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一、名词解释

1.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首先提出,故得名。它描述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的交替关系。后来被新古典综合派用于说明一般价格水平、失业率和总需求之间的关系。

对于菲利普斯曲线具体的形状,不同学派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普遍接受的观点是:

  • 在短期内,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替换关系。

2.通货膨胀

在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通常将通货膨胀定义为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这个定义包含以下几个要点:

  • (1)强调把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作为考察对象,目的在于与股票、债券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价格相区别。
  • (2)强调“货币价格”,即每单位商品、服务用货币数量标出的价格,是要说明通货膨胀分析中关注的是商品、服务与货币的关系,而不是商品、服务与商品、服务相互之间的对比关系。
  • (3)强调“总水平”,说明这里关注的是普遍的物价水平波动,而不仅仅是地区性的或某类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波动。
  • (4)关于“持续上涨”,是强调通货膨胀并非偶然的价格跳动,而是一个“过程”,并且这个过程具有上涨的趋势。

3.居民消费物价指数

居民消费物价指数是综合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的趋势和程度的价格指数。由于直接与公众的日常生活相联系,这个指数在检验通货膨胀效应方面有其他指标难以比拟的优越性。

4.强制储蓄效应

政府如果通过向中央银行借债,从而引起货币增发这类办法筹措建设资金,就会强制增加全社会的投资需求,结果将是物价上涨。在公众名义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按原来的模式和数量进行的消费和储蓄,两者的实际额均随物价的上涨而相应减少,其减少的部分大体相当于政府运用通货膨胀实现政府收入的部分。如此实现的政府储蓄是强制储蓄。

5.收入分配效应

由于社会各阶层收入来源极不相同,因此,在物价总水平上涨时,有些人的实际收入水平会下降,有些人的实际收入水平却反而会提高。这种由物价上涨造成的收入再分配,就是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

6.滞涨

滞胀是指经济过程所呈现的并不是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相互“替代”,而是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相伴随,高的通货膨胀率与高的失业率相伴随。这就说明,菲利普斯曲线的描述和推导并非总能成立。

7.资产结构调整效应

资产结构调整效应也称财富分配效应,是指由物价上涨所带来的家庭财产不同构成部分的价值有升有降的现象。 一个家庭的财富或资产由两部分构成:

  • 实物资产
  • 金融资产

许多家庭同时还有负债,如借有汽车抵押贷款、房屋抵押贷款和银行消费贷款等。 因此,一个家庭的财产净值是它的资产价值与债务价值之差。 在通货膨胀环境下,实物资产的货币值大体随通货膨胀率的变动而相应升降; 金融资产则比较复杂,如其中的股票与通货膨胀的相关关系极不确定。货币债权债务的各种金融资产,其共同特征是有确定的货币金额。 物价上涨,实际的货币额减少;物价下跌,实际的货币额增多。在这一领域之中,防止通货膨胀损失的办法,通常是提高利息率或采用浮动利率。一般地说,小额存款人和债券持有人最易受通货膨胀的打击。至于大的债权人,不仅可以采取各种措施避免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而且,他们往往同时是大的债务人,可以享有通货膨胀带来的巨大好处。

二、简述题

1.简述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治理对策。

  • (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成因

需求拉上或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假说,是用经济体系存在对产品和服务的过度需求来解释通货膨胀形成的机理。其基本要点是当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对比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时,过多的需求拉动价格水平上涨。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供给表现为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而需求则体现在用于购买和支付的货币上,所以对这种通货膨胀也有通俗的说法:“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

  • (2)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

    • ①针对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成因,治理对策无疑是宏观紧缩政策: >紧缩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在银行业中的行业术语叫抽紧银根或紧缩银根。至于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削减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 ②面对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增加有效供给也是治理之途。 >有些国家采取的“供给政策”,其主要措施是减税,即降低边际税率以刺激投资,刺激产出。

2.简述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治理对策。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也称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一种侧重从供给或成本方面分析通货膨胀形成机理的假说。 其成因可以归结为两点:

  • (1)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 >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是以存在强大的工会组织,从而存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为假定前提的。当工资是由工会和雇主集体议定时,这种工资则会高于竞争的工资。面对高工资,企业就会因人力成本的加大而提高产品价格,以维持盈利水平。这就是从工资提高开始丽引发的物价上涨。工资提高引起物价上涨,价格上涨又引起工资的提高,在西方经济学中将此称为工资—价格螺旋上升。

    针对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的成因,治理对策是紧缩性的收入政策:确定工资一物价指导线并据以控制每个部门工资增长率;管制或冻结工资;按工资超额增长比率征收特别税等。如果把工资提高的原因从“存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扩展为不论任何原因,则这一说法更具有普遍意义。

  • (2)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 >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的前提条件是存在着物品和服务销售的不完全竞争市场。如在煤气、电力、电话、铁路、通信等公用事业领域,卖方有可能操纵价格,以赚取垄断利润,这就会增大一般部门的成本开支。不少发达工业国家的价格政策,就包括制定反托拉斯法以限制垄断高价的基本内容。无论是工资推进型还是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提出这类理论模型,目的都在于解释在不存在需求拉上的条件下也能产生物价上涨。

三、论述题

试论述通货紧缩的经济效应。

通货紧缩是指经济过程大多是伴随有经济负增长的物价水平持续下降,通货紧缩也是不稳定的,物价疲软趋势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实体经济:

  • (1)对投资的影响

    通货紧缩会使得实际利率有所提高,社会投资的实际成本随之增加,从而产生减少投资的影响。同时在价格趋降的情况下,投资项目预期的未来重置成本会趋于下降,就会推迟当期的投资。这对许多新开工项目所产生的制约较大。

    另一方面,通货紧缩使投资的预期收益下降。在通货紧缩情况下,理性的投资者预期价格会进一步下降,公司的预期利润也将随之下降。这就使投资倾向降低。通货紧缩还经常伴随着证券市场的萎缩。公司利润的下降使股价趋于下探,而证券市场的萎缩又反过来加重了公司筹资的困难。

  • (2)对消费的影响

物价下跌对消费有两种效应:

  • 一是价格效应。 >物价的下跌使消费者可以用较低的价格得到同等数量和质量的商品和服务,而将来价格还会下跌的预期促使他们将推迟消费。

  • 二是收入效应。 >就业预期和工资收入因经济增幅下降而趋于下降,收入的减少将使消费者缩减消费支出。

  • (3)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

    通货紧缩时期的财富分配效应与通货膨胀时期正好相反。在通货紧缩情况下,虽然名义利率很低,但由于物价呈现负增长,实际利率会比通货膨胀时期高出许多。高的实际利率有利于债权人,不利于债务人。

  • (4)对工人工资的影响

    在通货紧缩情况下,如果工人名义工资收入的下调滞后于物价下跌,那么实际工资并不会下降;如果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往往会削弱企业的偿付能力,也会迫使企业下调工资。

  • (5)通货紧缩与经济成长

    大多情况下,物价疲软、下跌与经济成长乏力或负增长是结合在一起的,但也非必然。如中国就存在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并存的现象。