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摘要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马克思和恩克斯在批判性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
  1. 根本区别
  • 空想社会主义:是从人类公平、正义等理性原则出发来评判资本主义,并在此基础上构想未来的理想王国。
  • 科学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和动力规律的深刻分析,从中发现否定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种种物质因素,从正在瓦解的经济运动形式内部发现未来的、能够消除这些弊病的、新的生产组织和交换组织的因素,发现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最基本的特征。
  1. 重要区别
  • 空想社会主义: 为未来提供一个详细的建设方案,或一个完整的描述。
  • 科学社会主义: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来认识未来的社会。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建立在唯物史观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从根本上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

二、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基本经济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概括,主要思想

  1. 基本目标:自由人的联合体和个人自由全面发展。
  2. 根本途径 :以生产资料公有制替代私有制
  3. 基本观点 :尽快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4. 重要特征 :消灭商品生产,对全部生产实行有计划的调节
  5. 特殊规定性 :在共产主义两个阶段中分别实行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

第二节 社会主义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

一、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演变和传统形式的形成

马克思、恩格斯一再说明,他们的理论不是教义,天天他们所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理论在被后来社会主义者继承的同时,被加以教条化。

二、中国社会主义之路
  • 中国在资本主义没有充分发展的基础上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有其历史必然性。
  • 中国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的,这不可避免地对社会主义模式的选择产生重大影响。
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

2. 社会主义本质和所有制关系的理论

邓小平 1992 年南方讲话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

  1. 解放生产力
  2. 发展生产力
  3. 消灭剥削
  4. 消除两极分化
  5. 共同富裕
3. 经济改革的理论

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1.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2.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
  3.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邓小平提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和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 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5. 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的理论

收入分配取决与生产条件的分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条件的分配发生了重大变化,收入分配方式和分配结构随之而改变。

  • 公有制经济主要通行劳动标准。
  • 非公有制经济主要通行所有权标准。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结构:

  1. 劳动标准与所有权标准
  2.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6. 对外开放的理论

我国把对外开放确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

7.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论

邓小平三个代表:

  • 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表明我国的社会性质

  1. 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2. 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不发达阶段。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大的形成和发展
  •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是社会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的基础。
  •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制度,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 坚持公有制度主体地位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中,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位置。
  •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必须发挥国家经济的主导作用。
  • 集体所有制是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形式。
  •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由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组合而成的一种经济形式。
  •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仅要发展多种形式的公有制,而且要发展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
  • 我国的多种所有制经济都有其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优势,同时也具有各自的劣势和局限性,在现阶段生产力状况下,他们都有其适宜于发挥优势的领域和范围,因此应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合理配置各种所有制形式。
四、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

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1. 合作经济
  2. 股份经济
  3. 股份合作制
  4. 混合所有制经济

一、名词解释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它包含两层含义:

  • 第一,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不发达阶段。

2.“三个有利于”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指:

    1.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1.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1.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邓小平 1992 年初在南方谈话中,针对改革开放中关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提出的判断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

  • 第一条是从发展生产力的高度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 第二条是从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应该得到不断增强的高度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 第三条是从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高度指出了社会主义人民性的本质特征。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综合高度,言简意赅地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3.集体经济

集体经济是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 在集体所有制经济中,劳动者在一个集体的范围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现了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的平等地位。 但是,由于在各个集体经济组织之间,在生产资料的占有上还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从而各个集体经济组织之间还必然存在着由占有的生产资料数量和质量上的差别所引起的在劳动成果的占有和个人收入分配上的明显差别,这是集体所有制区别于全民所有制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集体所有制经济日益获得了它固有的性质和特点,开始表现出它顽强的生命力。

4.混合所有制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由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组合而成的一种经济形式。 随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各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交融、参股、持股,从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所有制形态。 - 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在企业内部形成权、责、利相互统一又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 - 有利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增强企业的资金实力和规模; - 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吸收利用外资和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 有利于企业扩充资本和技术实力,从而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与公有制经济成分的并存和共同发展,还会对公有制经济成分产生影响,促使公有经济成分提高其素质,增强在市场竞争中的活力和经济效益。

二、简述题

1.简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基本经济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其主要思想可以概括如下:

  • (1)自由人的联合体和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 只有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人成为社会、自然界和自身的主人,人才能成为自由人。由这些自由人组成的联合体,才是自由人的联合体。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是人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未来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个人自由的真正实现不能离开集体,只有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占有在基础上对生产进行有意识的社会调节,人类社会才能真正从必然王国进入到自由王国。

  • (2)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对立和社会发展的无政府状态是由生产资料的私有制造成的,因而消灭私有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建立未来自由人联合体的根本途径。只有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并在此基础上实行有计划的生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因此,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私有制是社会化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

  • (3)尽快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尽可能快地发展生产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这是共产主义社会生产的基本目的,反映了这一社会的根本性质。

  • (4)消灭商品生产,对全部生产实行有计划的调节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社会中,由于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了商品生产,劳动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因此能够实行“劳动时间的社会的有计划分配”。

  • (5)在共产主义两个阶段中分别实行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 马克思根据生产力的不同性质明确地把共产主义社会区分为低级和高级两个发展阶段,在共产主义低级阶段只能实行按劳分配,在其高级阶段实行按需分配。显然,作为共产主义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既有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些一般特点,又具有了自身特殊的规定性,正是这些特殊规定性使之与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区别开来。

2.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含义及意义。

  •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包含两层含义:

    • 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 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阶段。

    要全面地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两层含义,既要明确我国社会的性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决抵制各种否定社会主义的错误思潮,又要正视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左”和右的两种错误倾向。“左”的实质是超越阶段,右的实质是否定我国的社会性质。

  •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

    1. 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这首先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以此作为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
    2. 确认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3.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根本制度。坚持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

  •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中,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既有其量的规定,也有其质的规定。从量上来看,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一般体现在公有资产要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从质上看,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应体现在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和对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上。现阶段,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仅要保持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发挥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
  • (2)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必须发挥国家经济的主导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关键不在于使国有企业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和垄断地位,而在于国有经济利用自身的相对优势和特有功能,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竞争力和影响力。为此,要按照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总的原则是: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加强重点,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
  • (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仅要发展多种形式的公有制经济,而且要发展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现阶段,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的很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供了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求,而且同市场经济的兼容性较强,特别是在竞争性领域,表现出较强的经济活力。

我国的多种所有制经济都有其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优势,同时也具有各自的劣势和局限性,在现阶段生产力状况下,它们都有其适宜于发挥优势的领域和范围,因此应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合理配置各种所有制形式,使它们能够在功能上相互补充。多种所有制经济之问的这种相互竞争,有利于提高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效率,有利于促进技术的进步,也有利于促进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三、论述题

1.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 (1)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进行了重新认识和探索,提出了我们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这是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这一科学判断一方面表明我国的社会性质,说明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另一方面表明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

  • (2)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所有制关系的理论 邓小平在 1992 年在南方讲话中,对社会之一本质这一根本问题做了新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理论为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建设确立了科学的标准。

  • (3)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 中国改革的性质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改革也是一场新的革命,不是对原来经济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传统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其他体制。在改革的目标上,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改革内容上,把体制的改革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最佳结合;在改革的方式上,强调从实际出发,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循序渐进;在改革的战略上,提出了兼顾改革发展与稳定等正确方针,以改革统揽全局;在判断改革成效的标准上,邓小平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 (4)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相结合的新的体制,就是要使市场机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在资源配置上中起基础性作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党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政策,如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公有制实现形式应该而且可以多样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发挥两个积极性;把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等等。

  • (5)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收入分配取决于生产条件的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条件的分配发生了重大变化,收入分配方式和分配结构随之而改变。公有制经济主要通行劳动标准,非公有制经济主要通行所有权标准。劳动标准与所有权标准相结合,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使得多种分配方式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形成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结构。

  • (6)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 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条件下,中国要不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如何开放融入全球化进程,如何在开放条件下有效运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加速本国经济的发展,这些既是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实践问题。我国把对外开放确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

  • (7)关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论 我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目标、基本内涵、总体思路、模式选择和根本动力,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是我党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基本经验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会随着实践的发展和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深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2.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包含两层含义:

  • 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 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阶段。 要全面地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两层含义,既要明确我国社会的性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决抵制各种否定社会主义的错误思潮, 又要正视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左”和右的两种错误倾向。“左”的实质是超越阶段,右的实质是否定我国的社会性质。

  •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是社会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的基础,所有制结构的合理化,对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根本制度,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制度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 (3)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中,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既有其量的规定,也有其质的规定。从量上来看,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一般体现在公有资产要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从质上看,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应体现在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和对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上。现阶段,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仅要保持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发挥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
      1.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必须发挥国家经济的主导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关键不在于使国有企业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和垄断地位,而在于国有经济利用自身的相对优势和特有功能,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竞争力和影响力。为此,要按照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总的原则是: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加强重点,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
      1.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仅要发展多种形式的公有制经济,而且要发展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 >在我国现阶段,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的很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供了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求,而且同市场经济的兼容性较强,特别是在竞争性领域,表现出较强的经济活力。 我国的多种所有制经济都有其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优势,同时也具有各自的劣势和局限性,在现阶段生产力状况下,它们都有其适宜于发挥优势的领域和范围,因此应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合理配置各种所有制形式,使它们能够在功能上相互补充。多种所有制经济之问的这种相互竞争,有利于提高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效率,有利于促进技术的进步,也有利于促进所有制结构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