险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分散投资,即投资者可以通过构建多样化的投资的资产组合来降低风险,这一原理可以通过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率和资产组合的风险协方差公式来说明。

  • (2) 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率是资产组合中所有资产预期收益率的加权平均数。 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 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 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 是资产组合中的资产种类数。

资产组合中,在资产总数一定情况下,单个资产占的比重小,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率越小,风险越小,这个原理说明投资资产数量多可以减低风险。

  • (3) 风险协方差公式说明:资产组合的风险不仅与单个资产的风险有关,不仅是单个资产标准差的简单加权平均,而且与各种资产的相互关系有关。投资者通过选择彼此相关性小的资产进行组合时风险更小。

    资产组合收益率的标准差公式为:

是资产组合中的资产种类数; 是组合中 资产所占比重; 是组合中 资产所占比重; 两种资产收益率的协方差。所谓协方差,反映的是两种资产共同变化的程度,其公式是:

其中, 是资产 和资产 收益率的相关系数。

资产组合的协方差反映组合资产共同变化的程度,因而资产组合的协方差越小组合资产投资的风险越小。资产组合的协方差又取决于组合资产之间的相关系数,组合资产之间的相关性越小系数越小,组合资产风险越低。

这个原理说明通过多样化投资组合可以降低风险。

4.简述 CAPM 的基本内容。

  • (1)CAPM 即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在投资组合理论的基础上,寻求当资本市场处于均衡状态下,各资本资产的均衡价格。即假设人们对预期收益率和风险的预期相同,并且都根据分散化原则选择最优资产组合,达到均衡状态时,证券的风险溢价是多少。

  • (2)在以上假设前提下,在资本市场均衡状态下,通过对投资者集体行为的分析,可以求出所有有效证券和证券组合的均衡价格,即资本市场线,如图 5-1 所示。

图 5-1 中, 表示无风险借贷利率,切点 是市场证券组合,理论上应包括所有上市的有价证券。射线 就是资本市场线,表示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所有的有效投资机会,或者说对所有投资者而言最好的风险-收益组合。尽管每个人都希望达到高于资本市场线,但竞争力量将推动资产价格变动,使每个人都达到直线上的某点。 资本市场线的公式为: CML 的公式为:

CAPM 的基本思想是:达到均衡时人们承受风险的报酬,由于投资者是风险厌恶者,所以,所有风险资产的风险溢价总值必然为正。

(3)单个证券的风险溢价与它对市场风险贡献程度成正比,用来衡量单个证券风险的是它的 值。 值反映了单个证券对市场波动的敏感度。根据 CAPM,在均衡状态下,任何资产的风险溢价等于其 值乘以市场投资组合的风险溢价。方程式为:

或:

  • (4)CAPM 运用均衡方法,为金融市场的资产定价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一模型在投资管理和公司财务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模型中的市场组合包括了所有的资产,在实证研究中难以准确模拟。

三、论述题

1.试述金融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功能。

  • (1)金融市场的发展促进了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规模和效率,为金融资产提供了充分的流动性,并促进了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

在专业分工不断深化和规模经济日益重要的现代经济中,储蓄向投资的顺利转化,关系到整个实体经济能否良性循环。传统金融体系依赖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中介或间接金融来发挥其功能,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竞争加剧,资本市场在降低交易成本、处理信息能力方面都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而且,金融市场能够通过灵活的交易,增加传统金融工具的流动性。

金融市场的发展不仅为金融资产规模的扩大创造了条件,而且促进了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工具是一组预期收益和风险相结合的标准化合约,多样化金融工具通过对一种经济的生产技术中所固有的风险进行更精细的划分,使得对风险和预期收益持不同态度的投资者能够寻找到最符合其需求的投资,同时金融工具发行者的多样化融资需求也同样能够尽可能地得到满足,从而有利于提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

-(2)金融市场的资产定价机制能够引导资金合理流动,反馈经济实际运行状况,从而提高资源运用效率

以企业为代表的微观经济主体的投资活动,一个基本的原则是追求“净现值大于零”,即一项投资的未来现金流的贴现值之和应当大于当期的投资支出;金融市场的交易可以反映金融市场资金的供求关系,反映不同投资主体的风险偏好,从而确定不同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即对未来收益的贴现率,形成资产价格,引导资金和实际资源更合理的流动。

  • (3)金融市场的发展为金融间接调控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基础

金融间接调控体系的建立必须依靠发达的金融市场传导中央银行的政策信号,才能通过金融市场的价格变化引导各微观主体的行为。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中,以短期国债为主要交易工具的公开市场操作是最主要的手段,中央银行据以吞吐基础货币,影响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进而影响金融机构信用扩展能力。同时,发达的金融市场内部,由于套利的作用,各子市场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货币市场的变化将会迅速地在资本市场得到反映,通过资本市场的行市变化进一步扩大货币政策的影响范围。随着各类金融资产在金融机构储备头寸和流动性准备中比例的提高,金融机构会更加广泛地介入金融市场运行,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影响的范围和力度,将会伴随金融市场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加强。

  • (4)股票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效评价企业经营状况的窗口,为企业实施资本运营战略提供了场所

股票市场的发展则提供上市公司的市值。上市公司市值的变化不仅能反映公司净资产的水平,而且能反映未来的盈利能力。市值的变化具有连续性,投资者通过连续的观察,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公司的经营状况,通过股票的买卖,对公司经营形成外部市场压力。此外,股票市场的发展,促使企业产权的细分化,有助于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实现经济资源的高效流动和整合。

2.试述金融工程的方法论背景。

金融工程是指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金融部门将现代金融理论和工程技术方法相结合,针对投资者不同的风险偏好,创造性地设计开发和应用新的金融产品的过程。

金融工程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的理论与方法建立在现代金融理论、信息技术和工程方法基础之上。

  • (1)1952 年马柯维茨提出的投资组合理论,从数学的角度界定了风险与收益,把数理工具引入了金融研究;

1958 年莫迪利安尼和米勒提出了 MM 定理,为现代金融理论提供了有别于传统经济学供求分析的“无套利均衡”方法。所谓“无套利均衡”指的是,当某种资产的价格违背了“同值同价”的“一价定律”时,市场处于不均衡状态,出现了套利机会,市场参与者的套利动机促使市场达到均衡;在市场均衡状态下,不存在套利机会,因此称为“无套利均衡”。金融分析基本方法,就是将某项金融资产的“头寸”(即对某种资产的持有或短缺)与市场中其他金融资产的头寸组合起来,构建一个在市场均衡时不能产生不承受风险的利润的组合头寸,并由此计算该项头寸在市场均衡时的价值即均衡价格。

  • (2)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金融工程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基础条件。例如计算机的普及和大规模运算和数据处理

能力的提高,为投资组合理论的实际应用和金融工程提供了开发和实施各种新型金融产品、解决金融和财务问题的有效手段;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能够在全国、全球迅速传播,金融市场联为一体。所有这些都极大地降低了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提高了市场的效率。

  • (3)“金融工程师”们在上述理论和技术条件支持下,针对市场投资者不同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借鉴现代工程技术方法,创造性地设计出了各种新的金融工具,使其具有特定的流动性和风险—收益组合。

第 6 章 金融监管体系

一、名词解释

1. 金融监管成本

金融监管成本,大致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两个部分。一般来说,金融监管越严格,其成本也就越高。 金融监管成本包括:

  • (1)执法成本。 它是指金融监管当局在具体实施监管的过程中产生的成本。 它表现为监管机关的行政预算,也就是以上提到的显性成本或直接成本。
  • (2)守法成本。 它是指金融机构为了满足监管要求而额外承担的成本损失,通常属隐性成本。 它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在遵守监管规定时造成的效率损失。如为了满足法定准备金要求而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由于监管对金融创新的抑制从而限制了新产品的开发和服务水平的提高等。

二、简述题

1.简要说明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

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 (1)依法管理原则。
  • (2)合理、适度竞争原则——监管重心应放在保护、维持、培育、创造一个公平、高效、适度、有序的竞争环境上。
  • (3)自我约束和外部强制相结合的原则。
  • (4)安全稳定与经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此外,金融监管应该注意顺应变化了的市场环境,对过时的监管内容、方式、手段等及时进行调整。

2.简述社会利益论关于金融监管必要性的分析。

社会利益论认为,金融监管的基本出发点首先就是要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而社会公众利益的高度分散化,决定了只能由国家授权的机构来履行这一职责。 历史经验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家银行可以通过其资产负债的扩大、资产对资本比例的扩大来增加盈利能力。这必然伴随着风险的增大。但由于全部的风险成本并不是完全由该银行自身承担,而是由整个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社会经济体系来承担,这就会使该银行具有足够的动力通过增加风险来提高其盈利水平。如果不对其实施必要的监管和限制,社会公众的利益就很可能受到损害。

也可这样概括: 市场缺陷的存在,有必要让代表公众利益的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介入经济生活,通过管制来纠正或消除市场缺陷,以达到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社会福利损失的目的。

3.简述金融风险论关于金融监管必要性的分析。

金融风险论认为金融风险的特性,决定了必须实施监管,以确保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 (1)银行业的资本只占很小的比例,大量的资产业务都要靠负债来支撑。 在其经营过程中,利率、汇率、负债结构、借款人偿债能力等因素的变化,使得银行业时刻面临着种种风险,成为风险集聚的中心。而且,金融机构为获取更高收益而盲目扩张资产的冲动,更加剧了金融业的高风险和内在不稳定性。当社会公众对其失去信任而挤提存款时,银行就会发生支付危机甚至破产。

  • (2)金融业具有发生支付危机的连锁效应。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各阶层以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都通过债权债务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因而,金融体系任一环节出问题,都极易造成连锁反应,进而引发普遍的金融危机。更进一步,一国的金融危机还会影响到其他国家,并可能引发区域性甚至世界性的金融动荡。

  • (3)金融体系的风险,直接影响着货币制度和宏观经济的稳定。

三、论述题

1.试述《巴塞尔协议》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1988 年 7 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通过了《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即著名的《巴塞尔协议》。

  • (1)《巴塞尔协议》的目的

    • ①通过制定银行的资本与其资产间的比例,定出计算方法和标准,以加强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
    • ②制定统一的标准,以消除国际金融市场上各国银行之问的不平等竞争。
  • (2)《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

    ①关于资本的组成。 把银行资本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档: - 第一档核心资本包括股本和公开准备金,这部分至少占全部资本的 50%; - 第二档附属资本包括未公开的准备金、资产重估准备金、普通准备金或呆账准备金。

    ②关于风险加权的计算。 该协议定出对资产负债表上各种资产和各项表外科目的风险度量标准,并将资本与加权计算出来的风险挂钩,以评估银行资本所应具有的适当规模。

    ③关于标准比率的目标。 协议要求银行经过 5 年过渡期逐步建立和调整所需的资本基础。到 1992 年年底,银行的资本对风险加权化资产的标准比率为 8%,其中核心资本至少为 4%。这个协议的影响广泛而深远,面世以来,不仅跨国银行的资本金监管需视协议规定的标准进行,就是各国国内,其货币当局也要求银行遵循这一准则,甚至以立法的形式明确下来。

2.试述《新巴塞尔协议》出台的背景及其三大支柱。

2001 年 1 月 16 日,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新资本协议草案第二稿,并再次在全球范围内征求银行界和监管部门的意见。这年年中决定新资本协议草案于 2002 年定稿,2005 年实施,并全面取代 1988 年的《巴塞尔协议》,成为新的国际金融环境下各国银行进行风险管理的最新法则。

  • (1)《新巴塞尔协议》出台的背景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的运行环境和监管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①《巴塞尔协议》中风险权重的确定方法遇到了新的挑战。 这表现为在信用风险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对银行业的破坏力日趋显现。在银行资本与风险资产比率基本正常的情况下,以金融衍生商品交易为主的市场风险频频发生,诱发了国际银行业中多起重大银行倒闭和巨额亏损事件。而《巴塞尔协议》主要考虑的是信用风险,对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考虑不足。

  • ②危机的警示。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危机蔓延所引发的金融动荡,使得金融监管当局和国际银行业迫切感到重新修订现行的国际金融监管标准已刻不容缓。

    • 一方面,要尽快改进以往对资本金充足的要求;
    • 另一方面,需要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以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
  • ③技术可行性。 学术界以及银行业自身都在银行业风险的衡量和定价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探索性工作,建立了一些较为科学而可行的数学模型。现代风险量化模型的出现,在技术上为巴塞尔委员会重新制定新资本框架提供了可能性。新协议草案较之 1988 年的《巴塞尔协议》复杂得多,但也较为全面。它把对资本充足率的评估和银行面临的风险进一步地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其能够更好地反映银行的真实风险状况。新协议不仅强调资本充足率标准的重要性,还通过互为补充的“三大支柱”以期有效地提高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2)《新巴塞尔协议》的三大支柱

  • ①第一大支柱——最低资本要求。 最低资本要求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受规章限制的资本的定义、风险加权资产以及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最小比率。其中有关资本的定义和 8%的最低资本比率没有发生变化。但对风险加权资产的计算问题,新协议在原来只考虑信用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

  • ②第二大支柱——监管当局的监管。 这是为了确保各银行建立起合理有效的内部评估程序,用于判断其面临的风险状况,并以此为基础对其资本是否充足做出评估。监管当局要对银行的风险管理和北解状况、不同风险间相互关系的处理情况、所处市场的性质、收益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等因素进行监督检查,以全面判断该银行的资本是否充足。

  • ③第三大支柱——市场纪律。 市场纪律的核心是信息披露。市场约束的有效性,直接取决于信息披露制度的健全程度;只有建立健全的银行业信息披露制度,各市场参与者才可能估计银行的风险管理状况和清偿能力。为了提高市场纪律的有效性,巴塞尔委员会致力于推出标准统一的信息披露框架。

人们普遍支持新的资本协议框架,赞同采用风险敏感度较高的资本管理制度。但同时也普遍认为新协议太复杂,难以立即统一实施。实际上,各国实施时间各有差异。考虑到中国是发展中的国家,尤其是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之中,中国银监会决定推迟到 2010 年实施这项新资本协议。


第 7 章 货币政策

一、名词解释

1.通货膨胀目标制

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套用于货币政策决策的框架,是中央银行直接以通货膨胀为目标并对外公布该目标的货币政策制度。 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下,传统的货币政策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政策工具与最终目标之间不再设立中间目标,货币政策的决策依据主要依靠定期对通货膨胀的预测。 政府或中央银行根据预测提前确定本国未来一段时期内的中长期通货膨胀目标,中央银行在公众的监督下运用相应的货币政策工具使通货膨胀的实际值和预测目标相吻合。

2.货币政策时滞

货币政策时滞是指政策从制定到获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效果所经历的时间。货币政策时滞是影响政策效果的主要因素。 货币政策时滞由两部分组成:

  • 内部时滞
    • 认识时滞
    • 行动时滞
  • 外部时滞

内部时滞可再分为认识时滞和行动时滞,外部时滞又称影响时滞。

3.泰勒规则

泰勒规则是根据产出和通货膨胀的相对变化而调整利率的操作方法。 这一规则体现了中央银行的短期利率工具按照经济状态进行调整的方法。 泰勒认为,保持实际短期利率稳定和中性政策立场,当产出缺口为正(负)和通胀缺口超过(低于)目标值时,应提高(降低)实际利率。

二、简答题

1.简述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应具备的条件。

在货币政策的运用上,政策指标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 (1)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必须能为货币当局加以控制。
  • (2)政策指标与最后目标之间必须存在稳定的关系。
  • (3)可测性
    • 一是央行能及时获取有关指标的准确数据
    • 二是有较明确的定义便于分析、观察和监测
  • (4)政策指标受外来因素或非政策因素干扰程度较低。
  • (5)与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有较好的适应性。

一般地,在一个自由的信用市场交易里,货币当局只能就货币供给量与利率任选其一为政策指标。 如果当局选择利率水准为政策指标,则货币供给量变成内生变量,货币供给量将由经济体系内部的关系加以决定; 如果选择货币供给量为政策指标,则利率变成内生变量。究竟选择货币供给量抑或利率为政策指标,依据是经济不稳定的各种来源。 为维持经济的稳定,货币当局应慎重地选择政策指标。

2.如何看待微观主体预期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对消作用?

  • (1)微观主体的预期是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微观主体的预期对实施的货币政策效应具有对消作用。 这种对消作用表现在:微观主体出于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会对货币政策进行合理的预期,在预期的基础上广泛地实施有利于自身经济利益的对策行为,而这些行为会对货币政策具有对消作用,从而货币政策不能发挥预计的效应。

  • (2)鉴于微观主体的预期,似乎只有在货币政策的取向和力度没有或没有完全被公众知晓的情况下才能生效或达到预期效果。 但实际上,社会公众的预期是非常准确的,要实施对策也要有个过程。这样,货币政策仍可奏效,但公众的预期行为会使货币政策效应打打折扣。

  • (3)对消作用的博弈论分析。 按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如果公众是理性的预期,那么只有未被公众预期到的货币政策才能发挥效力。同理,如果政府的预期是理性的,那么,只有未被政府预期到的公众行为才会对货币政策产生抵消作用。所以,政府和公众根据预期来制定其行动的过程是可以用对策论加以解释的,即存在政府和公众的博弈。

三、论述题

1.试述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特点。

  • (1)存款准备金政策

    • ①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利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改变货币乘数,从而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地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政策措施。

    • ②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

      • 第一,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
      • 第二,规定可充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资产种类。
      • 第三,规定存款准备金的计提基础。
      • 第四,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幅度等。
    • ③该政策作用过程是: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时,

      • 一方面增加了商业银行应上缴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减少了商业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贷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
      • 另一方面,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使货币乘数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和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紧缩,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相应缩减。反之,过程则相反。
    • ④存款准备金政策对于市场利率、货币供应量、公众预期等都会产生强烈的影响,这既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

  • (2)再贴现政策

  • ①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以及货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

  • ②再贴现政策内容包括两方面:

    • 一是再贴现率的调整。
    • 二是规定何种票据具有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
  • ③其作用过程是:当中央银行认为有必要紧缩银根,减少市场货币供应量时,就提高再贴现率,使之高于市场利率,这样就会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再贴现的成本,于是商业银行就会减少向中央银行借款或贴现的数量,使其准备金缩减。商业银行就只能收缩对客户的贷款和投资,从而减少市场货币供应量,使银根紧缩,市场利率上升,社会对货币的需求也相应减少。反之,过程相反。

  • ④再贴现政策运用的效果:

    • 一是能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超额准备,从而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融资决策,使其改变贷款和投资行为;
    • 二是能产生告示性效果,从而影响到商业银行和社会大众的预期;
    • 三是能决定对谁开放贴现窗口,可以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方向,还能避免商业银行利用贴现窗口进行套利行为。
  • ⑤再贴现政策的缺陷:

    • 一是中央银行在使用这一工具控制货币供应量时处于被动地位;
    • 二是再贴现率只能影响利率的总水平,而不能改变利率结构;
    • 三是再贴现政策缺乏弹性。
  • (3)公开市场政策

  • ①公开市场政策就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各种有价证券,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影响市场利率水平的政策措施。

  • ②其作用过程是:

    • 当金融市场上资金缺乏时,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有价证券,这实际上相当于投放了一笔基础货币。
    • 这些基础货币如果流入社会大众手中,则会直接地增加社会货币供应量;如果流入商业银行,会使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增加,并通过货币乘数作用,使商业银行的信用规模扩大,社会的货币供应量成倍数增加。反之,当金融市场上货币过多时,中央银行就可卖出有价证券,以减少基础货币,使货币供应量减少,信用紧缩。
  • ③与前两种政策相比,公开市场政策优越性十分明显,表现在:主动性强;灵活性高;调控效果平缓、震动性小;影响范围广。

2.试分析货币传导机制的信用传导渠道。

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在信用市场上存在着两个基本的货币传导渠道,那就是:银行贷款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

-(1)银行贷款渠道

货币政策通过银行贷款渠道传导的机制是建立在这样的认识之上,即银行在金融体系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因为它们特别适宜于处理特定类型的借款者,特别是小企业,那里不对称信息问题特别突出。当然,大企业可以不必通过银行而通过股票和债券市场直接与信用市场发生联系。这样,减少银行储备和银行存款的紧缩货币政策将通过对这些借款者的作用产生影响。货币供给下降,使得银行存款( D )减少,进而使得银行贷放出的贷款下降。银行贷款( L )下降,使企业投资减少,从而使总产出下降。这一货币政策效果可以表示为:

(2)资产负债表渠道

资产负债表通过企业资本净值发挥货币传导的作用,是建立在下面的认识之上,即很低的资本净值意味着贷款者实际上对他们的贷款获得很低的担保,同样,来自逆向选择的损失增大。资本净值的下降,引起逆向选择问题,因而导致减少作为投资支出资金来源的贷款。企业很低的资本净值也增加了道德风险问题,因为那意味着所有者在他们的企业中拥有更低的股本回报,便刺激他们投资于风险项目。由于从事高风险事业使得贷款者收回借款更不可能,企业资本净值的减少导致贷款的减少从而投资支出减少。

货币政策能通过几种方式影响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紧缩的货币政( M ↓),引起证券价格下降 ,这进一步使企业的资本净值下降。由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的增多,因而导致投资支出 和总需求下降 。这便引出了货币传导资产负债表渠道的下述图式:

提高利率的紧缩政策也引起企业资产负债表的恶化,因为它减少了现金流。这就为资产负债表渠道引出了以下附加图式:

信用渠道不仅限于对企业的支出起作用,同样也适用于消费支出。由货币紧缩引起的银行贷款下降势必引起消费者对耐用消费品和住房购买的下降,他们没有其他的信用来源。同样,利率的提高引起家庭收支表的恶化,因为他们的现金流受到相反的影响。

另一个考察平衡表通过消费者发生作用的方法是关于对耐用消费品和住房消费支出的流动性效果的研究。按照流动性效果的观点,平衡表效应通过对消费者消费欲望而不是对贷款者贷出意愿的影响而起作用。在这个模型中,如果消费者预期他们有更大的可能处于金融萧条之中,他们会更愿意持有较少的像耐用消费品和住房这样的非流动性资产和更多的流动性金融资产。其根本的原因是,如果消费者需要卖出他们的耐用消费品和住房以筹集货币,他们预期会遭受很大的损失,因为在廉价抛售中他们不会获得其全部价值。相反,金融资产如股票和债权,会更容易以完整的市场价值变为现金。

这就引出另一个通过联系货币和资产价值而起作用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当下降的股票价格降低金融资产的价值时,对耐用消费品和住房的消费支出也将下降,因为消费者认为这类耐用消费品金融安全性差,更易遭受金融损失。以图式的形式表示:

为什么提高利率进而减少对消费者现金流的货币紧缩导致在耐用消费品和住房开支上的下降,耐用消费品和住房的非流动性提供了另一个理由。消费者现金流的下降增加了金融损失的可能性,这降低了消费者持有耐用消费品和住房的愿望,这就减少了在这些方面的开支以至总产出。

3.试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的基础与模式。

  •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基础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都是需求管理的政策。国家干预经济的宏观调控,其焦点在于推动市场的总供给与总需求恢复均衡状态,以实现成长、就业、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要使总供给与总需求从失衡恢复均衡,或是调节总供给,或是调节总需求,或是调节总供求双方。就短期均衡来说,关键是调节短期内易于调节的总需求,使之与短期内比较难以调节的总供给达到均衡状态。这就是需求管理政策的含义。由于市场需求的载体是货币,所以调节市场需求也就是调节货币供给。换言之,需求管理政策的运作离不开对货币供给的调节——或是使之增加,或是使之缩减。货币政策是这样,财政政策也是这样。这就是它们两者应该配合、也可能配合的基础。至于它们的区别,就调节货币供给这个角度来说,只是在于:一是通过银行系统,一是通过财政系统;一是运用金融工具,一是运用财税工具;一是由金融传导机制使之生效,一是由财政传导机制使之生效。

  •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模式

  • ①在 20 世纪 30 年代以前,占统治地位的经济理论均不主张政府对经济进行过多的干预。除非战时,各国政府一直遵循平衡收支的财政原则。在货币领域,以曾存在过的金本位为最高境界。30 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和“凯恩斯革命”推出了宏观经济干预政策。由于金融体系扩张乏力,遂把财政政策推崇到反危机政策的首位。

  • ②进入 20 世纪 40 年代,长期的萧条局面暂时被战争带来的繁荣所代替。有效需求不足不再是主要矛盾,应付巨额的预算赤字和严重的通货膨胀反而成为迫切的要求。在这一新形势下,凯恩斯主义者进而提出“补偿性财政货币政策”,即根据经济的冷热,交替实行紧缩和扩张政策。

  • ③后凯恩斯学派的代表人物萨缪尔森强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松紧搭配”的功效。其含义是权衡经济中最需要注意的紧迫问题,并根据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自适用性的特点,或采用松财政政策与紧货币政策的搭配,或采用紧财政政策与松货币政策的搭配。当然,特定的.经济形势也会要求“双松”或“双紧”。我国自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之后,根据不同经济形势,曾接替提出过好几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的方针。在经济疲软、萧条的形势下,要想通过扩张的宏观经济政策克服需求不足,以促使经济转热,货币政策不如财政政策。在过冷的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缺乏扩大信贷业务的积极性,厂商缺乏扩大投资支出的积极性,消费者也同样缺乏扩大消费支出的积极性。不仅他们的行为意向与货币当局不必一致,而且也不听命于货币当局。所以,即使中央银行执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也不易收到扩张的实际效果。财政政策则不同,财政扩大投资是私人厂商无需自己冒投资风险却可以获得维持乃至扩大经营的好机会。投资支出以及带动的消费支出,再加上增加财政性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支出所直接引出的消费支出,对于扭转经济发展的颓势往往起着关键的作用。

  • ④可是,在经济过热的形势下,要想通过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抑制需求过旺,以克服通货膨胀和虚假繁荣,财政政策不如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在抑制货币供给增长方面的作用是强而有力的:

    • 其一,有很多可以运用的工具;
    • 其二,对于创造存款货币的商业银行能够起强而有力的制约作用。而财政政策要紧缩,就有颇大的难度。对所有国家来说,财政支出有极强的刚性,不仅难以绝对压缩,甚至压缩增幅也并非易事。税收和支出政策的调整均需通过立法程序,而增税和减少福利支出这类问题,是很难获准通过的。

同时,不管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在用其积极有利一面时,总会伴随有不可避免的消极的副作用。相互搭配使用,有可能使副作用有所减弱。


第 8 章 汇率理论

一、名词解释

1.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平价是由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在 20 世纪初提出的,用来解释长期汇率决定的基础。 他认为两国货币的购买力(或两国物价水平)可以决定两国货币汇率,实际是从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这个层次上去分析汇率决定的。同时认为汇率的变动也取决于两国货币购买力的变动。购买力平价有两种形式:绝对形式和相对形式。 绝对形式说明的是某一时点上汇率的决定; 相对形式说明的是两个时点内汇率的变动。其中相对购买力平价更有实际意义。

2.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一个经济体或一个经济区域或国际社会对于确定、维持、调整与管理汇率的原则、依据、方法和机构等所作出的系统规定。汇率制度是货币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汇率制度的内容包括:

  • (1)确定汇率的原则和依据。例如一个国家的汇率由官方决定还是由市场决定,其货币本身的价值以什么作为依据等。
  • (2)维持和调整汇率的方法。例如一个国家对本国货币升值或贬值采取什么样的调整方法,对汇率变动采取固定、自由浮动还是管理浮动的方法。
  • (3)管理汇率的法令、体制和政策。例如一个国家对汇率管理采取严格、松动或不干预的办法,其法令政策的适用范围、管理对象等。
  • (4)制定、维持与管理汇率的机构。例如一个国家把管理汇率的权责交给中央财政还是货币当局或专门机构等。

3.货币局制度

货币局制度是指从法律上隐含地承诺本国或地区货币按固定汇率兑换某种特定的外币,同时限制官方的货币发行,以确保履行法定义务,如阿根廷和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二、简述题

1.简述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主要贡献。

  • (1)购买力平价是由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在 20 世纪初提出的,用来解释长期汇率决定的基础。他认为两国货币的购买力(或两国物价水平)可以决定两国货币汇率,实际是从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这个层次上去分析汇率决定的。同时认为汇率的变动也取决于两国货币购买力的变动。

  • (2)购买力平价说产生 80 多年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这使它成为 20 世纪最重要的汇率理论之一。购买力平价说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卡塞尔认为两国货币的购买力(或两国物价水平)可以决定两国货币汇率,实际是从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这个层次上去分析汇率决定的,这就抓住了汇率决定的主要方面。因而其方向是正确的。

②作为一种换算工具,通过购买力平价可以将一国的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如 CDP、CNP 等,由本国货币表示转换成用另一国货币表示,以便进行国际间的经济比较,可以避免一国现行汇率偏高或偏低时,对用外币表示的本国经济指标造成的扭曲。所以,一般认为,用购买力平价来换算比用现行实际汇率换算更为科学和可靠。

③购买力平价决定汇率的长期趋势。不考虑短期内影响汇率波动的各种短期因素的话,从长期来看,汇率的走势与购买力平价的趋势基本上是一致的。

④购买力平价把物价指数、汇率水平相联系,这实际上也就是从商品交易出发来讨论货币交易,这对讨论一国汇率政策与发展进出口贸易的关系不无参考意义。

2.简述国际借贷说的主要思想。

国际借贷说也称国际收支说,是在金本位制度盛行时期流行的一种阐释外汇供求与汇率形成的理论。

由于存在铸币平价,所以该学说专注于外汇供求。其主要思想是:外汇供求状况取决于由国际商品进出口和资本流动所引起的债权债务关系——国际收支。当一国的流动债权,即外汇应收,多于流动负债,即外汇应付时,外汇的供给大于需求,因而外汇汇率下跌;反之,则外汇汇率上升。

三、论述题

1.试述西方汇率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

西方经济学家长期以来对汇率的决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多种学说,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汇率决定及波动。

  • (1)国际借贷说

国际借贷说也称国际收支说,是在金本位制度盛行时期流行的一种阐释外汇供求与汇率形成的理论。由于存在铸币平价,所以该学说专注于外汇供求。外汇供求状况取决于由国际商品进出口和资本流动所引起的债权债务关系——国际收支。当一国的流动债权,即外汇应收,多于流动负债,即外汇应付时,外汇的供给大于需求,因而外汇汇率下跌;反之,则外汇汇率上升。

  • (2)购买力平价说

购买力平价说,是一种有很长历史且影响深远的汇率理论。其中心思想是,人们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无非是因为外国货币具有在国外购买商品的能力。而货币购买力实际上是物价水平的倒数,所以,汇率实际是由两国物价水平之比决定的。这个比被称为购买力平价,可表示为以下两个公式。绝对购买力平价:

式中, 为 A 国物价总指数; 为 B 国物价总指数;汇率 r 为两国物价总指数之比。相对购买力平价:

式中, 为基期汇率; 为某一时期汇率; 分别为 A、B 两国在基期和某一时期的物价指数。在这里,汇率 反映两国相对物价指数变化之比。这一学说与铸币平价说是同时存在的。该学说之所以在那时能够存在,是因为含金量同等的铸币并不必然有同等的“购买力”。至于在现代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一国货币所代表的价值就是以它所代表的购买力来表明。所以,在铸币平价说退出之后,购买力平价说则依然存在。这一学说核心的矛盾是:其成立的前提条件以两国的生产结构、消费结构以及价格体系大体相仿为限制条件。具备这些条件,两国货币购买力的可比性较为充分;否则可比性则较小。

  • (3)汇兑心理说

汇兑心理说是从人的主观心理角度对汇率进行分析。这一学说提出,在经济混乱的情况下,汇价变动与外汇收支、与购买力平价的变动并不一致;这时,决定汇率的最重要因素是人们的心理判断及预测。人们心理预期确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不过过分强调主观心理因素,则失之于偏颇。

  • (4)货币分析说

货币分析说是以购买力平价理论为基础加以发展的。货币分析说认为汇率要受两国货币供给量的制约,从而把汇率与货币政策联系起来。这一学说强调货币的供求对于决定货币购买力的作用,因此有一定意义,但失之于过分依赖货币数量理论。

  • (5)金融资产说

金融资产说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兴起的。这一时期国际资本大量流动,金融市场向国际化发展,金融资产也日趋多样化。特别是实行浮动汇率制以后,由于利率、国际收支、通货膨胀等各种因素的变动,各国货币的汇率经常变化不定。这样,投资者选择持有哪一种外币金融资产(包括货币和有价证券等)就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投资者根据经济形势和预期,经常调整其外币资产的比例,从而往往引起货币资本在国际的大量流动,并对汇率产生很大影响。这两种汇率学说的局限性都在于低估了贸易收支和商品市场对汇率变动的长期趋势依然有着重要影响作用。

2.试述经济论关于汇率制度选择的分析。

汇率制度是货币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一个国家、一个经济体、一个经济区域或国际社会对于确定、维持、调整与管理汇率的原则、方法、方式和机构等所作出的系统规定。

  • (1)汇率制度的种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汇率制度分为三大类:一是固定汇率;二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三是自由浮动汇率。固定汇率是货币行政当局把本国货币对其他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将波动幅度限制在较小的范围之内。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是货币行政当局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干预市场,使汇率向有利于本国的方向浮动,或维持在对本国有利的水平上。自由浮动汇率是指货币行政当局对外汇市场很少干预,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自发决定。

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危机的频频爆发,特别是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令国际社会对汇率制度安排问题引起了高度重视。从 1999 年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一步将上述三大汇率制度细分为以下八类:

  • ①无法定货币的汇率安排;

  • ②货币局制度;

  • ③传统的钉住汇率安排;

  • ④平行钉住的汇率安排;

  • ⑤爬行钉住的汇率安排;

  • ⑥爬行区间浮动的汇率安排;

  • ⑦无区间的有管理浮动汇率;

  • ⑧自由浮动的汇率安排。

  • (2)各种汇率安排的优劣

  • ①浮动汇率制度可以发挥汇率杠杆对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作用,减少国际经济状况变化和外国经济政策的影响,降低国际游资冲击的风险。其特点是发挥“市场修正市场”的作用,让市场参与者自己承担风险。但是,汇率的频繁、剧烈波动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也会给本国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而且,在当今世界中,所谓完全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也是不存在的。

  • ②固定汇率制度避免了汇率频繁的剧烈波动,给市场提供了一个明确的价格信号,稳定了预期,有利于对外贸易结算和资本的正常流动。其特点是发挥政府主导市场的作用,由政府来承担市场变化的风险。但是,市场参与者则丧失了风险意识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并容易诱导短期资本大量流入。在资本大量流入的情况下,往往迫使货币行政当局对货币实行升值或贬值政策,引发金融动荡。

  • ③介于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之间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它兼顾了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的优点,汇率由市场供求关系生成,基本上能够克服固定汇率制度的缺陷,使本国保持相对独立的宏观经济政策。同时,当汇率严重偏离经济基本面并给本国带来的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上升时,该制度又保留了政府对“市场缺陷”及时进行纠正的权利,避免了汇率波动过大对实质经济造成损害。但是,这种汇率制度既要固定,又要浮动,在操作中有一定难度。

  • (3)汇率制度选择的经济论分析

汇率制度选择的“经济论”,主要是由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国际经济顾问罗伯特·赫勒提出来的,他认为,一国汇率制度的选择,主要由经济方面因素决定。 这些因素是:

  • ①经济开放程度;
  • ②经济规模;
  • ③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域分布;
  • ④国内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及其与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程度;
  • ⑤相对的通货膨胀率。

这些因素具体与汇率制度选择的关系是:

  • 经济开放程度高,经济规模小,或者进出口集中在某几种商品或某一些国家,一般倾向于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或钉住汇率制度。
  • 经济开放程度低,进出口商品多样化或地域分布分散化,同国际金融市场联系密切,资本流出入较为可观和频繁,或国内通货膨胀与其他主要国家不一致的国家,则倾向于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或弹性汇率制度。
  • 根据赫勒对一些国家汇率政策的比较,浮动汇率制明显趋于同一国进出口对 GNP 的低比率(即开放程度低)、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和地域分布的高度多样化、相对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以及金融国际化的高度发展相联系。

第 9 章 国际货币体系

一、名词解释

1.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国际间的货币安排。 具体而言,国际货币体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 国际汇率体系
  • 国际收支和国际储备资产
  • 国别经济政策与国际间经济政策的协调

理想的国际金融体系,应能够保障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经济的稳定与繁荣。国际货币体系形成至今,先后经历了国际金本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

2.特里芬难题

特里芬难题是指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承担的两个责任,即保证美元按官价兑换黄金、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和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力(即美元)之间的矛盾。 它由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在 1960 年指出,故称之为“特里芬难题”。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要满足世界经济增长之需要,国际储备必须有相应的增长,而这必须有储备货币供应国——美国的国际收支赤字才能完成。但各国手中持有的美元数量越多,则对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兑换关系越缺乏信心,并且越要将美元兑换成黄金,这个被称为“特里芬难题”的矛盾最终促使布雷顿森林体系无法维持。

3.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固定汇率制为基本特征的国际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有:

  • 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汇率平价体系(双挂钩机制)美元与黄金挂钩(每盎司黄金=35 美元),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两大支柱;
  • 美元充当国际货币;
  • 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 由于“特里芬难题”、汇率体系僵化和 IMF 协调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能力有限,1971 年 8 月 15 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被迫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美元兑换黄金,终止每盎司 35 美元的官方兑换关系。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固定汇率制宣告崩溃。

二、简答题

1.国际金本位体系的特点。

金本位制是以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黄金是货币体系的基础。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黄金充分发挥世界货币的职能。一般认为,1880 年至 1914 年的 35 年间是国际金本位体系的黄金时代。国际金本位的特点主要有:

  • (1)黄金充当国际货币

在金本位下,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黄金自由进出口。由于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金币的面值与黄金含量就能保持一致,金币的数量就能自发地满足流通中的需要;由于金币可自由兑换,各种金属辅币和纸币就能够稳定地代表一定数量的黄金进行流通,从而保持币值的稳定;由于黄金可以自由进出口,因而本币汇率能够保持稳定。

国际金本位体系名义上要求黄金充当国际货币,但是由于黄金运输不方便,风险大,而且黄金不能生息,还需支付保管费用,再加上当时英国在国际金融、贸易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因而人们通常以英镑代替黄金,由英镑充当国际货币的角色。

  • (2)严格的固定汇率制

金本位制下,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的含金量比例——金平价决定。当然汇率并非正好等于铸币平价,而是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铸币平价上下窄幅波动,其幅度不超过两国间黄金输送点,否则,黄金将取代货币在两国间流动。实际上,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等主要国家的货币汇率平价在 1880 年至 1914 年间一直没有变动,从未升值或贬值。

  • (3)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其机理即由美国经济学家休谟提出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

。相反,

。 为了实现上述的自动调节机制,各国必须严格遵守三个原则:

  • ①本国货币和一定数量的黄金固定下来,并随时可以兑换黄金;
  • ②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各国金融当局应随时按官方比价无限制买卖黄金和外汇;
  • ③货币发行必须持有相应的黄金准备。

但是,在实际的运行中,这三个条件并没有被各国丝毫不差地执行下来,因而金本位的自动调节机制并没有解决各国的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

2.牙买加体系下国际收支如何调节?

牙买加体系是指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根据 1976 年 IMF“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达成《牙买加协定》,形成了新的国际货币制度。牙买加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 浮动货币合法化
  • 黄金非货币化
  • 增强特别提款权的作用
  • 提高 IMF 清偿力
  • 扩大融资

在牙买加体系下,调节国际收支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五种:

  • (1)运用国内经济政策。 国际收支是宏观调控目标之一,是各国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各国政府可通过实施财政和货币等宏观政策的协调运用,调节影响国际收支的各经济变量,从而消除国际收支不平衡。在实施国内经济政策调节时应注意内外均衡问题,当国内经济目标与外部均衡矛盾时,应将内部政策与汇率政策协调运用。

  • (2)汇率政策。 通过本币贬值或升值的政策,和汇率制度的选择,影响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收支,进而使国际收支趋于均衡。但在实际实施汇率政策时,往往会受到罗宾逊—勒纳条件的制约,所以,要辅之以外汇管制或贸易管制等行政手段。

  • (3)通过国际融资平衡国际收支。 可通过向国际和区域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融资,和在国际金融市场融资,解决短期国际收支不均衡。

  • (4)加强国际协调。 各国可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和各种世界性和区域性的政治经济组织和定期协调会议等渠道,通过政府间的协调磋商和沟通,共同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干预和影响国际市场和各国的经济政策,以消除国际收支不均衡的不良影响,促进各国国际收支均衡。

  • (5)通过外汇储备的增减来调节。 一国外汇储备的盈余和赤字会影响一国的货币供给结构,从而导致国际收支不均衡。因此,各国可以通过外汇储备的增减,并采用中和政策,在不影响货币供应量的情况下,相应改变货币供应结构,以调整国际收支。

三、论述题

1.对比布雷顿森林体系与金本位体系下两种固定汇率制的异同。

  • (1)两种体系下固定汇率的决定机制

    • ①金本位制下,由于金币可自由铸造、兑换,黄金可自由带出入国境;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的含金量比例——金平价决定,因而,汇率为固定汇率,汇率围绕金平价上下窄幅波动,幅度不超过两国间黄金输送点,同时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 ②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建立的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双挂钩机制下的汇率平价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每盎司黄金=35 美元),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两大支柱。各国中央银行或政府可以随时用美元向美国按官价兑换黄金。各国货币与美元的法定平价一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简称 IMF)确认,便不可更改,其波动幅度不得超过平价的±1%。只有当成员国基本国际收支不平衡时,经 IMF 批准才能改变汇兑平价。
  • (2)布雷顿森林体系与金本位体系下两种固定汇率制的相同点

    • ①各国对本国货币都规定有金平价,中心汇率是以金平价为基础的来确定的。
    • ②外汇市场汇率相对稳定,围绕中心汇率在很小的限度内波动。
  • (3)布雷顿森林体系与金本位体系下两种固定汇率制的不同点 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是典型的固定汇率,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严格地说只能称为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具体表现在:

    • ①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是自发形成和调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是人为建立起来的,各国当局通过规定虚设的金平价来制定中心汇率,并通过外汇干预、管制等政策措施维持汇率在人为规定的狭小的范围内波动。
    • ②金本位制下各国货币的金平价不会变动,因此各国之间的汇率能够保持真正的稳定;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国货币的金平价是可调整的,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根本性失衡时,金平价可以经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核准而予以改变。

2.试述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及其改革的重点。

现存的国际金融体系发端于 1971 年 12 月的《史密森协定》,其核心是以浮动汇率制度为主的国际货币安排。为了消除过度的经济波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继续充当各国之间经济政策的协调人和危机时的“最后贷款人”。在这个“无制度的体系”下,汇率波动剧烈,资本流动日益频繁,金融危机频发,暴露出现存国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改革的必要性。

  • (1)国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①汇率制度的脆弱性 牙买加体系确立以后,表面上看,大多数国家以浮动汇率制取代了固定汇率制。事实上,真正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只是少数发达国家,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的滞后和依赖性,往往让本国货币钉住美元等国际货币。在主要货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这种混合型的国际汇率安排基本上可以比较平稳地运行,而在主要货币汇率水平大幅度波动的情况下,则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直接导致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力调整和经济失衡。
      • a.钉住汇率制度降低了发展中国家调节经济的能力。理论上讲,一国政府可以运用的政策工具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但在钉住汇率制度下,本应作为政策工具的汇率反而成为了政策的目标,加之发展中国家往往由于本国金融市场不完善和经济主体缺乏市场意识等固有问题,利率、货币供求等工具运用效果差,难以实现内外部同时均衡。在很多时候,发展中国家要在一定程度上牺牲内部均衡来换取外部均衡,甚至采用与本国经济发展要求背道而驰的政策。
      • b.相对稳定的汇率水平,导致发展中国家在利用外资的过程中累积了大量风险。钉住汇率制度下,政府有维持固定汇率的义务,事实上等于政府为国内外投资者的汇率风险做了担保。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高速的经济增长和对为维持高估汇率而出现的高利率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国内投资者在缺乏风险约束的前提下,对外资的利用是盲目和低效的。期限和币种的错配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风险的隐患。
      • c.从理论上讲,钉住汇率制度加大了发展中国家遭受投机攻击的可能性。钉住汇率制度下的汇率水平无法反映本国货币的真实购买力,汇率的浮动趋势被人为抑制。一旦发生投机攻击,保卫汇率的中央银行在与国际投机资本的较量中就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因为在市场交易中,央行维持一个相对固定的公开目标,而国际投机力量则随时可以利用可能的机会发起攻击。
  • ②多元化货币储备体系的不稳定性

    • a.各国货币当局对储备结构的调整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国际金融市场瞬息万变,储备货币的风险和收益在不断变化,迫使各国货币当局要根据这些变化来调整储备货币的构成。但这种储备货币之间的转换行为却会引起并加剧外汇市场上汇率的剧烈波动。更何况还有每天数以万亿美元的巨额游资为寻求较高的利率和外汇投机收益也在储备货币之间频繁流动,更对外汇市场的波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b.储备体系的多元化加剧了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赖。各个储备货币发行国根据国内的经济状况制定货币政策,必然影响到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的价值和稳定性。因此,发展中国家只能被动的接受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尤其是那些钉住某个储备货币的发展中国家更是深受其害。
  • 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

现行货币体系下,全球经济政策协调和管理的最高机构仍然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由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独立性的缺失,导致其无法捍卫全球的金融安全。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无法通过政策监督来发现危机隐患。在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的今天,国际资本市场进一步膨胀,金融衍生工具快速发展并成为高风险的投资工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传统的监督机制显然已经是力不从心,不仅无法预见危机的潜在可能,反而经常造成误导。 -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无法通过最后贷款人职能的实施来降低危机的破坏性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保障全球多边自由支付体系的监督者,在成员国丧失清偿力和支付能力时,有义务对成员国提供资金援助。因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事实上充当了国际最终贷款人的角色。但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的表现证明其最后贷款人的功能未能有效发挥。

  • (2)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以美元为主导的现存国际金融体系的各种弊端逐渐暴露出来,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的努力由此展开。这种改革主要集中在国际和地区两个层次上:

  •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

  • a.扩大资金实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已经严重不足。亚洲货币危机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表现出捉襟见肘,力量十分有限。目前,主要国家已经达成了一致,新增 900 亿美元的基金份额的计划已经确定。

  • b.加强信息交流和发布功能,督促成员国信息披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了进一步推广关于数据公布的特殊标准,建立国际收支危机预警系统的政策,旨在增强成员国的经济信息披露。1998 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陆续提出了关于《财政透明度手册》、《货币与金融良好行为准则》的报告,用于实施关于提高成员国公开信息和改善政策透明度的工作,并对成员国提出了更多的监管和披露的要求。

  • c.改革资金援助的限制条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放松了发展中国家政策承诺的范围,不再对发展中国家实施援助时强调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政策指导已转向结构调整和金融机构重组。

  • ②区域合作机制的建立

区域合作机制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补充,目的是为了维护区域各国的经济和金融安全,确保经济的稳定发展。 区域合作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在危机管理方面大有作为:

  • a.汇率制度合作。 无论是共同钉住一揽子货币,还是创建共同货币,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本地区的免疫性。通过本地区货币同美元或其他单一国际货币之间联系的弱化,降低了汇率波动的频率和幅度,增强了汇率的稳定性,减少了发达国家通过货币途径向发展中国家传播经济衰退或通货膨胀的渠道,稳定了国内经济,增强了抵御外来攻击实力。

  • b.区域监督机制。 通过对成员国的经济发展、经济结构、金融市场和经济政策进行长期跟踪监督,并进行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危机隐患。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地区性磋商机制,定期和不定期地交换宏观经济、经济政策和金融市场的信息。通过对成员国施加压力,阻止成员国实行可能会导致危机的政策,克服经济和金融的脆弱性。

  • c.威慑机制。可以增强区域的整体形象,增强普通投资者的信心,确保资本市场的稳定,避免危机的再次发生。

  • d.危机防范和互助机制。通过为危机国提供必要的国际流动性,既可以为该国赢得时间采取必要措施纠正政策上的失误,又可以阻断该国向其他国家传染危机的途径。


第 10 章 内外均衡理论

一、名词解释

1.支出调整政策

支出调整政策是指通过影响国内收入和国内总支出,或者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收缩或扩张国内投资和消费总需求来调控国内总供给与总需求以达到内部均衡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 支出调整政策主要由凯恩斯理论所表明的需求管理政策,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成。通过实施支出调整政策可达到相对于收入而改变支出水平的目的。 若为调节国际收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仍需通过改变整个宏观经济来影响进出口需求和出口供给,以达到外部的均衡目标。显然,支出调整政策为实现外部均衡所做的努力将会对国内经济形成较大的冲击,调整的代价过大。

2.支出转换政策

支出转换政策是指能够影响贸易商品的国际竞争力通过改变支出构成而使本国收入相对于支出增加的政策。 主要包括:汇率政策和关税、出口补贴、进口配额限制等直接管制措施。狭义的支出转换政策指汇率政策。转换政策指能够影响贸易商品的国际竞争力,通过改变支出构成而使本国收入相对于支出增加的政策,如汇率调整、关税、出口补贴、进口配额限制等都属于支出转换政策范畴。狭义的支出转换政策则专指汇率政策。

3.丁伯根法则

丁伯根法则是指由丁伯根(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提出的关于国家经济调节政策和经济调节目标之间关系的法则。 其基本内容是,为达到一个经济目标,政府至少要运用一种有效的政策;为达到几个目标,政府至少要运用几个独立、有效的经济政策。这一经济政策理论又被称作丁伯根法则该法则为用不同政策配合同时实现内外均衡提供了依据。

4.米德冲突

米德冲突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单独使用支出调整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追求内、外部均衡,将会导致一国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的冲突。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中,宏观经济政策不仅要实现内部均衡,即稳定通货,还须实现外部均衡,即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以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一般地,是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现内部均衡,以汇率政策实现外部均衡。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工具无法使用。要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达到内外部同时均衡,在政策取向上,常常存在冲突。但国际收支逆差与国内经济疲软并存,或是国际收支顺差与国内通货膨胀并存时,财政、货币政策都会左右为难,经济学上称之为米德冲突。为避免米德冲突,需要为不同的目标制定不同的政策,即满足所谓的丁伯根法则:要实现 n 个经济目标,必须具备 n 种政策工具。则为解决米德冲突,同时实现内外均衡,两种政策工具必须配合使用。

5.内外均衡

内外均衡是指经济的对内与对外均衡。 所谓实现经济的对内均衡,主要是指国内的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既实现资源的充分配置、物价稳定,同时可以获得有保证的经济增长。 所谓实现经济的对外均衡,主要是指一国与外部经济体之间的经济流入量和流出量相等,国际收支处于平衡状态。但一国同时实现内外均衡是较为困难的。 当一国经济失衡时就需要调整,以恢复经济的对内和对外的均衡,以求经济的平稳增长。

二、简述题

1. 简述内外均衡理论的基本思想。

内外均衡理论,是指英国米德的“两种目标,两种工具”的理论模式,即一国如果希望同时达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目标,则必须同时运用支出调整政策和支出转换政策两种工具。

  • (1)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含义

假设一国经济分为生产贸易品的贸易部门和生产非贸易品的非贸易部门,则内部均衡被定义为国内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足以保证非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也即非贸易市场处于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外部均衡指经常项目收支平衡,也即贸易商品的供求处于均衡状态。

  • (2)要实现内外均衡,两种政策工具必须配合

央行调控的最终目标在于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实现。然而,宏观政策有可能导致内外均衡的冲突。为避免“米德冲突”,需要为不同的目标制定不同的政策,即满足丁伯根法则,要实现几个经济目标,必须具备几种政策工具,并相互配合。

  • (3)支出调整政策和支出转换政策的组合

支出调整政策主要由凯恩斯理论所表明的需求管理政策组成,用于调整支出水平。支出转换政策指能够影响贸易品竞争力、能够通过调整支出构成而增加本国收入的政策,如汇率、关税、出口补贴、进口配额限制等。狭义的支出转换政策专指汇率政策。

  • (4)实践中的操作

多数国家以货币政策维持内部均衡,用汇率政策和直接管制的结合来维持外部均衡。因为:

  • ①财政与货币政策相对于支出转换政策于达到内部均衡更有利,而汇率政策与直接控制对外部均衡的调节更有效。

  • ②直接控制与汇率政策的结合能够实现总量与结构调整的统一。

  • (5)评价

应当注意的是,汇率、利率作为经济杠杆调节内外均衡,能否实现预期的效果取决于诸多因素。其中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弹性、利率市场化程度、资本市场开放程度是比较关键的三个因素。一国货币的升贬值能否改善贸易收支,利率的变动能否引起投资需求的变动以及国际资本的流动对于上述政策和效力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市场不发达、经济中行政干预较多的国家,上述以市场传导机制为基础的政策搭配的效力将大打折扣。

三、论述题

1. 试分析蒙代尔政策配合说的主要内容。

1962 年,在蒙代尔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交的题为《恰当运用财政货币政策以实现内外稳定》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了“政策配合说”。其特色在于它强调以货币政策促进外部均衡,以财政政策促进内部均衡的政策主张。

  • (1)政策配合说的主要内容

蒙代尔认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与名义收入有着相对不同的影响。因此,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也存在两种独立的政策工具来实现内外两方面的经济目标。比如,紧缩性财政政策趋于降低利率,而紧缩性货币政策则会提高利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本国利率提高会改善资本账户收支,而本国利率下降则会恶化资本账户收支。由此可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取向如果都是紧缩的,对国际收支也会分别有不同的作用。所以,只要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合理搭配使用,就有可能同时实现内外均衡。

  • (2)政策搭配原理的图形分析

政策搭配原理如图 10-1 所示,横轴表示利率水平,代表货币政策;纵轴表示政府财政支出水平,代表财政政策。 BB 线为外部均衡线,该线上任意一点都代表由一定的利率水平与财政支出的组合而达成的国际收支均衡状态。YY 为内部均衡线,线上任意一点都代表使国内均衡得以实现的利率水平与财政支出的组合。在图 10-1 中Ⅰ:国际收支盈余、通货膨胀;Ⅱ:国际收支赤字、通货膨胀;Ⅲ:国际收支赤字、失业;Ⅳ:国际收支盈余、失业。

现假定一国经济处于 A 点,即处于失业与国际收支赤字并存的失衡状态——内外部都不均衡。有一种政策搭配方案,可以将经济调整到内外部均衡状态。即以货币政策来解决国际收支赤字问题,以财政政策来解决失业问题。从 A 点开始,先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提高利率,使之逼近 BB 线,国际收支平衡;接着,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使之逼近YY ,缓解国内失业。如此交替使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就可以一步一步地向内外全面均衡状态逼近,并最终达到全面均衡点。

(3)最佳政策配合设计

由此,蒙代尔得出了他的政策“分派原则”:在固定汇率制下,只有把内部均衡目标分派给财政政策,外部均衡目标分派给货币政策,方能达到经济的全面均衡。这即是蒙代尔的“政策搭配理论”(见表 10-1)。依据这样的思路,有一个最佳政策配合的设计:

经济失衡状态通货膨胀国际收支盈余失业国际收支盈余通货膨胀国际收支赤字失业国际收支赤字
最佳政策配合1.紧缩性财政政策 2.扩张性货币政策1.扩张性财政政策 2.扩张性货币政策1.紧缩性财政政策 2.紧缩性货币政策1.扩张性财政政策 2.紧缩性货币政策

参考书籍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导论

摘要

一、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脉络

1.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几十年来发生了重大进展,根本原因在于时代变迁,其具体表现
  1. 市场化
  2. 工业化
  3. 国际化
2.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和国际化不同阶段的发展,呈现不同的特点
  • 第一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
  • 第二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以计划与市场关系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
  • 第三阶段: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
3. 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特征
  1. 从只关注生产关系到同时十分关注资源配置。
  2. 从封闭式的一花独放到开放性的百家争鸣。
  3. 从纯理论推导到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4. 从单调的分析方法到多元化的分析方法。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比较

    1. 前提: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出发。
    • 西方经济学 : 资源的稀缺性以及人的自利本性。
    1. 研究对象: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特定生产方式下的社会生产关系,而不是物的关系。
    • 西方经济学: 社会如何配置稀缺资源。
    1. 逻辑起点: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社会人。
    • 西方经济学: 经济人。
    1. 分析方法: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整体主义分析方法。
    • 西方经济学:个体主义成本收益分析法。

三、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方法上的二元性

  • 第一,排斥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遵循传统的思路构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
  • 第二,完全采用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构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
  • 第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方论的版块结合。

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方论的创新

承认和考虑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方法论的合理方面,拒绝两者的极端形式,走一条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方法论相结合的“中间道路”。

五、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1. 坚持直面现实的研究态度和方法。
    1. 理论联系实际是适应时代要求的经济学创新的基本原则。
    1. 理论联系实际首先要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
    1. 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实现经济学的现代化。
    1. 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经济学具有开放性。
    1. 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摆脱传统政治经济学重规范轻实证、重定性轻定量、重演绎轻归纳、重结论轻证明的旧轨迹,实现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创新。

一、简述题

1.请简单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特定生产方式之下的社会生产关系,而不是物的关系;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的逻辑起点是社会人
    • 在社会人假设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形成了整体主义分析方法
    1. 西方经济学
    • 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前提是资源的稀缺性以及人的自利本性
    • 研究对象是社会如何配置稀缺资源
    • 西方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是经济人
    • 西方经济学遵循的分析方法是个体主义成本收益分析方法
    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又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要吸收对方合理的成分,拒绝两者的极端,走一条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方法论相结合的“中国道路”。

2.简述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1. 坚持直面现实的研究态度和方法

    即当理论与实践相冲突时,让理论服从现实,而不是让现实适合理论。如果现有的理论不足以回答所隐含的问题,那么就需要我们反思理论本身,直至根据现实修正理论。

    1. 理论联系实际是适应时代要求的经济学创新的基本原则

      • 一方面,应反对脱离实际的理论,这会导致“八股”式的空泛经济学。
      • 另一方面,应排斥完全抛弃理论的经验主义。
    1. 理论联系实际首先要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

    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或者西方经济学教条化,都会导致中国经济学发展走入死胡同。

    1. 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实现经济学的现代化

    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实际上包含着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双重含义,即在吸收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注意中国的国情,在解答我国实践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时注意吸收西方经济学中反映市场经济一般运行规律的理论与先进的分析方法。

    1. 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经济学具有开放性
    • 首先是学术思想来源的开放性;
    • 其次是学术队伍的开放性;
    • 再次是学术观点的开放性。
    1. 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摆脱传统政治经济学重规范轻实证、重定性轻定量、重演绎轻归纳、重结论轻证明的旧轨迹,实现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创新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面:

    • 首先,重视实证分析方法;
    • 其次,重视计量分析方法;
    • 最后,更加重视经济观点的证明。

二、论述题

简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

  • (1)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原因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30 多年来发生了重大进展,根本原因在于时代的变迁。

      1. 市场化。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资源配置通行的是等级规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开始了市场取向的改革,资源配置的等级规则逐步让位于产权规则。
      1. 工业化。 >伴随着市场化进程,我国开始大规模地推进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演进的工业化进程,并通过大量引进国外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来加快这个过程。
      1. 国际化。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基本上走了一条闭关锁国、自我发展的道路,直到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我国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的国策,特别是我国加入 WT0 之后,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明显加快。
  • (2)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伴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和国际化的不同阶段,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流发展倾向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 第一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
    • 第二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以计划与市场关系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
    • 第三阶段: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
  • (3)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果的特征 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特征:

  1. 从只关注生产关系到同时十分关注资源配置。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只包括生产关系。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深,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除了继续关注生产方式以及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外,更加关注一个社会如何配置稀缺资源,包括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等问题。

  2. 从封闭式的一花独放到开放性的百家争鸣。 >经济学界除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使其具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之外,还开始引进西方经济学的某些流派,以改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分析范式。

  3. 从纯理论推导到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学界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直面经济改革与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4. 从单调的分析方法到多元化的分析方法。 >为了更好地研究我国在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经济学界开始把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把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第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摘要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马克思和恩克斯在批判性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
  1. 根本区别
  • 空想社会主义:是从人类公平、正义等理性原则出发来评判资本主义,并在此基础上构想未来的理想王国。
  • 科学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和动力规律的深刻分析,从中发现否定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种种物质因素,从正在瓦解的经济运动形式内部发现未来的、能够消除这些弊病的、新的生产组织和交换组织的因素,发现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最基本的特征。
  1. 重要区别
  • 空想社会主义: 为未来提供一个详细的建设方案,或一个完整的描述。
  • 科学社会主义: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来认识未来的社会。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建立在唯物史观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从根本上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

二、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基本经济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概括,主要思想

  1. 基本目标:自由人的联合体和个人自由全面发展。
  2. 根本途径 :以生产资料公有制替代私有制
  3. 基本观点 :尽快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4. 重要特征 :消灭商品生产,对全部生产实行有计划的调节
  5. 特殊规定性 :在共产主义两个阶段中分别实行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

第二节 社会主义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

一、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演变和传统形式的形成

马克思、恩格斯一再说明,他们的理论不是教义,天天他们所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理论在被后来社会主义者继承的同时,被加以教条化。

二、中国社会主义之路
  • 中国在资本主义没有充分发展的基础上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有其历史必然性。
  • 中国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的,这不可避免地对社会主义模式的选择产生重大影响。
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

2. 社会主义本质和所有制关系的理论

邓小平 1992 年南方讲话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

  1. 解放生产力
  2. 发展生产力
  3. 消灭剥削
  4. 消除两极分化
  5. 共同富裕
3. 经济改革的理论

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1.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2.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
  3.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邓小平提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和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 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5. 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的理论

收入分配取决与生产条件的分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条件的分配发生了重大变化,收入分配方式和分配结构随之而改变。

  • 公有制经济主要通行劳动标准。
  • 非公有制经济主要通行所有权标准。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结构:

  1. 劳动标准与所有权标准
  2.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6. 对外开放的理论

我国把对外开放确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

7.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论

邓小平三个代表:

  • 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表明我国的社会性质

  1. 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2. 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不发达阶段。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大的形成和发展
  •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是社会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的基础。
  •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制度,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 坚持公有制度主体地位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中,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位置。
  •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必须发挥国家经济的主导作用。
  • 集体所有制是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形式。
  •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由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组合而成的一种经济形式。
  •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仅要发展多种形式的公有制,而且要发展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
  • 我国的多种所有制经济都有其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优势,同时也具有各自的劣势和局限性,在现阶段生产力状况下,他们都有其适宜于发挥优势的领域和范围,因此应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合理配置各种所有制形式。
四、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

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1. 合作经济
  2. 股份经济
  3. 股份合作制
  4. 混合所有制经济

一、名词解释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它包含两层含义:

  • 第一,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不发达阶段。

2.“三个有利于”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指:

    1.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1.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1.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邓小平 1992 年初在南方谈话中,针对改革开放中关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提出的判断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

  • 第一条是从发展生产力的高度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 第二条是从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应该得到不断增强的高度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 第三条是从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高度指出了社会主义人民性的本质特征。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综合高度,言简意赅地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3.集体经济

集体经济是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 在集体所有制经济中,劳动者在一个集体的范围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现了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的平等地位。 但是,由于在各个集体经济组织之间,在生产资料的占有上还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从而各个集体经济组织之间还必然存在着由占有的生产资料数量和质量上的差别所引起的在劳动成果的占有和个人收入分配上的明显差别,这是集体所有制区别于全民所有制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集体所有制经济日益获得了它固有的性质和特点,开始表现出它顽强的生命力。

4.混合所有制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由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组合而成的一种经济形式。 随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各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交融、参股、持股,从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所有制形态。 - 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在企业内部形成权、责、利相互统一又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 - 有利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增强企业的资金实力和规模; - 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吸收利用外资和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 有利于企业扩充资本和技术实力,从而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与公有制经济成分的并存和共同发展,还会对公有制经济成分产生影响,促使公有经济成分提高其素质,增强在市场竞争中的活力和经济效益。

二、简述题

1.简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基本经济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其主要思想可以概括如下:

  • (1)自由人的联合体和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 只有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人成为社会、自然界和自身的主人,人才能成为自由人。由这些自由人组成的联合体,才是自由人的联合体。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是人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未来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个人自由的真正实现不能离开集体,只有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占有在基础上对生产进行有意识的社会调节,人类社会才能真正从必然王国进入到自由王国。

  • (2)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对立和社会发展的无政府状态是由生产资料的私有制造成的,因而消灭私有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建立未来自由人联合体的根本途径。只有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并在此基础上实行有计划的生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因此,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私有制是社会化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

  • (3)尽快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尽可能快地发展生产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这是共产主义社会生产的基本目的,反映了这一社会的根本性质。

  • (4)消灭商品生产,对全部生产实行有计划的调节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社会中,由于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了商品生产,劳动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因此能够实行“劳动时间的社会的有计划分配”。

  • (5)在共产主义两个阶段中分别实行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 马克思根据生产力的不同性质明确地把共产主义社会区分为低级和高级两个发展阶段,在共产主义低级阶段只能实行按劳分配,在其高级阶段实行按需分配。显然,作为共产主义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既有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些一般特点,又具有了自身特殊的规定性,正是这些特殊规定性使之与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区别开来。

2.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含义及意义。

  •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包含两层含义:

    • 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 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阶段。

    要全面地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两层含义,既要明确我国社会的性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决抵制各种否定社会主义的错误思潮,又要正视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左”和右的两种错误倾向。“左”的实质是超越阶段,右的实质是否定我国的社会性质。

  •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

    1. 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这首先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以此作为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
    2. 确认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3.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根本制度。坚持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

  •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中,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既有其量的规定,也有其质的规定。从量上来看,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一般体现在公有资产要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从质上看,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应体现在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和对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上。现阶段,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仅要保持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发挥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
  • (2)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必须发挥国家经济的主导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关键不在于使国有企业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和垄断地位,而在于国有经济利用自身的相对优势和特有功能,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竞争力和影响力。为此,要按照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总的原则是: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加强重点,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
  • (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仅要发展多种形式的公有制经济,而且要发展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现阶段,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的很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供了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求,而且同市场经济的兼容性较强,特别是在竞争性领域,表现出较强的经济活力。

我国的多种所有制经济都有其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优势,同时也具有各自的劣势和局限性,在现阶段生产力状况下,它们都有其适宜于发挥优势的领域和范围,因此应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合理配置各种所有制形式,使它们能够在功能上相互补充。多种所有制经济之问的这种相互竞争,有利于提高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效率,有利于促进技术的进步,也有利于促进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三、论述题

1.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 (1)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进行了重新认识和探索,提出了我们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这是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这一科学判断一方面表明我国的社会性质,说明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另一方面表明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

  • (2)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所有制关系的理论 邓小平在 1992 年在南方讲话中,对社会之一本质这一根本问题做了新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理论为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建设确立了科学的标准。

  • (3)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 中国改革的性质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改革也是一场新的革命,不是对原来经济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传统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其他体制。在改革的目标上,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改革内容上,把体制的改革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最佳结合;在改革的方式上,强调从实际出发,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循序渐进;在改革的战略上,提出了兼顾改革发展与稳定等正确方针,以改革统揽全局;在判断改革成效的标准上,邓小平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 (4)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相结合的新的体制,就是要使市场机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在资源配置上中起基础性作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党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政策,如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公有制实现形式应该而且可以多样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发挥两个积极性;把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等等。

  • (5)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收入分配取决于生产条件的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条件的分配发生了重大变化,收入分配方式和分配结构随之而改变。公有制经济主要通行劳动标准,非公有制经济主要通行所有权标准。劳动标准与所有权标准相结合,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使得多种分配方式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形成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结构。

  • (6)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 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条件下,中国要不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如何开放融入全球化进程,如何在开放条件下有效运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加速本国经济的发展,这些既是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实践问题。我国把对外开放确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

  • (7)关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论 我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目标、基本内涵、总体思路、模式选择和根本动力,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是我党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基本经验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会随着实践的发展和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深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2.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包含两层含义:

  • 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 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阶段。 要全面地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两层含义,既要明确我国社会的性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决抵制各种否定社会主义的错误思潮, 又要正视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左”和右的两种错误倾向。“左”的实质是超越阶段,右的实质是否定我国的社会性质。

  •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是社会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的基础,所有制结构的合理化,对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根本制度,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制度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 (3)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中,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既有其量的规定,也有其质的规定。从量上来看,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一般体现在公有资产要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从质上看,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应体现在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和对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上。现阶段,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仅要保持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发挥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
      1.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必须发挥国家经济的主导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关键不在于使国有企业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和垄断地位,而在于国有经济利用自身的相对优势和特有功能,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竞争力和影响力。为此,要按照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总的原则是: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加强重点,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
      1.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仅要发展多种形式的公有制经济,而且要发展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 >在我国现阶段,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的很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供了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求,而且同市场经济的兼容性较强,特别是在竞争性领域,表现出较强的经济活力。 我国的多种所有制经济都有其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优势,同时也具有各自的劣势和局限性,在现阶段生产力状况下,它们都有其适宜于发挥优势的领域和范围,因此应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合理配置各种所有制形式,使它们能够在功能上相互补充。多种所有制经济之问的这种相互竞争,有利于提高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效率,有利于促进技术的进步,也有利于促进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第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摘要

第一节 社会主义为什么要发展市场经济

一、计划经济的弊端

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暴露出弊端:

  • 官僚主义严重
  • 动力不足
  • 经济结构僵化
  • 短缺严重
  • 劳动者积极性不高
  • 经济效率低下
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 资源配置遵循产权规则。
    1. 决策分散化。
    1. 自由和平等竞争。
    1. 价格协调微观决策。

第二节 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过程
  • 第一阶段:1978 年至 1983 年,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思想。
  • 第二阶段:1984 年至 1987 年,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
  • 第三阶段:1987 年至 1992 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 第四阶段:1992 年以后,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
  1. 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2.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3.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 (2)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然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原则纯粹实现的条件并不具备,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具有以下特点:
    • 首先,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
    • 其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原则需要通过市场交易关系才能实现;
    • 最后,即使是公有资产,但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要有偿使用,占用公有资产的企业必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所以其价格如利息、地租等应反映资源的稀缺性,而这会或多或少影响到按劳分配的实现过程和实现形式。
三、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渐进过渡
可以选择的不同方式
  • 大爆炸式的激进式改革
  • 从上到下的渐进式改革
渐进式改革在我国取得成功的原因
  1. 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在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按劳分配为主的条件下采用多种分配方式,从而既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进程,又使社会主义制度适应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2. 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来判断改革的成效:即是否越来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越来越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越来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 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在稳定与发展中积极推进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

  4.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适时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包括政府职能的转变,推行政治民主化等。

第三节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重塑市场竞争主体

不断推进所有制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三个阶段:
  • 放弃让利的改革阶段
  • 试行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阶段
  • 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阶段
以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为核心内容的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 第一,实施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战略。
  • 第二,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 第三,对于大型竞争性国有企业应按照国际惯例进行股改造,建立规范化的现代企业制度。
  • 第四,实现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
  • 第五,完善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 第六,以改革促进管理。
二、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优化市场环境的核心是完善市场机制。

建立规范化现代企业制度,主要解决问题
  1. 政企分开
  2. 产权关系明晰化
市场机制的完善除了市场主体必须产权明确、具有硬的预算约束等特征之外,还必须具有以下条件:
  • 一是营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
  • 二是进一步开放市场,构建一个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 三是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流通方式。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就必须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信用体系。 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一个在法制基础上的讲道德的经济,而不是一个为了追逐自身利益而可以不择手段损害他人利益的经济。

为了完善现代市场体系需要构建以下约束机制:
    1. 受制于个人的宗教信仰、道德规范的自我约束。
    1. 交易双方都有的某种“威慑力量”,使对方不敢“坑人”的相互监督。
    1. 依靠法律、舆论、政府等力量的第三方监督。
三、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

为了公平的市场竞争创建良好的市场环境,政府需要通过改革转变职能:

  • 一是理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避免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 二是明确经济政策目标,优化经济政策工具,提高经济政策效率。
  • 三是通过机构改革建立一个精简、高效和廉洁的政府服务体系。
  • 四是尽可能使政府的政策及政策的制定过程具有透明性,从而引入公众对政府行为的必要监督。
  • 五是政府应成为遵守法律的楷模,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并努力创造一个公正的法律环境。
  • 六是实现国民待遇与非歧视原则,每一个市场参与者包含国外的厂商,都能在中国的市场上获得平等的竞争机会。
四、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核心内容: 建立起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发生并存的分配制度。

分配制度改革要体现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兼顾效率和公平。

国民收入分配过程
  • 初次分配,按效率标准进行,可能导致贫富差距过大。
  • 再分配,维护社会公平,控制收入差距在合理范围。

一、名词解释

1.市场

市场是指交换的场所、渠道和纽带。 市场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市场在其发育和壮大过程中,也推动着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市场通过信息反馈,直接影响着人们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上市时间、产品销售状况等。联结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供、销各方,为产、供、销各方提供交换场所、交换时间和其他交换条件,以此实现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各自的经济利益。

2.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指由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经济。 传统观念认为只有资本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其实,市场经济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不是区分社会制度的标志,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 资源配置遵循产权规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则遵循产权规则,即资源配置的权力与行为人拥有的资产量成正比。所以,排他性产权的确立是市场机制有效协调微观决策的必要条件。
    1. 决策分散化。 分散化的家庭和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在给定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根据对成本与收益的比较,独立地对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等问题作出判断和决策,并承担相应的经济后果。
    1. 自由和平等竞争。 市场经济作为契约经济,所有从事市场交易的行为人的地位和机会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他们在机会均等、公平交易准则的约束下自由地参与市场竞争,这包括消费选择自由、开业自由、就业选择自由和交易自由。
    1. 价格协调微观决策。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作为显示资源稀缺性程度的信号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它能自动协调微观决策。这里所说的价格具有广义性,它不仅包括产品价格,还包括利息、工资率等要素价格。

3.市场机制

市市场机制是指在市场交易关系中形成的以价格、供求和竞争三位一体的互动关系为基础的经济运行和调节的一套有机系统。经济学称之为“看不见的手”,市场机制的作用能够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 它主要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等。这些机制彼此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制约、互相作用,有自己的运行轨道,呈现出复杂交织的状态,但它们却统一在市场机制这个机体内,具有市场机制的一般特征与功能。

4.增量改革

增量改革是指在不率先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在边际上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也就是说,在等级规则作用较小的边际上,选择具有帕累托改进意义的利益调整方式进行体制变革,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5.渐进式改革

渐进式改革是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强调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改革,在基本不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实行增量改革。 我国根据具体国情,选择了一条自上而下的渐进式改革道路,逐渐从一个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二、简述题

1.简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及运行特点。

我国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初步建立了一个以国家高度集权为特征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 这种体制在决策结构上,实行中央集权控制;
  • 在动力结构上,忽视物质利益刺激,实行平均主义分配原则;
  • 在信息结构上,实行计划指令的纵向传递,全部经济活动都纳入计划的轨道,企业行为基本不受市场信号的制约;
  • 在所有制结构上,追求“一大二公”,实行“穷过渡”。

在以上条件下,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怎样生产都是由计划控制的。

  • (1)企业对瞬时出现的情况作出如下反应:

    • 一是使产量与当前最稀缺的资源相适应;
    • 二是实行强制替代,即由短缺引起的投入组合的更改;
    • 三是根据可得到的投入品来决定产出构成。
  • (2)在追求高经济增长率目标的驱使下,从上到下存在强烈的数量冲动。 为了完成产值指标,企业对短缺资源的需求总是不可被满足的,并力图积存尽可能多的投入品,以防万一。

  • (3)由于企业不承担投资决策的责任,这会使投资需求大大超过可供分配的投资资金,引起“投资紧张”。 投资计划、投资品供应紧张和短缺感是企业扩张冲动和投资饥渴的重要动力,从而会进一步造成投资的周期波动。伴随着不断加剧的资源和消费品的短缺,强制替代、排队、等待、配额和票证就成为常见的现象。 实践证明,这种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它所暴露出来的弊端有目共睹,如官僚主义严重、动力不足、经济结构僵化、短缺现象严重、劳动者积极性不高、经济效率低下等。

2.简述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配置资源或调节经济的经济形态,它反映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属性。市场经济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 (1)资源配置遵循产权规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则遵循产权规则,即资源配置的权力与行为人拥有的资产量成正比。所以,排他性产权的确立是市场机制有效协调微观决策的必要条件。

  • (2)决策分散化 分散化的家庭和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在给定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根据对成本与收益的比较,独立地对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等问题作出判断和决策,并承担相应的经济后果。

  • (3)自由和平等竞争 市场经济作为契约经济,所有从事市场交易的行为人的地位和机会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他们在机会均等、公平交易准则的约束下自由地参与市场竞争,这包括消费选择自由、开业自由、就业选择自由和交易自由。

  • (4)价格协调微观决策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作为显示资源稀缺性程度的信号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它能自动协调微观决策。这里所说的价格具有广义性,它不仅包括产品价格,还包括利息、工资率等要素价格。

3.简述渐进式改革的特点,并阐述渐进式改革在我国取得成功的原因。

中国的改革是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约束下进行的,或者说是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改革只能是渐进式的改革。

  • (1)渐进式改革的特点
  1. 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 我国没有像苏联和东欧国家那样采用“推倒重来”的改革方式,先彻底瓦解等级构架,再确立产权,而是不仅完整保留了原先金字塔形的等级构架,而且通过原先等级构架中的领导人组织市场取向的改革,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逐渐扩大的过程中渐渐减小等级规则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因此,我国的改革一开始表现为放权让利式的改革,逐渐过渡到价格改革和产权制度改革,进而导致政治体制的变革。

  2. 增量改革。 即在不率先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在边际上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也就是说,在等级规则作用较小的边际上,选择具有帕雷托改进意义的利益调整方式进行体制变革,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3. 先试点,后推广。 即先在局部范围内取得改革的经验,然后再在全局范围内推广改革经验。在自上而下的改革中,下级逐级向上级传递改革需求的信息,最后中央政府按照自己的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来筛选这些信息并设计一套改革方案加以推广。由于每个下级都有自己独立的利益,在一个等级构架中传递与接收信息时又都存在信息的不对称问题,因此在传递信息和落实改革方案时都有可能“失真”或“走样”。既是改革的组织者又是改革风险最后承担着者的中央政府为了既使市场取向的改革过程是不可逆转的,又能使改革后果的不确定性所引起的风险是可承担的,就会选择先试点后推广的改革方式。

  • (2)渐进式改革在我国取得成功的原因
  1. 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在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按劳分配为主的条件下采用多种分配方式,从而既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进程,又使社会主义制度适应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2. 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来判断改革的成效:即是否越来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越来越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越来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 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在稳定与发展中积极推进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

  4.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适时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包括政府职能的转变,推行政治民主化等。

三、论述题

1.我国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主要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 (1)第一阶段:1978 年至 1983 年,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理论界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应通过放权让利,把计划建立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在党的十二大上,“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被正式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 (2)第二阶段:1984 年至 1987 年,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以下论断:

    • 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不可逾越的阶段;
    • 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具有统一性;
    • 计划与市场板块式结合。
  • (3)第三阶段:1987 年至 1992 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与市场的作用都是覆盖全社会的,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应有机结合。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模式。

  • (4)第四阶段:1992 年以后,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邓小平在 1992 年春的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全面系统地阐明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和战略部署。党的十五大进一步确认,“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十六大重申:“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2.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
  1. 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有重要的作用。

  2.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 首先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因为非公有制经济对于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对于积累资金、扩大就业、增加税收、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以及加快生产力的发展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 其次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 最后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3.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协调发展的关系,而不是相互割裂、相互排斥的关系,更不是相互对立的。因此,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中共同发展。

  • (2)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然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原则纯粹实现的条件并不具备,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具有以下特点:

    • 首先,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
    • 其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原则需要通过市场交易关系才能实现;
    • 最后,即使是公有资产,但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要有偿使用,占用公有资产的企业必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所以其价格如利息、地租等应反映资源的稀缺性,而这会或多或少影响到按劳分配的实现过程和实现形式。

3.试述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重塑市场竞争主体 以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为核心内容的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

    • 实施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战略;
    • 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 对于大型竞争性国有企业应按照国际惯例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规范化的现代企业制度;
    • 实现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
    • 完善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 以改革促管理。
  • (2)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是各类市场及市场要素总和而成的有机整体,包括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必要前提条件。

  • (3)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 国家宏观调控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其有效运行的重要条件。为此,政府就需要通过机构改革转变职能:

    • 一是理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避免对企业的行政于预。凡是市场能做的就由市场去做,政府只在市场做不好或做不了的领域发挥作用。
    • 二是明确经济政策目标,优化经济政策工具,提高经济政策效率。政府在调控经济时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尽量减少对企业活动的行政干预。
    • 三是通过机构改革建立一个精简、高效和廉洁的政府服务体系。
    • 四是尽可能使政府的政策及政策的制定过程具有透明性,从而引入公众对政府行为的必要监督。
    • 五是政府应成为遵守法律的楷模,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并努力创造一个公正的法律环境。
    • 六是实行国民待遇与非歧视原则,每一个市场参与者包括国外的厂商,都能在中国的市场上获得平等的竞争机会。
  • (4)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我国分配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建立起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 分配制度改革要体现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兼顾效率和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别悬殊。国民收入分配分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过程。
    • 按效率标准进行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可能会导致贫富差距过大,而政府可以通过着眼于实现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国民收入再分配把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维护社会公平。

第三章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过渡

摘要

第一节 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方式与路径比较

一、改革与发展道路的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之争
华盛顿共识:

华盛顿共识最初又经济学家约翰-威廉姆森提出。

  • ①加强财政纪律,压缩财政赤字,降低通货膨胀率,稳定宏观经济形势;
  • ②把政府开支的重点转向经济效益高的领域和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的领域(如文教卫生和基础设施);
  • ③开展税制改革,降低边际税率,扩大税基;
  • ④实施利率市场化;
  • ⑤采用一种具有竞争力的汇率制度;
  • ⑥实施贸易自由化,开放市场;
  • ⑦放松对外资的限制;
  • ⑧对国有企业实施私有化;
  • ⑨放松政府的管制;
  • ⑩保护私人财产权。

核心内容是私有产权条件下的资本与市场的全面开放。 秉承了亚当斯密的自由经济思想,人们称之为“新自由主义政策宣言”。

新挑战: 发展不仅是经济增长,而且是社会的全面进步。

北京共识
    1. 创新的价值。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持续进步的手段。
    1. 努力建造一个有利于持续、均衡与稳定发展的大环境。
    1. 自主发展理论。
二、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的比较
市场化过程或过渡问题:
  • 从传统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变过程。
  • 从资源配置方式的角度看,是从等级规则向产权规则转变,其核心是资源配置权油政府转变为企业与个人。
等级规则:
  • 首先构建一个层层隶属的金字塔形的等级架构,
  • 再界定每一个行为人在这个等级架构中所处的位置,
  • 然后再进一步界定与这个等级位置相适应的资源配置权力。
产权规则:

一个人拥有的资源配置权力的大小与其所拥有的资产数量正相关,即拥有资产越多,所拥有的资源配置权力就越大。

“华盛顿共识”提出的激进改革方案:
  • 在政治上实行民主化,所谓民主就是多党制。
  • 经济上全盘推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
  • 经济政策上采用休克疗法。
渐进改革方案:

我国没有从先验吃的理论出发,而是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选择了一条自上而下的渐进式改革道路,逐渐从一个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渐进式改革方案的优点:
    1. 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
    1. 增量改革。
    1. 先试点,后推广。
我国渐进式改革方案:
  • 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案
  • 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案
  • 需求诱导型制度变迁方案

第二节 市场取向改革与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

一、 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的特征
制度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制度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认为设定的一些规则,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建立一个人们相互作用的、稳定的结构来减少不确定性。

制度的最重要功能

制度的最重要功能在于通过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体行为,为竞争与合作确立基本的经济秩序。

制度变迁的需求决定模式假定

制度变迁的需求决定模式假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单个行为主体总是力图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谋求确定预期对自己最为有利的制度安排与权力界定。 一旦行为人发现创立和利用新的制度安排的净收益为正时,就会产生变迁的需求。 如果力量优势明显,则原有的制度安排将被淘汰,国家通过法律等形式确立有利于占支配地位的行为主体的产权规则,从而导致制度变迁。

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

我国的市场取向改革是在权力中心的组织与领导下,通过行政命令和法律法规强制自上而下推进的。我们把这种由权力中心推进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称为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 其含义是在一定宪法秩序和行为的理论道德规范下,权力中心提供新的制度安排的能力与意愿是决定制度变迁的主导因素,而这种能力与意愿主要决定于一个社会的各既得利益集团的权力结构与力量对比。

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 (1)在政府主体与微观主体共同参与的制度安排的社会博弈中,由于政府主体在政治力量的对比与资源配置权力上均处于优势地位,所以政府主体是决定制度变迁方向、速度、次序、方式的主导力量。
  • (2)政府主体是由一个权力中心和层层隶属的行政系统构成的。权力中心凭借行政命令、法律规范及利益刺激,在一个金字塔形的等级构架内自上而下地规划、组织和实施制度创新。
  • (3)尽管潜在制度收益的出现会诱发微观主体的制度变革需求,但只有当权力中心的制度收益大于其成本时,实际的制度变迁才可能发生。由于权力中心与微观主体制度创新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是有差异的,因此,政府主体与微观主体在具体的制度创新中的利益摩擦是难以避免的。
  • (4)在不确定性和制度供给不足的条件下,为了控制风险,权力中心为制度创新设置了严格的进入壁垒,如类似于优先权的改革试点权等,下级政府或微观主体只有得到权力中心的授权才能进行制度创新。
  • (5)统一观念,即建立和推行一套可为下级政府和广大民众接受的意识形态,以减少新规则实施中的阻力,降低制度变迁的交易费用。
二、约束制度供给的因素分析

影响权力中心制度供给意愿和能力的因素

  •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当属宪法秩序
  •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制度供给成本
三、 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与制度选择目标之间的冲突

作为制度选择目标的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是产权关系明晰化。为了实现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就应贯彻分权原则。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所遵循的是等级规则。市场化改革必将冲击等级规则。

第三节 中间扩散性制度变迁方式与地方政府的特殊功能

一、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中的“诺思悖论”
政府追求的双重目标
  • 社会总产出最大化
  • 统治集团的垄断租金最大化。
组织

在既定制度规则下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政治、经济、教育等团体。

诺思悖论

“诺思悖论”是指一个能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有效率产权制度依赖于国家对产权进行有效的界定与保护,但受双重目标的驱动,国家在界定与保护产权过程中受交易费用和竞争的双重约束,会对不同的利益集团采取歧视性的政策,从而会容忍低效率产权结构的长期存在和导致经济衰退。

解开“诺思悖论”

在微观主体之间的自愿契约与权力中心的制度供给行为之间,存在一个既能满足个体在制度非均衡条件下寻求最大化利益的要求,又可通过在与权力中心的谈判与交易中形成的均势来实现国家的垄断租金最大化的制度变迁方式,实现向市场经济的渐进过渡。

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

当利益独立化的地方政府成为沟通权力中心的制度供给意愿与微观主体的制度创新需求的中介环节时,就有可能突破权力中心设置的制度创新进入壁垒,从而使权力中心的垄断租金最大化与保护有效率的产权结构之间达成一致,化解“诺思悖论”。这样一种有别于供给主导型与需求诱导型的制度变迁方式,称之为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

二、地方政府在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中的特殊功能
  1. 地方政府成为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中的“第一行动集团”
  • 随着放权让利改革战略和财政分灶吃饭体制的推行,地方政府具有独立的行为目标和行为模式,从而在向市场经济的渐进过渡中扮演着主动谋取潜在制度净收益的“第一行动集团”的角色。
  • 为了激励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同时也为了稳定中央财政收入,我国 20 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推行分灶吃饭的财政制度。 地方政府的预算规模主要取决于: - 一与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的财政收入规模 - 二是中央和地方分享财政收入的比例。
  • 财政包干制度不仅仅改变了地方政府的行为,而且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一种竞争方式,即地方与地方之间的竞争。
  1. 非平衡改革战略下的潜在制度收益与地方政府对制度创新进入权的竞争 地方政府作为纵向制度安排的行政代理人,既有动机又有能力为谋求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而与权力中心讨价还价。 地方政府主要通过以下途径竞争可获得垄断租金的制度创新进入权:
  • 一是地方政府直接从权力中心的制度创新方案中获得试点权。
  • 二是地方政府通过正式渠道或非正式渠道向权力中心传递反映本地利益的制度创新需求,并力图使这一需求转变为权力中心的正式制度供给方案,从而直接获得制度创新优先权。
  • 三是改革方案一旦形成后,地方政府为获得含有垄断租金的改革试点权而展开竞争。
  • 四是没有获得进入权的地方政府会通过“变通”的方式,以能否实现本地利益最大化的.标准理解和实施权力中心的改革方案,使实际的制度安排或多或少偏离权力中心的制度供给意愿,从而变相获得进入权力。
  • 五是采取先斩后奏、暗中模仿试点单位的做法或另辟蹊径等途径突破进入壁垒,如在权力中心既没有明确授权也没有明确禁止的领域从事自发的制度创新,获取潜在制度净收益。
三、 地方政府自发制度创新的事后追认
制度创新途径

地方政府通过突破进入壁垒获取制度收益的能力与其谈判实力有关,而这种实力又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体制环境有关。 在给定的条件下,地方政府通常采用以下途径从事自发的制度创新:

  1. “先做不说”。
  2. “做了再说”。
  3. 领导批示或题词,由“地下”转入“地上”。
  4. “先上车,后买票”。
政府能容忍乃至追认地方政府自发制度创新行为的因素:
  • 地方政府基于经济实力的谈判能力。
  • 权威扩散化程度
  • 在地方政府为追求潜在制度收益而逐渐改变的制度结构中,权力中心从中获的收益是否大于维持进入权管制的成本。

第四节 从中间扩散型向需求诱导型制度变迁方式的渐进转换

一、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效率导向

地方政府在界定和保护产权时更偏重于效率,并通过追求效率获取垄断租金,从而有助于化解制度创新中的“诺思悖论”。

二、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博弈及市场主体的培育

合作博弈的实质是企业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通过突破壁垒获得潜在制度收益,进而地方政府也分享这一收益。

三、向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的转换
双重效应

当制度变迁由命令控制变为谈判协调时,地方政府在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过程中事实上起到了中间扩散新制度规则的功能,从而将产生双重效应:

  • 一是由优先进入权带来的垄断租金将诱发地方政府的寻利活动。
  • 二是制度创新的中间扩散过程实际上是确立排他性产权的过程,即通过明确微观主体的收益预期实现外部利润的内部化,使地方政府和企业分享的剩余额同时增加。
需求诱导型制度变迁方式

个人或一群人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为确立预期能导致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制度安排和权利界定而自发组织实施制度创新。

四、对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规范分析

从规范分析的角度来评判政府主导的市场化进程时,将发现我国的渐进式改革产生的一系列负效应:

  • (1)政治企业家行为规范的模糊化导致腐败现象日趋严重。
  • (2)地方政府官员对 GDP 的盲目追求导致对资源、环境、社会等问题的忽视,导致地方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
  • (3)地方与地方之间竞争的加剧导致地方封锁,产生了所谓的“诸侯经济”现象。
  • (4)“先试点后推广”的改革方式导致获得试点权的企业或地方因能持续地获得垄断性租金而获得优先发展的机会,相反,其他企业或地方则发展能力相对不足,这是导致不同阶层、不同地区收入水平的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上负效应发生的根源还是渐进式改革条件下等级规则与产权规则的冲突,或者说反映了新旧体制并存条件下的政治与经济的矛盾。 化解上述冲突进而减少上述负效应的根本出路还是在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特别是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为进一步的市场化进程创造更好的条件。

一、名词解释

1.“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

  • (1)华盛顿共识最初是由曾担任世界银行经济学家的约翰·威廉姆森提出来的。 针对 20 世纪 80 年代绝大多数拉美国家陷入了长达 10 余年的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债务危机频频爆发的困难格局,威廉姆森系统地提出了指导这些拉美国家通过经济改革走出困境的各项政策主张。 “华盛顿共识”的核心内容是私有产权条件下的资本与市场的全面开放,它显然秉承了亚当·斯密的自由竞争经济思想,与西方自由主义的主流经济学传统一脉相承,因此后来人们又把这些所谓的共识称之为“新自由主义的政策宣言”。

  • (2)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日益被国际社会所公认,作为直接挑战“华盛顿共识”并建立在中国经验基础上的“北京共识”愈益被国内外学术界所广泛关注。“北京共识”包含了三个重要的原理:

      1. 创新的价值。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持续进步的手段。
      1. 努力建造一个有利于持续、均衡与稳定发展的大环境。
      1. 自主发展理论。

2.等级规则

等级规则是指首先构建一个层层隶属的金字塔形的等级构架,再界定每一个行为人在这个等级构架中所处的位置,然后再进一步界定与这个等级位置相适应的资源配置权力。 一个人所处的等级位置越高,资源配置的权力就越大。

3.产权规则

产权规则是指一个人拥有资源配置权力的大小与其所拥有的资产数量正相关,即拥有的资产越多,所拥有的资源配置权力就越大。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就是产权关系必须明晰化。

4.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

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是指把这种由权力中心推进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其含义是在一定的宪法秩序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下,权力中心提供新的制度安排的能力与意愿是决定制度变迁的主导因素,而这种能力与意愿主要决定于一个社会的各既得利益集团的权力结构与力量对比。

5.宪法秩序

宪法秩序是指用以界定国家的产权和控制的基本结构,它包括确立生产、交换和分配的一整套政治、社会和法律的基本规则,它为集体选择确立了原则,从而是制定规则的规则。 宪法秩序通过对政体和基本经济制度的明确规定来界定具体制度安排的方向与形式,即具体的制度安排不能超越宪法秩序明确规定的制度创新空间。

6.“诺思悖论”

“诺思悖论”是指一个能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有效率产权制度依赖于国家对产权进行有效的界定与保护,但受双重目标的驱动,国家在界定与保护产权过程中受交易费用和竞争的双重约束,会对不同的利益集团采取歧视性的政策,从而会容忍低效率产权结构的长期存在和导致经济衰退。

双重目标:

  • 社会总产出最大化
  • 统治集团垄断租金最大化

冲突:

在最大化统治集团垄断租金的所有权结构与降低交易费用、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体制之间,存在持久的冲突。

7.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

当利益独立化的地方政府成为沟通权力中心的制度供给意愿与微观主体的制度创新需求的中介环节时,就有可能突破权力中心设置的制度创新进入壁垒,从而使权力中心的垄断租金最大化与保护有效率的产权结构之间达成一致,化解“诺思悖论”,这样一种有别于供给主导型与需求诱致型的制度变迁方式,称之为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

8.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

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指个人或一群人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为确立预期能导致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制度安排和权利界定而自发组织实施制度创新。 需求诱致型的制度变迁方式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具有一致性。

二、简述题

1.比较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的差异。

激进式改革是指社会主义快速全民进行市场化的改革。 渐进式改革是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强调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改革,在基本不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实行增量改革。 渐进式改革是一种较为稳健的渐进的过渡方式。

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经济转轨的速度不同。 采用激进的改革策略,可以使改革迅速而全面进行,但是对社会的冲击面比较大,在一定的时期内会导致生产的急剧下降和居民生活状况的恶化,所以激进改革也称为“休克疗法”。 采用渐进的改革,可以避免大的社会震动,减少改革的阻力,但是由于两种体制并存的时期比较长,容易导致腐败和混乱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育和成长。

  • (2)经济改革的步骤不同。 激进式改革主张价格改革先行,迅速而全面地开放价格。而渐进改革策略主张分阶段地逐步调整和理顺价格。 渐进改革则是发展市场经济,先要培育和发展市场,明确产权关系,对国营企业经营机制进行改造,然后才能全面放开价格。

  • (3)稳定经济的措施不同。 激进改革经济稳定集中体现在物价的稳定上,物价稳定是一切经济稳定的汇合点,稳定宏观经济的首要目标是克服通货膨胀。 渐进策略信奉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主张减少政府干预实行贸易自由化和价格自由化。

  • (4)改革成本和收益不同。 渐进式改革的阻力成本和摩擦成本都是时间的正函数,改革收益曲线呈“小波浪型”。 激进式改革阻力成本是时间变量的反函数,激进式改革收益曲线呈“大波浪型”。

2.简述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的特征。

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即由权力中心推进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在一定的宪法秩序和行为伦理道德规范下,权力中心提供新的制度安排的能力和意愿是决定制度变迁的主导因素,而这种能力与意愿主要决定于一个社会的各既得利益集团的权力结构和力量对比。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 (1)在政府主体与微观主体共同参与的制度安排的社会博弈中,由于政府主体在政治力量的对比与资源配置权力上均处于优势地位,所以政府主体是决定制度变迁方向、速度、次序、方式的主导力量。

  • (2)政府主体是由一个权力中心和层层隶属的行政系统构成的。权力中心凭借行政命令、法律规范及利益刺激,在一个金字塔形的等级构架内自上而下地规划、组织和实施制度创新。

  • (3)尽管潜在制度收益的出现会诱发微观主体的制度变革需求,但只有当权力中心的制度收益大于其成本时,实际的制度变迁才可能发生。由于权力中心与微观主体制度创新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是有差异的,因此,政府主体与微观主体在具体的制度创新中的利益摩擦是难以避免的。

  • (4)在不确定性和制度供给不足的条件下,为了控制风险,权力中心为制度创新设置了严格的进入壁垒,如类似于优先权的改革试点权等,下级政府或微观主体只有得到权力中心的授权才能进行制度创新。

  • (5)统一观念,即建立和推行一套可为下级政府和广大民众接受的意识形态,以减少新规则实施中的阻力,降低制度变迁的交易费用。

3.试分析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中的“诺思悖论”。

  • (1)“诺思悖论”是指一个能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有效率产权制度依赖于国家对产权进行有效的界定与保护,但受双重目标的驱动,国家在界定与保护产权过程中受交易费用和竞争的双重约束,会对不同的利益集团采取歧视性的政策,从而会容忍低效率产权结构的长期存在和导致经济衰退。

  • (2)在自上而下的渐进改革的条件下,解开“诺思悖论”的突破口可能介于个体的自愿牟利行为和完全由权力中心控制之间的集体行动,即在微观主体之间的自愿契约与权力中心的制度供给行为之间,存在一种既能满足个体在制度非均衡条件下寻求最大化利益的要求,又可通过在与权力中心的谈判与交易中形成的均势来实现国家的垄断租金最大化的制度变迁方式,实现向市场经济的渐进过渡。

  • (3)随着放权让利改革战略和“分灶吃饭”财政体制的实施,拥有较大资源配置权的地方政府成为同时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政治组织。地方政府经济实力的提高所引起的谈判力量的变化导致了重建新的政治、经济合约的努力。当利益独立化的地方政府成为沟通权力中心的制度供给意愿与微观主体的制度创新需求的中介环节时,就有可能突破权力中心设置的制度创新进入壁垒,从而使权力中心的垄断租金最大化与保护有效率的产权结构之间达成一致,化解“诺思悖论”。这样一种有别于供给主导型与需求诱致型的制度变迁方式,有学者称之为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

三、论述题

1.阐述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方式与路径。

市场化过程或过渡问题是指从传统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变过程,从资源配置方式角度看,实际上是从等级规则向产权规则转变,其核心是资源配置权由政府转变为企业与个人。

根据建立在新自由主义的主流经济学理论基础上的“华盛顿共识”所提出的一揽子改革方案,一个更容易完成体制过渡的方案是激进式改革。其主要内容体现在三个方面:

  • 一是在政治上实行民主化,所谓民主化就是多党制;
  • 二是在经济上全盘推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
  • 三是在经济政策上采用休克疗法。

我国没有从先验的理论出发,而是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选择了一条自上而下的渐进式改革道路,逐渐从一个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这种渐进式改革有以下几个特点:

  • (1)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 我国没有像苏联和东欧国家那样采用“推倒重来”的改革方式,先彻底瓦解等级构架,再确立产权,而是不仅完整保留了原先金字塔形的等级构架,而且通过原先等级构架中的领导人组织市场取向的改革,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逐渐扩大的过程中渐渐减小等级规则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因此,我国的改革一开始表现为放权让利式的改革,逐渐过渡到价格改革和产权制度改革,进而导致政治体制的变革。

  • (2)增量改革。 即在不率先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在边际上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也就是说,在等级规则作用较小的边际上,选择具有帕累托改进意义的利益调整方式进行体制变革,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 (3)先试点,后推广。 即先在局部范围内取得改革的经验,然后再在全局范围内推广改革经验。在自上而下的改革中,下级逐级向上级传递改革需求的信息,最后中央政府按照自己的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来筛选这些信息并设计一套改革方案加以推广。由于每个下级都有自己独立的利益,在一个等级构架中传递与接收信息时又都存在信息的不对称问题,因此在传递信息和落实改革方案时都有可能“失真”或“走样”。既是改革的组织者又是改革风险最后承担着者的中央政府为了既使市场取向的改革过程是不可逆转的,又能使改革后果的不确定性所引起的风险是可承担的,就会选择先试点后推广的改革方式。

2.阐述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地方政府在我国市场化进程中的主要功能。

  • (1)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的主要特征 利益独立化的地方政府成为沟通权力中心的制度供给意愿与微观主体的制度创新需求的中介环节,可能突破权力中心设置的制度创新进入壁垒,从而使权力中心的垄断租金最大化与保护有效率的产权结构之间达成一致,化解“诺思悖论”。这是一种有别于供给主导型与需求诱致型的制度变迁方式。

  • (2)地方政府在我国市场化进程中的主要功能

  1. 地方政府成为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中的“第一行动集团” 随着放权让利改革战略和财政分灶吃饭体制的推行,地方政府具有独立的行为目标和行为模式,从而在向市场经济的渐进过渡中扮演着主动谋取潜在制度净收益的“第一行动集团”的角色。价格的逐步放开及相当一部分生产资源直接进入市场,使地方政府有可能凭借经济实力争夺稀缺资源。财政包干体制不仅仅改变了地方政府的行为,而且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一种竞争方式,即地方与地方之间的竞争。地方政府官员具有熊彼特意义上的企业家特征,即他们具有在制度非均衡条件下敏锐发现潜在制度收益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政治上冒风险的能力去率先捕捉潜在制度收益,并通过较其他地方更高的经济发展速度来获得更好的政治升迁机会。

  2. 非平衡改革战略下的潜在制度收益与地方政府对制度创新进入权的竞争 地方政府作为纵向制度安排的行政代理人,既有动机又有能力为谋求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而与权力中心讨价还价。地方政府主要通过以下途径竞争可获得垄断租金的制度创新进入权: 一是地方政府直接从权力中心的制度创新方案中获得试点权。 二是地方政府通过正式渠道或非正式渠道向权力中心传递反映本地利益的制度创新需求,并力图使这一需求转变为权力中心的正式制度供给方案,从而直接获得制度创新优先权。 三是改革方案一旦形成后,地方政府为获得含有垄断租金的改革试点权而展开竞争。 四是没有获得进入权的地方政府会通过“变通”的方式,以能否实现本地利益最大化的.标准理解和实施权力中心的改革方案,使实际的制度安排或多或少偏离权力中心的制度供给意愿,从而变相获得进入权力。 五是采取先斩后奏、暗中模仿试点单位的做法或另辟蹊径等途径突破进入壁垒,如在权力中心既没有明确授权也没有明确禁止的领域从事自发的制度创新,获取潜在制度净收益。

3. 分析我国的渐进式改革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从规范分析的角度来评判政府主导的市场化进程时,将发现我国的渐进式改革产生的一系列负效应:

  • (1)政治企业家行为规范的模糊化导致腐败现象日趋严重。
  • (2)地方政府官员对 GDP 的盲目追求导致对资源、环境、社会等问题的忽视,导致地方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
  • (3)地方与地方之间竞争的加剧导致地方封锁,产生了所谓的“诸侯经济”现象。
  • (4)“先试点后推广”的改革方式导致获得试点权的企业或地方因能持续地获得垄断性租金而获得优先发展的机会,相反,其他企业或地方则发展能力相对不足,这是导致不同阶层、不同地区收入水平的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上负效应发生的根源还是渐进式改革条件下等级规则与产权规则的冲突,或者说反映了新旧体制并存条件下的政治与经济的矛盾。 化解上述冲突进而减少上述负效应的根本出路还是在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特别是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为进一步的市场化进程创造更好的条件。

第四章 社会主义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

摘要

第一节 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

一、财产所有权是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
  • 一作为经济关系的所有制范畴,这种关系是通过在一定生产方式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体现出来的。
  • 二是作为法律关系的所有制范畴,体现的是一种意志关系和法权关系,它表示占有主体对占有的对象具有一种任意支配的权利。 一定的生产方式产生一定的占有方式,经济上的占有关系产生后,便会有法律上的所有权与之相适应。 所有制上的独占或垄断必然在法律上表现为财产归属的确定性,同时也表现为否定该主体以外的任何人对同一财产的独占,即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 在实际生活中,所有制的性质和内容决定所有权的性质和内容
二、所有权

所有权

  • 占有权能
  • 使用权能
  • 收益权能
  • 处分权能
三、所有权能的分离

所有权的诸项权能进一步分离。这种分离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 资本的法律所有权与经济所有权的分离
  2. 资本职能与管理、监控职能的分离

第二节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一、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分析
公共产权一般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 一是产权具有不可分性
  • 二是使用权的非排他性
  • 三是外部性
  • 四是剩余索取权的不可转让性。

公共产权的国家代理制即为国家所有制。

二、传统国有产权的行政代理模式及其效率分析

作为国家权力的执行机构的政府取代国家称为代理初始委托人行驶国有产权的最终控制者。

国有产权的行政代理固然有助于国家对剩余索取权的拥有,避免市场交易成本,但需支付高昂的组织成本和信息成本。

  1. 行政代理的激励成本较高
  2. 行政代理的信息成本较高
  3. 行政代理有可能降低约束效率
  4. 行政代理将难以避免影响力成本
三、深化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的内在必然性

为了实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就必须通过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培养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

    1. 只有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才能为体制模式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必要的微观基础。
    1. 只有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才能为体制模式的转换创造必要的市场条件。
    1. 只有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才能实现宏观控制方式的转轨。

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起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尽快改变国有企业的低效率状况,就必须通过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关系,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

    1. 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 也就是说,产权不是一种而是一组权利、它包括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 这种权利的有效性取决于对此权利强制实现的可能性以及为之付出的代价。这种强制既可依赖于法律规范、契约和政府强制,也可依赖伦理道德规范。
    1. 产权明晰化是指明确产权关系,以资产来界定当事人占有稀缺资源的权利。 满足产权关系明晰化的相关条件实际上就是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关键内容。 这些条件包括:
    • 第一,产权的排他性;
    • 第二,产权的可分割性或可分离性;
    • 第三,产权的可转让性;
    • 第四,产权的有效保护。

    产权明晰化具有以下优点:

    • 第一,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利于明确界定交易界区;
    • 第二,有助于规范交易行为;
    • 第三,有助于使交易者形成稳定的收益预期;
    • 第四,有助于提高合作效率;
    • 第五,有助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第三节 国有产权的多节委托代理及其面临的问题

市场交易的本质是在交易者平等和自愿基础上追求效用函数最大化的产权交易。 由国有产权的属性及市场经济对初始权利安排的要求不难发现,国有产权与市场经济的冲突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一是所有权主体的非人格化资本行为与要求企业以盈利为目标经营国有资产之间的冲突。
  • 二是剩余索取权的不可转让性与要求企业产权具有可交易性之间的冲突。

第四节 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战略

根据国有企业提供产品的性质和所处行业的差别,可以分为

  • 竞争性企业
  • 非竞争性企业。非竞争性企业又可分为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和从事基础工业、基础设施的垄断性企业。

我们应根据企业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改革战略。

一、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选择国有国营模式

国有企业是一种特殊企业,它的优势主要不在于参与市场竞争,而在于弥补市场失灵。

公共产品

是指那些消费不具有排他性但收费存在困难的产品。

公共产品分类:
  • 一类是向全体公民免费提供的纯公共产品,如国防、公安系统、公共道路等。
  • 另一类是向消费者收取一定费用的准公共产品,如公立学校、公立医院等。
提供准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具有以下特点:
  • 第一,社会目标在这类企业经营中占据绝对支配地位,即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盈利目标服从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
  • 第二,垄断程度高。
  • 第三,在银行等由多数企业构成的行业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即消费者未必拥有充分的信息以决定在多种多样的服务和价格中选择哪种为好。
国营企业模式主要有以下特征:
    1. 由政府筹资创设提供准公共产品的企业。 为了保持对所有权的控制,一般不进行直接融资,只进行间接融资。宏观效率或者社会福利最大化是衡量企业效率的主要标准。
    1. 政府直接任命或罢免这类拥有企业的负责人。 政府应向企业负责人提出任期内应达到的目标,企业可以在既定的政府下达的指标体系的约束下进行最优经营方式的选择。
    1. 对进入和退出的控制。 为了确保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政府允许特定一家或少数几家企业进入某些垄断性行业,而是限制其他企业的进入,以限制过渡竞争所造成的资源浪费。
    1. 政府对垄断企业进行有效的规制,避免因为行政垄断对消费者利益的损害。
    1. 对收入分配的控制。 企业照章纳税后,其留利比例及留利的使用方向一般由政府通过企业的董事会加以控制,政府每年对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提出调整框架,控制工资总额的增长幅度,企业负责人在这一幅度之内确定职工的工资水平。
    1. 控制价格与确定财政补贴数额。 由于提供准公共产品的企业处于垄断地位,企业不应拥有定价权,以防止过高的垄断价格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二、自然垄断性国有企业选择国有国控模式
具有自然垄断特性的基础产业
  • 基础设施
  • 基础工业
处于基础产业的垄断性国有企业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 第一,经营目标的双重性。垄断企业不仅要追求利润目标,而且还承担着一定的社会义务。
  • 第二,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条件下,由一个或少数几个企业大规模生产的确比由许多个规模较小的企业同时进行生产能够更有效率地利用资源。
  • 第三,基础产业就其资本规模和技术工程而言,需要巨额投资,且具有“不可分性”。
  • 第四,基础产业是一个需适度超前发展的产业,因为它是其他一切生产部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性条件。
政府通过对自然垄断性国有企业的控制来达到以下目标
  • 第一,优化资源配置。
  • 第二,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
  • 第三,控制收入的再分配。
  • 第四,实现企业财务的稳定化。
政府在这类国有国控模式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明确所有权主体和所有权的约束方式。
    1. 由于基础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自然垄断性国有企业不仅要追求利润目标,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而且还需要满足某些社会目标。
    1. 国家对自然垄断性国有企业的投资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
    1. 国家对价格形成监督。
    1. 国家对垄断性国有企业财务活动的监督。
三、竞争性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竞争性国有企业是指那些国家投资建成的、基本不存在进入与退出障碍、同一产业部门内存在众多企业、企业产品基本上具有同质性和可分性、以利润为经营目标的国有企业。

股份制改造
  • 第一,通过明确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注册资本及其相应的权益,界定产权的归属主体。
  • 第二,产权主体行为满足经济人假设——产权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
  • 第三,明确产权主体的权益及责任。
  • 第四,使企业产权具有排他性。
  • 第五,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使不同利益主体相互制衡。
  • 第六, 对产权实施有效的法律保护。
四、国有小企业完全放开

国有资本从中小型竞争性国有企业中退出,不仅有利于让这些企业彻底摆脱政府的干预,完全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创造必要的微观基础,而且有利于政府卸下不得不常常为它们“输血”的巨大负担,转而可以集中财力和人力抓好那些应由政府控制的行业。 构建所有权的退出机制更有助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第五节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模式选择

一、股份公司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
按照财产的组织形式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企业的组织形式
  • 自然人企业
    • 独资企业
    • 合伙企业
  • 法人企业
    • 股份有限公司
    •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公司

股份公司是由一定人数以上的股东所发起组织、全部资本被划分为若干等额股份、股东就其所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股票可以在社会上公开发行和自由转让的公司。 股份公司是法人资产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 股份公司具有以下特征:

  • (1)企业必须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法人资产主要由股东的投入资本和本公司为弥补资本亏损而逐年提留的公积金所构成。
  • (2)出资人承担有限责任。 企业产权独立化后,出资人在获取相应的资本权益时,只以投入资本额承担有限责任。
  • (3)股票自由让渡是维护法人资产制度的重要条件。 由于证券的买卖与公司资产的运动相分离,股东在股市上的股票买卖行为并不直接影响法人资产的完整性和独立运动,从而能继续维护两权分离的制度条件。
  • (4)界定经营者与公司的关系。 经营者在法人代表机构授权下具体执行企业业务,其收入、升迁、声誉直接与企业资产的运营效率及资产的增值状况相联系。
  • (5)合理有效的所有权约束。 在股份制下,所有权约束分为两个层次: - 第一层次是股东通过在股东大会上用“手”投票和在股票市场上用“脚”投票,对公司法人施加股权约束,使公司资产运营符合所有者增值资产和增加资本收益的愿望。 - 第二层次是公司法人机构通过控制重大战略决策权、经理任免权、监督权等方式向经营者施加法人所有权约束,以确保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
  • (6)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 企业家的素质对于法人资产的高效率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法人资产制度下,企业家分为两种类型: - 一类是以董事身份出现的企业家,其职能主要由董事会履行。 - 另一类是以经理人员身份出现的企业家。
  • (7)必要的外部约束条件。
    • 一是硬的市场约束。
    • 二是硬的法律约束。
二、国有资产的第一层次授权经营:在政资分开的基础上实行政企分开

国有资产的第一层次授权经营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在国家层面上把政府职能与本职分开构造出政企分离的制度性条件,使代理国家行驶国有企业所有权的主体行为资本化,即以国有资本的保值与增值为经营目标,并建立起能有效控制行驶国有资产所有权的行为主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法人资产制度的建立创造必要条件:

  • (1)政府职能分解。资产所有权与行政管理权、宏观调控权分离开来。
  • (2)授权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代理国家履行所有者职能。明确界定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在代理行使国有产权职能方面的权力和责任,并规定执法监督程序。
  • (3)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的职责。
  • (4)对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管理国有资产行为的监控。
  • (5)评估国有资产。
三、国有资产的第二层次授权经营: 国有股股权分散化

国有资产的第二次授权经营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建立一批竞争性的控股公司,实现国有股的收益权与控股权相分离,为企业产权独立化创造必要的条件。

  • (1)控股公司的组建。专职从事国有资产经营活动的金融性投资的公司。
  • (2)控股公司的组要职责。代理国家操作国有股份。
  • (3)控股公司获取国有股控股权的方式。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宜通过竞价招标方式转让国有股的控制权,而不应采取行政划拨的方式。
  • (4)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控股公司与股份公司之间关系的界定。控股公司作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它只要向国有资产委员会履行相关义务,便可像一个股东那样行驶国有股权,享受股东权益,承担控股风险。
  • (5)控股公司的运作机理。风险尽量小的前提下追求收益最大化的原则。
四、国有资产的第三层次授权经营:公司的产权独立化

公司产权独立化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从而可为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创造出基本的条件。

  • (1)国有股的可转让性使股权分散化成为可能。
  • (2)持股主体多元化。
  • (3)国有股的可转让性使竞争性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具有不确定性。
  • (4)党股权分散到一定程度时,每一个股东因控制成本过高而无法或不愿直接支配上市公司的资产营运。公司产权独立化后,便可确立法人资产制度。
  • (5)代理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行使股东职能的控股公司以投入公司的资本额承担有限责任,并依法享有股东权利:
    • 一类是以参加公司经营为母的股东公益权。
    • 另一类是直接从公司接受经济收益的股东自益权。
五、国有资产的第四层次授权经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高效化

国由资产的第四层次授权经营的目的在于,通过委托人为代理人设置最优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股份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提高资产运营效率。

  • (1)股东会的职责。股东会是股份公司的最高权力机关,也是股票持有者行驶决策权的最高权威机构。
  • (2)董事会的职责。由股东会选举产生的董事会作为公司的法人代表机构,行使相关职责。
  • (3)监事会的职责。监事会是股份公司监督检查公司财务状况及董事会业务执行情况的常设机构。
  • (4)总经理的职责。作为公司业务的总负责人公司总经理由董事会聘任,服从和执行董事会的决议和指示,接受董事会的监督和检查,对董事会负责。

一、名词解释

1.所有权

按照马克思的定义,所有权是确定物的最终归属,表明主体对确定物的独占和垄断的财产权利,是同一物上不依赖于其他权利而独立存在的财产权利。 所有权的这一定义具有以下特点:

    1. 所有权并不意味着所有者可以为所欲为,所有者只能在法律允许的限度内行使所有权;
    1.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所有者可以自由地行使其对自己财产的各种权利,法律并没有对其行使哪种权利做出许可或禁止的规定;
    1. 他人未经财产所有者许可,禁止侵犯(侵占)所有者对其财产的行使权,这是法律可以规定的。 由此可见,所有权概括和赋予了所有者能够实际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能。

2.占有权能

占有权能是指人对财产直接加以控制的可能性,是所有者与他人之间因对财产进行实际控制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占有权作为所有权的一项权能,在一定的条件下与所有权是重合的,因为所有权只有从占有开始,才能由客观权利变为主观权利,而且只有当占有权回复到所有者手中,所有权才最终恢复其圆满状态。

3.使用权能

使用权能是指不改变财产的所有和占有性质,依其用途而对其加以利用的可能性,是人与人之间因利用财产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使用权是直接于所有物之上行使的权利,因而使用权的存在首先以占有物为前提。当物与所有者分离以后,所有者的使用权亦与所有权发生分离。

4.收益权能

收益权能是指获取基于所有者财产而产生的经济利益的可能性,是人们因获取追加财产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收益权主要表现为对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权,即职能资本家拥有对企业主收入的索取权,货币资本家拥有对利息的索取权,土地所有者拥有对地租的索取权,这种收益索取权的基础便是所有权。

5.处分权能

处分权能是指为法律所保障的实施旨在改变财产的经济用途或状态的行为的可能性,它所反映的是人在变更财产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对财产的消费(包括生产和生活的消费)属于事实上的处分,对财产的转让属于法律上的处分。

6.产权

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 也就是说,产权不是一种而是一组权利,它包括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这种权利的有效性取决于对此权利强制实现的可能性以及为之付出的代价。这种强制既可依赖于法律规范、契约和政府强制,也可依赖伦理道德规范。

7.产权制度

产权制度是指既定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结合而成的且能对产权关系实行有效的组合、调节和保护的制度安排。 产权制度反映的是在财产使用过程中,财产所有者、经营者和使用者之间的财产利益和责任的法律及其经济的约束关系。现代产权制度是与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出资者权利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制度的典型特征。按照著名的科斯定理,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条件下,权利的初始安排与资源配置效率有关,即产权对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8.自然人企业制度

按照财产的组织形式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企业的组织形式可分为自然人企业和法人企业。 自然人企业制度主要包括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两种形式。

9.法人企业制度

按照财产的组织形式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企业的组织形式可分为自然人企业和法人企业。 法人企业制度的典型形态是公司制,主要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10.股份公司

股份公司是由一定人数以上的股东所发起组织、全部资本被划分为若干等额股份、股东就其所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股票可以在社会上公开发行和自由转让的公司。 股份公司是法人资产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 股份公司具有以下特征:

  • (1)股份公司是法人。股份公司有自己的章程,有自己的组织,有自己的独立财产,具有自己的权力和承担义务的能力。
  • (2)股份公司是典型的资合公司。股份公司以资本联合为基础,任何合法持有该公司股份的人都能成为公司的股东,没有资格限制。
  • (3)股份公司的股东不能少于法律规定的数目。
  • (4)股份公司的资本总额平分为金额相等的股份。每一股上体现的权力与义务关系是相等的。
  • (5)公司资本的调整要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进行。
  • (6)股份公司的股份可以自由让渡,但不能退股。
  • (7)股份公司实行财务公开原则,以便让所有的股东和债权人了解公司详尽的财务和经营状况,然后可以做出相应的选择,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的权益。
  • (8)股份公司的各股东按其持股比例享受相应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每股有一表决权,其权利是平等的。
  • (9)股份公司的股东承担有限责任。

11.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是指那些消费不具有排他性和可耗竭性,但收费存在困难的产品。 公共产品具有与私人产品相对应的两个特性:

  • (1)非排他性。 一种公共产品可以同时供一个以上的人消费,任何人对某种公共产品的消费,都不排斥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也不会减少其他人由此而获得的满足。
  • (2)非竞争性。 公共产品是提供给一切消费者的,无法在消费者之间进行分割。 由于公共产品既没有排他性又没有竞争性,所以能够从公共产品获益的人可以避开为公共产品付出费用,这称为“免费搭便车问题”。 在公共产品的提供上,人们总是希望由别人来提供,而自己坐享其成。要使公共产品有效率地提供出来,经常需要政府的行动。

12.基础产业

基础产业是指在一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对其他产业的发展起着制约和决定作用,决定其他产业发展水平的产业群,它的产品通常要成为后续产业部门加工、再加工及生产过程中缺一不可的投入品或消耗品,通常具有不可再生性质。

13.竞争性国有企业

竞争性国有企业是指那些国家投资建成的、基本上不存在进入与退出障碍、同一产业部门内存在众多企业、企业产品基本上具有同质性和可分性、以利润为经营目标的国有企业。 这些国有企业大部分分布在加工工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

二、简述题

1.为什么马克思认为财产所有权是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

马克思是从两层含义上来论述所有制范畴的:

  • 一是作为经济关系的所有制范畴,
  • 二是作为法律关系的所有制范畴。

前者体现的是经济主体对客观生产条件的占有关系,这种关系是通过在一定生产方式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体现出来的; 后者体现的是一种意志关系和法权关系,它表示占有主体对占有的对象具有一种任意支配的权利。

一定的生产方式产生一定的占有方式,经济上的占有关系产生后,便会有法律上的所有权与之相适应。 所有制上的独占或垄断必然在法律上表现为财产归属的确定性,同时也表现为否定该主体以外的任何人对同一财产的独占,即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

在实际生活中,所有制的性质和内容决定所有权的性质和内容。 所有制关系的变动必然要反映到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制度中来,使所有权的法律制度和所有权关系相互适应,而所有权制度的变化又反过来为所有制关系的变化创造一定的条件。 正是由于所有权是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因此,马克思认为,给资产阶级的所有权下定义不外乎是把资产阶级生产的全部社会关系描述一番。

2.什么是产权?产权明晰化的含义是什么?

  • (1)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 也就是说,产权不是一种而是一组权利、它包括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 这种权利的有效性取决于对此权利强制实现的可能性以及为之付出的代价。这种强制既可依赖于法律规范、契约和政府强制,也可依赖伦理道德规范。

  • (2)产权明晰化是指明确产权关系,以资产来界定当事人占有稀缺资源的权利。 满足产权关系明晰化的相关条件实际上就是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关键内容。 这些条件包括:

    • 产权的排他性;
    • 产权的可分割性或可分离性;
    • 产权的可转让性;
    • 产权的有效保护。

    产权明晰化具有以下优点:

    • 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利于明确界定交易界区;
    • 有助于规范交易行为;
    • 有助于使交易者形成稳定的收益预期;
    • 有助于提高合作效率;
    • 有助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3.国有产权与市场经济的冲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市场交易的本质是在交易者平等和自愿基础上追求效用函数最大化的产权交易。 由国有产权的属性及市场经济对初始权利安排的要求不难发现,国有产权与市场经济的冲突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1)所有权主体的非人格化资本行为与要求企业以盈利为目标经营国有资产之间的冲突。 当政府作为所有权主体时,因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它未必会把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作为唯一目标。 然而,为了完成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就客观上要求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参与市场竞争。为此就需要实现政企分开。

  • (2)剩余索取权的不可转让性与要求企业产权具有可交易性之间的冲突。 市场交易本质上是产权的交换,国有企业若要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就应不仅有权占用,而且可以自主处分企业资产,一旦经营失败,企业就可能破产和被接管。企业产权的这种可转让性显然依赖于剩余索取权的可转让性。然而,剩余索取权一旦发生转让,企业的国有制性质就难以维持。 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后,如何解决代理问题就成为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为了防止多级代理下国有资产的流失,就必须对国有产权实施有效的保护。但是受国有产权固有属性的影响,国家在实施国有产权保护时将会遇到诸多的两难选择。

4.为什么实现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

为了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就必须明确产权关系,即以资产来界定当事人占有稀缺资源的权利。 实现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原因在于:

  • (1)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利于明确界定交易界区。 一个在法律上强有力的产权制度可以通过法律等制度界定和保护排他性的产权,使交易者既能在市场上展开公平的现货交易,又可以与其他交易者缔结具有法律保障的契约关系,形成多样化的财货交换方式和财产转让方式,如借贷、租赁、拍卖、兼并、期货交易等。由此可见,排他性产权的确立是市场机制有效协调微观决策的必要条件。

  • (2)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助于规范交易行为。 一个在法律上强有力的产权制度一方面通过法律等形式界定财产的最终归属,保护所有者的权益,另一方面对财产实际占有主体进行定位和对其拥有的权限进行界定。明确的产权关系既有助于制定公平而有效率的交易规则,又能有效地约束和规范行为人的交易行为。因此,产权明晰化是市场经济有序化运行的重要条件之一。

  • (3)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助于使交易者形成稳定的收益预期。 产权是由一系列权利与义务的规范组成的,一旦确立了排他性产权,产权主体就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和不损害他人权益的条件下自由支配、处分产权,并独立承担产权行使的后果。权利义务关系的明晰化与对称性,就可使行为人在行使产权时具有稳定的预期,其将全面权衡成本与收益的关系,以效用最大化原则来支配和处分产权,从而优化激励与约束机制。

  • (4)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助于提高合作效率。 产权制度通过降低达成人与人之间合作的交易费用,提高合作效率。

  • (5)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助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排他性产权的确立,使公平、自由的市场交易成为可能; 产权的可分离性,可使人们在拥有和行使这些可分离性的权利时实行专业化分工,获取由分工带来的收益增量; 产权的可转让性,使资源能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在全社会自由流动,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因此,一个在法律上强有力的产权制度有利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5.法人资产制度有哪些主要特征?

法人企业的典型形态是公司制,它主要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是由一定人数以上的股东所发起组织、全部资本被划分为若干等额股份、股东就其所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股票可以在社会上公开发行和自由转让的公司。 股份公司是法人资产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 (1)企业必须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法人资产主要由股东的投入资本和公司为弥补资本亏损而逐年提留的公积金所构成。

  • (2)出资人承担有限责任。 企业产权独立化后,出资人在获取相应的资本权益时,只以投入资本额承担有限责任。

  • (3)股票自由让渡是维护法人资产制度的重要条件。 由于证券的买卖与公司资产的运动相分离,股东在股市上的股票买卖行为并不直接影响法人资产的完整性和独立运动,从而能继续维护两权分离的制度条件。

  • (4)界定经营者与公司的关系。 经营者在法人代表机构授权下具体执行企业业务,其收入、升迁、声誉直接与企业资产的营运效率及资产的增值状况相联系。

  • (5)合理有效的所有权约束。 在股份制下,所有权约束分为两个层次:

    • 第一层次是股东通过在股东大会上用“手”投票和在股票市场上用“脚”投票,对公司法人施加股权约束,使公司资产营运符合所有者增值资产和增加资本收益的愿望。
    • 第二层次是公司法人机构通过控制重大战略决策权、经理任免权、监督权等方式向经营者施加法人所有权约束,以确保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
  • (6)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 企业家的素质对于法人资产的高效率营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法人资产制度下,企业家分为两种类型:

    • 一类是以董事身份出现的企业家,其职能主要由董事会履行。
    • 另一类是以经理人员身份出现的企业家。
  • (7)必要的外部约束条件。

    • 一是硬的市场约束。
    • 二是硬的法律约束。

三、论述题

1.试述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

  • (1)财产所有权是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 马克思是从两层含义上来论述所有制范畴的:

  • 一是作为经济关系的所有制范畴

  • 二是作为法律关系的所有制范畴。 前者体现的是经济主体对客观生产条件的占有关系,这种关系是通过在一定生产方式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体现出来的; 后者体现的是一种意志关系和法权关系,它表示占有主体对占有的对象具有一种任意支配的权利。 一定的生产方式产生一定的占有方式,经济上的占有关系产生后,便会有法律上的所有权与之相适应。 所有制上的独占或垄断必然在法律上表现为财产归属的确定性,同时也表现为否定该主体以外的任何人对同一财产的独占,即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 在实际生活中,所有制的性质和内容决定所有权的性质和内容。所有制关系的变动必然要反映到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制度中来,使所有权的法律制度和所有权关系相互适应,而所有权制度的变化又反过来为所有制关系的变化创造一定的条件。正是由于所有权是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因此,马克思认为,给资产阶级的所有权下定义不外乎是把资产阶级生产的全部社会关系描述一番。

  • (2)所有权的权能 按照马克思的定义,所有权是确定物的最终归属,表明主体对确定物的独占和垄断的财产权利,是同一物上不依赖于其他权利而独立存在的财产权利。 所有权的这一定义具有以下特点:

    • ①所有权并不意味着所有者可以为所欲为,所有者只能在法律允许的限度内行使所有权;
    • ②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所有者可以自由地行使其对自己财产的各种权利,法律并没有对其行使哪种权利做出许可或禁止的规定;
    • ③他人未经财产所有者许可,禁止侵犯(侵占)所有者对其财产的行使权,这是法律可以规定的。 由此可见,所有权概括和赋予了所有者能够实际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能。
  • (3)所有权各项权能的分离 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所有权的诸项权能进一步分离。这种分离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 资本的法律所有权与经济所有权的分离 利息与企业主收入分别是法律上所有权与经济上所有权的实现形式,职能资本家只要按期付息,就对借入资本获得了排他性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在股份制经济中,它就表现为股东与公司法人的分权关系或委托代理关系。
    1. 资本职能与管理、监督职能的分离 资本家首先是资本的所有者,其次才作为管理者而享有管理权。由于股份公司的成立,管理权与资本所有权发生了分离。

2.为什么必须深化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

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原因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1)传统国有产权的行政代理模型存在诸多弊端

    1. 行政代理的激励成本较高 委托人的监督活动并不是一种纯粹的获利行为,而是一种监督费用很高的公共选择,并很难设计出一个近似市场衡量标准的激励约束机制。 这样,为抑制下级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需支付高昂的激励成本,且激励成本随国有经济规模的扩大而上升。

    2. 行政代理的信息成本较高 在行政代理中,不仅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发生累积性的信息损失,而且下级代理人可能有意封锁信息或传递虚假信息,以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从而使信息成本迅速上升。

    3. 行政代理有可能降低约束效率 等级组织内的交易存在严格的进入壁垒,代理合约具有长期性质, 这就可能产生原谅失误、相互包庇、相互吹捧、不愿冒险和创新的倾向以及代理关系的政治化。以上因素都易于对监督和惩罚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产生软化作用。

    4. 行政代理将难以避免影响力成本 处于纵向授权链中的不同级别的代理人为在内部资源的分配中获得较大份额的支配权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将会把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游说上级与建立人际关系网这类非生产性活动上,以期按照自己的利益去影响上级的决策,由此付出的代价便是影响力成本。施加影响力所导致的效率损失表现为人力与物质资源的浪费以及由这种影响力的干扰所引起的委托人决策失误。

  • (2)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性

    为了实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就必须通过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培养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

      1. 只有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才能为体制模式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必要的微观基础。
      1. 只有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才能为体制模式的转换创造必要的市场条件。
      1. 只有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才能实现宏观控制方式的转轨。 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起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尽快改变国有企业的低效率状况,就必须通过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关系,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

3.试论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战略。

根据国有企业提供产品的性质和所处行业的差别,可以分为竞争性企业和非竞争性企业。 非竞争性企业又可分为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和从事基础工业、基础设施的垄断性企业。我们应根据企业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改革战略。

  • (1)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选择国有国营模式 公共产品是指那些消费不具有排他性、收费存在困难的产品。为保证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只能由政府来提供。 公共产品可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 前者包括国防、公安系统、公共道路等。后者包括新闻广播、邮政电讯、城市自来水和煤气等。公共产品的性质决定了要保证最优的供给,必须由政府来提供。 对于纯公共产品,政府应免费提供。对于准公共产品,可以收取一定费用。改革主要是准公共产品企业的改革。 提供准公共产品的企业,垄断程度高、社会目标在这类企业中应占据绝对支配地位,因而实行国有国营模式。

  • (2)自然垄断性国有企业选择国有国控模式 存在自然垄断的行业具有这样的特征: 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因此进入该行业的企业,生产成本具有随生产规模扩大而逐步下降的特征,这样企业就有把生产规模扩大到独占市场的程度。这种由生产技术的性质所决定的垄断,即自然垄断。 基础产业就具有自然垄断的特征。基础产业包括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基础工业是指能源(包括电力)工业 仅供参考和基本原材料(包括重要矿产资源、钢材、石油化工材料等)工业。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机场、港口、通讯、水利等设施。在我国现阶段,基础产业还不适宜完全按市场化的标准改造成为完全以营利为目的的市场主体,应选择国有国控模式。

国有国控模式与国有国营模式的区别在于: 国有国控模式中政府不再是经营者,同时在很多企业中也不是唯一的所有者(允许其他投资主体投资,占有主体可以多元化),但国有资本具有控制力。 根据不同垄断性企业的情况,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同程度的分离。在此情况下,政府实施所有权约束,并设置必要的进入许可规则来维持垄断,以保证规模效益。

  • (3)竞争性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竞争性国有企业是指那些由国家投资建成、基本不存在进入与退出障碍、同一产业内存在众多企业、企业产品基本上具有同质性和可分性、以利润为经营目标的国有企业。 这类企业应改造成为股份公司。使之成为产权明晰、政企分开、产权主体多元化、管理科学、所有者承担有限责任、自负盈亏的法人组织。 进行股份制改造,需要明确产权关系。
  1. 通过明确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注册资本及其相应的权益,界定产权的归属主体。
  2. 产权主体行为满足经济人假设——产权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
  3. 明确产权主体的权益及责任。
  4. 使企业产权具有排他性。
  5. 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使不同利益主体相互制衡。
  6. 对产权实施有效的法律保护。
  • (4)国有小企业完全放开 宜完全放开的国有小企业一般是这样一些特点的企业:企业规模小、竞争性程度高、市场需求变化快、产业的重要性程度低、传统上国家对其控制的力度低、国家对其承担的风险大于其上交的收益等。 放开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承包、租赁、拍卖或股权转让、改组、联合、兼并等。对长期资不抵债的企业,实施破产。

4.阐述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基本思路。

为了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实现产权关系的明晰化,使竞争性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可通过四层次授权经营模型对竞争性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 (1)第一层次授权经营:在政资分开的基础上实行政企分开。 第一层授权要解决的问题是:构造出政企分开的制度性条件,使代理国家行使所有权的主体行为资本化。就是使主体以保值和增值为目标,并建立能有效监控行使所有权主体的行为主体的激励约束机制,为法人财产制度的建立创造条件。
  1. 政府职能分解。所有权、行政权、调控权分离。所有权由国有资产委员会代行使,行政权归政府行政部门,调控权归政府职能部门;
  2. 国有资产委员会脱离政府系统;
  3. 确定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的职能;
  4. 全国人大对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的监控。
  • (2)第二层次授权经营:国有控股权分散化。 第二层次授权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一批竞争性的控股公司,实现国有股的收益权与控股权的分离。 控股公司是专职从事国有资产经营活动的金融性投资公司,其主要职责是经营国有股权。通过持有次级控股公司或竞争性国有企业的股份,代理国家操作国有股权。

  • (3)第三层次授权经营:公司产权独立化。 国有资产管理局与股份公司之间建立经营国有资产的第三层次委托代理关系,用公司法规范责权利。国有股的收益权与控股权分离后使国有股具有可转让性。公司产权独立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股份公司拥有法人财产权。

  • (4)第四层次授权经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高效化。 这一层次授权的目的在于,通过委托人为代理人设置最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股份公司的治理结构,提高资产的运行效率。关键是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的职责,建立合理的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


第五章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

摘要

第一节 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与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原则

一、企业治理的核心是激励与约束经理人的行为
1. 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及其代理问题

非货币物品 : 指那些通常不以货币来进行买卖,但和那些能以货币买卖的物品一样可以给当事人带来效用的消费项目。

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首要原因是资本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

代理问题: 代理人除了追求更高的货币收益外,还力图通过对非货币物品的追求实现可能多的非货币收益。

2. 委托代理关系中的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的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作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效益函数的不完全一致性,所以为了防止代理人利用委托人的授权从事有损于委托人利益的活动,就需要监控代理人的行为。 显然,代理人努力程度的信息对于双方达成一个理想的合同是至关重要的。

3. 委托代理关系下的激励约束机制设计

目的: 设计一套对代理人的激励约束机制,使代理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委托人利益的最大化。 遇到的问题: 当委托人向代理人了解他们所属类型的信息时,除非通过货币支付或者某种控制工具作为刺激和代驾,否则代理人就不会如实相告。 重要条件: 获取代理人行为的信息是设计最优激励约束机制的重要条件。

委托人了解代理人的渠道

  • 一是对利润指标的度量,即通过直接观察企业利润的多少来确定代理人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能力。
  • 二是利用股票市场度量,即通过直接观察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波动来度量代理人的行为。
  • 三是直接的行为度量,即委托人直接观察代理人的行为。

最优化的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必须满足两个最基本的约束条件

  • 一个约束条件是所谓的刺激一致性约束。由于代理人是合同的接受者,机制所提供的刺激必须要能诱使代理人自愿地选择根据他们所属类型而设定的合同。
  • 另一个约束条件是个人理性约束。这种约束是对代理人的行为提出的一种理论化假设。它要求代理人接受合同所得到的效用不少于其保留效用,做到了接受这个合同比拒绝合同在经济上更合算,者就保证了代理人参与机制设计博弈的利益动机。

激励核心: 激励的核心是将代理人对个人效用的追求转化为对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追求。

4. 代理成本及降低代理成本的途径

代理成本: 在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条件下,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不完全一致,代理制的引入必然会诱发一定的代理成本。它包括:

  1. 向代理人支付的薪金、奖金等费用。
  2. 代理人为追求非货币物品而导致的成本上升和利润减少。
  3. 由代理人的决策为追求非货币物品二导致的成本上升和利润减少。
  4. 由代理人的决策与使委托人利润最大化的最佳决策之间存在的差异所导致的企业效率的损失。

代理成本的大小显然与监督和约束的难易程度及委托人与代理人利益的一致程度有关。 外部约束均衡:理性的委托人将在约束成本在边际上等于代理成本的水平上实现对代理人的外部约束均衡,这一均衡调整过程将使约束成本和代理成本之和达到最小化。

通过市场制度的不断健全来降低代理成本:

  • 首先,经理劳务市场的竞争对代理人行为的约束。
  • 其次,产品市场的竞争对代理人行为的约束。
  • 最后,资本市场的竞争对代理人行为的约束。
二、股东至上主义企业治理模式面临的挑战

在现实的企业所有权安排中,企业只有为利益相关者在服务并让利益相关者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企业治理才会获得高效率。

三、产权的内涵与企业治理结构的主体

现代企业理论把企业视为一系列契约的组合。 产权的基本内涵在承认一个人追求和保护自身产权权益的合理性、合法性的同时,强调应考虑产权的行使对他人权益的尊重和保护。因此,企业治理结构的主体多元化是现代产权内涵的逻辑延伸。

四、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与企业所有权安排

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使经济人的理性选择行为受到限制。 人力资本一定程度的可抵押性只能说明人力资本的所有者有可能分享企业所有权,但并非说他一定能获得这种权利。

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

  • 专用性
  • 团队特征

企业的本质在于它是一个团队生产或长期合约的集合,而企业的团队又表现为人力资源与非人力资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

五、企业治理结构的客体与最优企业所有权安排

企业所有权包含:

  • 索取权
  • 控制权

第二节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效率的实证分析

一、企业治理模式的国际比较
1. 企业外部治理模式的国际比较
  • 英美模式:强调市场约束的外部治理在企业治理模式的选择种处于主导地位。
  • 德日模式:政府对经济结构的变化干预较深,多运用特殊的产业和技术政策来影响经济结构的发展。
2. 企业内部治理模式的国际比较
  • 英美模式: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主要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层组成。十分发达的证卷市场能对企业的经营施加巨大的外部约束。
  • 德日模式:内部治理受到法律的约束。制衡的权力分立是内部治理结构的中心内容。
二、行政干预下的经营者控制型治理结构

学者推断转型时期国有企业具有如下行为特征:

    1. 内部人控制就是指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大部分控制权,并且这种控制权的获得往往是通过与职工“合谋”完成的。
    1. 与内部人控制相伴随着的是对企业失去控制的“弱政府”,即政府完成了各种利益集团寻租的“猎物”。
    1. 内部人控制的后果是企业内部人以牺牲资本所有者的利益为代价来追求自己的利益。

上述结论总体上是对苏联和东欧经济转型时期企业行为的一种描述,但不能完全解释我国国有企业现状,理由:

  • 首先,内部人控制的命题强调经济人员与职工的“合谋”现象,然而,在我国的国企中,经理人员对企业控制权获得并不取决于职工,而是取决与他与政府主管部门一对一谈判之后的政府授权。
  • 其次,两权分离或股权分散后,企业的经理人员的决策权并非来源于内部职工的授权。
  • 再次,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增长并非意味着对企业利润的侵蚀。
  • 最后,内部人控制命题所作出的“弱政府”判断也不符合我国实际。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主要通过政企关系的市场化和契约化来实现权责利的再分配。

行政干预下的经营者控制型企业治理结构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 通过企业主管部门与经营之间的一对一的谈判确定企业所有权的分配,经营者的自主权由政府直接授予。
    1. 经营者一旦获授权,便可独立行使决策权,政府作为所有者主要通过职位的晋升、精神鼓励及经营者的收入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来激励经营者不断提高国有资产的营运效率。
    1. 尽管出于激励的考虑,经营者也通过职代会和工会赋予职工某些权利,但经营者作为企业的法人代表,在企业所有权的分配中仍处于支配地位。
    1. 由企业主管部门充当经营者的监督者,以保护国有产权。
    1. 政府监督经营者的主要手段是任免经营者和参与或干预企业的重大决策。

国有企业即使进行股份改造以后,企业的治理结构仍然具有行政干预下的经营者控制特征。

这种行政干预下的经营者控制的企业治理结构存在以下明显的缺陷:

  • 一是对企业经营者只有激励没有相应的约束和惩罚手段,因为国家对企业仍然承担者无限责任。
  • 二是只有单向权威没有多边制约。
  • 三是个人决策、集体负责的后果是企业内部没有真正的风险承担者。
  • 四是信息资源及其衍生的决策和监督资源的浪费,债权人、职工的合法权益被忽视。
三、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应走出“股东至上”的困境
  • 第一,由于“所有者缺位”,国有资产必须有一个代表来行驶其权利,若政府主管部门成为代表,将面临“廉价投票权”难题;若经营者成为代表,则其权利无限膨胀导致没有约束的自由处置行为及所有者权益的受损。
  • 第二,“股东至上逻辑”要求委托人把大部分生产经营决策权委托给经营者行驶,但国有企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又要集体决策、集体负责,两者结合的后果是经营者常常以集体名义做出决策,从而使自己不用承担后果。
  • 第三,普通职工应有的参与决策权、监督权在“股东至上逻辑”下成为走形式的工具,导致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 第四,国有资本与政府权力的结合使经营者可以随意剥夺其他小股东和债权人的权益。

第三节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共同治理机制的设计

一、“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与共同治理

“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与“股东至上逻辑”的本质差异在于公司的目标是为利益相关者服务,而不是仅仅是追求股东的利益最大化。 贯彻了“合作逻辑”的治理结构就是“共同治理”机制。 共同治理的核心是经济民主化。 共同治理模式包括两个并行的机制:

  • 董事会,董事会中的共同治理机制确保产权主体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公司重大决策;
  • 监事会,监事会中的共同治理机制则是确保各个产权主体平等地享有监督权,从而实现相互制衡。
二、董事会的共同治理机制
1. 职工董事制度

建立职工董事制度是完善董事会中的共同治理机制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的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公司在构建董事会时有职工董事进入。

2. 银行董事制度

银行可通过表决权代理或信托制合法地进入董事会、监事会,实现对小股东和银行的权益保护。

三、监事会中的共同治理机制

职工代表以及银行代表也可以适当的方式进入公司监事会。

第四节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相机治理机制的设计

1. 企业所有权的状态依从性

企业所有权安排形式的多样化从动态的角度看就是它的状态依存性,也就是说,相对于不同的企业经营状态,对应着不同的企业所有权安排。

相机治理机制: 如果不存在事前的法律规定,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支配权的让渡就必须依靠产权主体之间的自愿谈判来完成。

2. 相机治理机制的运作原理

相机治理机制的基础是企业所有权的状态依存特征。 不同的经营状态反映了不同的利益分配格局,当其中某一个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遭到严重侵害时,他必然要求改变既定利益格局,进行企业所有权分配的再谈判。 相机治理机制的设计目的就在于确保在非正常的经营状态下,受损失的利益相关者有合适的制度来帮助其完成再谈判的意愿。

相机治理机制主要通过控制权的争夺来改变既定利益格局。控制权掌握在谁手中取决于对某一随机变量的可确信的认识。相机治理机制主要是针对企业决策者,是其行为的外在约束机制。

一个完整的相机治理机制包含三个要素:

  • 能够利用该机制的人,即相机治理的主体
  • 信号
  • 相机治理程序
3. 相机治理的程序

一个完整的相机治理程序应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 第一,事前监督。
  • 第二,事中监督。
  • 第三,事后监督。

一、名词解释

1.企业治理结构

企业治理结构也称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指所有者、经营者和监督者之间透过公司权力机关(股东大会),经营决策与执行机关(董事会、经理),监督机关(监事会)而形成权责明确,相互制约,协调运转和科学决策的联系,并依法律、法规、规章和公司章程等规定予以制度化的统一机制。

2.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指由于信息不对称,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作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道德风险的存在不仅使得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受到损失,而且会破坏原有的市场均衡,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3.刺激一致性约束

刺激一致性约束指于代理人是合同的接受者,机制所提供的刺激必须要能诱使代理人自愿地选择根据他们所属类型而设定的合同。

4.参与约束

参与约束也称为个人理性约束,是对代理人的行为提出一种理性化假设。它要求代理人接受合同所得到的效用不少于其保留效用,做到了接受这个合同比拒绝合同在经济上更合算,这就保证了代理人参与机制设计博弈的利益动机。

5.代理成本

代理成本是指在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条件下,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不完全一致,代理制的引入必然会诱发一定的成本。它包括:

  • (1)向代理人支付的薪金、奖金等费用;
  • (2)代理人为追求非货币物品而导致的成本上升和利润减少;
  • (3)由代理人的决策与使委托人利润最大化的最佳决策之间存在的差异所导致的企业效率的损失。

6.企业所有权

企业所有权指企业对其合法占有的财产所拥有的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企业所有权是一种物权,它表现为所有权主体对所有物的支配和有效处分的权利。 它所体现的是企业和企业财产之间的关系。企业所有权的主体是企业。企业作为一个人和各种生产要素的集合体,它对所有权的拥有和发挥,与个人或国家作为所有权主体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和法律内涵。

7.内部人控制

内部人控制是指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大部分控制权,并且这种控制权的获得往往是通过与职工“合谋”完成的。

8.行政干预下的经营者控制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是通过政企关系的市场化和契约化来实现权责利的再分配,政府赋予经营者很大的经营权,并监控经营者的行为,从而形成了有别于内部人控制行政干预下的经营者控制型企业治理结构。

9.企业共同治理

企业共同治理强调决策的共同参与和监督的相互制约。 具体地说,就是董事会、监事会中要有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代表,如职工代表、银行代表等。 共同治理的核心就是经济民主化,通过公司章程等正式制度安排来确保每个产权主体具有平等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机会;同时又依靠相互监督的机制来制衡各产权主体的行为;适当的投票机制和利益约束机制则用来稳 定合作的基础,并达到产权主体行为统一于企业适应能力提高这一共同目标之上。

10.相机治理机制

相对于不同的企业经营状态,对应着不同的企业所有权安排。 如果不存在事前的法律规定,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支配权的让渡就必须依靠产权主体之间的自愿谈判来完成。这套制度就是相机治理机制。 相机治理机制主要是通过控制权的争夺来改变既定利益格局。控制权掌握在谁手中取决于对某一随机变量的可确信的认识。相机治理机制主要是针对企业决策者,是其行为的外在约束机制。一个完整的相机治理机制包含 三个要素: 能够利用该机制的人,即相机治理的主体,信号以及相机治理程序。

二、简述题

1.什么是代理问题?简述委托代理关系下的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

  • (1)代理问题是指国有企业在进行股份制改造后,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目标函数不完全一致,代理人拥有企业的控制权,代理人利用委托人的授权从事可能损害委托人权益的活动从而出现的问题。

  • (2)为了避免发生代理人利用委托人的授权从事与委托人利益不符的活动,减少道德风险,就需要设计一 套对代理人的激励约束机制,使代理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委托人利益的最大化。

  1. 设计激励约束机制所遇到的普遍问题

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分布具有不对称性,所以设计激励约束机制所遇到的普遍问题是: 当委托人向代理人了解他们所属类型的信息时,除非通过货币支付或者某种控制工具作为刺激和代价,否则代理人就不会如实相告。因此,获得代理人行为的信息是设计最优激励约束机制的重要条件。

  1. 委托人了解代理人行为的信息的主要渠道

出资者作为委托人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渠道了解代理人行为的信息: 一是对利润指标的度量,即通过直接观察企业利润的多少来确定代理人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能力; 二是利用股票市场度量,即通过直接观察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波动来度量代理人的行为; 三是直接的行为度量,即委托人直接观察代理人的行为。

  1. 最优化的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

为了使委托人的期望收益最大化,最优化的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必须满足两个最基本的约束条件: 一个约束条件是所谓的刺激一致性约束。 由于代理人是合同的接受者,机制所提供的刺激必须要能诱使代理人自愿地选择根据他们所属类型而设定的合同。 另一个约束条件是个人理性约束(或称为参与约束)。 这种约束是对代理人的行为提出一种理性化假设。它要求代理人接受合同所得到的效用不少于其保留效用,做到了接受这个合同比拒绝合同在经济上更合算,这就保证了代理人参与机制设计博弈的利益动机。 激励的核心是将代理人对个人效用的追求转化为对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追求。针对经理对货币收入的追求,资本所有者可通过确定一个最优报酬计划来实现对代理人的激励和约束。经理的报酬一般由薪金、奖金、股票与股票买卖选择权、退休金计划构成。每一种形式的报酬都有其优缺点,经理的最优报酬设计应是所有不同报酬形式的最优组合。

2.什么是代理成本?如何降低代理成本?

  • (1)代理成本的含义 代理成本是指在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条件下,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不完全一致,代理制的引 入必然会诱发一定的成本。它包括: ①向代理人支付的薪金、奖金等费用; ②代理人为追求非货币物品而导致的成本上升和利润减少; ③由代理人的决策与使委托人利润最大化的最佳决策之间存在的差异所导致的企业效率的损失。

  • (2)降低代理成本的方法

  1. 设计最优的激励约束机制来降低代理成本 代理成本的大小显然与监督和约束的难易程度及委托人与代理人利益的一致程度有关。一般来说,合同越是完整、明晰,越能约束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代理成本就越低,但也会带来较高的约束成本。代理成本和约束成本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理性的委托人将在约束成本在边际上等于代理成本的水平上实现对代理人的外部约束均衡,这一均衡调整过程将使约束成本和代理成本之和达到最小化。

  2. 通过市场制度的不断健全来降低代理成本

a.经理劳务市场的竞争对代理人行为的约束。 因为经理劳务市场会根据经理过去的表现计算出他的人力资本的将来价值,经理要顾及长远利益,就必须努力工作。

b.产品市场的竞争对代理人行为的约束。 如果企业面对的产出品市场是充分竞争的,那么这种竞争会对经理形成压力。

c.资本市场的竞争对代理人行为的约束。 资本市场竞争的实质是对公司控制权的争夺,它的主要形式是接管。接管被认为是防止经理损害股东利益的最后一种武器。

3.简述行政干预下的经营者控制型治理结构的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行政干预下的经营者控制型企业治理结构的主要特征
  1. 通过企业主管部门与经营之间的一对一的谈判确定企业所有权的分配,经营者的自主权由政府直接授予。
  2. 经营者一旦获授权,便可独立行使决策权,政府作为所有者主要通过职位的晋升、精神鼓励及经营者的收入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来激励经营者不断提高国有资产的营运效率。
  3. 尽管出于激励的考虑,经营者也通过职代会和工会赋予职工某些权利,但经营者作为企业的法人代表,在企业所有权的分配中仍处支配地位。
  4. 由企业主管部门充当经营者的监督者,以保护国有产权。
  5. 政府监督经营者的主要手段是任免经营者和参与或干预企业的重大决策。
  • (2)行政干预下的经营者控制的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有企业即使进行股份制改造以后,企业的治理结构仍然具有行政干预下的经营者控制特征。这种行政干预 下的经营者控制的企业治理结构存在以下明显的缺陷:
  1. 对企业经营者只有激励没有相应的约束和惩罚手段,因为国家对企业仍然承担着无限责任;
  2. 只有单向权威没有多边制约;
  3. 个人决策、集体负责的后果是企业内部没有真正的风险承担者;
  4. 信息资源及其衍生的决策和监督资源的浪费,债权人、职工的合法权益被忽视。

三、论述题

1.从人力资本产权的特征阐述企业治理结构主体的多元性。

  • (1)如果承认产权与物权的不同含义以及产权行使的受限制性,就能够推导出企业治理结构主体多元化的逻辑结论。 契约背后隐含的产权主体的平等性和独立性要求企业治理结构的主体之间是平等的、独立的关系,这些相互关联的主体组成了“利益相关者”。产权的基本内涵在承认一个人追求和保护自身产权权益的合理性、合法性的同时,强调应考虑产权的行使对他人权益的尊重和保护。因此,企业治理结构主体多元化是现代产权内涵的逻辑延伸。

  • (2)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使经济人的理性选择行为受到限制。 因此,行为人在支配归其所有的人力资本以追求最大化时将会面临约束,这意味着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并非是完全不可分离的。 人力资本一定程度的可抵押性,只能说明人力资本的所有者有可能分享企业所有权,但并非说他一定能获得这种权利。若要使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还要取决于影响合约各方谈判力的一系列条件,而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和团队特征则是最重要的条件。

  1. 人力资本的专用性是人力资本所有者参与企业治理的重要依据,因为专用性人力资本的积累引致了将来的谈判力,从而可能改变既定的利益状态。

  2. 企业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团队生产或长期合约的集合,而企业的团队本质又表现为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

2.阐述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的基本含义。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创新如何体现“共同治理”的原则?

  • (1)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与“股东至上逻辑”的本质差异在于公司的目标是为利益相关者服务,而不仅 仅是追求股东的利益最大化。 “合作逻辑”不否认每个产权主体的自利追求,而是强调理性的产权主体把公司的适应能力看作是自身利益的源泉。因此一个体现和贯彻“合作逻辑”的治理结构必须让每个产权主体都有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机会。现实的企业所有权分配结构是产权主体相互谈判的结果。

  • (2)“共同治理”原则的体现 共同治理的核心是经济民主化,通过公司章程等正式制度安排来确保每个产权主体具有平等参与所有权分配的机会;同时又依靠监督的机制来制衡各产权主体的行为;适当的投票机制和利益约束机制则用来稳定合作的基础,并达到产权主体行为统一于企业适应能力提高这一共同目标上。 共同治理模式包括两个并行的机制: 董事会和监事会。 董事会中的共同治理机制确保产权主体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公司重大决策。 监事会中的共同治理机制则是确保各个产权主体平等地享有监督权,从而实现相互制衡。 在国有企业的治理创新中: 建立职工董事制度是完善董事会中的共同治理机制的一个重要内容;银行可通过表决权代理或信托合法地进入董事会、监事会,实现对小股东和银行的权益保护。职工及银行代表也可以适当方式进入监事会。

3.阐述相机治理机制的基本含义以及基本程序。

  • (1)相机治理机制的基本含义 相对于不同的企业经营状态,对应着不同的企业所有权安排。如果不存在事前的法律规定,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支配权的让渡就必须依靠产权主体之间的自愿谈判来完成。这套制度就是相机治理机制。 相机治理机制的基础是企业所有权的状态依存特征。不同的经营状态反映了不同的利益分配格局,当其中某一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遭到严重侵害时,他必然要求改变既定利益格局,进行企业所有权分配的再谈判。相机治理机制的设计目的就在于确保在非正常的经营状态下,受损失的利益相关者有合适的制度来帮助其完成再谈判意愿。 相机治理机制主要是通过控制权的争夺来改变既定利益格局。控制权掌握在谁手中取决于对某一随机变量的可确信的认识。相机治理机制主要是针对企业决策者,是其行为的外在约束机制。一个完整的相机治理机制包含 三个要素:能够利用该机制的人,即相机治理的主体,信号以及相机治理程序。

  • (2)相机治理机制的基本程序 一个完整的相机治理程序应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1. 事前监督阶段。 每个相机治理主体在向企业投入专用性资产以前,应该对投资对象做一个合理的评估,内容涉及企业的生产能力、发展前景、管理和组织能力、盈利率、潜在风险等。其目的在于防止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可能产生的逆向选择行为,如高估盈利率、低估风险,以操纵信号。

  2. 事中监督。 密切关注企业的营运状况和经理人员的行为,以防止道德风险行为的出现。因为经理人员的利益目标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目标不完全一致,前者可能牺牲后者的权益来满足自身的利益。事中监督一般由监事会来完成。

  3. 事后监督。 通过公司绩效(一般是财务状况)来判断企业的未来,目的是防止财务危机。根据不同的绩效水平,相机治理主体采取相应的行动。比如,经营状况良好时将不干预经理人员自由处置公司业务;若有财务危机征兆,则对其施以惩罚。要强调的是,这些行动必须是可确信的。如果该惩罚的却从轻处理、甚至只做批评或让其反省,就会助长经理人员的不负责任、偷懒或贪污等行为。我们认为,最可置信的惩罚是企业重组,即通常讲的调整领导班子,必要时诉诸法律。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

摘要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按劳分配与多种分配方式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是马克思对未来社会个人消费品分配原则的理论概括。 在马克思所设想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中,可以直接以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

按劳分配的具体含和实现形式与马克思所设想的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异:

  • 第一,按劳分配不是依据劳动者提供的直接社会劳动时间量进行消费品的直接分配,而是借助于商品货币关系,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实现的。
  • 第二,按劳分配不能由一个社会中心在社会范围内按照统一的标准来实现,必须通过企业这一环节来实现。
  • 第三,按劳分配的实现机制主要是工资,而不是劳动券。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多种收入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

第二节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

1.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收入分配的劳动标准与所有权标准相结合
  • 公有制经济中,劳动标准支配着收入分配;
  • 非公有制经济中,所有权标准支配着收入的分配;
  • 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收入分配中,劳动标准和所有权标准,二者兼有之。
2.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是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与按要素分配的实现形式的组合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各种生产条件的分配都要通过市场来进行,要素价格的决定与收入的分配联系在一起,因此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都要借助与价格机制来实现。

第三节 微观收入分配与宏观收入调节

一、微观收入分配过程

微观收入分配过程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的。 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的资源配置过程与微观收入分配过程是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一过程中,任何人要参与收入的分配都必须以提供生产过程所需要的要素为前提,因此,通常情况下企业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取得收入要在要素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

二、宏观收入调节过程

宏观层次的收入调节过程是建立在微观收入分配过程基础上并独立于这一分配过程的再分配过程。

微观收入分配是通过市场机制进行的,市场机制特有的功能有助于强化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有助于调动各种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 但是,市场机制存在缺陷,靠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调节和平衡各方利益关系,不能维护社会公平。

宏观收入分配的调节一般从两个方面来进行:

  • 一方面通过税收等形式把高收入者收入的一部分转移到国家手里;
  • 另一方面,通过国家预算支出保障非生产领域发展的需要,利用转移性支付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为低收入者提供收入保障。

为有效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政府应按均等化原则,提供公共服务。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为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种制度。

保障制度组成:

  • 社会保险
  • 社会救济
  • 社会优抚
  • 社会福利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使社会保障体系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 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使基本社会保障的标准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各个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这是我们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首要原则。

社会保障资金的主要来源:

  • 一是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 二是各级政府的社会保障财政预算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 需要建立相应的法律体系
  • 需要建立社会化的科学管理体制,保证社会保障资金的收缴支付及运营的规范化、制度化。

第四节 微观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

公平有初次分配中的公平和再分配中的公平之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客观生产条件差别造成收入分配的差别是不可避免的。 我国收入分配的不公,主要根源于生产条件分配的不公。 解决我国收入差距过大和收入分配不公,必须构建收入公平分配的微观基础,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生产条件分配不公的问题。

  • 第一,规范制度,强化约束,防止市场化分离中各种代理人控制公有生产条件进而控制公有剩余。
  • 第二,统一制度安排,实行统一国民待遇。
  • 第三,消除市场分割,促进生产条件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均衡分配。

一、名词解释

1.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是指社会总产品在作了必要的扣除之后,按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有效劳动量来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主要分配原则,也是社会主义最基本的经济特征之一。

2.微观收入分配过程

微观收入分配过程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收入分配过程是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确定和分配价值,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取得收入的多少,既取决于其单个产品生产上是否符合及在 多大程度上符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标准,也取决于该部门生产总量是否符合及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标准。

3.宏观收入分配过程

宏观层次的收入调节过程是建立在微观收入分配过程基础上并独立于这一分配过程的再分配过程。 宏观收入分配的调节一般从两个方面来进行: 一方面通过税收等形式把高收入者收入的一部分转移到国家手里; 另一方面,通过国家预算支出保障非生产领域发展的需要,利用转移性支付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为低收入者提供收入保障。

4.公共服务均等化

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是指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结果大体相等,同时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弥补市场失灵、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制度安排,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5.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为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种制度。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水平的提高,社会保障逐渐成为各国普遍实行的一项制度。这一制度一般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等组成。

二、简述题

1.简述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

  • (1)按劳分配是马克思对未来社会个人消费品分配原则的理论概括。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关系和社会主义阶段劳动的社会性质。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资料是归社会所有的,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是平等的,任何人都不能凭借生产资料的占有和支配他人的劳动,劳动成为支配生产资料和获得社会产品的唯一根据。同时在这一阶段上,存在旧的社会分工,劳动还是一种谋生手段,人们的劳动存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之间的质的差别,社会主义社会只能默认劳动者的不同等的个人天赋,从而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所创造的产品在做了各项社会扣除之后,必须以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因此,按劳分配是体现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分配原则,是对各种剥削制度的否定。

  • (2)在马克思所设想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中,是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的,因而劳动者的个人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转化为社会劳动,而是作为直接的社会劳动存在着,因而可以直接以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生产条件分配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如何?

我国收入分配关系和个人收入分配方式既有体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收入分配方式,也有体现非公有制经济关系的收入分配方式,既有体现市场经济一般特性的分配方式,也有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收入分配方式。多种收入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

  • (1)收入分配方式并存是由我国现阶段生产条件的分配决定的,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 求。生产条件包括生产的物质条件即客观生产条件和生产的劳动力条件或主观生产条件。客观生产条件的多种所 有制形式,相应要求多种分配方式与此相适应。

  • (2)从主观生产条件看,在任何生产中,劳动力始终是生产的一个要素,但劳动力以何种形式参与生产,直接影响收入分配的结果。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的情况并没有完全消除,这种情况下,依然存在按资分配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公有制经济中不存在私营经济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的情况,但客观生产条件的占有和主观生产条件的占有是有差别的,在这种情况下,收入分配只能建立在劳动者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基础上。这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仅存在着建立在劳动力商品等价交换基础上的收入分配方式,而且存在着建立在劳动者等量劳动相交换基础上的分配方式,并且两种方式交织在一起,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此外,还存在生产的物质条件和劳动力条件都由个人直接占有和控制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利用自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生产,其收入的多少直接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条件的好坏和劳动者自身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熟练程度即主观生产条件的状况。

  • (3)生产条件分配还有一个生产条件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问题。市场机制把生产条件的分配与收入的分配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分配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和资产都有了自己的价格,在这种情况下,要素所有者和资产所有者以要素价格形式参与收入分配,从而导致收入分配的多样化。

3.如何理解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收入 分配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收入分配关系上的一个体现,按生产要素分配则体现了 市场经济的一般原则。

  • (1)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收入分配的劳动标准与所有权标准相结合 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中通行的分配原则,其实质就是以劳动为尺度进行收入(或消费资料)的分配,劳动者取得的收入与其提供的劳动量成比例。按生产要素分配中通行的则是所有权标准,要素所有者依据其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入分配,显然,这种情况下的收入分配就是以所有权为标准,在要素所有者之间进行的分配。 公有制经济中,劳动标准支配着收入分配;非公有制经济中,所有权标准支配着收入的分配;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收入分配中,劳动标准和所有权标准,二者兼而有之。

  • (2)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是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与按要素分配的实现形式的结合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各种生产条件的分配都要通过市场来进行,要素价格的决定与收入的分配 联系在一起,因此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都要借助于价格机制来实现。对于非公有制经济来说,要素的市场配置过程,既是所有权的交易过程,同时也是所有权的实现过程,在这里按要素分配就是按所有者提供的要素和要素的价格来分配,这种分配是建立在等价交换基础上的。按劳分配中通行着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等量劳动相交换不仅不能脱离等价交换,而且必须借助于等价交换来实现。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使得社会成员能够通过提供劳动和物质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不仅有助于调动劳动者和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促进劳动的积累和资本积累,而且有利于生产要素的有效、合理利用,促进其使用效率的提高。

三、论述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微观收入分配与宏观收入调节有何不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过程被分为微观收入分配和宏观收入调节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微观收入分配与宏观收入分配调节的不同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1)分配和调节的标准不同 微观收入分配过程是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确定和分配价值,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取得收入的多少,既取 决于其单个产品生产上是否符合及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标准,也取决于该部门生产总量是否符合及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标准。 宏观层次的收入调节过程是建立在微观收入分配过程基础上并独立于这一分配过程的再分配过程。在微观收入分配的基础上进行的宏观收入调节,要考虑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的平衡和社会整体、长远发展需要,对不同部门(包括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生产部门与非生产部门之间)、不同领域、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进行调节,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

  • (2)分配和调节的机制不同 微观收入分配是通过市场机制进行的,市场机制特有的功能有助于强化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有助于调动各种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但是,市场机制存在缺陷,靠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调节和平衡各方利益关系,不能维护社会公平。 宏观收入分配的调节一般从两个方面来进行: 一方面通过税收等形式把高收入者收入的一部分转移到国家手里; 另一方面,通过国家预算支出保障非生产领域发展的需要,利用转移性支付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为低收入者提供收入保障。

2.如何理解和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的公平?

  • (1)收入分配的公平的含义 公平有初次分配中的公平和再分配中的公平之分。初次分配中的公平与生产条件的分配相联系,并由生产条件的分配所决定。再分配中的公平与社会各方面利益的平衡相联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既要重视再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也要重视初次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 (2)收入分配与公平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客观生产条件差别造成收入分配的差别是不可避免的。现实的公平不能完全否认客观生产条件差别引起的收入差别,重要的是在促使生产者和劳动者的权利与其所提供的劳动相对称或成比例的同时,使人们具有同样积累的机会,避免生产条件在一些社会成员中的过度集中和垄断和由此产生的收入分配的巨大差别。 从主观生产条件看,在任何生产中,劳动力始终是生产的一个要素,但劳动力以何种形式参与生产,直接影响收入分配的结果。权利配置的不公,必然导致交易的不公和收入分配结果的不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要避免这种情况促进收入的公平分配,需要避免权利界定和配置的倾斜,避免权利主体力量的失衡,否则就谈不上收入的公平分配。 生产条件的分配还涉及生产条件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劳动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即资源的配置过程与收入分配过程是联系在一起的,资源能否均衡配置直接影响收入能否在各部门之间均衡分配。显然,只有资源在各部门之间均衡配置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收入不同部门之间进而不同部门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均衡和公平分配。 生产条件的市场化分配不仅会造成生产条件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和再分配,而且可能造成生产条件在生产部门和非生产部门之问的分配,导致生产条件的非生产性使用。 可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条件能否在双重意义上公平分配是能否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的决定性因素。不能把公平的实现完全寄托在再分配过程的调节上,而忽略生产条件分配不公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否则会由于过度依赖再分配调节而产生新的问题,甚至造成新的收入分配不公和效率的损失。

  •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存在的原因 我国收入分配的不公,主要根源于生产条件分配的不公。客观生产条件与主观生产条件在缺乏规范制度约束下实现市场化分离和经济性分离,造成了客观生产条件进而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分配的不公,主观生产条件的拥有者在不享有统一权利和国民待遇的条件下走向市场,其劳动力具有不同的价值或价格,主客观生产条件由于市场分割和制度障碍而难以在不同部门、不同领域之间进行均衡分配,进而加剧了不同部门、不同领域之间、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的不公。

  •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的公平的实现措施 解决我国收入差距过大和收入分配不公,必须构建收入公平分配的微观基础,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生产条件分配不公的问题。 ①规范制度,强化约束,防止市场化分离中各种代理人控制公有生产条件进而控制公有剩余。 ②统一制度安排,实行统一国民待遇。为此,应在户籍管理、迁徙自由、市场准入、义务教育、劳动就业、公共物品使用、民主参与等诸多领域,取消对农民的歧视性制度规定。 ③消除市场分割,促进生产条件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均衡分配。 首先,要打破垄断,实施反垄断政策,消除部门间过多的进入障碍; 其次,消除与主观生产条件相联系的身份制、等级制,扩大社会成员选择的社会空间和选择的自由,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最后,完善市场体系,使各种市场能够统一开放,竞争有序,促进各种要素合理流动和配置。 ④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增加对他们人力资本的投资,改善他们的收入状况。


第七章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摘要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国民生产总值(GDP): 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在其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与外国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 国民生产总值(GNP): 指一个国家的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和。 绿色 GDP (EDP) : 在 GDP的基础上减掉创造 GDP 所消耗的资源价值,然后再减掉创造 GDP 所造成的污染的治理成本。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一般指更多的产出,它通常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 GNP)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来表示。 经济发展:既包括了更多的产出,同时也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上的变革。

人均 GNP或 GDP 不能完全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1. 人均 GNP 或 GDP 没有充分反映国民生产总值的分配情况。
    1. 尽管一国总产出可能很快,但如果人口增长率相当于或大于产出增长率,那么人口的增长就会成为阻碍发展的重要变量。
    1. 由于官方汇率高估,GNP 或 GDP 可能缺乏国际可比性。
    1. 人均 GNP 或 GDP 不能及时反映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类型或从使用这些产品和劳务中得到的福利情况。
    1. 人均 GNP 或 GDP 不能充分反映一国人民的生活质量
二、平衡增长与非平衡增长

平衡增长战略: 即“大推进”战略,是由拉格纳-纳克斯和保罗-罗森斯坦-罗丹最早提出的。这种战略是建立在所谓的“贫困恶性循环”的基础之上的。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办法就是实施“大推进”战略,即通过实施全面增长的投资计划,使各种工业同时有所发展,互为需求,各个部门的投资都有利可图。

非平衡增长战略: 非平衡增长战略的实质是,将经济发展过程看做是不同部门先后不同的成长,并互相联系着彼此施加压力和推力的结构演化过程。

第二节 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体制条件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体制之间互为条件,相互制约。 建立在传统的所有制模式作为坚实的微观基础至上的经济体制必然排斥市场机制,资源由政府的指令性计划配置,二计划经济体制又可以使政府有效地贯彻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依赖于体制模式的转换

经济增长一般表现为一国国民收入的增加。所谓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转向主要通过提高投入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来实现,即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一般都抽象掉制度因素,即将制度因素作为“外生变量”,而只考察一国经济是如何通过物质生产要素的投入变化或生产率的变化实现增长的。

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标志在相当大程度上是由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评价和度量的,而技术创新又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体制创新。

体制因素之所以可推动或阻碍经济增长、制约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因为体制的变化具有既改变收入分配,又改变经济中资源使用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体制的这种功能又与体制可影响人类的选择行为有关。

  • 第一,体制实际上为每一个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人设置了一整套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行为规则,这就为每一个追求最大化利益的行为人规定了约束条件。体制的变化也表明这种约束条件的改变,进而影响行为人的选择行为。体制创新正是通过改变交易规则来为经济增长创造新的条件。
  • 第二,体制创新可通过塑造出新的激励或动力机制,激发行为人参与交易活动和进行技术创新的动机,推动经济增长。
  • 第三,当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有助于克服经济活动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或“搭便车”行为时它就能以较低的代价换取较快的经济增长。
  • 第四,体制因素还影响信息和资源的可获得性。
三、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机理

所谓制度是指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

制度分为三种类型:

  • 一是宪法秩序。宪法是用以界定国家的产权和控制的基本结构。它包括确立生产、交换和分配的一整套政治、社会和法律的基本规则,它为集体选择确立了原则,从而是制定规则的规则。
  • 二是制度安排。这是在宪法程序秩序下约束特定行为模式和关系、界定交换条件的一系列具体的操作规则。它包括成文法、习惯法和自愿性契约。
  • 三是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它来源于人们对现实的理解和意识形态,是与对现实契约关系的正义或公平的判断相连的,它对于赋予宪法秩序和制度安排的合法性是至关重要的。

当把制度作为决定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变量时,则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制度变迁结果。具体来说,制度通过以下几个环节影响经济增长的。

    1. 产权
    1. 国家
    1. 意识形态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

一、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模式的转换

所谓经济发展模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及其生产力要素增长机制、运行原则的特殊类型,它包括经济发展的目标、方式、发展重心、步骤等一系列要素。

发展模式的选择既取决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及开发状态、劳动力的供给量与素质、社会文化背景、国际环境等客观因素,也取决于作为决策主体的政府的偏好选择等主观因素。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选择了一种以强调数量增长和以外延方式为主的发展模式。

传统经济模式的特征:

  • (1)它是一种以高速增长为主要目标的赶超型发展模式。
  • (2)它是一种借助政府的行政力量实施的发展模式。
  • (3)它是一种经济倾斜型的发展模式。
  • (4)它是一种粗放型发展模式。
  • (5)它是一种封闭式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可持续发展伦理及战略
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及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类发展观的重大进步,它强调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类发展观的重大进步,它强调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总起来说,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内涵主要具有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 (1)持续性原则。
  • (2)公平性原则。
  • (3)共同性原则。
2.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框架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主要内容:

  • (1)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
  • (2)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
  • (3)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 (4)中国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
3.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问题
  • (1)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制约。
  • (2)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上的偏差。
  • (3)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机制的缺陷。
    • 首先,在决策机制上,缺乏支持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体系。
    • 其次,在控制机制上,政绩考核制度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存在明显的冲突。
    • 最后,可持续发展行为主体的权、责、利关系不明,动力机制难以建立。
三、科学发展观
1. 科学发展观产生的背景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分析世界经济政治发展趋势,总结世界各国发展的实践经验,着眼全面建设我国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的基础上而提出的。

2.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 (1)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 (2)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 (3)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3.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观的重大创新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不仅对丰富和完善发展观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为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人民的发展权提供了根本指针。

  • 首先,科学发展观为发展观提供了价值理念,指明了价值目标。发展观不仅关注人的生存,而且关注人在生存基础上的发展。
  • 其次,科学发展观拓宽了发展观的范围、完善了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 再次,科学发展观指明了发展观的实现途径。发展观的贯彻实施,既有赖于主体自主自觉的社会实践活动,又离不开国家的保障、调节与干预。

第四节 邓小平的经济发展理论

一、“分三步走”的台阶式发展战略

分三步走: 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三十到五十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战略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 提出战略目标是实现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强国
    1. 提出了“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
    1. 提出发展战略的重点

邓小平认为,实施“分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

  • 一是农业
  • 二是能源和交通
  • 三是教育和科学

制定现代化建设战略蓝图的指导方针:

  • (1)只要经济发展了,才能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2)经济现代化是整个社会全面现代化的基础与保证。
  •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现现代化不能急于求成。
  • (4)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任命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 (5)只要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创造必要的体制条件。
  • (6)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
二、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邓小平提出指导原则:

  • (1) 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和前提。
  • (2)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3)发展教育要在普及的基础上有发展重点。
  • (4)振兴教育,老师是关键
  • (5)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一、名词解释

1.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社会的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的长期增加,即按不变价格水平所测定的充分就业产量的增加。 通常以国民生产总值 GNP(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来测度,GNP 的增长描述了一国整体生产能力的扩增,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表示了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

2.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以及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的演进过程。 经济发展除了包含有经济增长的内容外,还包括由增长引起的一系列经济结构的变化,如生产结构、就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人口结构等等,广大人民物质福利的改善,以及环境质量的提高。较之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广,是一个既包括数量又包括质量的概念。

3.国民生产总值(GNP)

国民生产总值是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国民经济各部门所生产的、以货币表现的全部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把握国民生产总值的内涵,需要注意下列几点:

  • (1)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时限通常为一年。凡是当年生产的商品和劳务,都应纳入它的计算范围:凡是往年生产的商品,即使转到当年来出售,也不能列入当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 (2)国民生产总值只计算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而不包括各种中间产品消耗的价值。
  • (3)国民生产总值是以货币为计量尺度,因此必须剔除价格上涨的因素,以便真实反映当年的国民经济活动水平。

4.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总值则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在其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与外国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

5.绿色 GDP

1993 年联合国有关统计机构提出了生态国内生产总值“EDP”的概念,即绿色 GDP,也就是在 GDP 的基础上减掉创造 GDP 所消耗的资源价值,然后再减掉创造 GDP 所造成污染的治理成本。

6.制度

制度是指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 制度包括三种类型,即宪法秩序、制度安排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

7.宪法秩序

宪法秩序指用以界定国家的产权和控制的基本结构,它包括确立生产、交换和分配的一整套政治、社会和法律的基本规则,它为集体选择确立了原则,从而是制定规则的规则。

8.制度安排

制度安排是在宪法秩序下约束特定行为模式和关系、界定交换条件的一系列具体的操作规则。 制度安排包括成文法、习惯法和自愿性契约。

9.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

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来源于人们对现实的理解和意识形态,是与对现实契约关系的正义或公平的判断相连的,它对于赋予宪法秩序和制度安排的合法性是至关重要的。

10.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转向主要通过提高投入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来实现,即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标志在相当大程度上是由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评价和度量的,而技术创新又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体制创新。当产权制度的效率低下时,随着知识与技术存量的增加,个人的获利能力会既缺乏又不完善,其结果是技术进步变得缓慢,自然资源存量的收益呈递减趋势,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11.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发展模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及其生产力要素增长机制、运行原则的特殊类型,它包括经济发展的目标、方式、发展重心、步骤等一系列要素。发展模式的选择既取决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及开发状况、劳动力的供给量与素质、社会文化背景、国际环境等客观因素,也取决于作为决策主体的政府的偏好选择等主观因素。

12.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类发展观的重大进步,它强调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总起来说,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内涵主要具有以下三个基本原则:持续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二、简述题

1.简述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不同含义。

(1)经济增长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因就业人数增加、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包括物质产品和劳务)在数量上的扩大和增加,它反映了一国国民经济总量的变化状况。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社会的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的长期增加,即按不变价格水平所测定的充分就业产量的增加。通常以国民生产总值 GNP(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来测度。 (2)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以及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的演进过程。经济发展除了包含有经济增长的内容外,还包括由增长引起的一系列经济结构的变化,如生产结构、就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人口结构等等,广大人民物质福利的改善,以及环境质量的提高。较之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广,是一个既包括数量又包括质量的概念。

2.为什么人均 GDP 或 GNP 不能完全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人均 GNP 或 GDP 之所以不能完全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人均 GNP 或 GDP 没有充分反映国民生产总值的分配情况。 一国的人均 GNP 或 GDP 可能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但可能只有一小部分人是这种增长的受益者,大部分人则可能在就业、平均收入等方面没有什么根本改进,生活质量没有明显的提高。 (2)尽管一国总产出可能很快,但如果人口增长率相当于或大于产出增长率,那么人口的增长就会成为阻碍发展的重要变量。 (3)由于官方汇率高估,统计资料不全,一些所谓“非市场”的产品和劳务没有计算在内,人均 GNP 或 GDP可能缺乏国际可比性。 (4)人均 GNP 或 GDP 不能及时反映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类型或从使用这些产品和劳务中得到的福利情况。它也没有反映由于环境污染、都市化和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副作用。 (5)人均 GNP 或 GDP 不能充分反映一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反映生活质量的指标是多方面的,除人均 GNP 或GDP 外,还包括教育和识字率、预期寿命、按人均卡路里的供给或按其他这类指标衡量的营养水平、人均能源消费、人均钢铁消费、耐用消费品的人均消耗等。

3.为什么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依赖于制度创新?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转向主要通过提高投入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来实现,即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依赖于制度创新原因在于: (1)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标志在相当大程度上是由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评价和度量的,而技术创新又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体制创新。当产权制度的效率低下时,随着知识与技术存量的增加,个人的获利能力会既缺乏又不完善,其结果是技术进步变得缓慢,自然资源存量的收益呈递减趋势,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2)体制因素之所以可推动或阻碍经济增长、制约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因为体制的变化具有既改变收入分配,又改变经济中资源使用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体制的这种功能又与体制可影响人类的选择行为有关。

  1. 体制实际上为每一个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人设置了一整套正式的(如宪法、成文法、自愿性契约等)和非正式的(习惯等)行为规则,这就为每一个追求最大化利益的行为人规定了约束条件。体制的变化也表明这种约束条件的改变,进而影响行为人的选择行为。体制创新正是通过改变交易规则来为经济增长创造新的条件。
  2. 体制创新可通过塑造出新的激励或动力机制,激发行为人参与交易活动和进行技术创新的动机,推动经济增长。一个社会的经济缺乏活力或停滞不前,一般总是与既定的体制因素窒息行为人的创新动机或行为人的创新活动得不到最低限度的报酬有关。
  3. 当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有助于克服经济活动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或“搭便车”行为时,它就能以较低的代价换取较快的经济增长。
  4. 体制因素还影响信息和资源的可获得性。例如,既定的制度将影响信息的分布、传递及信息的可信度,进而影响信息费用。一个社会因制度因素(如市场扭曲)所导致的信息费用上升必将制约经济增长。

4.简述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类发展观的重大进步,它强调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总起来说,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内涵主要具有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 (1)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观念坚持人的发展与自然生态运动和谐发展,并最终服务于人的原则。要求人类自身的繁衍、人类的经济及社会活动的总的物质消耗不能超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不能破坏自己的生存条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妥善保护自然资源基础,保证再生性资源能持续具有再生能力,非再生性资源能获得新增储量和替代资源的充分补偿,并能有效地维持环境自净和纳污能力,形成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 (2)公平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观念,强调每一时代的发展既应维护当代人的公平发展,也应维护代际间的公平发展,即每一时代的社会发展,既应力求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求,又不能对子孙后代人的发展造成危害,并应为子孙后代留下可能的发展空间,坚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注意理好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储备、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本代人发展与后代人发展、阶段性发展与持续性发展、内源性发展与派生性及一体性发展的协调统一关系。
  • (3)共同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观体现了在国际发展事务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具有共同的责任和义务,世界各国应力求平等合作、共同协调发展的思想。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确立,不仅标志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合理利用地球资源、保护生态平衡方面终于基本达成共识,而且更重要的是标志着发展中国家在维护国家主权、争取平等共同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胜利。

三、论述题

1.试述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机理。

当把制度作为决定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变量时,则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制度变迁的结果。具体来说,制度是通过以下几个环节影响经济增长的。

  • (1)产权 刺激经济增长的动力大小与一定的产权结构直接相关。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有效率的产权应是竞争性的或排他性的,这将有助于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因素及避免产生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产权不清晰通过交易成本的增加而限制经济增长,因为交易实际上是产权的变换,如果产权界定不清晰,行为人不能通过交换使自己的利益有所增进,其生产或交换的动力很弱或没有,于是,或者交易活动不可能发生,或者交易规模缩小。其直接后果是交易成本上升,经济效率降低,进而限制经济增长。
  • (2)国家 有效率的交易需要明确地界定产权,但界定产权本身也是要花费成本的。由于国家拥有“暴力潜能”,由国家来界定和保护产权可降低交易费用。因为国家决定产权结构,所以国家最终要对造成经济的增长、衰退或停滞的产权结构的效率负责。国家通过向社会提供“保护”和“公正”的服务来达到以下目标: 一是界定形成产权结构的竞争与合作的基本规则,从而使统治者的租金最大化; 二是降低交易费用以使社会产出最大化,从而增加国家税收。使统治者(和他们的集团)的租金最大化的产权结构与降低交易费用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率体制之间 存在着持久的冲突,这是导致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过程内在不稳定的重要根源。
  • (3)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由相互关联、包罗万象的世界观组成。但凡成功的意识形态都必须解决“不付费搭车”问题,其基本目标在于给各种集团以活力,使它们能对简单的、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成本和收益采取相反的行为,从而可以节约交易费用。

2.试论科学发展观。

  • (1)科学发展观产生的背景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分析世界经济政治发展趋势,总结世界各国发展的实践经验,着眼全面建设我国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的基础上而提出来的。

  • (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1.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以人为本,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 首先,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这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以人的发展为尺度来考察社会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其次,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在扬弃“民本”与“物本”发展观基础上的科学发展观,是社会发展观演进中的一次质的飞跃。 所以,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充分肯定了人在社会中的主体性地位,强调一切以人为目的,在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并确保全体人民享受到发展成果为终极目标,从而实现了对传统“物本”思想的超越和提升。

    2. 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体现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体现了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体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统一。可持续发展要求以持续的,长远的利益作为衡量发展的重要标准,任何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计未来损害的所谓发展,都不是科学的、理性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则在于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3.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执政理念和指导思想,在制定发展战略、实行发展政策、采取发展措施的实践运用中,要求做到总揽全局、全面谋划、兼顾各方、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区域发展,是要发挥各个区域的经济特色和资源优势,推动东部、中部和西部的良性互动,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加强宏观调控、健全经济法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关注弱势群体,增进和扩大社会公平;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是要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 (3)科学发展观是发展观的重大创新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不仅对丰富和完善发展观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为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人民的发展权提供了根本指针。 这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科学发展观为发展观提供了价值理念、指明了价值目标。发展观不仅关注人的生存,而且关注人在生存基础上的发展。 ②科学发展观拓展了发展观的范围、完善了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③科学发展观指明了发展观的实现途径。发展观的贯彻实施,既有赖于主体自主自觉的社会实践活动,又离不开国家的保障、调节与干预。


第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条件下的经济结构调整

摘要

第一节 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一、二元经济结构的含义及衡量指标

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体系的共有特征。 二元经济结构是指以城市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与以农村农业为主的传统部门并存,传统部门比重过大、现代部门发展不足,以及城乡差距十分明显的经济结构。

二元经济结构体现了一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城乡经济或者农业和非农业两部门经济的差异程度。这种差异程度一般可以用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和二元反差指数这三个指标来衡量。

  • 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一个部门产值比重与此部门就业的劳动力比重的比率。它反映每1% 的劳动力在该部门创造的产值比率,大致能客观地反映一个部门当年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一般来说,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小于 1,而非劳动生产率大于 1。比较劳动生产率越高,表明本部门的产值与劳动力比值越大。
  • 二元对比系数:是指二元对比系数理论上处于 0 到 1 之间。二元对比系数与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度成反方向变动,这就是说,二元对比系数越小,二元性越大;反之,二元对比系数越大,二元性越小。
  • 二元反差指数:是指工业或非农业产值比重与劳动力比重之间的绝对值。
二、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及原因
  • (1)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农业严重落后于工业和其他产业,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 ②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扩大; ③城乡收入差距拉大; ④城乡消费水平悬殊;
  • (2)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演变的历程看,形成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所引起的生产率水平差异。我国以城市为基地的工业化战略主要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把农业中的资金强制地转移为工业化积累。 ②传统经济体制造成的城乡分割。由城乡分割经济体制造成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滞留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经济的二元性。 ③非农产业发展政策扩大了二元差距。大量的国家投资集中于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相比之下,对促进农业发展的科研开发、新的生物化学和机械的技术开发投入却严重不足。
三、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根源

造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超量存在的基础是农村人口的超量存在和农村人口比例过大,而土地资源相对稀缺。 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非农经济发展滞后,导致农村内部就业条件相对不足。这些都是导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超量存在的重要原因。 然而,造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超量存在的最重要根源,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维系二元经济结构的制度性因素——“户籍制度”以及“粮食供给制度”、“副食品和燃料供给制度”、“住宅制度”、“就业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等,排除了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可能性,特别是剥夺了农民在城市定居和就业的权力,农民被禁锢在土地上,农村人口城市化被阻止;中国特色的以重工业发展为核心的工业化道路,鼓励发展的是资本密集型产业,结果,工业部门的人均资本拥有量迅速上升,而同量资本吸纳的劳动就业人数越来越少。所有这些都是导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超量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2.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渠道

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渠道来看,主要有两种:

  • 一是就地转移,进入农村工业;
  • 二是转移到城镇就业。

总体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地向非农产业转移,并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后向城镇转移的速度加快,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缓解。

3. 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转移的对策
  • ①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过程不仅是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转移过程,而且也劳动力由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转移,引发劳动生产率突变和提升的过程。
  • ②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 ③完善农村教育制度。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所在,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
  • ④逐步废除二元户籍制度。通过市场竞争实现劳动力在城市的优胜劣汰而不是人为设置转移障碍,给予每一个人平等的城市准入资格,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统一为“居民户口”,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自由转移。

第二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进程

一、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分析

产业:所谓产业,是指生产相似或相同产品的一系列企业。 产业狭义:指一般分工形成的产业 产业广义:指在一般分工基础上由特殊分工形成的产业。

产业结构:指国民经济内部各产业之间在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

按一般分工或特殊分工形式,可将国民经济分为顺次发展的三次产业:

  • 第一产业为农业
  • 第二产业为工业或制造业
  • 第三产业为服务业

按照产业中投入资源的密集程度,可将产业分为:

  • 劳动密集型
  • 资本密集型
  • 技术密集型
  • 知识密集型

产业结构是一个动态的范畴。影响一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

  • 社会需求,社会需求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导向;
  • 技术进步,科技进步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直接动力;
  • 制度安排,制度安排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体制保障;
  • 资源供给,资源供给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物质基础。
二、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调整的必要性
1. 目前我国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产业结构层次较低。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影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导致整体经济效益低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强。
    1. 产业发展水平低下。 其具体表现有三:
    • 其一,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第一产业,农业占有相当的比重,但农业结构升级缓慢,农业生产技术落后,集约化程度低,粮食生产不稳定,农业基础比较薄弱。
    • 其二,第二产业的工业结构中,
      • 一是重化工业比重大。
      • 二是制造业以组装加工业为主。
      • 三是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增长不协调,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总体上落后于一般加工业,加工业能力过剩、水平低,重复建设严重。
      • 四是传统产业比重较大,高新技术产业发育不足。
    • 其三,第三产业发展总体水平还较落后。
    1. 产业结构虚高度化。这是指在基础产业发育不良、经济效益偏低的条件下,加工工业比重提升的经济现象。
    1. 产业集中度低。产业集中度的下降表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致使资源浪费,同时也造成产业利润率下降和许多企业的亏损,从而削弱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1. 地区产业结构趋同。据测算,我国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相似率为 93.5%,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相似率为 97.9%。
2.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1.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是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是从传统工业化时代向信息化时代转型的必然要求。
    1.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及对策
1.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和重点
  • (1)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 一是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
    • 二是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 三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四是促进产业协调健康发展。
  • (2)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
    • 一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 二是加强能源、交通、水利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 三是以振兴装备制度造业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 四是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进一步增强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 五是提高服务业务比重,优化服务业结构,促进服务业全面快速发展
    • 六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资源环境相协调
    • 七是优化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区域产业布局
    • 八是实施互利共赢的开发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
2.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 (1)促进农业化和加快小城镇建设,这是逐步完成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历史性任务的必由之路。
  • (2)继续推进能源、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分阶段实现我国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 (3)加快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这是实现资源节约和产业技术水平升级的有效途径。
  • (4)大力开拓第三产业,大量吸收劳动力就业,这是整个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环节。
3.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措施
  • (1)产业结构调整应当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 (2)实行跨越式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以产业结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调整。
  • (3)积极合理地引导外资流向。
  • (4)不断优化国有资产的配置。

第三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结构调整

一、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代,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的改进与资本、劳动数量的增加相比,已成为更重要的经济增长源泉。

“后起者优势”是指后起发展国家面临的外部环境相对较好,尤其是技术高度发达,这样它就可以跳过某些技术发展阶段,直接采用新技术。

“后起者优势”的发挥在实践中遇到了种种制约因素:

  • 一是对发达国家技术进步的总结被喻为一种“蓝本”,如果能无偿得到这一蓝本对发展中国家当然是很有价值的,然而在实际的技术引进中一般是有偿的,受财力限制,发展中国家常常得不到这一蓝本;
  • 二是这一蓝本中的许多技术已被发达国家所摒弃,这些技术可能不再有用;
  • 三是采用这类“先进”的技术是否合乎落后国的社会需要。
二、技术创新与经济结构的演进

技术变化不仅促进了经济增长,使人均产出水平及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且导致生产方法机械化和自动化的进步以及经济结构的演进。

  • (1)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具有密切的关系,竞争程度、企业规模和垄断力量是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 竞争程度产生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即它能使创新者在与其对手的竞争中获得较多的利润; 企业规模将影响创新所开辟的市场前景的大小,即企业规模越大,它的技术创新所开辟的市场将会越大; 垄断力量影响技术创新的持久性,即企业的垄断程度越高,对市场的控制越强,它的创新就越不容易在短期内被别人模仿。 如果存在着最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从推动创新活动的力量来看,技术创新可分为两类:
    • 一是垄断前景推动的技术创新,即因预期技术创新将能获得垄断利润而采取的创新措施;
    • 二是竞争前景推动的技术创新,即担心目前的产品可能在竞争对手模仿或创新的条件下丧失利润而采取的技术创新措施。
  • (2)技术变化的最后阶段是创新的扩散或传播。 通过潜在应用者总体的创新扩散,对于一国总体经济实力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国内部的技术创新扩散固然很重要,但国际技术创新扩散更引起发展中国家的重视。
  • (3)不管是技术创新的国内扩散还是国际传播,要使新技术得以实际运用,至少应具备以下条件:
    • ①未来的创新者必须意识到技术创新的可能;
    • ②他们必须确信创新的成果将优于它所取代的旧技术;
    • ③他们必须愿意在 创新中承担与创新相关联的任何风险;
    • ④他们必须拥有购买力(通过过去的储蓄或贷款),以给创新提供资金;
    • ⑤必须能够在恰当的时间和地方得到所需的物资。
三、适用技术及其选择依据

技术类型:

  • 资本密集型技术
  • 技术密集型技术
  • 劳动密集型技术

在具体的环境下选择技术类型时,就应从就业方面评估这种技术类型的社会影响。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1)生产影响。 评估的内容是,就业的变化将怎样影响产出量; 该项技术对劳动的需求有多大; 是否多投人劳动就可以减少对机器的需求。
  • (2)报酬影响。 评估的内容是,如何确定工资率; 怎样把雇员的工资与他们以前所获得的收人相比较以及与同行业其他人的收人相比较; 将向雇员提供什么样的直接福利;雇员消费水平的提高将怎样提高劳动生产率。
  • (3)间接收人影响。 评估的内容是,对于那些并未在这个项目中就业,但这个项目给了他们潜在就业机会的人来说,他们的实际收入将会增加多少; 如果引发失业,将如何通过社会保障系统对失业者进行补偿。
  • (4)储蓄影响。 评估的内容是,该项技术对储蓄将产生什么影响; 就业与储蓄之间是否存在冲突;如果存在冲突,如何解决。
  • (5)就业和分配的影响。 评估的内容是,一个项目的建设和营运所需的劳动力对提高就业率以及在落后地区增加人均收人将会产生多大影响。
  • (6)技术影响。 评估的内容是,这个技术方案是否有助于通过从实践中学习来提高职工的技能; 技术经验是否有助于发展设计技能以及提高管理组织技能。
  • (7)体制的影响。 评估的内容是,开辟新的就业机会是否有助于削弱传统体制的影响等。
  • (8) 生产的消费影响。 评街内容是,技术方案为现工进行真诚的合作提供了多大的可能性? 它为职工发挥主动性和创道性提供多大的余地?
  • (9)对生育计划的间接影响。 评估内容是,技术方案对当代就业产生什么影响,从而进一步分析对家庭生育计划所产生的间接影响。
四、促进技术进步的技术政策选择

为完善我国的技术进步机制,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下的技术政策可供我们选择。

  • (1)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在于形成企业技术创新的良性动力机制,这样可以促使企业尽快成为技术创新的行为主体。
  • (2)建立一批技术先导型企业。 这样可以促使高新技术产业化。
  • (3)完善技术市场。 为了推动技术的创新和传播,就必须理顺技术信息传播、扩散的渠道,促进科技成果、工业产出品、市场需求信号之间的关联强化,转换加速。
  • (4)实行集约化的企业管理成路。 企业要在完善企业经营机制的基础上实行集约化的企业管理战路,形成有效的内在激励机制,盟化创新意识,提高创新主体的行为能力,使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纳人良性循环的轨道。
  • (5) 积饭创造有利手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 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往往是政府投人和扶植政策的结果。
  • (6)加快现有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 (7)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一、名词解释

1.二元经济结构

二元经济结构是指以城市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与以农村农业为主的传统部门并存,传统部门比重过大、现代部门发展不足,以及城乡差距十分明显的经济结构。 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体系的共有特征。 二元经济结构体现了一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城乡经济或者农业和非农业两部门经济的差异程度。这种差异程度一般可以用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和二元反差指数这三个指标来衡量。

2.二元对比系数

二元对比系数是指二元经济结构中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与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比率。二元对比系数理论上处于 0 到 1 之间。二元对比系数与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度成反方向变动,这就是说,二元对比系数越小,二元性越大;反之,二元对比系数越大,二元性越小。

3.比较劳动生产率

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一个部门的产值比重(或收入比重)与在此部门就业的劳动力比重的比率。它反映每 1%的劳动力在该部门创造的产值比率,大致能客观地反映一个部门当年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一般来说,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小于 1,而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大于 1。比较劳动生产率越高,表明本部门的产值与劳动力比值越大。

4.二元反差指数

二元反差指数是指工业或非农业产值比重与劳动力比重之差的绝对值。二元反差指数的取值范围理论上也处于 0 到 1 之间。与二元对比系数相反,二元反差指数与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度成正向关系。

5.产业

产业是指生产相似或相同产品的一系列企业。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产业是指一般分工形成的产业,广义的产业则是指在一般分工基础上由特殊分工形成的产业。

6.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内部各产业之间在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依据一般分工或特殊分工形式,可将国民经济分为顺次发展的三次产业,即第一产业为农业,第二产业为工业或制造业,第三产业为服务业;按照产业中投入资源的密集程度,可将产业分成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同时,每一类产业内部又可以细分为若干个部门,例如工业部门可分为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而加工工业又可分成一般机器制造业和汽车、家电制造业等。

7.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是指人们在生产中使用效率更高的劳动手段和工艺方法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运动过程。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技术进步不断开拓新的生产技术和形成新产业; 第二,技术进步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第三,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

8.“后起者优势”

“后起者优势”是指后起发展国家面临的外部环境相对较好,尤其是技术高度发达,这样它就可以跳过某些技术发展阶段,直接采用新技术。 “后起者优势”的发挥在实践中遇到了种种制约因素: 一是对发达国家技术进步的总结被喻为一种“蓝本”,如果能无偿得到这一蓝本对发展中国家当然是很有价值的,然而在实际的技术引进中一般是有偿的,受财力限制,发展中国家常常得不到这一蓝本; 二是这一蓝本中的许多技术已被发达国家所摒弃,这些技术可能不再有用; 三是采用这类“先进”的技术是否合乎落后国的社会需要。

二、简述题 仅供参考

1.简述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及其成因。

  • (1)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农业严重落后于工业和其他产业,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 ②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扩大; ③城乡收入差距拉大; ④城乡消费水平悬殊;
  • (2)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演变的历程看,形成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所引起的生产率水平差异。我国以城市为基地的工业化战略主要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把农业中的资金强制地转移为工业化积累。 ②传统经济体制造成的城乡分割。由城乡分割经济体制造成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滞留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经济的二元性。 ③非农产业发展政策扩大了二元差距。大量的国家投资集中于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 相比之下,对促进农业发展的科研开发、新的生物化学和机械的技术开发投入却严重不足。

2.简述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

产业结构是一个动态的范畴,影响一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主要包括社会需求、技术进步、制度安排和资源供给。 其中,社会需求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导向; 科技进步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直接动力; 制度安排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体制保障; 资源供给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物质基础。

  • (1)社会需求 社会需求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首先,个人消费需求则是消费需求中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个人消费需求包括三部分,即生存资料的消费需求、发展资料的消费需求和享受资料的消费需求。 其次,固定资产投资需求的变动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直接原因。创造新需求的投资将形成新产业而改变原有的产业结构。 最后,出口需求是指国外对本国商品和劳务的需求。由于各国资源禀赋不同,不同国家生产的相对优势也不同,形成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影响各国的进出口结构,从而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动。
  • (2)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 技术进步是指人们在生产中使用效率更高的劳动手段和工艺方法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运动过程。 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技术进步不断开拓新的生产技术和形成新产业; 第二,技术进步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第三,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 (3)制度安排 首先,制度安排影响资源配置方式。 其次,制度安排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再次,制度安排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状态。 (4)资源供给 资源供给是指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资金资源的供给。一国资源供给的状况直接决定和影响着该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论述题

1.结合实际,讨论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 (1)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根源 造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超量存在的基础是农村人口的超量存在和农村人口比例过大,而土地资源相对稀缺。 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非农经济发展滞后,导致农村内部就业条件相对不足。这些都是导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超量存在的重要原因。 然而,造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超量存在的最重要根源,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维系二元经济结构的制度性因素——“户籍制度”以及“粮食供给制度”、“副食品和燃料供给制度”、“住宅制度”、“就业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等,排除了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可能性,特别是剥夺了农民在城市定居和就业的权力,农民被禁锢在土地上,农村人口城市化被阻止;中国特色的以重工业发展为核心的工业化道路,鼓励发展的是资本密集型产业,结果,工业部门的人均资本拥有量迅速上升,而同量资本吸纳的劳动就业人数越来越少。所有这些都是导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超量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 (2)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渠道 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渠道来看,主要有两种: 一是就地转移,进入农村工业; 二是转移到城镇就业。 总体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地向非农产业转移,并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后向城镇转移的速度加快,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缓解。 (3)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转移的对策 ①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过程不仅是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转移过程,而且也劳动力由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转移,引发劳动生产率突变和提升的过程。 ②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③完善农村教育制度。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所在,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 ④逐步废除二元户籍制度。通过市场竞争实现劳动力在城市的优胜劣汰而不是人为设置转移障碍,给予每一个人平等的城市准入资格,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统一为“居民户口”,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自由转移。

2.试论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 (1)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产业结构层次较低。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影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导致整体经济效益低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强。 ②产业发展水平低下。 其具体表现有三: 其一,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第一产业,农业占有相当的比重,但农业结构升级缓慢,农业生产技术落后,集约化程度低,粮食生产不稳定,农业基础比较薄弱。 其二,第二产业的工业结构中, 一是重化工业比重大。 二是制造业以组装加工业为主。 三是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增长不协调,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总体上落后于一般加工业,加工业能力过剩、水平低,重复建设严重。 四是传统产业比重较大,高新技术产业发育不足。 其三,第三产业发展总体水平还较落后。 ③产业结构虚高度化。这是指在基础产业发育不良、经济效益偏低的条件下,加工工业比重提升的经济现象。 ④产业集中度低。产业集中度的下降表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致使资源浪费,同时也造成产业利润率下降和许多企业的亏损,从而削弱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⑤地区产业结构趋同。据测算,我国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相似率为 93.5%,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相似率为 97.9%。
  • (2)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措施 ①产业结构调整应当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②实行跨越式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以产业结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调整。 ③积极合理地引导外资的流向。 ④不断优化国有资产的配置。

3.阐述技术创新与经济结构演进之间的关系。

技术变化不仅促进了经济增长,使人均产出水平及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且导致生产方法机械化和自动化的进步以及经济结构的演进。 (1)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具有密切的关系,竞争程度、企业规模和垄断力量是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 竞争程度产生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即它能使创新者在与其对手的竞争中获得较多的利润;企业规模将影响创新所开辟的市场前景的大小,即企业规模越大,它的技术创新所开辟的市场将会越大;垄断力量影响技术创新的持久性,即企业的垄断程度越高,对市场的控制越强,它的创新就越不容易在短期内被别人模仿。如果存在着最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从推动创新活动的力量来看,技术创新可分为两类: 一是垄断前景推动的技术创新,即因预期技术创新将能获得垄断利润而采取的创新措施; 二是竞争前景推动的技术创新,即担心目前的产品可能在竞争对手模仿或创新的条件下丧失利润而采取的技术创新措施。 (2)技术变化的最后阶段是创新的扩散或传播。 通过潜在应用者总体的创新扩散,对于一国总体经济实力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一国内部的技术创新扩散固然很重要,但国际技术创新扩散更引起发展中国家的重视。 (3)不管是技术创新的国内扩散还是国际传播,要使新技术得以实际运用,至少应具备以下条件: ①未来的创新者必须意识到技术创新的可能; ②他们必须确信创新的成果将优于它所取代的旧技术; ③他们必须愿意在 创新中承担与创新相关联的任何风险; ④他们必须拥有购买力(通过过去的储蓄或贷款),以给创新提供资金; ⑤必须能够在恰当的时间和地方得到所需的物资。


第九章 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

摘要

第一节 对外开放的理论基础

一、现代经济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必然逻辑

经济开放 是指经济体系通过产品、服务、技术、要素等的流动与外界发生联系。

分工可以通过如下渠道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分工中蕴藏着巨大好处,由分工而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是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 但是分工过程中同样内生出各种会阻碍分工发展的矛盾。为了解决分工和专业化的内生矛盾,交换成为一个必然选择。交换是解决专业化分工内生矛盾的必要手段,那么,怎么样才能更有效地完成交换过程?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是两种不同的选择。 从分工到生产率的增加,是经济增长的主线,也是现代社会永恒的主题。为了解决专业化分工内生的矛盾,必须借助于市场交换机制、并不断提高市场交换的效率,由此衍生出日益复杂的市场体系和围统着市场交换机制的各种组织结构和制度安排。市场在本质上是开放的。

经济理论和实践经验证明了市场在规模和流动性上存在“國值效应”。 只有达到一定规模和相当流动性之后,市场才能存在下去,市场的效率优势才能发挥出来。流动性过低、规模过小的市场,往往会因为一些偶然的冲击而消失,进而使分工无以为继。 市场的本性及其与分工的互动关系,都决定了市场具有内在的开放冲动。

二、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的理论联系

经济开放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对生产过程的直接影响上,突破生产过程在一国内部面临的投人和市场两个方面的约束,分工的深化和市场的扩张又可以推动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改变投人-产出转化关系。对外开放进程还可以通过要素流动过程中的外溢效应、制度变迁效应等影响生产过程的背景条件,改变要素积累机制,引导国内的结构调整。这是在理论层面上人们对于开放和经济增长关系的一般性看法。

对外贸易的发展,特别是制成品出口的商速增长,可以带来如下的动态利益。

    1. 出口的增长可以提高进口能力,有助于弥补落后国家的外汇缺口和提高资本设备的进口能力。先进技术设备的进口可以提高国内的技术水平,缩小与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
    1. 对外贸易的发展可以提高国内的资源配置效率,引导国内资源流向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促进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这又可以进一步提高优势行业的劳动生产率。
    1. 对外贸易可以带来规模经济。出口有助于克服国内市场容量的约束,使得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1. 贸易品部门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特别是为贸易品部门提供中间投人的上游产业的发展,这可以提升国内产业部门之间的联系,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1. 贸易品部门发展可以带动外资流人的增加,外资流人的增加不仅能缓解落后国家的储蓄缺口和资本匮乏状况,而且能够促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传播。
    1. 通过发展对外贸易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可以制激国内买易品部门不断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是这种积极推动作用是有条件的。

  • 一方面,贸易自身的发展依赖于国际市场的发展状况,所以外部条件显然会影响贸易的发展,进而影响贸易的作用。
  • 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贸易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它如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源泉。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贸易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
    • 一是直接带来所需的资本和技术;
    • 二是通过影响国内的资本积累机制、技术进步机制和结构调整过程,间接地推动国内资本积累过程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所以,贸易能否推动经济增长,关键就看对外贸易的发展能否促成或配合有益于长期经济增长的制度变革和结构调整过程。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我国对外开放实践

一、经济全球化

从广义上理解,经济全球化 这一概念代表着经济活动从国内向全球范围扩张的过程以及随之而出现的和科经济、社会、政治、生活等诸多方面的改变过程。

商品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人员流是不同国家或地区间实现经济互动的四个基本途径。

  • 首先,要实现产业的跨国转移,商品、资金、技术和人员的跨国流动缺一不可。
  • 其次,随着产业转移的实现,商品、资金、技术等的跨国流动又会得到进一步加强,如相关产品的返销、机器设备和零部件出口规模的扩大。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间的经济互动是以产业转移为纽带而发生的。 产业转移是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在国际范围内的延伸,因此其根源在国内,外部因素起着强化作用。
二、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演变
  • 1982 年,党的十三大确立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特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草开放的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对外开放成为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之一。
  • 1984 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
  • 1992 年,党的十四大进一步提出了扩大对外开放的三个主要目标和任务。
      1. 对外开放的地城要扩大,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
      1. 利用外资的领域要拓宽,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继续完善投资环境,为外商投资经营提供更方便的条件和更充分的法律保障。
      1.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对外贸易多元化,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扩大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
  • 2001 年我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这为我国全方位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质量提供了契机。
三、我国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
1. 从“进口替代”转向“出口导向”再到全面开放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约束是供给约束。 经济成长面临三种约束:

  • ①储蓄约束,国内储蓄不足以支持投资的扩张;
  • ② 外汇约束,有限的外汇不足以支持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进口;
  • ③ 吸收能力的约束,缺乏必要的技术、企业家和管理人才而无法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 针对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的双重约束,中国的外资政策和贸易政策改革主要是围绕放松资本约束和外汇约束而展开的。 随着工业化过程的不断深人,投资和国内生产能力不断积累。到20 世纪80 年代末期,中国经济逐步从储蓄缺口转向投资缺口。适应新的矛盾,经济增长战略转向出口导向战略,通过大规模的出口带动经济增长,并维持宏观经济平衡。

1992 年之后,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的正式提出,对外经贸交往领域的市场化改革步伐全面展开。

    1. 不断降低关税税率,大幅削减进口许可证和配额;
    1. 降低出口退税率;
    1. 废止进口替代目录;
    1. 放宽生产企业经营外贸的审批标准,扩大外贸企业自主权、推行承包和外汇留成、实行代理制直至外贸经营权的全面下放;
    1. 逐步实现单一汇率制,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实行银行结汇、售汇制;
    1. 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

我国加入 WTO 后,对外开放全面深人。 通过一系列体制改革和更加趋于市场导向的政策措施改革,中国在市场准人、国内措施、外资待遇、服务贸易等领域的市场化改革进展迅速。 开放战略已经不局限于通过促进出口 、限制进口和吸引外资带来国内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彻底摆脱在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两种战略之间进行的非此即彼的狭隘选择。在开展对外经济关系的过程中,既强调出口的作用,也强调进口的积极作用;既强调吸引外资的作用,也强调对外投资的积极作用;既强调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性,也强调积极参与国际协调和国际经济规则制定过程的重要性。

2.渐进开放战略与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开放格局的形成

对外开放区域从沿海到内地不断扩大。

第三节 对外贸易、工业化与我国的经济增长

一、工业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

工业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二、对外贸易是突破国内工业化约束的有效手段

选择外向型发展战略,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外开放来突破工业化的约束。 对外贸易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体现在它配合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或者说,工业化是对外贸易撬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杠杆。 由此,可以界定我国外向型工业化战略的基本内涵就是: 利用开放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趋势,基于劳动成本优势构建我国开放背景下的工业化模式。基于劳动成本优势这一共同的基础,构建相互关联的外贸战略和工业化模式,这充分发挥了我国的制造业比较优势,使制造业出口得到高速发展,制造业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以及世界范围内制造业的转移趋势使得我国的工业在出口带动下迅速发展。

三、我国外向型工业化战略的比较优势基础

工业化与对外贸易之间的互动关系;反映了我国外问望工业化站略的基本内涵,即利用进口和出口突破国内正业化过程在投人和产出两个方面受到的约束。在外向型战略之下,我国工业结构和贸易结构都实现了动态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地位的变化,以及我国实现劳动成本优势的形式的变化。

中国外向型工业化战略的演变过程始终是围绕着劳动成本优势展开的,这是不变的基础。变化的只是,随着国际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和国际制造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中国发挥和体现劳动成本优势的形式、产业载体和产品载体在不断变化。顺应国际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和国际产业调整过程中的新机遇,中国通过调整工业化模式和对外贸易模式,实现了对外贸易和制造业的规模扩张和结构变化,由此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因此,通常所认为的中国外贸结构和工业结构的变化反映了中国比较优势的动态化,这样的观点是有偏差的。中国工业结构和外贸结构的变化更多的是反映了比较优势的实现手段和产业载体的变化

四、我国简单外向型工业化战略形成的国际背景

虽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我国的比较优势基础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但是我国的工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却发生了显著变化,其背后的原因在干整个国际分工体系的动态调整。

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这种独特的角色,反映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就表现为加工贸易在我国出口的主导地位。在国际产业转移的大潮中,我国发挥自身的劳动成本优势,吸引大量劳动密集产业向我国积聚。

五、我国当前外贸发展模式的问题

在现有基于劳动成本优势的简单外向型工业化战略下,我国经济增长的成本不断增加。

    1. 贸易条件的恶化趋势明显
    1. 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
    1. 贸易品部门过度发展和服务业发展滯后,长期就业压力加大
    1. 比较优势固化的风险

第四节 金融开放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金融开放作用于我国经济增长的渠道

FDI (外资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资本要素的累积。FDI 已成为我国国内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 源的重要组成部分。FDI 通过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的渠道主要有:

  • (1)从外资企业产值可以直观地看出 FDI 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 (2)对外开放进程中通过 FDI 所获得的外溢效应和贸易诱发的干中学效果,主要表现在吸引先进国家或地区的 FDI 以及与先进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关系上。
  • (3)FDI 的流入还直接带动我国技术引进和进口的增加。
二、金融开放对我国的经济的影响

金融开放进程中资本流动性的提高,给我国经济带来了显著的积极影响。 但是,随着我国国内储蓄一投资对比关系和经济增长阶段的变化,资本流动性提高与特定金融管理体制结合一起,在我国又会带来一些潜在的、目前还无法辦明好坏的影响。原因是:

  • 第一,受制于我国特定的外汇管理体制,外资进人我国以后一般都是通过政府的货币和外汇管理部门转变成国内投资,而不是通过国内金融市场。在这种情说下,外资的流人往往成为政府分配国内信贷资金的一种特殊机制。 在当前我国特定的管理体制下,资本账户下的私人资金流人最终转变成国家的外汇储备,并以储备资金的形式重新流向包括美国金融市场在内的国际金融市场。 这种循环过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 ① 在外资流人和储备资金流出的循环中实现对国内信贷资金的重新分配,在国内金融市场不发达和金融体系风险因素较为集中的时期,这种以政府为主导的信贷分配机制可以与银行体系和金融市场的信贷分配机制形成互补关系,有助于控制和避免银行体系的风险积累、扩展整个社会的储蓄一投资转化机制。
    • ② 引导国内信贷资金的分配方向,影响国内资本形成的行业结构、地区结构。
    • ③ 通过外资流人一储备的积累一储备资金流向国际市场这样的循环过程,以一种特殊的机制把国内的储蓄一投资转化过程与国际金融市场联系在一起,特别是与美、欧等发达金融市场联系在一起。
    • ④ 外资的流人、流出循环中,通过外资带来的技术和国际市场,可以促使国内投资机会的增加。在现有的研究中,后两点更多的是一种逻辑上的推理,缺乏充分的经验支持。
  • 第二,与目前特定人民币汇率制度结合在一起,货币政策成为一种被动的信贷分配机制。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稳定经济的功能被削弱,带来所谓的“经济稳定性损失”。但在理论上,在货币政策的稳定功能削弱的同时,资金的跨国双向流动有助于降低总消费、储蓄和总产出的波动性,这又可以增加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并有助于分工的深化和发展。这些方面不确定的影响,在目前还缺乏必要的经验证据来判明,也就需要国内学者就此展开更深人的研究。

一、名词解释

1.经济开放

经济开放是指经济体系通过产品、服务、技术、要素等的流动与外界发生联系。实行经济开放的最主要方面,是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对外经济关系。经济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在经济开放中,同时注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2.经济全球化

从广义上理解,经济全球化这一概念代表着经济活动从国内向全球范围扩张的过程以及随之而出现的种种经济、社会、政治、生活等诸多方面的改变过程。因此,从根本上说,经济全球化是经济活动的全球扩张、融合的过程,是各国经济活动从国内走向全球,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社会化的过程。

3.外向型工业化战略

外向型工业化战略的基本内涵就是: 利用开放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趋势,基于劳动成本优势构建我国开放背景下的工业化模式。 基于劳动成本优势这一共同的基础,构建相互关联的外贸战略和工业化模式,这充分发挥了我国的制造业比较优势,使制造业出口得到高速发展,制造业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以及世界范围内制造业的转移趋势使得我国的工业在出口带动下迅速发展。

二、简述题

1.简述现代经济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必然性。

经济开放是指经济体系通过产品、服务、技术、要素等的流动与外界发生联系。 现代经济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必然性在于:

  • (1)分工可以通过如下渠道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分工中蕴藏着巨大好处,由分工而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是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但是分工过程中同样内生出各种会阻碍分工发展的矛盾。为了解决分工和专业化的内生矛盾,交换成为一个必然选择。交换是解决专业化分工内生矛盾的必要手段,有效地完成交换过程两种不同的选择是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
  • (2)从分工到生产率的增加,是经济增长的主线,也是现代社会永恒的主题。 为了解决专业化分工内生的矛盾,必须借助于市场交换机制、并不断提高市场交换的效率,由此衍生出日益复杂的市场体系和围绕着市场交换机制的各种组织结构和制度安排。市场在本质上是开放的。经济理论和实践经验证明了市场在规模和流动性上存在“阈值效应”。只有达到一定规模和相当流动性之后,市场才能存在下去,市场的效率优势才能发挥出来。流动性过低、规模过小的市场,往往会因为一些偶然的冲击而消失,进而使分工无以为继。市场的本性及其与分工的互动关系,都决定了市场具有内在的开放冲动。

2.贸易开放如何影响经济增长?

  • (1)在理论层面上,对外开放意味着分工体系从国内跨越国界,意味着分工的深化和发展,这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 具体来看,产品、服务、人员、技术、资金等要素的跨国流动,不仅满足了实现分工利益的最基本要求,即市场边界的不断扩张,同时也使得经济增长突破了在一国范围内面临的生产投入方面的约束;在市场竞争和要素流动过程中,技术外溢、干中学、制度变迁等动态效应进一步强化了经济开放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 (2)从现实情况来看,实行外向型发展战略的国家比实行内向型发展战略的国家有着更好的经济增长表现,并且早期实行内向型发展战略的国家在进行以更高的外向性为目标的改革以后,经济运行得到了显著改善。对外贸易的发展,特别是制成品出口的高速增长,可以带来如下的动态利益。 ①出口的增长可以提高进口能力,有助于弥补落后国家的外汇缺口和提高资本设备的进口能力。先进技术设备的进口可以提高国内的技术水平,缩小与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 ②对外贸易的发展可以提高国内的资源配置效率,引导国内资源流向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促进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这又可以进一步提高优势行业的劳动生产率。 ③对外贸易可以带来规模经济。出口有助于克服国内市场容量的约束,使得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④贸易品部门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特别是为贸易品部门提供中间投入的上游产业的发展,这可以提升国内产业部门之间的联系,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⑤贸易品部门发展可以带动外资流入的增加,外资流入的增加不仅能缓解落后国家的储蓄缺口和资本匮乏状况,而且能够促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传播。 ⑥通过发展对外贸易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可以刺激国内贸易品部门不断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 (3)结合理论上的逻辑推延、经验的对比分析和实证计量研究,我们可以认为,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是这种积极推动作用是有条件的。 一方面,贸易自身的发展依赖于国际市场的发展状况,所以外部条件显然会影响贸易的发展,进而影响贸易韵作用。 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贸易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它如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源泉。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贸易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直接带来所需的资本和技术; 二是通过影响国内的资本积累机制、技术进步机制和结构调整过程,间接地推动国内资本积累过程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所以,贸易能否推动经济增长,关键就看对外贸易的发展能否促成或配合有益于长期经济增长的制度变革和结构调整过程。

3.简述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含义。

从广义上理解,经济全球化这一概念代表着经济活动从国内向全球范围扩张的过程以及随之而出现的种种经济、社会、政治、生活等诸多方面的改变过程。因此,从根本上说,经济全球化是经济活动的全球扩张、融合的过程,是各国经济活动从国内走向全球,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社会化的过程。 商品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人员流是不同国家或地区间实现经济互动的四个基本途径。 首先,要实现产业的跨国转移,商品、资金、技术和人员的跨国流动缺一不可。 其次,随着产业转移的实现,商品、资金、技术等的跨国流动又会得到进一步加强,如相关产品的返销、机器设备和零部件出口规模的扩大。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间的经济互动是以产业转移为纽带而发生的。产业转移是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在国际范围内的延伸,因此其根源在国内,外部因素起着强化作用。

4.简述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 (1)从“进口替代”转向“出口导向”、再到全面开放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约束是供给约束。 经济成长面临三种约束: ①储蓄约束,国内储蓄不足以支持投资的扩张; ②外汇约束,有限的外汇不足以支持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进口; ③吸收能力的约束,缺乏必要的技术、企业家和管理人才而无法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 针对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的双重约束,中国的外资政策和贸易政策改革主要是围绕放松资本约束和外汇约束而展开的。随着工业化过程的不断深入,投资和国内生产能力不断积累。到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中国经济逐步从储蓄缺口转向投资缺口。适应新的矛盾,经济增长战略转向出口导向战略,通过大规模的出口带动经济增长,并维持宏观经济平衡。 1992 年之后,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的正式提出,对外经贸交往领域的市场化改革步伐全面展开。 ①不断降低关税税率,大幅削减进口许可证和配额; ②降低出口退税率; ③废止进口替代目录; ④放宽生产企业经营外贸的审批标准,扩大外贸企业自主权、推行承包和外汇留成、实行代理制直至外贸经营权的全面下放; ⑤逐步实现单一汇率制,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实行银行结汇、售汇制; ⑥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 我国加入 WT0 后,对外开放全面深入。通过一系列体制改革和更加趋于市场导向的政策措施改革,中国在市场准入、国内措施、外资待遇、服务贸易等领域的市场化改革进展迅速。开放战略已经不局限于通过促进出口、限制进口和吸引外资带来国内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彻底摆脱在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两种战略之间进行的非此即彼的狭隘选择。在开展对外经济关系的过程中,既强调出口的作用,也强调进口的积极作用;既强调吸引外资的作用,也强调对外投资的积极作用;既强调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性,也强调积极参与国际协调和国际经济 规则制定过程的重要性。

  • (2)渐进开放战略与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开放格局的形成 对外开放区域从沿海到内地不断扩大。 1979 年至 1980 年,这是我国对外开放的起步和试点阶段,先后试办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 1984 年至 1991 年,是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不断扩大的阶段。 1984 年开放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领域由南向北涉及我国 10 个沿海省份。 1985 年,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8 年至 1990 年,先后把开放区域扩大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并建立海南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 从 1992 年开始,我国对外开放进入全面铺开阶段,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 1992 年之后,我国进一步开放 6 个沿江城市、13 个内陆边境城市和 18 个内陆省会城市,将对外开放扩展到沿边、沿江和内陆地区,从而在全国实现了对外开放的局面。 2001 年我国加入 WT0 以后对外开放从量变走向质变:我国的对外开放地域和行业全面拓宽,国内制度建设、政策透明度、市场规则、法律体系等与世界全面接轨。更为重要的是,加入 WT0 以后,我国进入多边贸易和投资规则的制定过程,国内外经贸交往的制度框架日益统一。

5.FDI 通过哪些渠道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

FDI (外资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资本要素的累积。FDI 已成为我国国内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 源的重要组成部分。FDI 通过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的渠道主要有:

  • (1)从外资企业产值可以直观地看出 FDI 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三资”工业企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呈上升趋势。更为重要的是,外资企业可以带来先进的技术。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产业政策导向下的 FDI 政策在促进产业的升级上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并提升了导向产业(优惠产业,如高技术产业)的比较优势。
  • (2)对外开放进程中通过 FDI 所获得的外溢效应和贸易诱发的干中学效果,主要表现在吸引先进国家或地区的 FDI 以及与先进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关系上。 从 FDI 在我国的行业分布可以看出,由于 FDI 在我国主要集中于中高技术行业,技术外溢效应和干中学效果应该比较明显。
  • (3)FDI 的流入还直接带动我国技术引进和进口的增加。 可以预见的是,在我国加入 WT0 后,随着投资环境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投资重点转向我国,加强向我国的技术转移。

三、论述题

1.对外贸易如何影响我国工业化进程?

工业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过程在全方位开放战略之下得以迅速推进。对外贸易对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影响体现在:

  • (1)对外贸易是突破国内工业化约束的有效手段 选择外向型发展战略,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外开放来突破工业化的约束。对外贸易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体现在它配合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或者说,工业化是对外贸易撬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杠杆。由此,可以界定我国外向型工业化战略的基本内涵就是:利用开放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趋势,基于劳动成本优势构建我国开放背景下的工业化模式。 基于劳动成本优势这一共同的基础,构建相互关联的外贸战略和工业化模式,这充分发挥了我国的制造业比较优势,使制造业出口得到高速发展,制造业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以及世界范围内制造业的转移趋势使得我国的工业在出口带动下迅速发展。

  • (2)对外贸易使我国外向型工业化战略的比较优势得以发挥 中国外向型工业化战略的演变过程始终是围绕着劳动成本优势展开的,这是不变的基础。变化的只是,随着国际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和国际制造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中国发挥和体现劳动成本优势的形式、产业载体和产品载体在不断变化。顺应国际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和国际产业调整过程中的新机遇,中国通过调整工业化模式和对外贸易模式,实现了对外贸易和制造业的规模扩张和结构变化,由此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因此,通常所认为的中国外贸结构和工业结构的变化反映了中国比较优势的动态化,这样的观点是有偏差的。中国工业结构和外贸结构的变化更多的是反映了比较优势的实现手段和产业载体的变化。

  • (3)对外贸易促使我国简单外向型工业化战略的形成 虽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我国的比较优势基础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但是我国的工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却发生了显著变化,其背后的原因在于整个国际分工体系的动态调整。伴随着国际产业的转移,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过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组装环节被转移到我国,并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出口贸易部门。产业的转移也带动了相关市场的转移,我国逐步成为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主要供应者。同时,大量的资本密集型产品甚至是高新技术产品,由于其组装环节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也被转移到我国。这样,这类产品的最终产出的实现市场也被我国占有。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这种独特的角色,反映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就表现为加工贸易在我国出口中的主导地位。在国际产业转移的大潮中,我国发挥自身的劳动成本优势,吸引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我国集聚。

  • (4)对外贸易也使得我国当前外贸发展模式问题加剧 2000 年以来,贸易条件、资源消耗状况、产业结构和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变化,已经显露出中国现有工业化模式和外贸战略的成本不断增加的趋势。也就是说,在现有基于劳动成本优势的简单外向型工业化战略下,我国经济增长的成本不断增加。

2.我国外向型工业化战略的比较优势基础是什么?

工业化与对外贸易之间的互动关系,反映了我国外向型工业化战略的基本内涵,即利用进口和出口突破国内工业化过程在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受到的约束。 在外向型战略之下,我国工业结构和贸易结构都实现了动态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地位的变化,以及我国实现劳动成本优势的形式的变化。 中国外向型工业化战略的演变过程始终是围绕着劳动成本优势展开的,这是不变的基础。变化的只是,随着国际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和国际制造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中国发挥和体现劳动成本优势的形式、产业载体和产品载体在不断变化。顺应国际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和国际产业调整过程中的新机遇,中国通过调整工业化模式和对外贸易模式,实现了对外贸易和制造业的规模扩张和结构变化,由此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因此,通常所认为的中国外贸结构和工业结构的变化反映了中国比较优势的动态化,这样的观点是有偏差的。中国工业结构和外贸结构的变化更多的是反映了比较优势的实现手段和产业载体的变化

3.试述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演变。

  • (1)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 30 年中,我国基本上走了一条闭关锁国、自我发展的道路。
  • (2)1982 年,党的十二大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对外开放成为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之一。
  • (3)1984 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
  • (4)1992 年,党的十四大进一步提出了扩大对外开放的三个主要目标和任务。 ①对外开放的地域要扩大,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 ②利用外资的领域要拓宽,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继续完善投资环境,为外商投资经营提供更方便的条件和更充分的法律保障。 ③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对外贸易多元化,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扩大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
  • (5)2001 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为我国全方位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质量提供了契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更好地促进国内发展与改革,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第 十 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调节

摘要

第一节 政府条件经济的必要性

一、市场机制并非尽善尽美

在发展中国家,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 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
    1. 垄断导致的市场失灵。
    1. 市场不完全导致的市场失灵。
    1. 分配不平等导致的市场失灵。
    1. 体制不完善导致的市场失灵。

既然市场机制并非是尽普尽美的,那么在市场失灵的场合政府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就是必要的。

二、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的合理界定

政府之所以能在合适的条件下纠正市场失灵,就在手政府通过一定的程序或渠道获得某种授权,这种强制力使政府在纠正市场失灵方面具有某些优势。政府的干预优势主要表现在:

  • ① 征税权。以消除由污染引起的外部负效应为例,政府可以通过对污染企业课税和对消除污染的企业给子补贴来解决污染问题。
  • ② 禁止权。政府可以行政或司法程序禁止某些活动,这对于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是至关重要的。
  • ③ 处罚权。政府可以借助法律制度对违反合同或破坏产权的行为给子处罚,以维护市场秩序。
  • ④ 由政府来纠正市场失灵可以节约交易费用。

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都有正、负效应,不能绝对化。政府干预的主要优点是协调,包括不同产业部门的协调、社会经济关系的协调、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协调、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的协调。依靠市场机制来解决协调、社会公平、长期发展等问题是比较因难的。市场机制则借助于利益关系调节资源配置,一般来说微观效率较高。

第二节 政府干预经济的功能界定与范围界定

一、适度政府干预的界定
  1. 提供公共服务
  2. 维护市场秩序
  3. 直按参与某些经济活动
  4. 进行制度创新
  5. 影响收入分配
  6. 具有财政调节功能
  7. 影响对资源的利用
  8. 政府通过职能结构选择适当的经济政策来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9. 进行必要的行政控制
二、政府干预经济的职能分解

政府职能:

  • 一是行政管理职能
  • 二是政府调节职能
  • 三十所有者职能

在三权合一的条件下,政府就容易凭借所有者的身份,通过纵向隶属的行政结构干预经营活动,直接实现政府调节目标。这样一种直接控制方式既模糊了产权关系,造成政企不分,又使政府调节目标因缺乏良好的环境而难以实现。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方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政府职能的转变势在必行。

三、政府干预经济的制度基础

政府干预经济是指干预主体运用干预手段,通过一定的传导机制,作用于干预对象,以达到预期的干预目标。

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是多样化的,主要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传导机制因干预手段的不同而不同。当具备比较完善的微观基础和市场机制时,政府便可以把体现社会偏好的经济参数输人市场机制,调节市场的供求状况,影响市场信号的变动,而微观主体则在利润劲机的刺激下对影响其利润实现的市场条件的变动作出灵敏及时的反应,进而影响资源的配置。

第三节 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目标选择

一、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

经济政策目标:

  • 基本目标
  • 具体目标

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又被称为最终目标,它是通过一定的价值判断及主导思想而提出的规范概念。这些基本目标大体分为:

    1. 效率、增长、稳定
    1. 经济福利
    1. 分配公正
二、经济政策的具体目标

我国经济政策的具体目标:

  1. 经济增长
  2. 物价稳定
  3. 充分就业
  4. 产业结构高级化
  5. 国际收支平衡
三、经济发展中政策目标可能冲突的区域

在经济政策目标系统中,有些表现出独立性,即一个目标的实现与另一个日标的实现五不相关。但有些目标相互之间存在关联性。这种关联有以下几种类型:

  • 一是互补关系,即一个目标的实现能促进另一个日标的实现;
  • 二是交替关系,即一个目标的实现对另一个目标的实现起排斥作用。
  • 另外还有互补转向冲突,
  • 及因政策工具的运用引起的冲突等类型。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政策目标之同的冲突王要交生在以下区域:

  • 1.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之间的交替关系
  • 2.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之间的交替关系
  • 3.平等与效率之间的交替关系
  • 4.国内均衡与国外均衡之间的交替关系

这里的国内均衡主要是指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而国外均衡主要是指国际收支平衡。 为了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常常会导致工资率的提高和国内收入水平的上升,从而不利于国际收支的平衡;为了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又可能不利于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的目标。

除了上述几种交替关系外,还有物价稳定与满足公共需要目标之间的交替关系,经济增长目标与环境保护目标之间的交替关系,资源合理配置目标与地区、部门平衡发展目标之间的交替关系等。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交替关系决定了决策者必须对各种目标进行价值判断,权衡轻重缓急,斟酌其利弊得失,确定各个目标值的大小,确定各种目标的实施顺序,并尽量协调各个目标之间的关系,使所确定的目标体系成为一个协调的有机体。

第四节 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手段选择

一、经济政策手段的构成
1. 财政政策手段

财政政策的核心是通过政府的收入和支出调节供求关系,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 这些手段主要包括:

  • 第一,财政收入政策,或称为税收政策
  • 第二,财政支出政策
  • 第三,财政补贴政策
2. 货币政策手段

货币政策的核心是中央银行通过金融系统和金融市场,调节国民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影响投资和消费活动,进而实现一定的政策日标。

货币政策的调节工具主要有:

  • ①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 ② 中央银行再贴现率;
  • ③ 公开市场业务。 此外,政府的金融机构还可以运用贷款政策,如向支柱产业优先提供贷款,对投资风险大、具有公益性的重要产业提供长期优惠货款,以实现经济政策目标。
3. 行政管制手段

行政管制手段是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凭借政权的威力,通过发布命令、指示等形式来干预经济生活的手段。

它主要包括信用管制、进日管制、外汇管制、工资管制和投资许可证制度等。行政管制具有强制性、纵向隶属性、强调经济利益一致性等特点,但它忽视微观主体的利益,从而会影响效率。因此,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应当把行政管制手段限制在必要的范围之内。

4. 经济法制手段

经济法制手段是指国家依靠法律的强制力量来保证经济政策目标实现的手段。

法律手段一般具有普遍的约束性、严格的强制性、相对的稳定性等特点。国家通过经立法和经济司法活动来规范各类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限制各种非正当经济活动,使国民经济正常运行。

5. 制度约束

经济政策总是在一定的制度背景下发挥作用的,制度的变更会直接影响政策目标的传导机制,甚至会影响政策目标的选择。

因此,制度约束是实现长期化政策目标的手段。制度约束包括国有资产制度、税制、金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

二、经济政策手段的传导机制与选择原则

经济政策手段总通过相应的传导机制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 与经济手段相适应的传导机制是市场运行机制。 市场机制的完善取决于以下条件:

  • 1.具有敏感边际行为的市场主体 具体来说,就是要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这就要求硬化企业的预算约束。
  • 2.价格、利率等市场信号反映资源的稀缺性 消除导致市场信号扭曲的非经济因素,鼓励正当竞争,限制区域封锁和各种的垄断。
    1. 市场体系的完善
三、经济政策手段的效率极其选择原则

同一政策目标常常可以采取几个不同的政策手段来实现。这时,决策者就面临一个选择问题,即选择什么政策手段对于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最为有利,实际上这是一个如何估价政策手段的效率问题。 通过估价政策手段的效率,可得出若干政策手段选择的一般原则。

1. 对政策手段反应的大小

这主要考察目标变量对某一给定手段变量的反应大小,与决策者预期相一致的反应越大,说明政策手段越有效;反之则说明政策手段的作用较小。 由此得出的一般规则是,应选择更有力度的政策手段。

2.政策手段显效的速度和结果

政策手段的选择应考虑到政策手段的预期效果能否实现以及在多长的时间内能够实现。选择的一般原则是,应选择那些较易实现政策目标及较快显示其效果的政策手段。

3. 政策手段对克服不合理经济现象所起作用的大小

政策手段选择的直接原因无非是要通过克服经济运行中的某些非正常经济现象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 选择的一般原则是,偏好于那些对非合理经济现象的存在原因起直接作用的政策手段。

4. 资源成本

政策手段总是要花费一定的资源成本。这里所说的资源成本既包括直接成本,又包括间接成本。 政策手段选择的原则是,应选择那些能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但成本花费最小的政策手段。

5. 选择性和变动性

在政策运用过程中应考虑政策手段是否具有选择性,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手段是否具有变动性。 其一般的规则是,应选择那些可以以一种选择性方式实现政策目标的政策手段,并且偏好于具有可变动性的政策工具。

6. 间接经济效应

某一政策措施的运用总会产生某些间接经济效应,这就需要区别它们是正的还是负的间接经济效应。 一般规则是,应选择那些间接正效应超过间接负效应的政策手段。

7.社会政治效应

有些政策手段的实施虽然可以解决若干经济问题,但可能会引起某些社会政治问题。

一般原则是,应选择那些使社会政治利益最大化及社会政治成本最小化的政策手段。

第五节 经济政策选择与经济效率

一、政策目标约束下的政策手段选择和组合

在现实的政策选择中,政策目标和政策手段往往都有许多个,于是就存在选择什么样的政策手段才能更有效地实现政策目标的问题。 经济政策手段变量数必须不少于经济政策目标变量数,这是经济政策在理论上能够实现的必要条件。 另一有价值的思路是从分析政策手段的比较优势人手,决定政第手段的选择和组合,即在政策手段的边际效率不确定的情况下,可以探索不同政策手段的比较优势,从而建立起政策搭配效应原理。

二、政府干预经济的效率标准

政府运用经济政策调节经济活动应有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这是经济政策赖以存在的基本依据。 这里的效率标准是广义的,它包合三个层次:

  • ① 静态效率。静态效率存在两个必要条件,
    • 一是在给定的劳动力、资本和其他资源的条件下,使产量最大化;
    • 二是产品的组合不仅符合技术可能性,也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愿望(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
  • ② 分配效率。如果收人的分配在原则上具有公平性,则存在分配效率。
  • ③ 动态效率。如果避免了通货膨胀,实现了收支平衡,则存在长期动态效率。这时,如果积累与消费之间的比例是社会可接受的,那么,经济运行就沿着一条反映适合增长率的增长轨迹而扩张。短期动态效率则表明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了平衡,生产潜力得到了挖掘。

当政府运用经济政策干预经济时能否提高经济效率,涉及的因素很多。 根据上述的三个效率标准,政府在进行经济政策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1)一个功能齐全的市场机制更容易实现静态效率。 一般地说,微观主体的生产经营和消费决策最好留给他们自己去决策,政府不适当的干预反而会影响静态效率。
  • (2)向社会提供各种公共产品是政府的责任。 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率,同时能促进公平。
  • (3)如果要实行静态效率,政府就应该采取多种政策措施消除垄断的负效应及解除对竞争性市场结构的各种限制因素,这样可以避免市场机制在调节资源配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偏差。
  • (4)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尽管可以提高经济效率,但可能会引起收人分配的不公平。 如果政府通过干预经济缩小收人分配差距的社会成本小于所获得的社会收益,则表明政府对收人再分配的干预是有效的。
  • (5) 放任自流的市场经济一般会伴随着经济波动,造成资源的浪费。 因此,稳定应成为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政府应通过经济政策选择来避免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 (6)市场机制似乎难以达到经济的长期动态效率,或者说为了达到这种长期的动态效率需支付昂贵的代价,政府的适度干预则有助于实现长期的动态效率。
  • (7)政府与微观主体活动之间的理想平衡将随时间而变动,这就需要进行跟踪调节,以便更好地协调这种关系,从而为政府有效地运用经济政策调控经济活动创造适宜的体制环境。

一、名词解释

1.“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是亚当·斯密提出的经济自由主义的政策思想,推崇市场机制的作用。 他认为如果竞争是充分的,则每个人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自由选择会形成一种自然秩序,市场机制作为一个自由体系具有自发实现人类经济生活平衡的功能。这种功能犹如一只看不见的手,促使每个人去实现并非属于他原来意图的目标。

2.“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竞争所实现的资源配置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或指市场机制不能实现某些合意的社会经济目标。 在发展中国家,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①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 ②垄断导致的市场失灵; ③市场不完全导致的市场失灵; ④分配不平等导致的市场失灵; ⑤体制不完善导致的市场失灵。 既然市场机制并非是尽善尽美的,那么在市场失灵的场合政府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就是必要的。

3.物价稳定

物价稳定不是指各种商品和要素之间相对价格的稳定,而是指全社会范围内价格总水平的稳定。 我们通常借助价格指数来表示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在实践中,消费物价指数(CPI)是最受各国政府关注的指标。

4.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指每一个愿意工作的劳动者按其能够接受的工资全部找到职业的一种经济状态。 国家应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前提下,促进劳动力市场的正常发育,并给予政策指导,使劳动力在各部门之间合理流动,提高就业率。

5.经济政策手段

经济政策手段是国家为了实现经济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方法,它包括政策工具和实施政策方法两个方面。 具体包括:财政政策手段、货币政策手段、行政管制手段、经济法制手段和制度约束。

6.财政政策手段

财政政策的核心是通过政府的收入和支出调节供求关系,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 这些手段主要包括: ①财政收入政策,或称税收政策; ②财政支出政策; ③财政补贴政策。 财政政策可以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财政政策也有它的局限性。

7.货币政策手段

货币政策的核心是中央银行通过金融系统和金融市场,调节国民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影响投资和消费活动,进而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的调节工具主要有: 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②中央银行再贴现率; ③公开市场业务。 此外,政府的金融机构还可以运用贷款政策,如向支柱产业优先提供贷款,对投资风险大、具有公益性的重要产业提供长期优惠贷款,以实现经济政策目标。

8.行政管制手段

行政管制手段是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凭借政权的威力,通过发布命令、指示等形式来干预经济生活的手段。 它主要包括信用管制、进口管制、外汇管制、工资管制和投资许可证制度等。行政管制具有强制性、纵向隶属性、强调经济利益一致性等特点,但它忽视微观主体的利益,从而会影响效率。因此,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应当把行政管制手段限制在必要的范围之内。

9.经济法制手段

经济法制手段是指国家依靠法律的强制力量来保证经济政策目标实现的手段。法律手段一般具有普遍的约束性、严格的强制性、相对的稳定性等特点。国家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活动来规范各类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限制各种非正当经济活动,使国民经济正常运行。

二、简述题

1.简述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依据“看不见的手”的理论所推导出的结论是以具备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前提的。当市场是不完全时,“市场失灵”现象就很难避免。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竞争所实现的资源配置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或指市场机制不能实现某些合意的社会经济目标。 在发展中国家,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①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 ②垄断导致的市场失灵; ③市场不完全导致的市场失灵; ④分配不平等导致的市场失灵; ⑤体制不完善导致的市场失灵。

既然市场机制并非是尽善尽美的,那么在市场失灵的场合政府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就是必要的。政府之所以能在合适的条件下纠正市场失灵,就在于政府通过一定的程序或渠道获得某种授权,这种强制力使政府在纠正市场失灵方面具有某种优势。

2.简述政府在弥补市场失灵方面有哪些优势。

政府之所以能在合适的条件下纠正市场失灵,就在于政府通过一定的程序或渠道获得某种授权,这种强制力使政府在纠正市场失灵方面具有某些优势。政府的干预优势主要表现在:

  • (1)征税权。 以消除由污染引起的外部负效应为例,政府可以通过对污染企业课税和对消除污染的企业给予补贴来解决污染问题。

  • (2)禁止权。 政府可以行政或司法程序禁止某些活动,这对于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政府为了限制垄断和鼓励竞争,就可以规定没有政府的授权,任何企业不能禁止其他企业进入某一市场。反过来,为了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益,政府可以禁止一些企业进入某些特殊的产业,以增进社会福利。

(3)处罚权。 政府可以借助法律制度对违反合同或破坏产权的行为给予处罚,以维护市场秩序。

(4)由政府来纠正市场失灵可以节约交易费用。

3.简述如何界定适度政府干预。

适度的政府干预不仅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作用,而且有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作必要的分解后,政府应在以下领域发挥程度不同的作用。

  • (1)提供公共服务。 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包括对内对外两方面的职能。 对内职能主要包括从事道路、公共文化设施、公共卫生、城市环境、公立学校等方面的建设和投资,保障国内治安,形成一个安全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对外职能主要是军队建设,维护领土完整与主权独立,从事外交活动,努力提供一个有利于国内经济建设的和平环境。

  • (2)维护市场秩序。 国家通过经济立法来规范各类经济主体的行为,限制或惩罚各种非正当的经济行为,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 在法律体系健全的条件下,政府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着一个类似比赛中裁判员的角色。

  • (3)直接参与某些经济活动。 政府可以通过直接投资方式创建私人无力或不愿创办而国民经济又必需并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自然垄断型企业,如基础产业等,以消除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一因素,促使产业结构合理化。

  • (4)进行制度创新。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对传统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但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所以政府在推动制度创新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政府在一定的改革阶段就需要不失时机地推进市场化进程,并努力使各项改革措施相互配套,尽快形成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 (5)影响收入分配。 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实现公平目标是我国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应采取以下政策影响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别:

    • 一是通过调整某些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政策,消除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经济条件,转换收入的功能分配,消除生产要素价格的扭曲,提高就业率;
    • 二是通过影响收入分配额的大小来消除不平等的财产权基础;
    • 三是通过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和财产税,稳定或减少社会富裕阶层的规模分配;
    • 四是通过直接的转移支付及对商品和劳务的国家分配政策,调整(增加)社会贫困阶层收入的规模分配。
  • (6)具有财政调节功能。 国家通过税种和税率的变动,调节积累和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调节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之间的比例关系,并通过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实现一定的经济政策目标。

  • (7)影响对资源的利用。 资源的利用一般是由价格机制来调节的,但由于价格机制不能纠正由生产或消费产生的外部性问题,这就需要政府来干预这一领域的资源利用。

  • (8)政府通过职能结构选择适当的经济政策来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政府运用财政、货币、产业、国际收支等政策,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中央银行一般为国家所有,国家可以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熨平经济波动,实现充分就业等经济政策目标,促进国民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 (9)进行必要的行政控制。 为了达到某些预定的社会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可以凭借政权力量直接控制某些经济活动。

4.简述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与具体目标。

  • (1)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 经济政策目标是一个系统,一般可以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又被称为最终目标,它是通过一定的价值判断及主导思想而提出的规范性概念。这些基本目标又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类:

    ①效率、增长、稳定。一般来说,经济政策的经济性基本目标是效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就成为人们获得最大利益的手段。 现实的经济活动是一个动态过程,它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扩张。经济增长的原始推动一般是资本积累,它会引起消费结构和生产结构的变化。因此,保持经济的“稳定”就成为一个社会的客观要求,政府需要通过刺激、诱导生产活动而使就业、收入和物价得以稳定。

    ②经济福利。 效率和增长这样的基本目标最终要服务于经济福利的实现,或者说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经济福和 J 按照所谓的人类生存的基本构成要素,可以区分为最低的生存需要和超过基本需要的精神、文化需要。

    ③分配公正。 国民收入一般采取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种形式。 初次分配所遵循的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追求的是效率目标。 再分配是一种以保障基本生活条件为目的的平等分配,它可增进社会合作,但因缺乏对生产的刺激而可能会降低效率。因此,政府较好的选择是把以上两种分配原则结合起来,兼顾公平与效率。

  • (2)经济政策的具体目标 经济政策的具体目标是基本目标的派生性目标,甚至说是实现基本目标的条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国经济政策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经济增长。 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促进国民经济的较快增长,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福利水平。衡量经济增长的方法通常是计算一定时期中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率。

    ②物价稳定。 物价稳定不是指各种商品和要素之间相对价格的稳定,而是指全社会范围内价格总水平的稳定。 我们通常借助价格指数来表示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在实践中,消费物价指数(CPI)是最受各国政府关注的指标。

    ③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指每一个愿意工作的劳动者按其能够接受的工资全部找到职业的一种经济状态。国家应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前提下,促进劳动力市场的正常发育,并给予政策指导,使劳动力在各部门之间合理流动,提高就业率。

    ④产业结构高级化。 政府通过制定切合实际的产业政策,利用经济手段引导产业结构的演进,发展基础产业,扶持支柱产业,调整夕阳产业,谋求产业部门和企业的合理布局及资源的最佳配置。

    ⑤国际收支平衡。 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国际收支平衡在经济政策目标系统中的地位也将随之提高。国际收支平衡的核心就是外汇供求的平衡,而外汇平衡的物质基础是外贸进出口的平衡。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否将直接影响国内总供求的状况。

5.经济政策的具体目标之间的冲突主要发生在哪些区域?

在经济政策目标系统中,有些表现出独立性,即一个目标的实现与另一个目标的实现互不相关。但有些目标相互之间存在关联性。 这种关联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互补关系,即一个目标的实现能促进另一个目标的实现; 二是交替关系,即一个目标的实现对另一个目标的实现起排斥作用。 另外还有互补转向冲突,及因政策工具的运用引起的冲突等类型。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冲突主要发生在以下区域:

  • (1)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之间的交替关系 增加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为了提高投资者的预期利润率,就需要维持较低的利息率水平,或者使劳动者的实际工资率下降。前者需要增加货币供给量,后者需要刺激物价上涨。在供给变动缓慢的条件下,经济增长又会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进而带动物价上涨。为了控制物价,就要抽紧银根,这会降低投资者的预期利润率和投资需求。而需求下降会使价格回落,使实际工资率上升,最终又会使经济滑坡。因此,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经济增长目标与物价稳定之间存在着相互排斥的关系。

  • (2)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之间的交替关系 充分就业总是一个政府重要的经济政策目标,但为了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就常常需要通过赤字财政政策和增加货币供应量等途径来实现,由此会刺激总需求和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上升。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又必须紧缩货币供应量,抑制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由此又会引起失业率的上升。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一般可用菲利浦斯曲线来表示。

  • (3)平等与效率之间的交替关系 效率原则要求对提供和创造不同效率的人们给予有差别的报酬; 平等原则则要求缩小收入差距。强调效率的结果会拉大收入的差距,但收入均等化又会因缺乏足够的刺激或动力而影响效率。 因此,在同一时点上,效率和平等不可能兼而有之。强调效率,就要容忍收入在定限度内的不平等;要实现收入均等化,就必须牺牲一些效率。

  • (4)国内均衡与国外均衡之间的交替关系 这里的国内均衡主要是指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而国外均衡主要是指国际收支平衡。为了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常常会导致工资率的提高和国内收入水平的上升,从而不利于国际收支的平衡;为了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又可能不利于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的目标。 除了上述几种交替关系外,还有物价稳定与满足公共需要目标之间的交替关系,经济增长目标与环境保护目标之间的交替关系,资源合理配置目标与地区、部门平衡发展目标之间的交替关系等。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交替关系决定了决策者必须对各种目标进行价值判断,权衡轻重缓急,斟酌其利弊得失,确定各个目标值的大小,确定各种目标的实施顺序,并尽量协调各个目标之间的关系,使所确定的目标体系成为一个协调的有机体。

三、论述题

1.阐述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调节经济的必要性。

  • (1)市场机制并非是尽善尽美的。 依据看不见的手的理论所推导出的结论是以具备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前提的。当市场是不完全时,市场失灵现象就很难避免。市场失灵是指市场竞争所实现的资源配置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或指市场机制不能实现某些合意的社会经济目标。 在发展中国家,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①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 ②垄断导致的市场失灵; ③市场不完全导致的市场失灵; ④分配不平等导致的市场失灵; ⑤体制不完善导致的市场失灵。 既然市场机制并非是尽善尽美的,那么在市场失灵的场合政府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就是必要的。

  • (2)政府在弥补市场失灵方面具有优势。 政府之所以能在合适的条件下纠正市场失灵,就在于政府通过一定的程序或渠道获得某种授权,这种强制力使政府在纠正市场失灵方面具有某些优势。 政府的干预优势主要表现在: ①征税权。 以消除由污染引起的外部负效应为例,政府可以通过对污染企业课税和对消除污染的企业给予补贴来解决污染问题。 ②禁止权。 政府可以行政或司法程序禁止某些活动,这对于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是至关重要的。例如,政府为了限制垄断和鼓励竞争,就可以规定没有政府的授权,任何企业不能禁止其他企业进入某一市场。反过来,为了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益,政府可以禁止一些企业进入某些特殊的产业,以增进社会福利。 ③处罚权。 政府可以借助法律制度对违反合同或破坏产权的行为给予处罚,以维护市场秩序。 ④由政府来纠正市场失灵可以节约交易费用。

  • (3)政府干预的主要优点是协调,包括不同产业部门的协调、社会经济关系的协调、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协调、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的协调。总之,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各有所长,因此,应当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

2.试述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手段选择。

经济政策手段是国家为了实现经济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方法,它包括政策工具和实施政策方法两个方面。 具体包括:

  • (1)财政政策手段 财政政策的核心是通过政府的收入和支出调节供求关系,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 这些手段主要包括: 第一,财政收入政策,或称税收政策; 第二,财政支出政策; 第三,财政补贴政策。 财政政策可以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财政政策也有它的局限性。

  • (2)货币政策手段 货币政策的核心是中央银行通过金融系统和金融市场,调节国民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影响投资和消费活动,进而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的调节工具主要有: 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②中央银行再贴现率; ③公开市场业务。 此外,政府的金融机构还可以运用贷款政策,如向支柱产业优先提供贷款,对投资风险大、具有公益性的重要产业提供长期优惠贷款,以实现经济政策目标。

  • (3)行政管制手段 行政管制手段是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凭借政权的威力,通过发布命令、指示等形式来干预经济生活的手段。它主要包括信用管制、进口管制、外汇管制、工资管制和投资许可证制度等。行政管制具有强制性、纵向隶属性、强调经济利益一致性等特点,但它忽视微观主体的利益,从而会影响效率。因此,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应当把行政管制手段限制在必要的范围之内。

  • (4)经济法制手段 经济法制手段是指国家依靠法律的强制力量来保证经济政策目标实现的手段。法律手段一般具有普遍的约束性、严格的强制性、相对的稳定性等特点。国家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活动来规范各类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限制各种非正当经济活动,使国民经济正常运行。

  • (5)制度约束 经济政策总是在一定的制度背景下发挥作用的,制度的变更会直接影响政策目标的传导机制,甚至会影响政策目标的选择。因此,制度约束是实现长期化政策目标的手段。制度约束包括国有资产制度、税制、金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

3.试述政府干预经济的效率标准,从效率角度出发,政府在进行经济政策选择时应主要注意哪些问题?

同一政策目标常常可以采取几个不同的政策手段来实现。这时,决策者就面临一个选择问题,即选择什么政策手段对于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最为有利,实际上这是一个如何估价政策手段的效率问题。通过估价政策手段的效率,可得出若干政策手段选择的一般原则。

  • (1)对政策手段反应的大小 这主要考察目标变量对某一给定手段变量的反应大小,与决策者预期相一致的反应越大,说明政策手段越有效; 反之则说明政策手段的作用较小。由此得出的一般规则是,应选择更有力度的政策手段。

  • (2)政策手段显效的速度和结果 政策手段的选择应考虑到政策手段的预期效果能否实现以及在多长的时间内能够实现。 选择的一般原则是,应选择那些较易实现政策目标及较快显示其效果的政策手段。

  • (3)政策手段对克服不合理经济现象所起作用的大小 政策手段选择的直接原因无非是要通过克服经济运行中的某些非正常经济现象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 选择的一般原则是,偏好于那些对非合理经济现象的存在原因起直接作用的政策手段。

  • (4)资源成本 政策手段总是要花费一定的资源成本。这里所说的资源成本既包括直接成本,又包括间接成本。政策手段选 择的原则是,应选择那些能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但成本花费最小的政策手段。

  • (5)选择性和变动性 在政策运用过程中应考虑政策手段是否具有选择性,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手段是否具有变动性。 其一般的规则是,应选择那些可以以一种选择性方式实现政策目标的政策手段,并且偏好于具有可变动性的政策工具。

  • (6)间接经济效应 某一政策措施的运用总会产生某些间接经济效应,这就需要区别它们是正的还是负的间接经济效应。 一般规则是,应选择那些间接正效应超过间接负效应的政策手段。

  • (7)社会政治效应 有些政策手段的实施虽然可以解决若干经济问题,但可能会引起某些社会政治问题。 一般原则是,应选择那些使社会政治利益最大化及社会政治成本最小化的政策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