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
摘要
第一节 对外开放的理论基础
一、现代经济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必然逻辑
经济开放 是指经济体系通过产品、服务、技术、要素等的流动与外界发生联系。
分工可以通过如下渠道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分工中蕴藏着巨大好处,由分工而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是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 但是分工过程中同样内生出各种会阻碍分工发展的矛盾。为了解决分工和专业化的内生矛盾,交换成为一个必然选择。交换是解决专业化分工内生矛盾的必要手段,那么,怎么样才能更有效地完成交换过程?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是两种不同的选择。 从分工到生产率的增加,是经济增长的主线,也是现代社会永恒的主题。为了解决专业化分工内生的矛盾,必须借助于市场交换机制、并不断提高市场交换的效率,由此衍生出日益复杂的市场体系和围统着市场交换机制的各种组织结构和制度安排。市场在本质上是开放的。
经济理论和实践经验证明了市场在规模和流动性上存在“國值效应”。 只有达到一定规模和相当流动性之后,市场才能存在下去,市场的效率优势才能发挥出来。流动性过低、规模过小的市场,往往会因为一些偶然的冲击而消失,进而使分工无以为继。 市场的本性及其与分工的互动关系,都决定了市场具有内在的开放冲动。
二、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的理论联系
经济开放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对生产过程的直接影响上,突破生产过程在一国内部面临的投人和市场两个方面的约束,分工的深化和市场的扩张又可以推动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改变投人-产出转化关系。对外开放进程还可以通过要素流动过程中的外溢效应、制度变迁效应等影响生产过程的背景条件,改变要素积累机制,引导国内的结构调整。这是在理论层面上人们对于开放和经济增长关系的一般性看法。
对外贸易的发展,特别是制成品出口的商速增长,可以带来如下的动态利益。
-
- 出口的增长可以提高进口能力,有助于弥补落后国家的外汇缺口和提高资本设备的进口能力。先进技术设备的进口可以提高国内的技术水平,缩小与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
-
- 对外贸易的发展可以提高国内的资源配置效率,引导国内资源流向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促进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这又可以进一步提高优势行业的劳动生产率。
-
- 对外贸易可以带来规模经济。出口有助于克服国内市场容量的约束,使得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
- 贸易品部门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特别是为贸易品部门提供中间投人的上游产业的发展,这可以提升国内产业部门之间的联系,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
- 贸易品部门发展可以带动外资流人的增加,外资流人的增加不仅能缓解落后国家的储蓄缺口和资本匮乏状况,而且能够促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传播。
-
- 通过发展对外贸易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可以制激国内买易品部门不断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是这种积极推动作用是有条件的。
- 一方面,贸易自身的发展依赖于国际市场的发展状况,所以外部条件显然会影响贸易的发展,进而影响贸易的作用。
- 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贸易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它如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源泉。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贸易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
- 一是直接带来所需的资本和技术;
- 二是通过影响国内的资本积累机制、技术进步机制和结构调整过程,间接地推动国内资本积累过程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所以,贸易能否推动经济增长,关键就看对外贸易的发展能否促成或配合有益于长期经济增长的制度变革和结构调整过程。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我国对外开放实践
一、经济全球化
从广义上理解,经济全球化 这一概念代表着经济活动从国内向全球范围扩张的过程以及随之而出现的和科经济、社会、政治、生活等诸多方面的改变过程。
商品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人员流是不同国家或地区间实现经济互动的四个基本途径。
- 首先,要实现产业的跨国转移,商品、资金、技术和人员的跨国流动缺一不可。
- 其次,随着产业转移的实现,商品、资金、技术等的跨国流动又会得到进一步加强,如相关产品的返销、机器设备和零部件出口规模的扩大。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间的经济互动是以产业转移为纽带而发生的。 产业转移是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在国际范围内的延伸,因此其根源在国内,外部因素起着强化作用。
二、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演变
- 1982 年,党的十三大确立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特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草开放的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对外开放成为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之一。
- 1984 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
- 1992 年,党的十四大进一步提出了扩大对外开放的三个主要目标和任务。
-
- 对外开放的地城要扩大,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
-
- 利用外资的领域要拓宽,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继续完善投资环境,为外商投资经营提供更方便的条件和更充分的法律保障。
-
-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对外贸易多元化,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扩大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
-
- 2001 年我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这为我国全方位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质量提供了契机。
三、我国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
1. 从“进口替代”转向“出口导向”再到全面开放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约束是供给约束。 经济成长面临三种约束:
- ①储蓄约束,国内储蓄不足以支持投资的扩张;
- ② 外汇约束,有限的外汇不足以支持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进口;
- ③ 吸收能力的约束,缺乏必要的技术、企业家和管理人才而无法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 针对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的双重约束,中国的外资政策和贸易政策改革主要是围绕放松资本约束和外汇约束而展开的。 随着工业化过程的不断深人,投资和国内生产能力不断积累。到20 世纪80 年代末期,中国经济逐步从储蓄缺口转向投资缺口。适应新的矛盾,经济增长战略转向出口导向战略,通过大规模的出口带动经济增长,并维持宏观经济平衡。
1992 年之后,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的正式提出,对外经贸交往领域的市场化改革步伐全面展开。
-
- 不断降低关税税率,大幅削减进口许可证和配额;
-
- 降低出口退税率;
-
- 废止进口替代目录;
-
- 放宽生产企业经营外贸的审批标准,扩大外贸企业自主权、推行承包和外汇留成、实行代理制直至外贸经营权的全面下放;
-
- 逐步实现单一汇率制,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实行银行结汇、售汇制;
-
- 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
我国加入 WTO 后,对外开放全面深人。 通过一系列体制改革和更加趋于市场导向的政策措施改革,中国在市场准人、国内措施、外资待遇、服务贸易等领域的市场化改革进展迅速。 开放战略已经不局限于通过促进出口 、限制进口和吸引外资带来国内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彻底摆脱在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两种战略之间进行的非此即彼的狭隘选择。在开展对外经济关系的过程中,既强调出口的作用,也强调进口的积极作用;既强调吸引外资的作用,也强调对外投资的积极作用;既强调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性,也强调积极参与国际协调和国际经济规则制定过程的重要性。
2.渐进开放战略与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开放格局的形成
对外开放区域从沿海到内地不断扩大。
第三节 对外贸易、工业化与我国的经济增长
一、工业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
工业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二、对外贸易是突破国内工业化约束的有效手段
选择外向型发展战略,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外开放来突破工业化的约束。 对外贸易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体现在它配合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或者说,工业化是对外贸易撬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杠杆。 由此,可以界定我国外向型工业化战略的基本内涵就是: 利用开放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趋势,基于劳动成本优势构建我国开放背景下的工业化模式。基于劳动成本优势这一共同的基础,构建相互关联的外贸战略和工业化模式,这充分发挥了我国的制造业比较优势,使制造业出口得到高速发展,制造业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以及世界范围内制造业的转移趋势使得我国的工业在出口带动下迅速发展。
三、我国外向型工业化战略的比较优势基础
工业化与对外贸易之间的互动关系;反映了我国外问望工业化站略的基本内涵,即利用进口和出口突破国内正业化过程在投人和产出两个方面受到的约束。在外向型战略之下,我国工业结构和贸易结构都实现了动态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地位的变化,以及我国实现劳动成本优势的形式的变化。
中国外向型工业化战略的演变过程始终是围绕着劳动成本优势展开的,这是不变的基础。变化的只是,随着国际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和国际制造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中国发挥和体现劳动成本优势的形式、产业载体和产品载体在不断变化。顺应国际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和国际产业调整过程中的新机遇,中国通过调整工业化模式和对外贸易模式,实现了对外贸易和制造业的规模扩张和结构变化,由此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因此,通常所认为的中国外贸结构和工业结构的变化反映了中国比较优势的动态化,这样的观点是有偏差的。中国工业结构和外贸结构的变化更多的是反映了比较优势的实现手段和产业载体的变化。
四、我国简单外向型工业化战略形成的国际背景
虽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我国的比较优势基础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但是我国的工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却发生了显著变化,其背后的原因在干整个国际分工体系的动态调整。
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这种独特的角色,反映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就表现为加工贸易在我国出口的主导地位。在国际产业转移的大潮中,我国发挥自身的劳动成本优势,吸引大量劳动密集产业向我国积聚。
五、我国当前外贸发展模式的问题
在现有基于劳动成本优势的简单外向型工业化战略下,我国经济增长的成本不断增加。
-
- 贸易条件的恶化趋势明显
-
- 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
-
- 贸易品部门过度发展和服务业发展滯后,长期就业压力加大
-
- 比较优势固化的风险
第四节 金融开放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金融开放作用于我国经济增长的渠道
FDI (外资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资本要素的累积。FDI 已成为我国国内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 源的重要组成部分。FDI 通过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的渠道主要有:
- (1)从外资企业产值可以直观地看出 FDI 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 (2)对外开放进程中通过 FDI 所获得的外溢效应和贸易诱发的干中学效果,主要表现在吸引先进国家或地区的 FDI 以及与先进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关系上。
- (3)FDI 的流入还直接带动我国技术引进和进口的增加。
二、金融开放对我国的经济的影响
金融开放进程中资本流动性的提高,给我国经济带来了显著的积极影响。 但是,随着我国国内储蓄一投资对比关系和经济增长阶段的变化,资本流动性提高与特定金融管理体制结合一起,在我国又会带来一些潜在的、目前还无法辦明好坏的影响。原因是:
- 第一,受制于我国特定的外汇管理体制,外资进人我国以后一般都是通过政府的货币和外汇管理部门转变成国内投资,而不是通过国内金融市场。在这种情说下,外资的流人往往成为政府分配国内信贷资金的一种特殊机制。
在当前我国特定的管理体制下,资本账户下的私人资金流人最终转变成国家的外汇储备,并以储备资金的形式重新流向包括美国金融市场在内的国际金融市场。
这种循环过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 ① 在外资流人和储备资金流出的循环中实现对国内信贷资金的重新分配,在国内金融市场不发达和金融体系风险因素较为集中的时期,这种以政府为主导的信贷分配机制可以与银行体系和金融市场的信贷分配机制形成互补关系,有助于控制和避免银行体系的风险积累、扩展整个社会的储蓄一投资转化机制。
- ② 引导国内信贷资金的分配方向,影响国内资本形成的行业结构、地区结构。
- ③ 通过外资流人一储备的积累一储备资金流向国际市场这样的循环过程,以一种特殊的机制把国内的储蓄一投资转化过程与国际金融市场联系在一起,特别是与美、欧等发达金融市场联系在一起。
- ④ 外资的流人、流出循环中,通过外资带来的技术和国际市场,可以促使国内投资机会的增加。在现有的研究中,后两点更多的是一种逻辑上的推理,缺乏充分的经验支持。
- 第二,与目前特定人民币汇率制度结合在一起,货币政策成为一种被动的信贷分配机制。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稳定经济的功能被削弱,带来所谓的“经济稳定性损失”。但在理论上,在货币政策的稳定功能削弱的同时,资金的跨国双向流动有助于降低总消费、储蓄和总产出的波动性,这又可以增加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并有助于分工的深化和发展。这些方面不确定的影响,在目前还缺乏必要的经验证据来判明,也就需要国内学者就此展开更深人的研究。
一、名词解释
1.经济开放
经济开放是指经济体系通过产品、服务、技术、要素等的流动与外界发生联系。实行经济开放的最主要方面,是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对外经济关系。经济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在经济开放中,同时注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2.经济全球化
从广义上理解,经济全球化这一概念代表着经济活动从国内向全球范围扩张的过程以及随之而出现的种种经济、社会、政治、生活等诸多方面的改变过程。因此,从根本上说,经济全球化是经济活动的全球扩张、融合的过程,是各国经济活动从国内走向全球,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社会化的过程。
3.外向型工业化战略
外向型工业化战略的基本内涵就是: 利用开放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趋势,基于劳动成本优势构建我国开放背景下的工业化模式。 基于劳动成本优势这一共同的基础,构建相互关联的外贸战略和工业化模式,这充分发挥了我国的制造业比较优势,使制造业出口得到高速发展,制造业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以及世界范围内制造业的转移趋势使得我国的工业在出口带动下迅速发展。
二、简述题
1.简述现代经济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必然性。
经济开放是指经济体系通过产品、服务、技术、要素等的流动与外界发生联系。 现代经济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必然性在于:
- (1)分工可以通过如下渠道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分工中蕴藏着巨大好处,由分工而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是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但是分工过程中同样内生出各种会阻碍分工发展的矛盾。为了解决分工和专业化的内生矛盾,交换成为一个必然选择。交换是解决专业化分工内生矛盾的必要手段,有效地完成交换过程两种不同的选择是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
- (2)从分工到生产率的增加,是经济增长的主线,也是现代社会永恒的主题。 为了解决专业化分工内生的矛盾,必须借助于市场交换机制、并不断提高市场交换的效率,由此衍生出日益复杂的市场体系和围绕着市场交换机制的各种组织结构和制度安排。市场在本质上是开放的。经济理论和实践经验证明了市场在规模和流动性上存在“阈值效应”。只有达到一定规模和相当流动性之后,市场才能存在下去,市场的效率优势才能发挥出来。流动性过低、规模过小的市场,往往会因为一些偶然的冲击而消失,进而使分工无以为继。市场的本性及其与分工的互动关系,都决定了市场具有内在的开放冲动。
2.贸易开放如何影响经济增长?
- (1)在理论层面上,对外开放意味着分工体系从国内跨越国界,意味着分工的深化和发展,这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 具体来看,产品、服务、人员、技术、资金等要素的跨国流动,不仅满足了实现分工利益的最基本要求,即市场边界的不断扩张,同时也使得经济增长突破了在一国范围内面临的生产投入方面的约束;在市场竞争和要素流动过程中,技术外溢、干中学、制度变迁等动态效应进一步强化了经济开放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 (2)从现实情况来看,实行外向型发展战略的国家比实行内向型发展战略的国家有着更好的经济增长表现,并且早期实行内向型发展战略的国家在进行以更高的外向性为目标的改革以后,经济运行得到了显著改善。对外贸易的发展,特别是制成品出口的高速增长,可以带来如下的动态利益。 ①出口的增长可以提高进口能力,有助于弥补落后国家的外汇缺口和提高资本设备的进口能力。先进技术设备的进口可以提高国内的技术水平,缩小与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 ②对外贸易的发展可以提高国内的资源配置效率,引导国内资源流向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促进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这又可以进一步提高优势行业的劳动生产率。 ③对外贸易可以带来规模经济。出口有助于克服国内市场容量的约束,使得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④贸易品部门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特别是为贸易品部门提供中间投入的上游产业的发展,这可以提升国内产业部门之间的联系,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⑤贸易品部门发展可以带动外资流入的增加,外资流入的增加不仅能缓解落后国家的储蓄缺口和资本匮乏状况,而且能够促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传播。 ⑥通过发展对外贸易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可以刺激国内贸易品部门不断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 (3)结合理论上的逻辑推延、经验的对比分析和实证计量研究,我们可以认为,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是这种积极推动作用是有条件的。 一方面,贸易自身的发展依赖于国际市场的发展状况,所以外部条件显然会影响贸易的发展,进而影响贸易韵作用。 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贸易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它如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源泉。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贸易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直接带来所需的资本和技术; 二是通过影响国内的资本积累机制、技术进步机制和结构调整过程,间接地推动国内资本积累过程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所以,贸易能否推动经济增长,关键就看对外贸易的发展能否促成或配合有益于长期经济增长的制度变革和结构调整过程。
3.简述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含义。
从广义上理解,经济全球化这一概念代表着经济活动从国内向全球范围扩张的过程以及随之而出现的种种经济、社会、政治、生活等诸多方面的改变过程。因此,从根本上说,经济全球化是经济活动的全球扩张、融合的过程,是各国经济活动从国内走向全球,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社会化的过程。 商品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人员流是不同国家或地区间实现经济互动的四个基本途径。 首先,要实现产业的跨国转移,商品、资金、技术和人员的跨国流动缺一不可。 其次,随着产业转移的实现,商品、资金、技术等的跨国流动又会得到进一步加强,如相关产品的返销、机器设备和零部件出口规模的扩大。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间的经济互动是以产业转移为纽带而发生的。产业转移是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在国际范围内的延伸,因此其根源在国内,外部因素起着强化作用。
4.简述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
(1)从“进口替代”转向“出口导向”、再到全面开放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约束是供给约束。 经济成长面临三种约束: ①储蓄约束,国内储蓄不足以支持投资的扩张; ②外汇约束,有限的外汇不足以支持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进口; ③吸收能力的约束,缺乏必要的技术、企业家和管理人才而无法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 针对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的双重约束,中国的外资政策和贸易政策改革主要是围绕放松资本约束和外汇约束而展开的。随着工业化过程的不断深入,投资和国内生产能力不断积累。到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中国经济逐步从储蓄缺口转向投资缺口。适应新的矛盾,经济增长战略转向出口导向战略,通过大规模的出口带动经济增长,并维持宏观经济平衡。 1992 年之后,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的正式提出,对外经贸交往领域的市场化改革步伐全面展开。 ①不断降低关税税率,大幅削减进口许可证和配额; ②降低出口退税率; ③废止进口替代目录; ④放宽生产企业经营外贸的审批标准,扩大外贸企业自主权、推行承包和外汇留成、实行代理制直至外贸经营权的全面下放; ⑤逐步实现单一汇率制,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实行银行结汇、售汇制; ⑥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 我国加入 WT0 后,对外开放全面深入。通过一系列体制改革和更加趋于市场导向的政策措施改革,中国在市场准入、国内措施、外资待遇、服务贸易等领域的市场化改革进展迅速。开放战略已经不局限于通过促进出口、限制进口和吸引外资带来国内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彻底摆脱在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两种战略之间进行的非此即彼的狭隘选择。在开展对外经济关系的过程中,既强调出口的作用,也强调进口的积极作用;既强调吸引外资的作用,也强调对外投资的积极作用;既强调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性,也强调积极参与国际协调和国际经济 规则制定过程的重要性。
-
(2)渐进开放战略与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开放格局的形成 对外开放区域从沿海到内地不断扩大。 1979 年至 1980 年,这是我国对外开放的起步和试点阶段,先后试办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 1984 年至 1991 年,是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不断扩大的阶段。 1984 年开放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领域由南向北涉及我国 10 个沿海省份。 1985 年,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8 年至 1990 年,先后把开放区域扩大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并建立海南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 从 1992 年开始,我国对外开放进入全面铺开阶段,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 1992 年之后,我国进一步开放 6 个沿江城市、13 个内陆边境城市和 18 个内陆省会城市,将对外开放扩展到沿边、沿江和内陆地区,从而在全国实现了对外开放的局面。 2001 年我国加入 WT0 以后对外开放从量变走向质变:我国的对外开放地域和行业全面拓宽,国内制度建设、政策透明度、市场规则、法律体系等与世界全面接轨。更为重要的是,加入 WT0 以后,我国进入多边贸易和投资规则的制定过程,国内外经贸交往的制度框架日益统一。
5.FDI 通过哪些渠道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
FDI (外资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资本要素的累积。FDI 已成为我国国内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 源的重要组成部分。FDI 通过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的渠道主要有:
- (1)从外资企业产值可以直观地看出 FDI 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三资”工业企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呈上升趋势。更为重要的是,外资企业可以带来先进的技术。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产业政策导向下的 FDI 政策在促进产业的升级上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并提升了导向产业(优惠产业,如高技术产业)的比较优势。
- (2)对外开放进程中通过 FDI 所获得的外溢效应和贸易诱发的干中学效果,主要表现在吸引先进国家或地区的 FDI 以及与先进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关系上。 从 FDI 在我国的行业分布可以看出,由于 FDI 在我国主要集中于中高技术行业,技术外溢效应和干中学效果应该比较明显。
- (3)FDI 的流入还直接带动我国技术引进和进口的增加。 可以预见的是,在我国加入 WT0 后,随着投资环境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投资重点转向我国,加强向我国的技术转移。
三、论述题
1.对外贸易如何影响我国工业化进程?
工业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过程在全方位开放战略之下得以迅速推进。对外贸易对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影响体现在:
-
(1)对外贸易是突破国内工业化约束的有效手段 选择外向型发展战略,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外开放来突破工业化的约束。对外贸易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体现在它配合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或者说,工业化是对外贸易撬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杠杆。由此,可以界定我国外向型工业化战略的基本内涵就是:利用开放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趋势,基于劳动成本优势构建我国开放背景下的工业化模式。 基于劳动成本优势这一共同的基础,构建相互关联的外贸战略和工业化模式,这充分发挥了我国的制造业比较优势,使制造业出口得到高速发展,制造业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以及世界范围内制造业的转移趋势使得我国的工业在出口带动下迅速发展。
-
(2)对外贸易使我国外向型工业化战略的比较优势得以发挥 中国外向型工业化战略的演变过程始终是围绕着劳动成本优势展开的,这是不变的基础。变化的只是,随着国际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和国际制造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中国发挥和体现劳动成本优势的形式、产业载体和产品载体在不断变化。顺应国际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和国际产业调整过程中的新机遇,中国通过调整工业化模式和对外贸易模式,实现了对外贸易和制造业的规模扩张和结构变化,由此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因此,通常所认为的中国外贸结构和工业结构的变化反映了中国比较优势的动态化,这样的观点是有偏差的。中国工业结构和外贸结构的变化更多的是反映了比较优势的实现手段和产业载体的变化。
-
(3)对外贸易促使我国简单外向型工业化战略的形成 虽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我国的比较优势基础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但是我国的工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却发生了显著变化,其背后的原因在于整个国际分工体系的动态调整。伴随着国际产业的转移,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过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组装环节被转移到我国,并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出口贸易部门。产业的转移也带动了相关市场的转移,我国逐步成为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主要供应者。同时,大量的资本密集型产品甚至是高新技术产品,由于其组装环节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也被转移到我国。这样,这类产品的最终产出的实现市场也被我国占有。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这种独特的角色,反映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就表现为加工贸易在我国出口中的主导地位。在国际产业转移的大潮中,我国发挥自身的劳动成本优势,吸引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我国集聚。
-
(4)对外贸易也使得我国当前外贸发展模式问题加剧 2000 年以来,贸易条件、资源消耗状况、产业结构和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变化,已经显露出中国现有工业化模式和外贸战略的成本不断增加的趋势。也就是说,在现有基于劳动成本优势的简单外向型工业化战略下,我国经济增长的成本不断增加。
2.我国外向型工业化战略的比较优势基础是什么?
工业化与对外贸易之间的互动关系,反映了我国外向型工业化战略的基本内涵,即利用进口和出口突破国内工业化过程在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受到的约束。 在外向型战略之下,我国工业结构和贸易结构都实现了动态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地位的变化,以及我国实现劳动成本优势的形式的变化。 中国外向型工业化战略的演变过程始终是围绕着劳动成本优势展开的,这是不变的基础。变化的只是,随着国际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和国际制造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中国发挥和体现劳动成本优势的形式、产业载体和产品载体在不断变化。顺应国际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和国际产业调整过程中的新机遇,中国通过调整工业化模式和对外贸易模式,实现了对外贸易和制造业的规模扩张和结构变化,由此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因此,通常所认为的中国外贸结构和工业结构的变化反映了中国比较优势的动态化,这样的观点是有偏差的。中国工业结构和外贸结构的变化更多的是反映了比较优势的实现手段和产业载体的变化
3.试述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演变。
- (1)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 30 年中,我国基本上走了一条闭关锁国、自我发展的道路。
- (2)1982 年,党的十二大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对外开放成为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之一。
- (3)1984 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
- (4)1992 年,党的十四大进一步提出了扩大对外开放的三个主要目标和任务。 ①对外开放的地域要扩大,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 ②利用外资的领域要拓宽,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继续完善投资环境,为外商投资经营提供更方便的条件和更充分的法律保障。 ③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对外贸易多元化,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扩大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
- (5)2001 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为我国全方位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质量提供了契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更好地促进国内发展与改革,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