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条件下的经济结构调整
摘要
第一节 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一、二元经济结构的含义及衡量指标
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体系的共有特征。 二元经济结构是指以城市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与以农村农业为主的传统部门并存,传统部门比重过大、现代部门发展不足,以及城乡差距十分明显的经济结构。
二元经济结构体现了一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城乡经济或者农业和非农业两部门经济的差异程度。这种差异程度一般可以用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和二元反差指数这三个指标来衡量。
- 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一个部门产值比重与此部门就业的劳动力比重的比率。它反映每1% 的劳动力在该部门创造的产值比率,大致能客观地反映一个部门当年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一般来说,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小于 1,而非劳动生产率大于 1。比较劳动生产率越高,表明本部门的产值与劳动力比值越大。
- 二元对比系数:是指二元对比系数理论上处于 0 到 1 之间。二元对比系数与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度成反方向变动,这就是说,二元对比系数越小,二元性越大;反之,二元对比系数越大,二元性越小。
- 二元反差指数:是指工业或非农业产值比重与劳动力比重之间的绝对值。
二、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及原因
- (1)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农业严重落后于工业和其他产业,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 ②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扩大; ③城乡收入差距拉大; ④城乡消费水平悬殊;
- (2)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演变的历程看,形成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所引起的生产率水平差异。我国以城市为基地的工业化战略主要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把农业中的资金强制地转移为工业化积累。 ②传统经济体制造成的城乡分割。由城乡分割经济体制造成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滞留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经济的二元性。 ③非农产业发展政策扩大了二元差距。大量的国家投资集中于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相比之下,对促进农业发展的科研开发、新的生物化学和机械的技术开发投入却严重不足。
三、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根源
造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超量存在的基础是农村人口的超量存在和农村人口比例过大,而土地资源相对稀缺。 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非农经济发展滞后,导致农村内部就业条件相对不足。这些都是导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超量存在的重要原因。 然而,造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超量存在的最重要根源,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维系二元经济结构的制度性因素——“户籍制度”以及“粮食供给制度”、“副食品和燃料供给制度”、“住宅制度”、“就业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等,排除了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可能性,特别是剥夺了农民在城市定居和就业的权力,农民被禁锢在土地上,农村人口城市化被阻止;中国特色的以重工业发展为核心的工业化道路,鼓励发展的是资本密集型产业,结果,工业部门的人均资本拥有量迅速上升,而同量资本吸纳的劳动就业人数越来越少。所有这些都是导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超量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2.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渠道
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渠道来看,主要有两种:
- 一是就地转移,进入农村工业;
- 二是转移到城镇就业。
总体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地向非农产业转移,并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后向城镇转移的速度加快,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缓解。
3. 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转移的对策
- ①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过程不仅是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转移过程,而且也劳动力由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转移,引发劳动生产率突变和提升的过程。
- ②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 ③完善农村教育制度。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所在,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
- ④逐步废除二元户籍制度。通过市场竞争实现劳动力在城市的优胜劣汰而不是人为设置转移障碍,给予每一个人平等的城市准入资格,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统一为“居民户口”,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自由转移。
第二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进程
一、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分析
产业:所谓产业,是指生产相似或相同产品的一系列企业。 产业狭义:指一般分工形成的产业 产业广义:指在一般分工基础上由特殊分工形成的产业。
产业结构:指国民经济内部各产业之间在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
按一般分工或特殊分工形式,可将国民经济分为顺次发展的三次产业:
- 第一产业为农业
- 第二产业为工业或制造业
- 第三产业为服务业
按照产业中投入资源的密集程度,可将产业分为:
- 劳动密集型
- 资本密集型
- 技术密集型
- 知识密集型
产业结构是一个动态的范畴。影响一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
- 社会需求,社会需求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导向;
- 技术进步,科技进步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直接动力;
- 制度安排,制度安排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体制保障;
- 资源供给,资源供给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物质基础。
二、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调整的必要性
1. 目前我国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 产业结构层次较低。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影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导致整体经济效益低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强。
-
- 产业发展水平低下。 其具体表现有三:
- 其一,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第一产业,农业占有相当的比重,但农业结构升级缓慢,农业生产技术落后,集约化程度低,粮食生产不稳定,农业基础比较薄弱。
- 其二,第二产业的工业结构中,
- 一是重化工业比重大。
- 二是制造业以组装加工业为主。
- 三是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增长不协调,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总体上落后于一般加工业,加工业能力过剩、水平低,重复建设严重。
- 四是传统产业比重较大,高新技术产业发育不足。
- 其三,第三产业发展总体水平还较落后。
-
- 产业结构虚高度化。这是指在基础产业发育不良、经济效益偏低的条件下,加工工业比重提升的经济现象。
-
- 产业集中度低。产业集中度的下降表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致使资源浪费,同时也造成产业利润率下降和许多企业的亏损,从而削弱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
- 地区产业结构趋同。据测算,我国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相似率为 93.5%,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相似率为 97.9%。
2.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
-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是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
-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是从传统工业化时代向信息化时代转型的必然要求。
-
-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及对策
1.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和重点
- (1)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 一是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
- 二是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 三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四是促进产业协调健康发展。
- (2)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
- 一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 二是加强能源、交通、水利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 三是以振兴装备制度造业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 四是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进一步增强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 五是提高服务业务比重,优化服务业结构,促进服务业全面快速发展
- 六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资源环境相协调
- 七是优化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区域产业布局
- 八是实施互利共赢的开发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
2.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 (1)促进农业化和加快小城镇建设,这是逐步完成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历史性任务的必由之路。
- (2)继续推进能源、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分阶段实现我国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 (3)加快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这是实现资源节约和产业技术水平升级的有效途径。
- (4)大力开拓第三产业,大量吸收劳动力就业,这是整个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环节。
3.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措施
- (1)产业结构调整应当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 (2)实行跨越式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以产业结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调整。
- (3)积极合理地引导外资流向。
- (4)不断优化国有资产的配置。
第三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结构调整
一、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代,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的改进与资本、劳动数量的增加相比,已成为更重要的经济增长源泉。
“后起者优势”是指后起发展国家面临的外部环境相对较好,尤其是技术高度发达,这样它就可以跳过某些技术发展阶段,直接采用新技术。
“后起者优势”的发挥在实践中遇到了种种制约因素:
- 一是对发达国家技术进步的总结被喻为一种“蓝本”,如果能无偿得到这一蓝本对发展中国家当然是很有价值的,然而在实际的技术引进中一般是有偿的,受财力限制,发展中国家常常得不到这一蓝本;
- 二是这一蓝本中的许多技术已被发达国家所摒弃,这些技术可能不再有用;
- 三是采用这类“先进”的技术是否合乎落后国的社会需要。
二、技术创新与经济结构的演进
技术变化不仅促进了经济增长,使人均产出水平及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且导致生产方法机械化和自动化的进步以及经济结构的演进。
- (1)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具有密切的关系,竞争程度、企业规模和垄断力量是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
竞争程度产生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即它能使创新者在与其对手的竞争中获得较多的利润;
企业规模将影响创新所开辟的市场前景的大小,即企业规模越大,它的技术创新所开辟的市场将会越大;
垄断力量影响技术创新的持久性,即企业的垄断程度越高,对市场的控制越强,它的创新就越不容易在短期内被别人模仿。
如果存在着最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从推动创新活动的力量来看,技术创新可分为两类:
- 一是垄断前景推动的技术创新,即因预期技术创新将能获得垄断利润而采取的创新措施;
- 二是竞争前景推动的技术创新,即担心目前的产品可能在竞争对手模仿或创新的条件下丧失利润而采取的技术创新措施。
- (2)技术变化的最后阶段是创新的扩散或传播。 通过潜在应用者总体的创新扩散,对于一国总体经济实力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国内部的技术创新扩散固然很重要,但国际技术创新扩散更引起发展中国家的重视。
- (3)不管是技术创新的国内扩散还是国际传播,要使新技术得以实际运用,至少应具备以下条件:
- ①未来的创新者必须意识到技术创新的可能;
- ②他们必须确信创新的成果将优于它所取代的旧技术;
- ③他们必须愿意在 创新中承担与创新相关联的任何风险;
- ④他们必须拥有购买力(通过过去的储蓄或贷款),以给创新提供资金;
- ⑤必须能够在恰当的时间和地方得到所需的物资。
三、适用技术及其选择依据
技术类型:
- 资本密集型技术
- 技术密集型技术
- 劳动密集型技术
在具体的环境下选择技术类型时,就应从就业方面评估这种技术类型的社会影响。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1)生产影响。 评估的内容是,就业的变化将怎样影响产出量; 该项技术对劳动的需求有多大; 是否多投人劳动就可以减少对机器的需求。
- (2)报酬影响。 评估的内容是,如何确定工资率; 怎样把雇员的工资与他们以前所获得的收人相比较以及与同行业其他人的收人相比较; 将向雇员提供什么样的直接福利;雇员消费水平的提高将怎样提高劳动生产率。
- (3)间接收人影响。 评估的内容是,对于那些并未在这个项目中就业,但这个项目给了他们潜在就业机会的人来说,他们的实际收入将会增加多少; 如果引发失业,将如何通过社会保障系统对失业者进行补偿。
- (4)储蓄影响。 评估的内容是,该项技术对储蓄将产生什么影响; 就业与储蓄之间是否存在冲突;如果存在冲突,如何解决。
- (5)就业和分配的影响。 评估的内容是,一个项目的建设和营运所需的劳动力对提高就业率以及在落后地区增加人均收人将会产生多大影响。
- (6)技术影响。 评估的内容是,这个技术方案是否有助于通过从实践中学习来提高职工的技能; 技术经验是否有助于发展设计技能以及提高管理组织技能。
- (7)体制的影响。 评估的内容是,开辟新的就业机会是否有助于削弱传统体制的影响等。
- (8) 生产的消费影响。 评街内容是,技术方案为现工进行真诚的合作提供了多大的可能性? 它为职工发挥主动性和创道性提供多大的余地?
- (9)对生育计划的间接影响。 评估内容是,技术方案对当代就业产生什么影响,从而进一步分析对家庭生育计划所产生的间接影响。
四、促进技术进步的技术政策选择
为完善我国的技术进步机制,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下的技术政策可供我们选择。
- (1)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在于形成企业技术创新的良性动力机制,这样可以促使企业尽快成为技术创新的行为主体。
- (2)建立一批技术先导型企业。 这样可以促使高新技术产业化。
- (3)完善技术市场。 为了推动技术的创新和传播,就必须理顺技术信息传播、扩散的渠道,促进科技成果、工业产出品、市场需求信号之间的关联强化,转换加速。
- (4)实行集约化的企业管理成路。 企业要在完善企业经营机制的基础上实行集约化的企业管理战路,形成有效的内在激励机制,盟化创新意识,提高创新主体的行为能力,使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纳人良性循环的轨道。
- (5) 积饭创造有利手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 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往往是政府投人和扶植政策的结果。
- (6)加快现有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 (7)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一、名词解释
1.二元经济结构
二元经济结构是指以城市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与以农村农业为主的传统部门并存,传统部门比重过大、现代部门发展不足,以及城乡差距十分明显的经济结构。 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体系的共有特征。 二元经济结构体现了一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城乡经济或者农业和非农业两部门经济的差异程度。这种差异程度一般可以用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和二元反差指数这三个指标来衡量。
2.二元对比系数
二元对比系数是指二元经济结构中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与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比率。二元对比系数理论上处于 0 到 1 之间。二元对比系数与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度成反方向变动,这就是说,二元对比系数越小,二元性越大;反之,二元对比系数越大,二元性越小。
3.比较劳动生产率
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一个部门的产值比重(或收入比重)与在此部门就业的劳动力比重的比率。它反映每 1%的劳动力在该部门创造的产值比率,大致能客观地反映一个部门当年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一般来说,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小于 1,而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大于 1。比较劳动生产率越高,表明本部门的产值与劳动力比值越大。
4.二元反差指数
二元反差指数是指工业或非农业产值比重与劳动力比重之差的绝对值。二元反差指数的取值范围理论上也处于 0 到 1 之间。与二元对比系数相反,二元反差指数与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度成正向关系。
5.产业
产业是指生产相似或相同产品的一系列企业。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产业是指一般分工形成的产业,广义的产业则是指在一般分工基础上由特殊分工形成的产业。
6.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内部各产业之间在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依据一般分工或特殊分工形式,可将国民经济分为顺次发展的三次产业,即第一产业为农业,第二产业为工业或制造业,第三产业为服务业;按照产业中投入资源的密集程度,可将产业分成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同时,每一类产业内部又可以细分为若干个部门,例如工业部门可分为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而加工工业又可分成一般机器制造业和汽车、家电制造业等。
7.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是指人们在生产中使用效率更高的劳动手段和工艺方法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运动过程。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技术进步不断开拓新的生产技术和形成新产业; 第二,技术进步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第三,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
8.“后起者优势”
“后起者优势”是指后起发展国家面临的外部环境相对较好,尤其是技术高度发达,这样它就可以跳过某些技术发展阶段,直接采用新技术。 “后起者优势”的发挥在实践中遇到了种种制约因素: 一是对发达国家技术进步的总结被喻为一种“蓝本”,如果能无偿得到这一蓝本对发展中国家当然是很有价值的,然而在实际的技术引进中一般是有偿的,受财力限制,发展中国家常常得不到这一蓝本; 二是这一蓝本中的许多技术已被发达国家所摒弃,这些技术可能不再有用; 三是采用这类“先进”的技术是否合乎落后国的社会需要。
二、简述题 仅供参考
1.简述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及其成因。
- (1)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农业严重落后于工业和其他产业,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 ②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扩大; ③城乡收入差距拉大; ④城乡消费水平悬殊;
- (2)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演变的历程看,形成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所引起的生产率水平差异。我国以城市为基地的工业化战略主要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把农业中的资金强制地转移为工业化积累。 ②传统经济体制造成的城乡分割。由城乡分割经济体制造成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滞留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经济的二元性。 ③非农产业发展政策扩大了二元差距。大量的国家投资集中于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 相比之下,对促进农业发展的科研开发、新的生物化学和机械的技术开发投入却严重不足。
2.简述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
产业结构是一个动态的范畴,影响一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主要包括社会需求、技术进步、制度安排和资源供给。 其中,社会需求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导向; 科技进步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直接动力; 制度安排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体制保障; 资源供给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物质基础。
- (1)社会需求 社会需求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首先,个人消费需求则是消费需求中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个人消费需求包括三部分,即生存资料的消费需求、发展资料的消费需求和享受资料的消费需求。 其次,固定资产投资需求的变动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直接原因。创造新需求的投资将形成新产业而改变原有的产业结构。 最后,出口需求是指国外对本国商品和劳务的需求。由于各国资源禀赋不同,不同国家生产的相对优势也不同,形成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影响各国的进出口结构,从而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动。
- (2)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 技术进步是指人们在生产中使用效率更高的劳动手段和工艺方法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运动过程。 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技术进步不断开拓新的生产技术和形成新产业; 第二,技术进步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第三,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 (3)制度安排 首先,制度安排影响资源配置方式。 其次,制度安排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再次,制度安排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状态。 (4)资源供给 资源供给是指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资金资源的供给。一国资源供给的状况直接决定和影响着该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论述题
1.结合实际,讨论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 (1)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根源 造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超量存在的基础是农村人口的超量存在和农村人口比例过大,而土地资源相对稀缺。 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非农经济发展滞后,导致农村内部就业条件相对不足。这些都是导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超量存在的重要原因。 然而,造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超量存在的最重要根源,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维系二元经济结构的制度性因素——“户籍制度”以及“粮食供给制度”、“副食品和燃料供给制度”、“住宅制度”、“就业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等,排除了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可能性,特别是剥夺了农民在城市定居和就业的权力,农民被禁锢在土地上,农村人口城市化被阻止;中国特色的以重工业发展为核心的工业化道路,鼓励发展的是资本密集型产业,结果,工业部门的人均资本拥有量迅速上升,而同量资本吸纳的劳动就业人数越来越少。所有这些都是导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超量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 (2)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渠道 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渠道来看,主要有两种: 一是就地转移,进入农村工业; 二是转移到城镇就业。 总体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地向非农产业转移,并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后向城镇转移的速度加快,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缓解。 (3)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转移的对策 ①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过程不仅是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转移过程,而且也劳动力由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转移,引发劳动生产率突变和提升的过程。 ②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③完善农村教育制度。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所在,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 ④逐步废除二元户籍制度。通过市场竞争实现劳动力在城市的优胜劣汰而不是人为设置转移障碍,给予每一个人平等的城市准入资格,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统一为“居民户口”,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自由转移。
2.试论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 (1)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产业结构层次较低。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影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导致整体经济效益低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强。 ②产业发展水平低下。 其具体表现有三: 其一,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第一产业,农业占有相当的比重,但农业结构升级缓慢,农业生产技术落后,集约化程度低,粮食生产不稳定,农业基础比较薄弱。 其二,第二产业的工业结构中, 一是重化工业比重大。 二是制造业以组装加工业为主。 三是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增长不协调,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总体上落后于一般加工业,加工业能力过剩、水平低,重复建设严重。 四是传统产业比重较大,高新技术产业发育不足。 其三,第三产业发展总体水平还较落后。 ③产业结构虚高度化。这是指在基础产业发育不良、经济效益偏低的条件下,加工工业比重提升的经济现象。 ④产业集中度低。产业集中度的下降表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致使资源浪费,同时也造成产业利润率下降和许多企业的亏损,从而削弱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⑤地区产业结构趋同。据测算,我国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相似率为 93.5%,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相似率为 97.9%。
- (2)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措施 ①产业结构调整应当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②实行跨越式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以产业结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调整。 ③积极合理地引导外资的流向。 ④不断优化国有资产的配置。
3.阐述技术创新与经济结构演进之间的关系。
技术变化不仅促进了经济增长,使人均产出水平及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且导致生产方法机械化和自动化的进步以及经济结构的演进。 (1)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具有密切的关系,竞争程度、企业规模和垄断力量是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 竞争程度产生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即它能使创新者在与其对手的竞争中获得较多的利润;企业规模将影响创新所开辟的市场前景的大小,即企业规模越大,它的技术创新所开辟的市场将会越大;垄断力量影响技术创新的持久性,即企业的垄断程度越高,对市场的控制越强,它的创新就越不容易在短期内被别人模仿。如果存在着最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从推动创新活动的力量来看,技术创新可分为两类: 一是垄断前景推动的技术创新,即因预期技术创新将能获得垄断利润而采取的创新措施; 二是竞争前景推动的技术创新,即担心目前的产品可能在竞争对手模仿或创新的条件下丧失利润而采取的技术创新措施。 (2)技术变化的最后阶段是创新的扩散或传播。 通过潜在应用者总体的创新扩散,对于一国总体经济实力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一国内部的技术创新扩散固然很重要,但国际技术创新扩散更引起发展中国家的重视。 (3)不管是技术创新的国内扩散还是国际传播,要使新技术得以实际运用,至少应具备以下条件: ①未来的创新者必须意识到技术创新的可能; ②他们必须确信创新的成果将优于它所取代的旧技术; ③他们必须愿意在 创新中承担与创新相关联的任何风险; ④他们必须拥有购买力(通过过去的储蓄或贷款),以给创新提供资金; ⑤必须能够在恰当的时间和地方得到所需的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